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十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7)

1. 咳逆脈法

脈緩者易治。脈急,按之不鼓者,難治。脈代者,危。脈結、促、微,三者可治。右關脈弦者,乃木乘土位,難治。

白話文:

[咳嗽的脈診判斷]

脈搏平穩緩慢的人,病情較容易治療。

脈搏緊急,且按壓下去沒有彈性跳動的人,病情較難治療。

出現脈搏間歇不定的情況,這代表病情危急。

若是脈搏結、促、微弱這三種情況,仍有治療的可能性。

如果右手關部的脈象呈現弦狀,這表示肝氣過旺影響到脾的功能,這種情況病情難以治療。

2. 治咳逆大法

咳逆之症,皆由陰氣已虧,陽火暴甚,直衝而上,出於胃,入於肺而作聲,是以東垣用涼藥者,乃泄熱以降火也,先哲用甘溫之劑而獲效,於危惡之際,亦是陰氣先竭,陽火無根,浮於胸中,亦將欲散。故此不用寒藥,而以甘溫之劑養胃,留其陽氣,使胃氣一和,陰氣自復,乃陽生陰長之意也,皆屬陰虛火炎為主。學者在於臨症詳其所挾,加減施治。

如壯實之人,吐法亦可用。在觀其虛實立方。

如傷寒汗吐下後,及久痢併產後,或一切亡損津血而作此症者,皆屬陰虛所致,法當滋補為本。

如平人,或用食太速,或飲水喜笑,錯喉而氣搶,或因痰飲停蓄心分,或暴怒氣逆痰厥,或傷寒熱病失下等因而作此症,皆為實火,不得疏越所致,法當疏泄為先。雖有虛實二因之分,實由火氣炎上所致。經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是也。雖然屬於火,又不可以苦寒之劑峻治,全在斟酌合宜,分因而用藥可也。

如汗吐下誤服寒涼過劑,宜從溫補。

如脾虛、陰虛,當以平補,或佐重墜之劑於辛涼藥內。

如挾熱,當以涼劑清之。

如傷寒失下,地道不通,因而咳逆者,宜硝黃苦寒之劑下之。

如痰飲停於心分,或暴怒氣逆痰厥,此等必形氣俱實,而別無惡候,當隨其邪之所在,或湧之泄之,或清之利之。

白話文:

【治療咳嗽逆氣的大原則】

咳嗽逆氣的情況,多半是由於身體的陰氣已經不足,而陽氣(火氣)過盛,這股過盛的陽氣直衝向上,從胃部開始,進入肺部後發出聲音,形成咳嗽。所以李東垣使用涼性藥物,目的是在於降低體內的熱度,讓過盛的火氣降下來。前輩們使用甘甜溫和的藥方,並獲得療效,尤其在病情嚴重時,也是因為身體的陰氣已經耗盡,而無根的陽火飄浮在胸口,似乎隨時要散去。因此這種情況下不使用寒涼的藥物,而是使用甘甜溫和的藥方來滋養胃部,留住身體的陽氣,一旦胃氣調和,陰氣自然恢復,這就是養生之道中「陽生陰長」的概念,都是以陰虛火旺為主要病因。

學習者在實際診斷時,應詳細觀察病情的綜合情況,適時增減藥方。

對於身強力壯的人,嘔吐療法也可以使用。但具體用藥仍需根據患者身體狀況的虛實來決定。

例如,感冒後大量出汗、嘔吐、瀉肚,或是長期腹瀉、產後,或是任何原因導致體內津液和血液流失,進而產生咳嗽逆氣的情況,都屬於因陰氣不足所導致的,治療時應該以滋補為主。

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是因為吃得太快,或是喝水時開心大笑,不小心嗆到,或是心臟周圍有痰液積聚,或是突然生氣導致氣逆、痰厥,或是感冒熱病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等原因造成咳嗽逆氣,這些情況多數是因為實火導致,無法通過普通的排解方法解決,治療時應以疏通排泄為首要目標。儘管虛實兩種原因存在差異,但根本上都是由於火氣上升所導致。經典中有記載:「各種逆氣上衝的情況,都與火氣有關。」然而,即便知道病因是火氣,也不能單純地使用苦寒的藥物來嚴厲治療,關鍵在於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根據具體病因來用藥。

如果誤服了過量的寒涼藥物,應該轉而使用溫補的方法。

對於脾虛、陰虛的情況,應使用平衡的滋補方法,或在辛涼藥物中加入重鎮的成分。

對於伴有熱氣的情況,應使用涼性藥物來清熱。

對於感冒後未能及時治療,導致身體機能受阻,進而產生咳嗽逆氣的情況,應該使用硝黃等苦寒藥物進行下瀉。

對於心臟周圍有痰液積聚,或是突然生氣導致氣逆、痰厥的情況,若患者身體健壯,且無其他不良症狀,應根據痰液或氣逆的位置,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如催吐、排泄、清熱、利尿等。

3. 丹溪治咳逆活套

咳逆之症,有痰,有氣虛,有陰虛,有虛火,在乎分因視症而療。

如陰痰與食上塞,遏氣不得上越者,宜吐之,如人參蘆、稀涎散之類。

如虛怯人作咳,宜參、耆、白朮等濃煎湯,下大補丸極妙。

如因痰作咳,宜陳皮、半夏為主。

如因火上炎,宜黃連、黃柏、滑石之類。

凡咳逆而自利者,用滑石、甘草、黃柏、芍藥、陳皮、人參、白朮、竹瀝等煎服。

凡屬痰發咳,宜人參、白朮濃煎,頻調益元散服。

凡無病平人,偶然致咳者,此乃氣逆而致,宜小半夏茯苓湯,即二陳加黃芩,再加半夏、枳實。或煎沸湯泡蘿菔,研木香調氣散熱服之。木香、檀香、藿香、白蔻、砂仁、甘草。

白話文:

【丹溪治療咳嗽的靈活方法】

咳嗽這種病症,可能是因為痰多,或是氣虛,或是陰虛,或是虛火導致的,必須根據不同的原因和症狀來進行治療。

如果咳嗽是因為痰堵住胸口,使得氣無法順暢,應該使用催吐的方法,例如人參蘆、稀涎散這類的藥物。

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咳嗽,應使用人參、黃耆、白朮等藥材濃煎成湯,再服用大補丸,效果極佳。

如果是因為痰多導致的咳嗽,應以陳皮、半夏為主要治療藥材。

若是火氣上沖導致的咳嗽,適合使用黃連、黃柏、滑石這類清熱藥物。

對於咳嗽且伴有腹瀉的情況,可以使用滑石、甘草、黃柏、芍藥、陳皮、人參、白朮、竹瀝等藥材煎煮服用。

對於由痰引起的咳嗽,可以用人參、白朮濃煎後,頻繁調和益元散服用。

對於健康人偶爾出現的咳嗽,這是氣逆所導致的,可以使用小半夏茯苓湯,也就是二陳湯加上黃芩,再加入半夏、枳實。或者用滾水沖泡蘿蔔,研磨木香調和氣血,散熱服用。所需藥材包括木香、檀香、藿香、白蔻、砂仁、甘草。

4. 治咳逆方

六君子湯

治中氣虧敗,挾痰作咳。法當補中豁痰。是以用人參、白朮、大棗、甘草等補益中氣,半夏、茯苓豁痰,助生薑、橘紅以散逆氣。

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二錢),大棗(甘溫,二枚),炙草(甘溫,五分),半夏(辛溫,八分),橘紅(苦辛溫,一錢),茯苓(甘淡平,一錢),生薑(辛溫,三片)

橘皮半夏生薑湯

治氣虛挾痰。法當補氣為本,豁痰為標。是以用人參補氣,半夏豁痰,兼助橘紅、生薑以散逆氣。(一本有通草。)

人參(甘溫,三錢),半夏(辛溫,錢半),橘紅(苦辛溫,錢半),生薑(辛溫,三片),水盅半,煎八分,溫服。

活人陳皮竹茹湯

治傷寒大病後氣虛,餘熱未解,心煩作咳。法當補正氣為本,清餘熱為標。是以用人參、大棗、甘草等以補正氣,竹茹清餘熱以止心煩,橘紅、生薑散逆氣以除咳逆。

人參(甘溫,三錢),炙草(甘溫,五分),大棗(甘溫,三枚),竹茹(苦寒,二錢),橘紅(音辛溫,一錢),生薑(辛溫,三片),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人參白朮湯

治暑熱氣作咳。法當清暑益氣。是以用黃芩、柴胡、乾葛、梔子仁等清暑泄熱,五味救肺金,人參、白朮、甘草益氣,半夏、生薑散逆止咳。一本有防風。

黃芩(苦寒,二錢),柴胡(苦寒,七分),乾葛(苦甘涼,八分),梔子(苦寒,錢半),五味(甘酸平,八分),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五分),半夏(辛溫,一錢),生薑(辛溫,三片),水二盅,煎一盅。

橘皮乾薑湯

治咳逆不止。夫咳逆由中氣虧敗,火邪上炎所致。法當補中為本,散火為標。經云:甚者從之。又云:急則治標。是以用乾薑、桂心以補氣,通草利竅通關以泄火。

乾薑(辛熱,一錢),桂心(辛甘熱,八分),人參(甘溫,二錢),炙草(甘溫,五分),橘紅(苦辛溫,一錢),通草(淡平,八分),水二盅,煎一盅。

白話文:

[治療咳嗽逆氣的方子]

六君子湯

這是用來治療中氣衰弱,夾雜痰液引起咳嗽的方子。治療原則是補充中氣並清除痰液。方子中的人參、白朮、大棗、甘草等藥物能補益中氣,半夏和茯苓能幫助化痰,生薑和橘紅則能幫助散去逆氣。

橘皮半夏生薑湯

這是用來治療氣虛且夾雜痰液的方子。治療原則是以補氣為根本,化痰為輔助。方子中的人參可以補氣,半夏可以化痰,橘紅和生薑則幫助散去逆氣。

活人陳皮竹茹湯

這是用來治療傷寒或大病後氣虛,身體還留有餘熱,心煩且咳嗽的方子。治療原則是以補正氣為根本,清除餘熱為輔助。方子中的人參、大棗、甘草可以補正氣,竹茹可以清除餘熱以止心煩,橘紅和生薑則能散去逆氣以緩解咳嗽。

人參白朮湯

這是用來治療暑熱引起的咳嗽的方子。治療原則是清暑並補氣。方子中的黃芩、柴胡、乾葛、梔子仁等藥物可以清暑去熱,五味子可以保護肺臟,人參、白朮、甘草可以補氣,半夏和生薑則能散逆止咳。

橘皮乾薑湯

這是用來治療持續性咳嗽的方子。咳嗽不止多是由於中氣衰弱,火氣上升所導致。治療原則是以補中氣為根本,散火氣為輔助。根據醫學理論,對於嚴重的病情應順其自然,對於緊急的病情應先治標。因此,此方使用乾薑和桂心來補氣,通草則可以利尿通關以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