《醫砭》~ 煎藥服藥法

回本書目錄

煎藥服藥法

1. 煎藥服藥法

煎藥之法各殊,有先煎主藥一味,後入余藥者;有先煎眾味,後煎一味者;有用一味煎湯以煎藥者;有先分煎後並煎者;有宜多煎者;(補藥皆然。)有宜少煎者;(散藥皆然。)有宜水多者;有宜水少者;有不煎而泡漬者;有煎而露一宿者;有宜用猛火者;有宜用緩火者。各有妙義,不可移易。

白話文:

煎藥方法各不相同,有先煎主要藥材一種,後放入其它藥材的;有先煎所有藥材,後煎一種藥材的;有先用一種藥材煎湯,再用湯煎其它藥材的;有先分開煎,再混合煎的;有適合久煎的(補藥都適合);有適合短煎的(散藥都適合);有適合水多的;有適合水少的;有不用煎而泡在水中的;有煎好後放置一晚的;有適合用大火的;有適合用小火的。每種都有其妙用,不能隨意更改。

今則不論何藥,惟知猛火多煎,將芳香之氣散盡,僅存濃厚之質,如煎燒酒者將糟久煮,則酒氣全無矣,豈能和營達衛乎?須將古人所定煎法,細細推究而各當其宜,則取效尤捷。其服藥亦有法,古方一劑必分三服,一日服三次,並有日服三次、夜服三次者。蓋藥味入口,即行於經絡,驅邪養正,性過即已,豈容間斷?今人則每日服一次,病久藥暫,此一暴十寒之道也。

白話文:

現在不管是什麼藥,只知道用大火猛煎,把芳香的氣味都散發掉了,只留下濃重的藥渣,就像釀燒酒的人把酒糟煮很久,酒的香味全部沒了,難道還能調和營氣到達衛氣嗎?應該仔細研究古人規定的煎藥方法,針對不同的藥材採用不同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快見效。服用藥物也有方法,古方一劑藥通常分三服,一天服用三次,還有規定白天三次、晚上三次的。這是因為藥物入口後,就會在經絡中運行,驅邪養正,藥性過了就失效了,怎麼能間斷服用?現在的人每天只服一次藥,病久了才吃藥,這是「暴飲暴食」的做法。

又有寒熱不得其宜,早暮不合其時,或與飲食相雜,或服藥時即勞動冒風,不惟無益,反能有害。至於傷寒及外證、痘證,病勢一日屢變,今早用一劑,明晚更用一劑,中間間隔兩晝一夜,經絡已傳,病勢益增矣。又發散之劑,必暖覆令汗出,使邪從汗散,若不使出汗,則外邪豈能內消,此皆淺易之理,醫家、病家皆所宜知也。又惡毒之藥不宜輕用,昔神農遍嘗諸藥而成《本草》,故能深知其性。

白話文:

如果寒熱症狀沒有適當對應,早晚用藥時間不對,或者與飲食混雜,或服藥後立即勞動或受風,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可能有害。像是傷寒和外在病症、痘症,病情會一整天反覆變化,早上用了一劑藥,晚上還要再用一劑,中間相隔兩天一夜,病勢已經傳遍全身,會越來越嚴重。此外,發散藥物一定要保暖讓患者出汗,才能讓邪氣隨著汗液排出,如果不讓患者出汗,外在邪氣怎麼會內消呢?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醫生和病人應該都知道。另外,毒性強的藥物不能輕易使用,以前神農氏親自嘗遍各種藥材後才寫成《本草》,所以他對每種藥材的屬性都非常瞭解。

今之醫者於不常用之藥,亦宜細辨其氣味,方不至於誤用。若耳聞有此藥,並未一嘗,又不細審古人用法,而輒以大劑灌之,病者服之,苦楚萬狀,並有因此而死者,而已,亦茫然不知其何故。若能每味親嘗,斷不敢冒昧試人矣,此亦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現在的醫生對於不常使用的藥物,也應該仔細辨別它的氣味,這樣纔不會誤用。如果只是聽說有這種藥,卻沒有親自試過,也沒有仔細研究古人的用法,就貿然用大劑量給病人服用,病人服用了以後,痛苦萬分,甚至因此而死亡。醫生卻茫然不知原因。如果每種藥都能先親自嘗過,就不敢冒然用在人身上了。這也是醫生不可不知的。

張按:熊三拔《泰西水法》云:凡諸藥系草木果瓜谷菜諸部具有水性者,皆用新鮮物料,依法蒸餾得水,名之為露,以之為藥,勝諸藥物。何者?諸藥既干既久,或失本性,如用陳米作酒,酒力無多,(若不堪久藏之物,尤宜蒸露密貯。)若以諸藥煎為湯飲,味故不全。間有因煎失其本性者,若作丸散,井其渣滓下之,亦恐未善。

白話文:

張景嶽註解:熊三拔的《泰西水法》說:凡是所有草木、果實、瓜果、穀物、蔬菜等具有水性的,都用新鮮的材料,按照方法蒸餾出水,稱為「露」,用它作為藥物,比其他藥物更好。為什麼呢?各種藥物經過乾燥和長時間存放,可能會失去原有的性質,就像用陳米釀酒,酒味就不會好。(如果不能長期存放的物品,更適合蒸餾成露,然後密閉保存。)如果用各種藥物煎煮成湯藥,味道仍然不完全。有的藥物在煎煮過程中會失去原有性質,如果製成丸散劑型,連同渣滓一起服用,恐怕也不好。

(然峻厲猛烈之品,不得不丸以緩之。)凡人飲食,蓋有三化,一曰火化,烹煮熟爛;二曰口化,細嚼緩咽;三曰胃化,蒸變傳化。二化得力,不勞於胃,故食生冷,大嚼急咽,則胃受傷也。胃化既畢,乃傳於脾,傳脾之物,悉成乳糜,次乃分散達於周身,其上妙者化氣歸筋,其次妙者化血歸脈,用能滋益精髓,長養肌體,調和營衛。所云妙者,飲食之精華也,故能宣越流通,無處不到,所存糟粕,乃下於大腸焉。

白話文:

(然而藥性強烈的藥品,不得不用丸劑來減緩藥性。)一般人進食,大概有三個消化變化過程,第一個是火化,也就是烹飪煮熟;第二個是口腔消化,透過細嚼慢嚥;第三個是胃消化,也就是食物經過蒸化和轉化。前兩個消化過程順利完成,就不會讓胃臟太過勞累,所以如果吃生冷的食物,或者大口猛嚼、快速吞嚥,就會傷害胃臟。胃消化完成後,就會傳送至脾臟,傳送至脾臟的食物,全部會變成乳糜,然後再分散輸送至全身,其中精華的部分會轉化為氣歸於筋部,次於精華的部分會轉化為血歸於脈部,能夠滋養精髓,長養身體,調和營衛。所謂的精華,就是飲食中的精華部分,所以它能宣發流通,無處不在,而剩下的殘渣,就會排出到大腸中。

今用丸散,皆干藥合成,精華已耗,又須受變於胃,傳送於脾,所沁入宣布,能有幾何?其餘悉成糟粕下墜而已。若用諸露,皆是精華,不待胃化脾傳,已成微妙,且蒸餾所得,既於諸物體中最為上分,復得初力,則氣厚勢大焉,不見燒酒之味濃於他酒乎?余謂此說極有理,醫者不可不知,故節錄於此。而養胃之道,尤當深味焉。

其論汗溺海水等說,及人身說概,皆有可取,學者亦宜參考也。

白話文:

如今使用的丸散類中藥,都是由乾燥藥材製成的。經過乾燥後,藥物的精華已大量損耗,又需要經過胃的消化和脾的轉運才能發揮作用,能真正被身體吸收利用的藥效有多少?其他的部分基本上都成了不能被人體吸收的廢物,只能排出體外。

如果使用藥露,由於都是藥物的精華部分,不需要經過胃消化和脾轉運,直接就能產生微妙的藥效。而且,藥露是通過蒸餾萃取得到的,是某種藥物中最精華的部分,同時還含有初榨時藥物的強勁藥力,因此藥效濃厚,遠勝於一般藥酒。

我認為這個說法很有道理,醫者必須瞭解。所以將其摘錄於此。而養護胃部的道理,更值得深入探討。

雄按:凡藥之露一宿服者,取秋露水入藥,以治暑熱也。緣暑為天之陽邪,露乃天之涼氣,清涼肅降,炎暑潛消,道本自然,勝諸藥石。月令白露降,天氣始肅,蓋立春以後,地氣漸以上升,夏月之露,不從天降,東坡詩「露珠夜上秋禾根」是也。云秋禾者,以禾登在秋,而夜上之露,實指夏月地氣升騰,滋養萬物之露也。

無識之人,夏月露藥,豈不可笑!更有以暑為陰邪者,尤悖謬之極矣。

白話文:

按語:凡是需要浸泡一晚後服用的藥物,多半是使用秋天的露水,目的是治療暑熱。因為暑熱是天上的陽氣邪氣,而露水是天上的涼氣,清涼肅穆、下降,炎熱的暑氣就會潛伏消散,這是自然之道,比任何藥物都靈驗。月令記載「白露」節氣降臨時,天氣開始轉涼,這是因為立春後,地氣逐漸上升,夏天的露水並非直接降自天空,就如同蘇東坡詩句所言:「露珠夜裡上升浸潤秋禾的根部」。之所以說「秋禾」,是因為禾苗生長於秋季,而夜間上升的露水,其實是指夏季地氣蒸騰,滋養萬物的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