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十 (3)
卷之十 (3)
1. 治霍亂方
桂苓甘露飲
白話文:
桂苓甘露飲是由肉桂、茯苓等藥材組成的方劑。
治暑熱霍亂。蓋霍亂之症,皆由中氣虧敗,外邪干之而成。法當補中氣為本,理外邪為標。是以用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補益中氣,茯苓、澤瀉、滑石等分利小水以泄火,石膏、寒水石以清熱,木香和氣導滯,葛根解肌止渴,桂枝通血脈和榮衛。
白話文:
治療夏季中暑引起的霍亂。霍亂的病症都是由於中氣虛弱,外邪侵入體內而形成的。治療方法應以補中氣為根本,調理外邪為輔。所以使用人參、黃耆、白朮、甘草來補益中氣,茯苓、澤瀉、滑石等份量相等,利於小便以宣洩火氣,石膏、寒水石用於清熱,木香可以調和氣血、疏通滯氣,葛根可以解肌止渴,桂枝可以疏通血脈、調和氣血。
人參(甘溫,二兩),黃耆(甘溫,三兩),白朮(苦甘溫,二兩),炙草(甘溫,一兩),茯苓(甘淡平,二兩),澤瀉(甘鹹寒,一兩),滑石(甘寒,一兩半),石膏(辛寒,兩半),寒水石(甘寒,兩半),葛根(苦甘涼,一兩),桂枝(辛甘溫,五錢),木香(辛溫,五錢),上共為細末,每白湯調服三五錢。
六和湯
白話文:
人參(甘味溫性,二兩),黃耆(甘味溫性,三兩),白朮(苦味甘味溫性,二兩),炙甘草(甘味溫性,一兩),茯苓(甘味淡味平性,二兩),澤瀉(甘味鹹味寒性,一兩),滑石(甘味寒性,一兩半),石膏(辛味寒性,兩半),寒水石(甘味寒性,兩半),葛根(苦味甘味涼性,一兩),桂枝(辛味甘味溫性,五錢),木香(辛味溫性,五錢)。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細末,每次以白開水調服三至五錢。
治霍亂吐瀉不止。此乃中氣虧敗,脾胃不和所致。法當補中氣和脾胃。故用人參、白朮、甘草等補中氣以止瀉,砂仁、藿香、白扁豆以止嘔,半夏、杏仁降逆氣,厚朴以疏滯,香薷以清暑,赤茯、木瓜等以理濕。
白話文:
治療霍亂嘔吐不止
這種情況是中氣虛弱,脾胃不調所引起的。治療方法應當補中氣、和脾胃。因此用人參、白朮、甘草等藥材補中氣以止瀉;砂仁、藿香、白扁豆以止嘔;半夏、杏仁降逆氣;厚朴以疏通滯氣;香薷以清暑熱;赤茯苓、木瓜等以祛濕。
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二錢),甘草(甘溫,六分),砂仁(甘溫,七分),藿香(辛溫,八分),扁豆(甘溫,一錢),半夏(苦辛溫,七分),杏仁(甘平,七分),厚朴(苦辛溫,七分),香薷(苦辛溫,二錢),赤茯(甘淡平,一錢),木瓜(甘溫,七分),加姜三片,棗三枚,水二盅,煎一盅。
通脈四逆湯
白話文:
- 人參(溫補,2錢)
- 白朮(健脾胃,2錢)
- 甘草(補氣,6分)
- 砂仁(健胃,7分)
- 藿香(祛濕,8分)
- 扁豆(健脾,1錢)
- 半夏(消痰,7分)
- 杏仁(止咳,7分)
- 厚朴(化痰,7分)
- 香薷(祛風濕,2錢)
- 赤茯苓(利水,1錢)
- 木瓜(化痰,7分)
- 生薑片3片
- 大棗3枚
- 水2碗
先煎煮所有中藥材,約煎煮一碗的量即可。
治寒霍亂,身冷脈絕,法當溫中散寒。經云:熱可勝寒。又云:辛以散之。是以用吳茱萸、附子、細辛等以散寒,桂心和榮衛,助通草以通血脈。寒則不無傷血,故加歸、芍以救血,佐甘草緩中和藥。
白話文:
治療寒性霍亂,身體發冷、脈搏若有似無,治療方法應該是溫暖身體、驅散寒氣。經典上說:「熱可以戰勝寒。」又說:「辛味藥物可以驅散寒氣。」所以使用吳茱萸、附子、細辛等藥物驅散寒氣,桂心調和榮衛,再加上通草疏通血脈。寒氣會損傷氣血,因此加入當歸、芍藥來搶救氣血,佐以甘草緩和中焦藥性。
吳萸(苦辛熱,三錢),附子(辛熱,一錢),細辛(辛熱,七分),桂心(甘溫,七分),通草(淡平,八分),當歸(辛甘溫,一錢),白芍(苦酸寒,八分),炙草(甘溫,五分),加姜三片,水酒各半,煎服。
白話文:
吳茱萸(苦、辛,熱性,三錢),附子(辛、熱,一錢),細辛(辛、熱,七分),桂心(甘、溫,七分),通草(淡、平,八分),當歸(辛、甘、溫,一錢),白芍(苦、酸、寒,八分),炙草(甘、溫,五分),加上三片生薑,用一半水一半酒煎煮後服用。
2. 附方
香薷飲,見暑門。
五苓散,黃疸門。
理中湯,傷寒門。
二陳湯,痰門。
機要漿水散,見瀉門。
四物湯,血門。
藿香正氣散,傷寒門。
四君子湯,氣門。
平胃散,見濕門。
建中湯,腹痛門。
白話文:
香薷飲,治暑熱症。
五苓散,治黃疸。
理中湯,治傷寒。
二陳湯,治痰症。
漿水散,治腹瀉。
四物湯,治血虛。
藿香正氣散,治傷寒。
四君子湯,治氣虛。
平胃散,治濕邪。
建中湯,治腹痛。
3. 論
厥者,四肢卒然或冷或熱,昏懵無知之謂。方書分陰厥、陽厥不同,原其所因,未有不由元陽真陰虧敗所致。而丹溪所謂厥症,乃因氣虛血虛是也。其陰厥者,由人攝養失宜,元陽虛竭,不能遍充肢體,以致陰氣獨留,故症身涼不渴,脈遲而微;陽厥由人嗜恣無節,真陽虧敗,陽氣無依,浮漫欲散,故症煩渴,譫妄,身熱,脈數或大。狀雖不同,總由虛損,並宜補益為本。
白話文:
「厥」是指四肢突然感到寒冷或發熱,昏迷不醒的症狀。古醫書中將「厥」分為陰厥和陽厥兩種不同的類型。究其原因,都是因為身體的陽氣和陰精虧損造成的。而丹溪所說的「厥症」,則是因為氣虛血虛所致。陰厥是由於養生失當,導致陽氣衰竭,不能充實四肢,以致陰氣獨存,所以症狀表現為身體發涼、不渴,脈搏遲緩而微弱。陽厥是由於放縱不節制,導致陽氣虧損,陽氣失去依附,隨意浮散,所以症狀表現為煩渴、譫妄、身體發熱,脈搏數快或脈幅較大。雖然症狀不同,但都是因為身體虛損所致,治療方法都應以補益為主。
是以熱厥法當大補其陰,以制陽光,寒厥法當峻補其陽,以消陰翳。《內經》所謂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是也。愚見如此,學者宜自詳焉。
白話文:
因此,熱性厥症應大補陰液來抑制陽熱,寒性厥症應峻補陽氣來化解陰寒。就像《內經》所說的「諸寒而熱者,取之陰;諸熱而寒者,取之陽」。這是我淺見,學者們應自行詳細探究。
4. 厥症脈法
《脈經》曰: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藏則死,入府則愈。唇青身冷,為入藏;身溫和,汗自出,為入府。
《活人書》云:陽厥,脈滑而沉實;陰厥,脈細而沉伏。
白話文:
《脈經》記載:寸口脈搏沉重而滑利,沉重表示實證,滑利表示氣證,實證和氣證相結合,血氣進入內臟則會死亡,進入腑臟則會痊癒。嘴脣發青、身體寒冷,是血氣進入內臟的徵兆;身體溫和、自發出汗,是血氣進入腑臟的徵兆。
5. 治厥症大法
厥症有氣虛、血虛之不同,故有寒熱之二症,盡由虛邪與外邪相忤,氣遏不行,閉於經絡所致。如氣虛脈當緩細,血虛則脈大如蔥管。熱厥則脈數,挾外感則脈浮而實,寒厥則脈沉而遲,挾痰則脈弦而滑。如熱者或用承氣湯,寒者宜用理中湯,外感宜雙解散,或於主方中加乾葛、麻黃,挾痰加薑汁、竹瀝。凡厥卒之症,蘇合香丸最妙。
白話文:
厥症分為氣虛和血虛兩種,因此會出現寒厥和熱厥,都是由於體虛和外邪相互作用,導致氣血不暢,閉塞在經絡中。如果是氣虛,脈象應該是細弱緩慢的;如果是血虛,脈象會很大,像蔥管一樣。熱厥時脈象數而快,如果有外感因素,脈象會浮而實;寒厥時脈象沉而遲,如果有痰,脈象會弦而滑。如果是熱厥,可以使用承氣湯;如果是寒厥,可以使用理中湯;如果有外感,可以使用雙解散方,也可以在主方中加入乾葛、麻黃;如果有痰,可以加入薑汁、竹瀝。對於厥證,蘇合香丸是最有效的藥方。
如初得病,身熱頭痛,大便秘,小便赤,或畏熱,或飲水,或揚手擲足,煩躁不得安臥,譫語昏懵,此陽厥也。宜大柴胡、小承氣之類。渴者白虎湯妙。
白話文:
如果一開始發病,身體發熱、頭疼,大便不通,小便發黃,或者怕熱,或者想喝水,或者不斷揮手動腳,煩躁不安,胡言亂語,頭腦不清醒,這是陽厥證。應該服用大柴胡、小承氣湯之類的藥物。如果口渴,服用白虎湯效果很好。
如手足厥冷,脈乍熱結,此邪氣結胸中,心中煩滿,飢不能食,宜瓜蒂散吐之。
白話文:
如果手腳冰涼,脈搏忽熱忽快,說明邪氣已經聚集在胸部,心裏鬱悶飽脹,吃不下飯,可以使用瓜蒂散催吐出來。
如寒熱而厥,面色不澤,冒昧,兩手忽無脈,或一手無脈,必是有邪干之,宜多用綿帛裹手足,急服五味湯,或兼桂枝、麻黃各半湯,須使大汗出而愈。
如傷寒厥逆,心下怔忡,宜治水,以茯苓甘草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同時出現寒熱並發和手腳冰冷、面色暗淡、頭昏眼花,兩手或一手脈搏突然消失,一定是邪氣入侵了身體。此時應採取措施:
- 用厚布或棉帛包裹手腳,以保暖。
- 立即服用五味湯,或同時服用桂枝湯和麻黃湯各半的混合湯劑。
- 待到患者大汗淋漓,症狀即可痊癒。
如得病後,四肢逆冷,脈沉而細,手攣,臥而惡寒引衣蓋覆,不欲水,或下利清穀而厥逆者,此陰厥症也,宜以四逆湯或白通湯之類。
白話文:
如果得了疾病之後,四肢感到逆冷,脈搏深沉而細弱,手足抽搐,躺臥時惡寒而用衣物蓋住身體,不喜歡喝水,或者腹瀉清稀的大便,並且出現昏迷、抽搐的症狀,這是屬於陰厥證,應該使用四逆湯或白通湯之類的藥物。
如厥逆脈不至者,宜通脈四逆湯、附子乾薑甘草湯。
如手足指頭微寒者,謂之清冷,宜理中湯。
白話文:
如果出現厥逆(陽氣上逆,陰氣下陷)的症狀,並且脈搏微弱或消失時,適合使用通脈四逆湯或附子乾薑甘草湯調理。
凡無熱症而厥者,宜當歸四逆湯加茱萸生薑湯:當歸、白芍、桂枝、細辛、甘草、通草、吳茱萸、生薑。
白話文:
對於沒有發熱症狀,卻出現手足厥冷的狀況,可以使用當歸四逆湯,並加入茱萸生薑湯:當歸、白芍、桂枝、細辛、甘草、通草、吳茱萸、生薑。
凡喘促脈大而厥,宜五味子湯:五味、人參、麥冬、陳皮。
凡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宜吳茱萸湯:吳茱萸、生薑、人參。
白話文:
凡是呼吸喘促,脈象洪大而手腳冰冷,適宜使用五味子湯:五味子、人參、麥冬、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