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1. 卷之十一
2. 癰疽瘡瘍門
3. 論
外科方脈,有疽,有瘍,有癘。名狀多端,不能盡舉。原其所由,因亦非一。是以有肥甘過度而致者,經云膏粱之變,足生大丁是也;有因氣血虧敗,不能充榮經絡,以致隧道窒塞,氣血凝滯而成者,經云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是也;有因濕氣客於經絡之間,妨礙升降,以致氣血濁亂鬱結而成者,經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經脈是也。因狀雖殊,不越乎熱。
經云:諸痛瘡瘍,皆屬心火。又云:熱甚則肉腐是也。其形之大小,由熱之微甚也。治療之法,宜詳各經氣血孰多孰少而療。如毒發於少陽、少陰、太陰,皆多氣少血;如毒發於厥陰、太陽,皆少氣多血;如發於陽明,則氣血俱多。仍分在內在外在經之殊。如自外而之內者,宜先托裡,以防內攻之變,如自內而之外者,宜先疏通其內以絕其源;如在經者,宜和榮衛,或汗或下,合宜而用。又有膿潰之後,邪氣已去,正氣已虛,又不可執於汗下,宜乎補養為主。
經云:腫瘍為實,潰瘍為虛是也。又有毒氣已成,但膿未潰,又不可專執補藥,法當排膿潰毒為先,或以針砭,或以艾焫,速毒速潰,不使毒攻其內。經云:砭焫可以攻毒是也。大抵毒之初起,不越疏通、托裡、和榮衛三者;已成,不越排膿潰毒;潰後;不越補。此特論其大概,微妙之際,全在認證施治,茲不盡述。
學者宜致意焉。
白話文:
[討論],內容如下:
在外科的診斷和治療中,我們會遇到各種病狀,如疽、瘍、癘等,種類繁多,無法一一列舉。這些病症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樣化的。有些人是因為過度攝取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導致的,正如古籍所言,“過食肥甘厚味,易引發嚴重疾病”。有些人是因為身體氣血不足,不能充分滋養經絡,進而導致經絡阻塞,氣血凝滯,形成腫瘤。古籍亦記載,“如果氣血運行受阻,就會在肌肉組織中產生腫塊”。另外,有些人是因為濕氣侵入經絡,影響正常的氣血循環,導致氣血混亂,結成病竈。無論病因如何,都離不開“熱”這個核心。
古籍提到:“所有疼痛、創傷,都是心火過旺所致。”又說:“熱度過高,則會使肉體腐爛。”病竈的大小,往往與體內的熱度成正比。治療時,應根據各個經絡的氣血情況來決定治療方案。例如,若病竈出現在少陽、少陰、太陰經絡,這些部位通常氣多血少;若出現在厥陰、太陽經絡,則氣少血多;而出現在陽明經絡,則氣血兩旺。此外,還需區分病竈是在體表、體內,還是沿著經絡擴散。若病竈從外向內發展,應先固本培元,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若病竈從內向外發展,應先清理體內病竈,斬斷病根;若病竈沿著經絡擴散,則應調節體內氣血,通過出汗或排便的方式來治療。
在病竈形成膿包後,邪氣已被排出,但正氣已經耗損,這時就不能再用出汗或排便的方式治療,而應以滋補為主。古籍指出:“腫瘤是實症,膿包是虛症。”若病竈已形成,但尚未破潰,也不能單純使用滋補藥物,而應優先排膿排毒,必要時可用針灸或艾灸的方法,加速毒素排出,避免毒素深入體內。古籍亦提到:“針灸和艾灸可以有效排毒。”
總體來說,在病竈初期,主要採取疏通、固本培元、調節氣血三種方法;在病竈形成後,主要採取排膿排毒的方法;在病竈破潰後,主要採取滋補的方法。這裡只是簡單概述,具體的治療細節,還需根據病情來決定,這裡不再詳細敘述。
學習者應深入研究這些內容。
4. 癰瘍脈法
《脈經》曰:脈數,身無熱,內有癰也。
又云:腹無積聚,身熱脈數,此為腸中有膿,宜薏苡敗醬附子湯主之。
又云:諸浮數脈,應當發熱,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癰膿。
又云:脈微而遲,反發熱;弱而數,反振寒,當發癰腫。
又云:脈浮而熱,身體無熱,形嘿嘿,胸中微燥,不知痛之所在,此人當發癰腫。
又云:脈滑而數,數則為熱,滑則為實;數則主衛,滑則主榮;榮衛相逢,則結為癰。熱之所過,則為膿也。
白話文:
根據《脈經》所述,如果脈搏頻繁但身體並無發熱現象,這可能是體內有癰瘍。
又說,若腹部沒有明顯的積塊,但身體發熱且脈搏頻繁,這表示腸道可能有膿瘍,適合用薏苡仁、敗醬草和附子熬製的藥湯來治療。
再說,所有浮動且頻繁的脈象,本該伴隨發熱,但反而出現寒戰或畏寒,且身體某處有痛感,這預示著可能會形成癰瘍或膿包。
再者,脈象細微且緩慢,反而發熱;或脈象弱且頻繁,反而感到寒冷,這預示著可能會出現癰腫。
另提,脈象浮動且有熱感,但身體其他部位無熱感,面色晦暗,胸口有些許燥熱,無法確定疼痛源頭,這種人可能會發生癰腫。
最後,脈象滑順且頻繁,頻繁意味著熱象,滑順則表示實證;頻繁通常與衛氣相關,滑順則與營氣相關;當營氣與衛氣相遇時,就可能形成癰瘍。熱力所及之處,就會形成膿液。
5. 治癰疽大法
癰疽由陰陽相滯而生。蓋氣,陽也;血,陰也。氣行脈外,血行脈內,相併周流,循環不息。若寒與濕搏之,則凝澀而行遲,乃為不及;若寒與火搏之,則沸騰而行速,乃為太過;若氣得邪而鬱,則津液稠黏,為疼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此陰滯於陽也。若血得邪而鬱,則隧道阻隔,或滯或結,積久滲出脈外,氣為之亂,此陽滯於陰也。
陽滯於陰,其脈浮洪弦數;陰滯於陽,其脈沉弱細澀。陽滯,以寒治之;陰滯,以熱治之。百病皆由是而生,不特癰疽而已,在乎臨症細詳,不可拘於一法。
瘡瘍者,火之屬,須分內外以治其本,如膏粱之變,其源在內而發於外,皆是從虛而出。如太陽經虛從鬢而出,陽明經虛從髭而出,督脈經虛從腦而出之類,法當疏通為主。
如感地之濕氣而癰腫者,其源在外,盛則外行。如脈沉實,當先疏內以絕其源;若脈浮大,當先托裡以防邪氣內侵。
如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者,其源在表裡之間,法當和榮衛為本。
凡內之外者,其脈沉實,其症發熱煩躁,外無焮赤,痛深在內,乃邪氣沉於裡也,故先疏通以絕其源。如內疏黃連湯之類:黃連、當歸、芍藥、木香、檳榔、黃芩、薄荷、桔梗、甘草、連翹、大黃。
凡外之內者,其脈浮數,其症焮腫在外。邪既外顯,熱則內行。或汗,或托裡以防入內。如荊芥敗毒散:荊芥、防風、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甘草、川芎。或內托復煎散之類:地骨皮、黃芩、茯苓、人參、白芍、黃耆、白朮、肉桂、甘草、防風、漢防己、川歸。先以蒼朮一束,水五升,煎三升,去朮入藥,再煎至二升,終日飲之。
凡內外之中者,外無焮熱之氣,內則藏府宣通,乃邪氣在於經。法當和榮衛,如當歸黃耆湯:當歸、川芎,黃耆、芍藥、防風、生地、荊芥、白蒺藜、何首烏、甘草。
凡瘡疽有三種,如高而軟者,發於血脈;腫下而堅者,發於筋骨;如肉色不辨者,發於骨髓。
凡癰疽,以手按之,瘡腫根牢而大者,深也;根小而浮者,淺也。
凡毒初生,便覺壯熱惡寒,拘急頭痛,精神不寧,煩躁欲飲冷者,毒必深也。如起居平和,飲食如常者,毒必淺也。
凡惡瘡初生,如頭似粟,微有痛癢,誤觸破之即焮展。凡毒高腫,五七日不平陷者,乃攻內之候,宜以托裡散: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白朮、茯苓、芍藥、厚朴、白芷、甘草。
如內托湯之類:人參、黃耆、熟地、茯苓、麥門冬、甘草、白芍、川芎、官桂。
凡癰之毒淺者,其邪惟壅遏於經脈之間,而傳於外。是以初發身表便熱,其毒高腫外形,甚者縱欲下陷,緣正氣內固不密,是以或便秘,或發渴、發逆以拒之。其骨髓終不焦枯,而藏府終無損壞。
凡疽之毒深者,其邪內壅五藏,而不專攻於外,是以身無熱毒,或不高腫,甚者聲嘶色脫,眼黑青小,及十指腫黑,其症必死,不治。
如癰初生,當以潔古法治之為主,表者陷之,里者下之,聚者散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
凡疽初發,當以涓子法為主填補藏府,令實,勿令下陷之邪延蔓。外以火灸,引邪透出,便有所歸而不亂攻。
凡癤初生,突起浮赤無根腳,腫見於皮膚,至大不過二寸,少有疼痛,數日後微軟薄,皮剝起,如出清水後,自破膿出;如不破,用替針丸:乳香、巴豆、白丁香。
凡癰初生,紅腫突起,闊三四寸,發熱,煩渴,惡寒,或不熱,抽掣疼痛,四五日後按之微軟,此症毒氣浮淺,宜防風敗毒散散(即荊防敗毒散)。如春夏加蔥、薑、棗,秋冬去蔥、薑、棗加丁香、瓜蔞。又有皮色不變,但肌肉微腫痛,甚則發熱,惡寒,煩渴,此乃熱毒深沉,日久按之中心微軟。膿成,用火烙烙開以決其膿,再宜服托裡藥。
凡疽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覺癢痛。觸著,其痛應心。或即微赤腫,痛三四日後,腳根赤暈展開,渾身壯熱,微渴,瘡上亦熱。如疽上或漸白粒如黍米,逐個用銀篦挑去,勿令見血,或見少血亦不妨,不見血更好,卻用老皮散敷之,五七日瘡頭如蜂房,膿不肯出。冬用五香連翹湯:沉香、木香、丁香、麝香、乳香、連翹、射干、升麻、獨活、甘草、大黃、木通、桑寄生。
夏用黃連羌活散:黃連、羌活、黃芩、黃柏、生地、知母、獨活、防風、當歸尾、連翹、蘇木、藁本、桔梗、陳皮、澤瀉、漢防己、黃耆、甘草。
夏初,用荊防敗毒散加蔥、棗;秋去蔥棗加木香。若形質實,脈洪滑有力,痛腫焮開便秘,宜五和大黃湯:大黃、升麻、黃芩、朴硝。復元通氣散:木香、茴香、穿山甲、青皮、陳皮、白芷、甘草、漏蘆之類,選而用之。如初白粒,誤觸後便覺情思不暢,背重如石,身體煩痛,胸膈痞滿,怕聞食氣,此乃外如麻,里如爪,其毒極惡,內連藏府,十難活一。如疽白粒如數十,則有大如蓮子蜂房者。
以手抹之,有膿。不流時,有清水。微腫不突,腳根紅暈,漸漸展開,或癢痛,或不痛,疽不甚熱,瘡反陷下,形如牛項皮,漸變黑色,恍惚沉重,脈似虛弱,宜用大料參、耆、白朮、當歸,濃煎湯服。
凡諸癰疽,發於何經上,當求治何經,不可干擾別外余經。
凡患瘡毒昏冒者,此乃毒氣上攻,宜汗之可愈。
凡瘤有氣血之分,如瘤軟不痛者,曰血瘤;如發瘤,日漸增長而不火熱,時時牽痛者,曰氣瘤。久而不消後,亦成膿。
凡諸癃瘤疣贅等,至年衰時,皆自內潰,急當治於年壯時。
凡瘡疽,痛息自寧,飲食知味,脈症俱緩,可以王道平和之藥徐而治之,以理其本。設脈實焮腫,煩躁寒熱,脈症俱實者,又非王道所宜,當用硝黃猛烈霸藥以攻其標。如若聚腫不潰,或潰而腫膿,水清稀或泄利腸鳴,飲食不入,嘔吐無時,或手足並冷,此乃極虛之症,當以大補之劑為主,不可誤用硝黃,全在詳其表裡虛實,庶得萬全。
凡瓜蔞、射干、穿山甲、蟾酥、地丁、鼠黏子、金銀花、木鱉子之類皆是內消之藥。
凡瘡毒作渴,不問腫潰,但脈數發熱者,宜竹葉黃耆湯:淡竹葉、地黃、麥冬、黃耆、當歸、川芎、芍藥、人參、甘草、半夏、石膏、黃芩。
如脈不數,不發熱,或脈數無力而竭,宜用補中益氣湯:人參、黃耆、白朮、當歸、柴胡、陳皮、升麻、黃柏、甘草。
如尺脈洪大,按之無力而竭,用加減八味丸:山茱萸、五味子、牡丹皮、白茯苓、山藥、桂心、生地黃。凡口燥舌乾,飲水不渴者,此丸極妙。
如潰後作渴,多屬於虛,宜參、耆、歸、地以補氣血為主。如諸瘡毒發嘔,須分腫潰而治,如腫作時,乃毒氣上攻,宜以消毒為主。
如潰後作嘔,乃陰虛火炎,宜滋陰。
凡諸瘡瘍,及他症面色赤者,雖然火熱便秘,亦不可攻利,此乃陽氣怫鬱,邪氣在經。苟攻下,則邪反入里,惟發表以散其怫鬱之陽氣。設大便秘,數日不去者,於表散藥中佐以潤燥之劑。若見風脈症,只用發表藥便可通利。
凡諸瘡毒,皆由氣血壅滯而成,當詳表裡虛實而早治之,可以內消。若毒氣已結者,則不能勿消,當辨膿之成否,酌量淺深,急與刺之。緩則穿通藏府,腐爛筋膜多致不救。
凡諸毒,以手按之上,熱者有膿,不熱者無膿。按之牢硬,未成膿;按之軟,已成膿。如薄皮剝起者,膿淺;皮色不變,不高阜者,膿深。淺則宜砭,深則宜針。
凡手足指梢上生毒,必俟膿大軟方開。
凡麻痘後,肢節間生毒,稍覺有膿,便宜決破,遲則恐成攣曲之疾。
凡諸毒潰後,內有腐肉,必須去之。蓋腐肉不去,新肉不生,乃推陳致新之意也。
凡去腐肉,可用手法去之,或用雄黃輕粉敷之。
凡蠹肉胬出者,遠志末酒調塗之,或以烏頭五錢、苦酒三升,浸漬三日夜,洗之。日夜五七度。
凡諸毒胬肉,如蛇出數寸,以硫黃末敷之即縮。如膿潰後,蠹肉不腐,亦用硫黃、輕粉敷之。仍有腫焮處,用鋒針燒赤刺之,約一米深,紅腫即縮。凡諸毒,宜速決開取膿者,乃使毒氣不合內攻。
凡用追膿藥縛其瘡,血出不止者,未可縛之,但以追蝕藥摻於瘡上,待其勢可縛方縛之。應心痛者,亦不可縛。
凡諸毒雖潰,久不斂者,由氣血虧敗之故也。苟欲收斂,必在生肌之法,須調理脾胃,補助氣血,則肌肉自生,又何必龍蠍治之耶。
凡止諸痛,當分其所因,如實者泄之,虛者補之,熱者清之,寒者溫之,郁者疏之,惡肉浸蝕者去之,如是其痛自止,又何必假乳沒之辛藥耶。
凡諸毒,久潰不斂則成瘻,若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內無歹肉,須先服參、耆、歸、芍、白朮等大劑托補之藥為主,外以附子餅灸之,不過五七次,肌肉自平。每三日灸一次。又法:面和硫黃、大蒜三物,共搗成餅灸之。
凡治大毒,藥無全功,必須針灸。蓋灼艾之功甚大,能使毒散滯行,是以謂大毒。若不針灸,則毒氣無由而散,膿瘀無從而泄,故此必假火力始能成功。是以灸法治未潰,能拔引郁毒,行散滯氣,使毒易潰;已潰,能接引陽氣,祛散寒邪,使瘡口易合。
凡疽毒始發,必先當頭灸之,以開其戶,次詳所發分野,屬何經脈,則內用所屬經藥引經以發其表,外刺所屬之經俞穴以泄其邪。
如從背出,當太陽經五穴選用:至陰(在小指外側,去爪甲間如韭葉許。),通谷(在小指本節前陷中是。),束骨(在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崑崙(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委中(在膝後膕中央約紋間動脈。)
如從鬢出,當於足少陽五穴選用:竅陰(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俠谿(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間,本節前陷中。),臨泣(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陽輔(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陽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
如從髭出,宜於足陽明五穴選用:厲兌(在足大指次指去爪甲間如韭葉。),內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陷中(在足大指間本節後陷中。),衝陽(在足趺上五寸骨間動脈,去陷谷二寸。),解谿(在衝陽後一寸五分,腕上陷中是。)
如從腦出者,則以絕骨一穴:絕骨(在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凡附骨疽,乃流注之敗症,切不可用苦寒藥。蓋苦寒之劑,內傷脾胃,外冰血脈。脾胃傷則飲食減,血脈冰則經脈澀,惟宜甘溫理中之藥,令氣血充實,其毒自消,肌肉自平。
凡諸毒不潰,腫高焮痛,脈浮者,邪在表也,宜托之,如內托復煎散之類。
如腫硬痛,脈沉者,邪在內,宜下之,如黃連內疏湯、仙方活命飲、苦參丸之類。
如外無焮腫,內不便秘,乃邪氣在經絡,宜調和榮衛,如托裡榮衛湯、白芷升麻湯。
如焮腫煩躁,或咽乾作渴者,宜降火,如黃連解毒湯。如焮腫發熱,或胸急,或頭痛,邪在表也,宜散之,如荊防敗毒散、人參敗毒散之類。
如大痛,或不痛,乃邪氣實也,宜隔蒜灸之,更宜解毒,如仙方活命飲之類。
如煩躁飲冷,焮腫痛,脈數者,邪在上也,宜清之,如清涼散、金銀花散之類。
如惡寒而不潰,乃氣實兼寒邪也,宜宣補之,如十宣散之類。
如焮痛,發熱,汗多,大渴,便秘,譫語,乃結陽症,宜黃連內疏湯及破棺散之類。
如膿勢不潰者,陽氣虛也,宜補之,如聖愈湯之類。
凡諸毒已潰而瘀肉不腐者,宜大補氣血為主,如參、耆、歸、術之類,更以桑柴火灸之。
如膿清,補之不應,及不痛,或木悶,或堅硬者,俱不冶。如膿清或不斂,皆由氣血大虛,宜大補之,如八物湯及十全大補湯之類。
如倦怠懶言,少食不睡,亦虛也,宜補之,如黃耆人參湯之類。如有膿,或脂膜間隔不得出而作脹痛者,去之宜用針引之,或用利刀剪之,腐肉填塞者去之。
凡膿血大泄後,當大補氣血為先。須有他症當末治之。
凡瘰癧,皆由食味之厚、鬱氣之積所致,其始必起於少陽一經,若不守禁忌,則延及陽明。治療須分虛實,實者易治,虛者難理,蓋由其經屬膽,主決斷,寓相火,且又氣多血少,若婦人見此症而月水不調,寒熱變生,久而轉為潮熱,則多危矣。不斷欲,神仙弗治。
凡流注之症,多由抑鬱氣結,或暴怒,或脾虛,或濕氣逆於肉理,或腠理不密,寒邪客於經絡,或挫閃,或產後瘀血流注關節,或傷寒餘邪未盡,因而為患。皆緣真氣不足,邪氣乘之。治療之法:郁者開之,怒者平之,瘀血散之,脾虛及腠豁者驅而補之,傷寒餘邪調而解之。雖然,又必固元氣為主,佐以見症之藥。
凡囊癰下疳,皆由下元虛敗,濕熱之毒乘虛下陷所致,治法宜疏肝經鬱滯,兼以導濕清熱,及補下元為主。
凡婦人乳癰之症,多由暴怒所致,或兒口氣所吹而成,治法宜疏肝行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