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十 (9)
卷之十 (9)
1. 治痛風方
加味四味湯
白話文:
加味四味湯是由四種藥材組成的湯劑,經過調整或添加其他藥材以增強療效。
治血為風熱所觸而作痛風者。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以用當歸、地、芎、芍藥等以補血為本,白芷疏風,龍膽草退熱,桃仁、牛膝等以行濁血,茯苓、橘紅等以散結氣,甘草緩急和藥。
白話文:
用於治療因血熱侵犯而引起的痛風。經典中說:邪氣入侵,必會導致虛弱。因此,主要使用當歸、地黃、川芎、芍藥等補血藥材,白芷疏散風熱,龍膽草清熱,桃仁、牛膝等活血化瘀,茯苓、橘紅等消散結氣,甘草緩解急迫感並調和藥性。
當歸(辛甘溫,酒洗,三錢),川芎(辛甘溫,酒洗,錢半),生地(甘寒,酒洗,一錢),白芍(苦酸寒,八分),白芷(辛溫,一錢),龍膽草(苦寒,一錢),牛膝(苦甘酸平,一錢),桃仁(苦甘辛溫,八分),白茯苓(甘淡平,一錢),橘紅(苦辛溫,去白,二錢),甘草(甘寒,五分),水酒各一盅,煎至一盅,服。
白話文:
當歸(辛甘溫,用黃酒洗淨,三錢)
川芎(辛甘溫,用黃酒洗淨,半錢)
生地黃(甘寒,用黃酒洗淨,一錢)
白芍藥(苦酸寒,八分)
白芷(辛溫,一錢)
龍膽草(苦寒,一錢)
牛膝(苦甘酸平,一錢)
桃仁(苦甘辛溫,八分)
白茯苓(甘淡平,一錢)
橘紅(苦辛溫,去除白色外皮,二錢)
甘草(甘寒,五分)
水和黃酒各一盅,煎煮至剩下一盅,服用。
如痛在上,重在風,宜羌活、桂枝、威靈仙。
白話文:
如果疼痛在身體的上方(例如頭部),主要是由風邪引起的,適合使用羌活、桂枝、威靈仙這些藥材來治療。
如痛在下,屬濕重,倍牛膝,再加防己、木通、黃柏。
白話文:
如果疼痛位於身體下部,表明體內濕氣過重。此時,應增加牛膝的用量,並加入防己、木通和黃柏。
如氣虛,加人參、黃耆、白朮。血虛甚,倍歸、芍加紅花。
白話文:
如果氣虛,就加入人參、黃耆、白朮這些藥材。血虛很嚴重時,就將當歸、芍藥的分量增加一倍,並加入紅花。
如有痰,加南星、半夏、生薑。
東垣大羌活湯
白話文:
如果患有痰症,可以在方劑中加入天南星、半夏和生薑。
使用東垣的大羌活湯。
治風濕相搏,肢節疼痛。法當疏風勝濕。是以用羌活、升麻、威靈仙、獨活等以疏風,蒼朮、白朮、茯苓、防己、澤瀉等以治濕,川歸分理氣血各歸其所。一本有川芎。
白話文:
治療風濕結合,關節疼痛。治療方法應以疏風勝濕為主。因此使用羌活、升麻、威靈仙、獨活等疏風;蒼朮、白朮、茯苓、防己、澤瀉等治濕;川歸分理氣血,使之各歸其位。另一種藥方中還有川芎。
羌活(辛溫,一錢),升麻(苦寒,七分),威靈(苦辛溫,八分),獨活(辛溫,八分),蒼朮(辛溫,一錢),白朮(苦辛溫,一錢),茯苓(甘淡平,一錢),防己(苦寒,七分),澤瀉(甘鹹寒,一錢),川歸(辛溫,二錢),水二盅,煎一盅服。
丹溪益元丸
白話文:
羌活(辛溫,1錢),升麻(苦寒,7分),威靈仙(苦辛溫,8分),獨活(辛溫,8分),蒼朮(辛溫,1錢),白朮(苦辛溫,1錢),茯苓(甘淡平,1錢),防己(苦寒,7分),澤瀉(甘鹹寒,1錢),川芎(辛溫,2錢),加入兩碗水,煎成一碗服用。
治中氣虧敗,陰虛火炎,致生濁痰,阻遏經隧而作痛楚。法當補中益氣救真陰為主,降陰火豁濁痰為標。是以用參、朮、山藥等補中氣,鎖陽、龜板、熟地等益真陰,乾薑、黃柏退陰火,南星、海石豁痰結。
白話文:
治療中氣虧損、陰虛火旺,導致產生濁痰,阻塞經脈而疼痛。治療方法應以補中益氣、救治真陰為主,並以降陰火、化解濁痰為目標。因此,使用人參、茯苓、山藥等補中氣,鎖陽、龜板、熟地等益真陰,乾薑、黃柏退陰火,南星、海石化解痰結。
人參(甘溫,二兩),白朮(苦甘溫,二兩),山藥(甘溫,二兩半),鎖陽(鹹溫,一兩),龜板(甘鹹平,酥炙黃色,兩半),熟地(甘寒,酒浸,二兩),乾薑(辛熱,炒褐色,五錢),黃柏(苦辛寒,酒炒,兩半),南星(苦辛寒,薑製,兩半),海石(鹹寒,二兩),共末,酒糊丸如梧子大,鹽湯下五七十丸。
丹溪龍虎丹
白話文:
人參(味甘,溫性,二兩)
白朮(味苦甘,溫性,二兩)
山藥(味甘,溫性,二兩半)
鎖陽(味鹹,溫性,一兩)
龜板(味甘鹹,平性,酥烤成黃色,兩塊)
熟地黃(味甘,寒性,浸泡於酒中,二兩)
乾薑(味辛,熱性,炒成褐色,五錢)
黃柏(味苦辛,寒性,用酒炒製,兩塊)
南星(味苦辛,寒性,用薑製作,兩塊)
海石(味鹹,寒性,二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鹽湯送服五十至七十丸。
治走注疼痛,或麻木,或半身痛。此乃血為風搏所致。法當疏風散濕。是以用草烏行經絡,兼助白芷、蒼朮疏風散濕,當歸、牛膝理血,乳香、沒藥行氣血以止痛。
白話文:
治療肢體遊走性疼痛,或伴隨麻木或半身疼痛。這是由血液被風氣攻擊所致。治療方法應以疏散風濕為主。因此,使用草烏來疏通經絡,並輔以白芷和蒼朮來疏風散濕,當歸和牛膝來調理氣血,乳香和沒藥來疏通氣血以止痛。
草烏(辛熱,一兩),白芷(辛溫,二兩),蒼朮(辛溫,二兩),川歸(辛溫,四兩),牛膝(甘酸平,二兩),乳香(辛溫,一兩),沒藥(辛溫,一兩),共末,酒糊丸如彈子大,每溫酒化下一二丸。
白話文:
用草烏(辛熱,一兩)、白芷(辛溫,二兩)、蒼朮(辛溫,二兩)、川歸(辛溫,四兩)、牛膝(甘酸平,二兩)、乳香(辛溫,一兩)、沒藥(辛溫,一兩)磨成細末,用酒調成丸子,每個像彈子般大小。每次用溫酒化下一兩顆丸子服用。
二妙散
治濕熱筋骨疼痛。法當燥濕清熱。是以用蒼朮燥濕,黃柏勝熱,氣虛者加補氣藥,痛甚者加薑汁,熱辣服之。
蒼朮(辛溫),黃柏(苦辛寒),二味共等分為末,每以沸湯,加薑汁調服。
若表實氣實之人,以酒調服。
白話文:
二妙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筋骨疼痛。方子以蒼朮燥濕、黃柏清熱為主,針對氣虛者可加補氣藥,疼痛嚴重者可加薑汁,熱服效果更好。蒼朮和黃柏各等份研磨成粉,每次用沸水沖服,並可加入薑汁。如果患者表實氣實,則可以用酒調服。
若痰挾熱者,先以舟車丸,或導水散,或神芎丸,以趕痛散熱。
白話文:
如果痰液伴有熱象,首先使用舟車丸、導水散或神芎丸,以祛除疼痛並清熱散結。
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地龍、五靈脂、牛膝、羌活、甘草、香附或加酒芩、酒柏服之。
白話文:
可以用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地龍、五靈脂、牛膝、羌活、甘草、香附來治療,也可以加上酒芩和酒柏這些藥材一起服用。
2. 附方
控涎湯,二陳湯,俱見痰門。
小續命湯,見風門。
四物湯,見血門。
四君子湯,見氣門。
敗毒散,瘡瘍門。
白話文:
控涎湯,以及二陳湯,都屬於治療痰證的方劑。
小續命湯,屬於治療風證的方劑。
四物湯,屬於治療血證的方劑。
四君子湯,屬於治療氣證的方劑。
敗毒散,屬於治療瘡瘍的方劑。
3. 論
傷損之症,乃因跌撲挫閃,與夫刃傷皆是。但中有虛實之分,方書行逐瘀血之法,難以概用,當分因而治可也。如皮肉未破,惟肉裡紫腫或硬,此乃實症,內必有瘀血,法當行逐瘀血為主。如皮肉已破,氣外出,此乃虛症,內無瘀積,法當補養氣血為先。再詳所傷經絡氣血孰多孰少,或補氣藥過於補血之劑,或補血藥過於補氣之劑,不可拘執。
若已經亡血過多,久不補接而反下之,乃重損氣血,愈益其虛,必致不救,學者宜深思焉。
白話文:
受傷的症狀通常是由於跌落、衝撞、拉傷、扭傷,以及刀刃所傷造成的。但是其中存在虛證和實證的區分,治療的藥方通常會針對瘀血進行處理,但不能一概而論,應分清原因後再對症治療。
如果皮膚和肌肉沒有破損,但肌肉內部出現紫色腫脹或變硬,這通常是實證,體內一定有瘀血,治療方法應主要以活血化瘀為主。
如果皮膚和肌肉已經破損,氣血外溢,這通常是虛證,體內沒有瘀血,治療方法應首先以補養氣血為主。
此外,還要仔細查明受傷的經絡氣血哪方面不足,或補氣藥過多於補血藥,或補血藥過多於補氣藥,不可拘泥於某一種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