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九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8)

1. 附方

蘇子降氣湯,見氣門。

四物湯,見血門。

千緡湯二陳湯導痰湯,並痰門。

2.

疝症,經書分寒、水、筋、血、氣、狐、㿗七種,形元相殊,因必不一,而治法有不同焉。是以寒疝囊冷,結硬如石,陰莖不舉,或控腎丸痛。原其所由,或得之坐臥濕地,或寒冷涉水,踏冰履雪所致,治宜辛溫之劑散之。水疝腎囊腫痛,時出陰汗,或囊腫如水晶,或囊癢而出黃水,或小腹按之作水聲。

白話文:

疝氣,在中醫典籍中分為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瘕疝七類,它們的症狀各不相同,因此治療方法也不同。

寒疝的症狀是陰囊冰冷,結塊堅硬如石,陰莖不能舉起,或牽扯睾丸疼痛。其發病原因可能是坐臥在潮濕的地方,或受寒涉水、踏冰踩雪導致。治療應使用辛溫的藥物來驅散寒氣。

水疝的症狀是腎囊腫痛,時常出虛汗,或陰囊腫脹如水晶,或陰囊瘙癢並流出黃水,或按壓小腹時有水聲。

其由或得醉酒飲水,或房勞汗出,而為風寒濕氣乘之,聚於腹中而作,治法宜以驅風散寒之劑為主治之。筋疝陰囊腫脹,或潰為膿,或囊急筋縮,或莖中作痛,痛極則癢,或放縱不收,或出白物如精,隨溲而下。其由或得房室勞傷及伎巧所致,治法宜滋腎水以降心火。血疝狀如黃瓜,在小腹兩傍,橫骨兩端,約紋中乃得。

白話文:

大燠之時,過勞動作,以致氣血溢經,滲入腹囊,留而不去,結成癰腫,膿少血多,宜以行血活氣之劑為主治。氣疝則上連腎俞,下及陰囊,乃得於號哭忿怒,傷動肝經,沉結於囊內,治法宜以散氣為主治。狐疝狀如仰瓦,臥則入於小腹,行立出腹入囊,如狐晝出穴而溺,夜入穴而不溺之義。

其所致之由,與氣疝同,宜以逐氣流經之劑下之。㿗疝,囊大如升斗,不癢不痛,乃得土地卑濕之處,為寒濕之氣所襲而致,治法宜逐濕散寒為主。狀症多端,方書皆謂專屬於足厥陰肝之一經,則肝與膽春升之氣相表裡,循脅挾目,則當病目黃脅痛,又何必聚於小腹之下而為疝哉?而《內經》又謂曰任之為病,內若結,男子為七疝之文。或以肝主筋,而陰囊則屬肝,重肝經則可,若專肝經則不可。

疝氣的病因和氣疝相同,應使用排氣通絡的藥物進行治療。

腹股疝,疝囊大如米升鬥,不發癢不疼痛,是由於居住在低濕環境中,受到寒濕之氣的侵襲導致。治療方法應以驅寒除濕為主。

疝氣的症狀表現多種多樣,方書都認為疝氣只屬於足厥陰肝經。但肝經與膽經在春季一起升發之氣互相表裡,沿著肋骨下行經過眼睛,因此當肝膽經生病時,應該會出現眼睛發黃和肋骨下的疼痛,何必一定集中在小腹形成疝氣呢?

而《內經》中又說:「任脈出現疾病,內部像結塊一樣,男子會得七疝。」有些人認為肝主筋,陰囊屬於肝經,所以治肝經就行了,但如果只針對肝經治療,是不可行的。

蓋肝腎俱屬於下,與衝脈相附,會於陰器,由各經原有鬱熱,而陰囊則下,與衝脈相附,會於陰器,由各經原有鬱熱,而值寒濕之氣所襲,鬱熱不宣,下流於囊而為疝。大法宜乎疏郁散寒為主,如《金匱》烏頭桂枝湯沉香桂附丸之類可也。又有木腎之症,由人嗜欲內戕,腎元虛乏,陰陽不交,水火不濟,沉寒痼冷,凝滯其間,脹大作痛,頑痹結硬,又不可專用燥熱。宜當溫養正氣,使其榮衛流通,其症自愈。

白話文:

肝臟和腎臟都屬於下焦,與衝脈相連接,會合於生殖器。由於經絡原有鬱熱,加上遇寒濕之氣侵襲,鬱熱無法散發,向下流入陰囊,就會形成疝氣。治療原則宜以疏散鬱熱、散寒為主,例如《金匱要略》中的烏頭桂枝湯、沉香桂附丸等。

另外還有木腎病,是因人過度縱慾,損傷了身體的腎臟,導致腎元虛弱,陰陽不能交合,水火不相濟,形成沉寒痼冷,凝滯阻塞,導致陰囊部位腫脹疼痛,變得頑固麻痺、堅硬。這種情況不能只用溫燥的方法治療,應該溫養正氣,使榮衛氣血通暢,症狀自然就能好轉。

經云:養正而邪自除是也。又有小兒得此症者,名曰偏墜,由其父之年老,或年少多病,陰痿精怯,強力入房,因而得子,乃稟胎氣,甚是難治,惟築賓一穴,有灸之而愈者,學者不可不詳究焉。

白話文:

經典上說:調理身體,讓正氣充足,病邪就會自動消除。還有一種是小兒患有的疾病,叫做「偏墜」。這是因為父親年老體衰,或者年輕卻體弱多病,導致精氣不足和陽痿,在勉強行房後所生的孩子,先天稟賦不足,很難治療。只有專注於「築賓穴」,用艾灸的方法,纔有可能治癒。因此,學習醫術的人必須詳細瞭解這個病症。

3. 疝脈法

《內經》曰:肝脈大急沉為疝。心脈滑搏急為心疝。肺脈沉搏為肺疝。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陽明脈滑則病心風疝。《脈經》曰: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衛氣不行則惡寒,緊則不欲食,弦緊相搏,則為寒疝繞臍痛。若發則自汗出,手足厥寒,其脈沉緊,烏頭湯主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肝脈大而急沉,會造成疝氣。心脈滑動而急促,會造成心疝。肺脈沉重而搏動,會造成肺疝。三陽脈急促,會變成瘕(腹內結塊);三陰脈急促,會變成疝氣。陽明脈滑動,會導致心風疝(心臟方面的疝氣)。

《脈經》說:寸口脈弦緊,弦脈表示衛氣不通,衛氣不通就會怕冷;緊脈表示不想吃東西。弦脈和緊脈相互搏動,會造成寒疝,圍繞肚臍疼痛。如果發作,會出冷汗,手腳冰冷,脈象沉緊,用烏頭湯治療。

4. 治疝大法

夫疝之病,由肝經並任督腎沖五脈交貫之地鬱結而成,男子氣泣為疝,女子血泣成癥,故《難經》謂:任之為病,若內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是也。原其大要,始內鬱結熱在經,加以寒冷外束,鬱熱不得疏泄,是以脹硬作痛。治法大要宜乎升散之劑,佐以鹹寒之藥,如茴香橘核梔子、烏、附之類,不可偏任大熱之藥及補藥。

白話文:

疝氣是一種疾病,是由於肝經、任脈、督脈、腎經和沖脈這五條經絡交匯的地方氣血瘀結所引起的。對於男性來說,氣血瘀結會導致疝氣;對於女性來說,氣血瘀結會形成癥瘕。因此,在《難經》中提到:任脈發生問題,如果氣血在內部瘀結,男性就會出現七種疝氣,女性就會出現癥瘕積聚。

總的來說,疝氣的發生是由於內部氣血瘀結發熱,外加寒冷束縛,導致鬱熱無法疏通,因此產生脹痛。治療疝氣的方法應以升散氣血的藥物為主,輔以寒涼之藥,如茴香、橘核、梔子、烏頭、附子等。避免過度使用大熱之藥和補藥。

5. 丹溪治疝活套

凡七疝之症,用熱藥治之,須以寒涼之劑監佐。不然,久則必生變症。大抵宜以二陳湯枳實橘核山楂茴香、薑汁之類為主方加減。

白話文:

凡是疝氣的病症,使用溫熱藥物治療,必須輔佐使用寒涼藥劑。否則,時間久了必定會出現變異症狀。大致上建議以二陳湯加上枳實、橘核、山楂、茴香、薑汁等藥材為主方,再根據情況調整加減用量。

如有瘀血作痛,宜主方加玄胡索、桃仁之類。

如氣鬱作痛,主方加沒藥、楝實之類。

如六脈沉細,手足厥冷,主方加附子乾薑肉桂之類。

白話文:

如果六脈沉細、手腳冰冷,可以加入附子、乾薑、肉桂等藥材。

如控睪丸痛甚者,加荔枝核乳香、沒藥。或只用此三味為細末,以主方煎成湯調服。

白話文:

如果睪丸疼痛非常嚴重,可以添加荔枝核、乳香和沒藥。或者只使用這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主方煎成湯劑服用。

如木腎腫大如斗升者,主方去甘草,加海藻昆布荔枝核、川楝子等為末,以順流水調服,作丸亦可用。

白話文:

如果得了木腎病,腫大如斗升,那麼就要改變原來的方子,把甘草去掉,加入海藻、昆布、荔枝核、川楝子等藥材研磨成粉,用順流水調和後服下。也可以做成丸劑服用。

如小腸氣引腎核作痛,用蒼朮陳皮、川楝子各二錢半,紫蘇錢半,甘草五分,酒水各一鍾,連須蔥白五根,煎作半,溫服。

白話文:

如果小腸氣引發腎臟疼痛,可用蒼朮、陳皮、川楝子各二錢半,紫蘇一錢半,甘草五分,酒和水各一碗,連著須的蔥白五根,煎煮至一半,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