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附方

三拗湯,喘門。

四物湯,血門。

十全大補湯,八物湯,並虛損門。

四君子湯,氣門。

白話文:

[附方]

三拗湯,用於治療呼吸困難的症狀。

四物湯,適用於調理與血液相關的問題。

十全大補湯及八物湯,兩者都適用於虛弱或損耗過大的身體狀態。

四君子湯,則是用來調整與氣力相關的健康問題。

2. 咳嗽門

3.

咳嗽之症,先哲分之為三。謂咳者,無痰而有聲,乃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者,謂無聲而有痰,乃脾濕動而生痰也;咳嗽者,有聲有痰,乃傷肺氣兼助脾濕也。雖然不同,未有不由肺為火擊所致。蓋肺為五藏華蓋,主氣而居上,七情之火可以內賊,且又外司皮毛,六淫之邪可以外攻。

治療之法當詳所因,如因熱傷元氣,亢而成火,熏爍肺金而為咳嗽者,法當甘溫之劑滋補元氣為主;如因風寒外束,以致皮膚腠理閉密,肺氣不得舒暢,鬱而成火而為咳嗽者,法當辛溫之劑發散表邪為主。二者皆為外因,乃六淫外邪所致。經云:形寒、飲冷則傷肺是也。如七情之火傷心,謂之熱嗽。

法當收斂心氣。經云:心嗽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然如梗,甚則咽痛喉痹。久而嗽不已,移於府之小腸,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是也。如七情之邪傷肝,謂之風嗽。法當益肝。經云: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痛。久而不已,移於府之膽,膽咳之狀,咳嘔膽汁是也。

如七情之邪傷肺,謂之氣嗽。法當清肺金,經云: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久而不已,移於大腸之府,大腸咳狀,咳而遺失是也。如七情之邪傷脾,謂之濕嗽。法當燥脾去濕。經云:脾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疼,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久而不已,移於胃之府,胃咳之狀,咳則逆而嘔,嘔甚則長蟲出是也。

如七情之邪傷腎,謂之寒嗽。法當理腎元。經云: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久而不已,移於膀胱之府,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而不已,移於三焦,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飲食。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面浮腫,由氣逆是也。凡此數者皆內因,乃七情內賊所致。

經云:五藏六府皆能令人咳是也。雖然種種不同,大抵在乎利氣豁痰為本。是以先哲謂治咳嗽者治痰為先,治痰飲者利氣為本。是以用南星、半夏燥其痰,咳嗽自愈;枳殼、橘紅利其氣,痰飲自消。雖然,又有元氣虛敗之人,陰虛火動而嗽者,又不可專執燥痰利氣而不知變,必當以四物、滋陰降火之劑為主,以利氣豁痰為標。學者臨症自宜斟酌,不可膠柱鼓瑟,夭人天命。

白話文:

對於咳嗽這個病症,古賢將其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乾咳,指的是隻有聲音但沒有痰液,這是肺部氣道受損且不清淨的表現;第二類是濕咳,指的是無聲音但有大量痰液,這是脾臟濕氣過重導致痰液生成的表現;第三類是咳嗽,指的是同時伴有聲音和痰液,這代表肺部氣道受損同時脾臟濕氣過重。儘管三者表現不同,但都離不開肺部受到火熱攻擊的原因。因為肺部像是五臟之上的華蓋,主管呼吸且位於上部,內在的情緒火熱可能內侵,同時外部的皮毛也可能讓外邪入侵。

治療方法應根據病因來判斷,例如,如果是由熱度損傷了原氣,使火氣過旺,灼燒肺部導致咳嗽,治療應該以甘溫藥物滋補原氣為主;如果是風寒外侵,導致皮膚毛孔緊閉,肺氣無法順暢,鬱結成火導致咳嗽,治療應該以辛溫藥物散發表邪為主。這兩種都是外在因素,是由外邪侵襲所致。古籍記載:寒冷或飲冷會傷害肺部。如情緒的火熱傷害心臟,被稱作熱咳。

治療應該收斂心氣。古籍記載:心咳的狀態,咳嗽時心會痛,喉嚨像有異物卡住,嚴重時會有咽喉疼痛和喉頭阻塞。如果長時間不停,會轉移到小腸,小腸咳的特徵是咳嗽時會漏氣,氣與咳一同流失。如果情緒的邪氣傷害肝臟,被稱作風咳。治療應該滋養肝臟。古籍記載:肝咳的特徵,咳嗽時兩側肋骨下方會痛,嚴重時甚至無法轉身,轉身時兩側會更痛。如果長時間不停,會轉移到膽囊,膽咳的特徵,咳嗽時會嘔吐膽汁。

如情緒的邪氣傷害肺部,被稱作氣咳。治療應該清肺,古籍記載:肺咳的特徵,咳嗽時會有喘息和聲音,嚴重時會吐血。如果長時間不停,會轉移到大腸,大腸咳的特徵,咳嗽時會失禁。如情緒的邪氣傷害脾臟,被稱作濕咳。治療應該燥脾去濕。古籍記載:脾咳的特徵,咳嗽時兩側肋骨下方會痛,且連帶肩膀背部隱隱作痛,嚴重時無法活動,一動咳嗽就會加重。如果長時間不停,會轉移到胃部,胃咳的特徵,咳嗽時會反胃嘔吐,嘔吐嚴重時會吐出寄生蟲。

如情緒的邪氣傷害腎臟,被稱作寒咳。治療應該調理腎臟。古籍記載:腎咳的特徵,咳嗽時腰背會痛,嚴重時會咳出唾液。如果長時間不停,會轉移到膀胱,膀胱咳的特徵,咳嗽時會失禁。如果長時間不停,會轉移到三焦,三焦咳的特徵,咳嗽時腹部會漲滿,不想吃東西。這些症狀都會聚集在胃部,影響肺部,讓人產生大量鼻涕和口水,臉部浮腫,這是氣逆造成的。所有這些都是內在因素,是由情緒的內在侵害造成的。

古籍記載:五臟六腑都能導致咳嗽。儘管種種原因不同,但大體上治療咳嗽的核心在於疏導氣流和清除痰液。因此,古人說治療咳嗽要先從治療痰液開始,治療痰液要以疏導氣流為根本。因此使用南星、半夏等藥物來乾燥痰液,咳嗽自然痊癒;使用枳殼、橘紅等藥物來疏導氣流,痰液自然消除。然而,對於元氣虛弱,陰虛火旺導致咳嗽的人,不能單純依賴乾燥痰液和疏導氣流的方法,必須以滋陰降火的藥物為主,以疏導氣流和清除痰液為輔。學習者在臨牀診斷時應自行斟酌,不能固守一法,這樣纔不會傷害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