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九 (6)
卷之九 (6)
1. 丹溪治嘔吐活套
凡嘔吐、噯氣、噁心、吞酸等症,悉以二陳湯加梔子、蒼朮、川芎、香附、生薑、砂仁、姜炒黃連、山楂、神麯、木香之類選而用之。
如久病及虛人,前方加人參、白朮。
白話文:
凡是嘔吐、打嗝、噁心、泛酸等症狀,一律可以用二陳湯加上梔子、蒼朮、川芎、香附、生薑、砂仁、姜炒黃連、山楂、神曲、木香等藥材,根據需要進行選擇使用。
如胃寒而吐者,前方加益智、草豆蔻、乾薑、桂心之類,甚者加丁香、附子,去梔子、黃連。
白話文:
如果胃寒導致嘔吐,可在原有藥方中加入益智仁、草豆蔻、乾薑、桂枝等藥材。嚴重時,可加入丁香、附子,並去除梔子、黃連。
凡嘔吐不已,脅痛脾痛,右關脈弦,此木乘土之分,前方加參、朮、升麻、柴胡、青皮、川芎、芍藥、砂仁、神麯之類。
白話文:
如果出現嘔吐不止、肋痛、脾痛的症狀,並且右側關脈呈現弦狀緊繃,這是肝木剋制脾土的證象。在這類情況下,可以添加以下藥物於原方:人參、白朮、升麻、柴胡、青皮、川芎、芍藥、砂仁、神麴。
如時常吐清水,或口乾不喜食,冷涎自下湧上者,乃脾熱所致,前方加白朮、白芍藥、土炒黃連、梔子、神麯、麥芽、生薑,或為丸,或作湯皆可。
白話文:
如果經常吐清水,或是口乾不愛吃東西,有冷口水從下面湧上來的症狀,就是脾胃生熱引起的,原有的藥方中加入白術、白芍藥、用土炒過的黃連、梔子、神曲、麥芽、生薑,可以做成藥丸,也可以煎成湯藥。
如時常噁心,吐清水,心胃作痛,得食暫止,飢則痛甚,乃胃中有蛔,宜以前方加苦楝根、使君子煎服,或用黑錫灰、檳榔末等分,米飲調服。
白話文:
如果經常覺得噁心、吐清水、心痛胃痛,但吃了東西後症狀會暫時緩解,而飢餓時疼痛會加劇,這表示胃中有蛔蟲。建議將先前處方加上苦楝根和使君子煎服,或者可以使用黑錫灰和檳榔末等分,用米湯調和後服用。
2. 治嘔吐方
藿香安胃散
白話文:
藿香安胃散是由藿香等草藥組成的方劑,用於調理胃部不適,可以幫助改善因脾胃虛弱或外感風寒所導致的消化不良、胃脹、噁心等症狀。
治嘔吐噁心,不能飲食,此乃脾胃虛弱所致。法當補中養胃。是以用陳皮、人參補中以健運動,藿香、丁香溫胃止嘔吐以進飲食。
白話文:
治療噁心想吐,無法進食,這是由於脾胃虛弱引起的。應採取補中養胃的方法。使用陳皮、人參來補中益氣,促進消化。使用藿香、丁香來溫暖胃部,止嘔吐,幫助進食。
人參(甘溫,五錢),陳皮(苦辛溫,留白,二錢),藿香(辛溫,一錢),丁香(辛熱,六分),水鍾半,煎八分,溫服。
鎮骨丸
白話文:
人參(甘溫、五錢),陳皮(苦辛溫、去除內層白膜、二錢),藿香(辛溫、一錢),丁香(辛熱、六分),加水一碗半,煎煮到剩下八分之一,溫熱服用。
治中氣虧敗,肝火上乘而作嘔吐。法當補中氣為本,理肝火為標。是以用人參、炙草補中氣,柴胡、青黛輔黃芩以瀉肝火,生薑、半夏散逆氣,止嘔吐。
白話文:
治療脾胃氣虛衰弱,導致肝火上升引起嘔吐時。治療原則應當以補益脾胃氣虛為根本,疏散肝火為輔助。因此,使用人參、炙甘草來補益脾胃氣虛;柴胡、青黛輔助黃芩來瀉肝火;生薑、半夏散發逆氣,止住嘔吐。
人參(甘溫,二兩),炙草(甘溫,一兩),柴胡(苦寒,一兩),黃芩(苦寒,一兩),生薑(辛溫,二兩),半夏(辛溫,一兩),青黛(苦辛鹹寒,另研為衣,七錢),為末,薑汁浸,蒸餅丸如梧子大,每食後,薑湯下七十丸。
白朮湯
白話文:
使用以下藥材:
- 人參(溫和甘味,二兩)
- 炙草(溫和甘味,一兩)
- 柴胡(苦寒,一兩)
- 黃芩(苦寒,一兩)
- 生薑(溫性辛味,二兩)
- 半夏(溫性辛味,一兩)
- 青黛(苦、辛、鹹、寒味,研磨成粉末,七錢),
將上述藥材搗成細粉,用薑汁浸泡,然後蒸煮成餅狀。做成像梧子一樣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後,用薑湯送服七十丸。
治中氣挾痰作吐。法當補中豁痰。是以用白朮、炙草補中,茯苓、半夏豁痰,木香、檳榔散逆氣以止嘔吐。
白話文:
治療因中氣虛弱夾雜痰液而導致嘔吐。方法是補中散痰。因此,使用白朮和炙甘草來補中,茯苓和半夏來散痰,並用木香和檳榔來散發逆氣,以止嘔吐。
白朮(苦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七分),茯苓(甘淡平,一錢),半夏(辛溫,二錢),木香(苦辛溫,七分),檳榔(辛溫,七分),生薑水煎服。
東垣藿香平胃散
白話文:
白朮(苦微甘,溫熱,一錢)
炙甘草(甘甜,溫熱,七分)
茯苓(甘甜微淡,平性,一錢)
半夏(辛辣,溫熱,二錢)
木香(苦微辛,溫熱,七分)
檳榔(辛辣,溫熱,七分)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治內傷飲食,脾濕壅滯,而作嘔吐。法當導宿食,疏壅滯。是以用神麯、砂仁化宿食,厚朴、蒼朮疏壅滯,藿香、陳皮、生薑和中,散逆氣以止嘔吐。
白話文:
治療內傷飲食導致的嘔吐,主要是脾氣虛弱,水濕停滯,導致氣機壅滯。治療方法應當導滯通氣、疏通壅滯。因此,採用神麴和砂仁來消化積食,厚朴和蒼朮來疏通壅滯,藿香、陳皮和生薑來調理中氣,散發逆氣以止嘔吐。
神麯(苦辛溫,一錢),砂仁(辛溫,八分),厚朴(苦辛溫,八分),蒼朮(辛溫,八分),藿香(辛溫,八分),生薑(辛溫,二錢),陳皮(苦辛溫,一錢),用水一鍾,煎六分,溫服。
丁附治中湯
白話文:
取神麴一錢、砂仁八分、厚朴八分、蒼朮八分、藿香八分、生薑二錢、陳皮一錢,加水一鐘,煎煮至六分,溫熱服下。
治中氣虧敗之人,飧食生冷不化,以致心腹疼痛,嘔噦不已。法當補中散寒。是以用人參、白朮、甘草、大棗等以補中氣,丁香、附子、乾薑等溫胃以散寒,青皮削堅滯,兼助陳皮、生薑等散逆氣以止嘔吐。
白話文:
對於中氣虛弱導致的人,吃生冷食物後無法消化,導致心腹疼痛、嘔吐不止。治療方法應該是補中散寒。因此使用人參、白朮、甘草、大棗等來補中氣,丁香、附子、乾薑等溫暖胃部以散去寒氣,青皮去除積滯,再配合陳皮、生薑等散發逆氣以止吐。
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二錢),大棗(甘溫,二枚),炙草(甘溫,七分),丁香(辛熱,六分),附子(辛熱,四分),乾薑(辛熱,六分),青皮(苦辛溫,七分),陳皮(苦辛溫,一錢),生薑(辛溫,三片),水二鍾,煎一鍾服。
東垣茯苓半夏湯
白話文:
人参两钱,白术两钱,大枣两枚,炙草七分,丁香六分,附子四分,干姜六分,青皮七分,陈皮一钱,生姜三片,水两钟,煎一钟服用。
治脾胃虛弱,羈風挾痰,宿食不化而作嘔者。法當補中為本,驅風痰導宿食為標。是以用白朮補中氣,神麯、麥芽消宿食,天麻驅風,茯苓、半夏豁痰,用橘紅、生薑散逆氣以止嘔吐。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風邪帶有痰濕,宿食停滯而不消化的嘔吐。方法應該是補益脾胃為根本,驅散風痰、導滯化積為標本兼顧。因此使用白朮補中氣,神麴、麥芽消化宿食,天麻驅散風邪,茯苓、半夏化解痰濕,使用橘紅、生薑散發逆氣以止嘔吐。
白朮(苦甘溫,二錢),神麯(苦辛溫,八分),麥芽(甘溫,一錢),天麻(辛平,七分),茯苓(甘淡平,一錢),半夏(辛溫,一錢),橘紅(苦辛溫,一錢),生薑(辛溫),水二鍾,煎一鍾服。
理中丁香湯
白話文:
白朮(苦、甘、溫,二錢)
神麴 (苦、辛、溫,八分) 麥芽 (甘、溫,一錢) 天麻 (辛、平,七分) 茯苓 (甘、淡、平,一錢) 半夏 (辛、溫,一錢) 橘紅 (苦、辛、溫,一錢) 生薑 (辛、溫)
使用兩碗水煎成一碗湯水服用。
治中脘停寒作痛。法當補中散寒。是以用人參、白朮、炙草諸甘溫以補中,乾薑、丁香諸辛熱以散寒,生薑散逆氣以止嘔吐。
白話文:
治療中脘停滯寒冷,引起疼痛的方法是溫補中焦,散寒止痛。因此使用人參、白朮、炙甘草等甘溫補中益氣;乾薑、丁香等辛熱散寒;生薑散逆氣,止嘔吐。
人參(甘溫,五錢),白朮(苦甘溫,三錢),炙草(甘溫,七分),丁香(辛熱,七分),乾薑(辛熱,七分),生薑(辛溫,十片),水二鍾,煎一鍾服。
白話文:
人參(味道甘甜溫和,使用五錢),白朮(味道苦甘溫和,使用三錢),炙草(味道甘甜溫和,使用七分),丁香(味道辛辣溫熱,使用七分),乾薑(味道辛辣溫熱,使用七分),生薑(味道辛辣溫和,使用十片),加水兩鍾,煎煮成一鍾份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