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醫選評》~ 正文 (10)
正文 (10)
1. 正文
潔古謂人參補上焦元氣而瀉肺中火邪者,亦指其補上焦元氣不足而瀉肺中火邪也,非謂人參能補陰血不足而瀉肺中火邪也。至東垣謂人參補元陽、生陰血而瀉陰火,亦因元陽之不足,不能生陰以制火,故補之,非為元陽之有餘也。不究其理而妄議其非,不大謬哉?
透徹之論,可杜悠悠之口。
世俗謂產後三日內不可用人參,測其意恐瘀血之不行耳。噫!果瘀血不行而謂不可用,誠是矣!設有行之不止,以昏眩無知,六脈幾絕,手足盡冷而為血脫陽亡之候,其亦可以不用乎?竊恐此際即立煮人參、薑、桂急救之,亦有不及濟者矣,安問三日與不三日也?今之病家、醫家未經參究,每遇產後,但知有瘀血不行之可慮耳,而不知有血脫陽亡之可危,恆坐視人之死而不救,可悼也夫!一巨家室,五月而小產,產不逾時而即血崩不止,六脈虛微,神情昏倦,此血欲脫而陽欲亡之候也。
予甚惶怖,急以人參一兩,肉桂二三錢,不切而咀,即注爐頭沸水急急煮飲,以追脫耗之元陽,煮未半而室已運去,更視之則六脈既絕,手足冷而通體涓涓汗矣。予惶怖益甚,忙取二大磁甌,不待參味煮全,旋以一注參汁少許,急持與飲,復以一又注少許,急持與飲,如此遞相持飲,飲盡即脈起神蘇,手足溫而汗已收矣。
蓋肺熱謂陽獨盛,陰虛謂陰獨虛,陰獨虛則陰不足以化陽而火熾,火熾則爍金而咳血,咯血,干嗽,聲嘶諸肺熱之候所從出矣。此正有陽無陰之病,治當曲盡養陰之法以化陽而救熱,遽用人參助其陽氣,則肺愈熱而陰愈虛,嗽喘痰血不愈甚乎?此兩先生所以垂戒諄諄乃爾,後人不察,悉誤以《素問》「無陽則陰無以生」之旨,認作陰虛之病,論則曰造化之理,陰從乎陽,凡陰虛者,必皆用人參補陽而生陰。
又執朱丹溪「虛火可補,參耆之屬」,暨張潔古「人參補上焦元氣而瀉肺中火邪」,以及李東垣「人參補元陽、生陰血而瀉陰火」諸論,以為凡屬虛火、肺火、陰虛之火,無不可用人參以補之,遂懜然侈口而斥兩先生之非。嗚呼!何其不明之甚耶?《素問》謂「無陽則陰無以生」,論陽虛之病耳,非所論於陰虛也。
其所論於陰虛者,已自有「無陰則陽無以化」之句,與此彰彰,並載於書,豈獨置之勿講乎?一則因其無陽也,治當補陽而生陰;一則因其無陰而有陽也,治當補陰以化陽耳。明乎此,則知其無陽者可以補陽,而有陽者不可以補陽耳。若以補陽氣不足之人參,漫加於肺熱陰虛之病,是有陽而又補其陽矣,奚可哉?若夫丹溪為虛火可補,謂其可補氣虛之虛火也,非謂人參可補陰虛之虛火也。氣屬陽,有餘便是火,不足而補火自退,有餘而補火愈熾矣。
白話文:
[正文]
肺熱指的是陽氣過盛,陰虛指的是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則陰氣不足以制約陽氣,導致陽氣過盛,如同火熾盛,灼傷肺金,於是出現咳血、咯血、乾咳、聲音嘶啞等肺熱的症狀。這是一種陽盛陰虛的病症,治療應該著重於滋陰,以制約陽氣、消除熱邪。如果貿然使用人參來壯陽氣,反而會加重肺熱,使陰虛更加嚴重,咳嗽、喘息、痰血等症狀豈不更加嚴重?古代兩位醫家因此反复告誡後人,可惜後人沒有理解,都誤解了《素問》中「無陽則陰無以生」的涵義,將陰虛當作陽虛來治療。
他們還曲解朱丹溪「虛火可補,參耆之屬」,張潔古「人參補上焦元氣而瀉肺中火邪」,以及李東垣「人參補元陽、生陰血而瀉陰火」等論述,認為凡是虛火、肺火、陰虛之火,都可以用人參來補益,於是便輕率地批評那兩位醫家的觀點是錯誤的。唉!這實在是太不明智了!《素問》說「無陽則陰無以生」,指的是陽虛的病症,並不是指陰虛。
書中對於陰虛的論述,早已有「無陰則陽無以化」的說法,明白地記載在書中,怎麼可以忽略不談呢?一種情況是因為沒有陽氣,治療應該補陽以生陰;另一種情況是因為有陽氣卻沒有陰氣,治療應該補陰以制陽。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沒有陽氣可以補陽,而有陽氣則不可以補陽。如果把補益陽氣不足的人參,隨便用於肺熱陰虛的病人,那是陽氣已足卻又補陽,怎麼可以呢?至於丹溪說虛火可以補益,是指可以補益氣虛引起的虛火,而不是說人參可以補益陰虛的虛火。氣屬陽,陽氣有餘就會產生虛火,陽氣不足則補陽火自然會退,而陽氣有餘再補陽則虛火會更加熾盛。
潔古說人參補上焦元氣而瀉肺中火邪,也是指補益上焦元氣不足而瀉肺中火邪,而不是說人參能補益陰血不足而瀉肺中火邪。至於東垣說人參補元陽、生陰血而瀉陰火,也是因為元陽不足,不能生陰以制火,所以才補益它,而不是因為元陽有餘。不研究其道理就妄加評論,不是很謬誤嗎?
深刻的論述,可以堵住那些無知之人的嘴巴。
民間認為產後三日內不可用人參,其用意是擔心瘀血運行不通。唉!如果瘀血真的運行不通,那麼確實不能用人參,這是對的!但是,如果瘀血不止,導致病人神志昏迷,脈象微弱將絕,手腳冰冷,出現血脫陽亡的徵兆,那還能不用人參嗎?恐怕到了這種地步,即使立刻煮人參、生薑、肉桂來急救,也可能來不及了,哪裡還管得了三日與否呢?現在的病人和醫生沒有深入研究,每當遇到產後情況,只知道擔心瘀血運行不通,卻不知道血脫陽亡的危險性,總是坐視病人死亡而不施救,令人悲痛啊!曾經有一位富家太太,懷孕五個月小產,產後不久就發生血崩不止,脈象微弱,精神萎靡不振,這是血將要脫失,陽氣將要衰竭的徵兆。
我非常害怕,立即用人參一兩,肉桂二三錢,不切碎直接咀嚼,用沸水沖泡服用,以挽救脫失耗散的元陽。藥才煮了一半,病人就被送走了,再看時,脈象已經停搏,手腳冰冷,渾身微微出汗。我更加害怕,急忙拿了兩個大瓷碗,不等藥煮好,立刻倒一些人參湯給病人喝,再倒一些給病人喝,就這樣輪流給病人喝,喝完後,脈象恢復,神志清醒,手腳溫暖,出汗也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