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5)

1. 治郁方

六郁湯

治一切鬱症。夫郁因氣滯不行,鬱而成熱,熱而成濕,濕鬱成痰,法當行鬱氣為主。經云:辛可以散滯。是以用橘紅、香附、撫芎、砂仁等諸辛藥以行滯氣為本。半夏豁痰,用蒼朮、茯苓理濕,梔子清熱,三者為標,佐甘草以和藥性。

橘紅(苦辛溫,一錢),香附(辛溫,七分),撫芎(辛溫,一錢),砂仁(辛溫,七分),半夏(辛溫,八分),蒼朮(辛溫,一錢),赤茯苓(甘淡平,解結氣,一錢),梔子(苦寒,七分),甘草(甘溫,五分),加姜三片,水鍾半,煎八分,溫服。

升發二陳湯

治痰鬱,火邪於下。法當豁結升發火邪。是以用陳皮、撫芎行滯氣,半夏、茯苓豁痰結,柴胡、升麻、防風等升發火邪,佐甘草和藥性。

橘皮(辛溫,一錢),撫芎(辛溫,八分),半夏(辛溫,錢半),茯苓(淡平,一錢),柴胡(苦寒,六分),防風(辛溫,五分),升麻(苦寒,七分),甘草(甘溫,五分),姜三片,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白話文:

【治鬱方】

這款六鬱湯主要治療各類鬱症。鬱症的起因通常是氣血運行不暢,久而久之形成熱氣,熱氣再轉化為濕氣,最終濕氣凝結成為痰。治療上應以疏導鬱滯的氣為主。古籍中記載,辛味的藥物有助於散開滯塞。因此,此方選用了橘紅、香附、川芎、砂仁等多種辛味藥材,以疏通氣滯為根本。半夏則是用來化痰,搭配蒼朮、茯苓來調理濕氣,梔子清熱,這三者是對症下藥的部分,再輔以甘草來調和藥性的平衡。

具體的藥材用量如下:橘紅(帶有苦辛溫性,約一錢),香附(辛溫,約七分),川芎(辛溫,約一錢),砂仁(辛溫,約七分),半夏(辛溫,約八分),蒼朮(辛溫,約一錢),赤茯苓(甘淡平性,能解結氣,約一錢),梔子(苦寒,約七分),甘草(甘溫,約五分)。煎藥時加入三片薑,用水約一碗半,煮至剩八分水量後溫服。

另一個名為「升發二陳湯」的藥方,主要針對痰鬱及位於下焦的火邪。治療原則是化解結滯,提升並發散火邪。因此,此方使用了陳皮、川芎來疏通氣滯,半夏、茯苓則有助於化解痰結,柴胡、升麻、防風等藥材可提升並發散火邪,同時輔以甘草來調和藥性。

藥材用量如下:橘皮(辛溫,約一錢),川芎(辛溫,約八分),半夏(辛溫,約一錢半),茯苓(淡平,約一錢),柴胡(苦寒,約六分),防風(辛溫,約五分),升麻(苦寒,約七分),甘草(甘溫,約五分)。煎藥時同樣加入三片薑,用水約兩碗,煮至剩一碗後溫服。

2. 嘔吐門

3.

嘔吐之症,有實有虛,難執一法而論。是以有因食傷太陰,不能克化而吐者;有因火氣上衝而作者;有因胃氣傷敗,不能容納者;有因脾病不磨,致胃無由傳化而上壅者。雖然種種不同,未有不由火氣上炎所致。經云:諸嘔吐酸,皆屬於火是也。大要重在胃經,蓋胃乃水穀之總司,上系咽喉之故。

而東垣又分嘔、吐、噦為三,而以聲物之有無,與夫各經氣血多少之殊異。謂嘔者,有聲有物,氣血俱傷,屬於陽明,由陽明多氣少血之故也;吐者,有物無聲,乃血受傷,屬太陽,蓋太陽多血少氣之故也;噦者,有聲無物,乃氣受傷,屬於少陽,多氣少血之故也。而河間又謂:胃膈熱盛則為嘔。

其症有三:曰氣,曰積,曰寒。皆從三焦為主。蓋上焦在胃口,上通天氣,主納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氣,下通地氣,主腐熟水穀。下焦在臍下,下通地氣,主出而不納。故上焦吐由於氣分,其狀或有聲而無物,或聲多而物少,或食已而即吐,其脈浮而洪,渴而欲飲水,大便燥結,氣上衝胸而作痛。治法在乎降氣而和中。

中焦吐者,多由於積,其狀聲物並盛,或食已良久始作,乃由新食觸積所攻,其脈洪而長。或先吐而後痛,或先痛而後吐,治法在乎行氣去積為先。下焦吐者,由於血分,其症或有物而無聲,或物多而聲少,或朝食而暮吐,或暮食而朝吐,或小便清而大便秘,其脈沉而遲。治法在乎溫中散寒,通其閉塞。

而仲景又謂有因傷寒,陽明實熱太甚而吐逆者;東垣又謂有胃熱而吐者;有胃寒而吐者;有久病氣虛,胃氣衰甚,聞穀氣而噦嘔者;有脾濕太甚,不能運化精微,以致清痰流飲鬱於上中二焦,時時噁心而吐清水者。眾論不同,學者宜求各類而治,不可拘執一法。

白話文:

關於嘔吐這病症,可能源自實證也可能源自虛證,很難只用一種方法來概括。例如,有的人因為飲食過量,脾胃無法消化而導致嘔吐;有的人是因為火氣上衝造成的;有的人則是胃氣受到損傷,無法承受食物;還有人是因為脾臟生病,無法正常運轉,導致胃部無法正常消化,食物向上反流。儘管這些情況各有不同,但究其原因,大多是由於火氣上升所引發。根據古籍記載:各種嘔吐和酸嘔,都和火氣有關。

重點是要關注胃經的情況,因為胃是主管水穀消化的主要器官,它和咽喉相連。

李東垣將嘔、吐、噦分為三種,他認為嘔吐會有聲音且會吐出食物,是氣血兩傷的表現,屬於陽明經,這是因為陽明經氣多血少的原因;吐,只有食物沒有聲音,這表示血液受損,屬於太陽經,因為太陽經血多氣少;噦,只有聲音沒有食物,表示氣受損,屬於少陽經,同樣是氣多血少的原因。劉河間又說:胃部過熱也會導致嘔吐。

嘔吐有三種情況:氣滯、食積、寒凝。這些都和三焦有密切關係。上焦在胃口位置,主要負責接受食物,但不讓食物下行。中焦在中脘位置,上下通氣,主要負責消化食物。下焦在肚臍下方,主要負責排泄。因此,上焦的嘔吐多因氣滯引起,可能只有聲音而無食物,或者聲音大食物少,或者吃完飯馬上就吐,脈象浮而洪,口渴想喝水,大便乾燥,氣上衝胸,造成疼痛。治療方法主要是降氣和調和中焦。

中焦的嘔吐,通常因為食積,會同時有聲音和食物,可能在吃完飯很久後才發生,這是新進的食物觸碰到舊的積食所導致,脈象洪而長。可能先吐後痛,也可能先痛後吐,治療方法主要是行氣消積。

下焦的嘔吐,通常因為血分問題,可能只有食物沒有聲音,或者食物多聲音少,可能是早上吃的食物晚上才吐,或者是晚上吃的食物早上才吐,可能小便清大便祕,脈象沉而遲。治療方法主要是溫中散寒,疏通閉塞。

張仲景認為,也有因為風寒,陽明經實熱過盛導致的嘔吐;李東垣認為,有因為胃熱導致的嘔吐;有因為胃寒導致的嘔吐;有長期生病,氣血虛弱,胃氣極度衰弱,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會噦嘔;有脾臟濕氣過重,無法正常運轉精微物質,導致清痰流飲鬱積在上中焦,經常噁心,吐出清水。眾家理論不同,學習者應該根據不同類型來治療,不能死守一種方法。

4. 嘔吐脈法

《脈經》曰:嘔而脈弱,小便後利,身有微熱,厥者難治。趺為脈浮胃氣虛,寒氣在上,噯氣在下,二氣相爭,但出而不入,其人即嘔而不得食,恐怖則死,實緩則瘥。又云:陽緊陰數,其人食已即吐,陽浮而數亦吐。關上脈數,其人即吐。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變為翻胃。

白話文:

【嘔吐脈法】

根據《脈經》記載:如果病人嘔吐且脈象虛弱,小便後出現腹瀉,身體伴有輕微發熱,四肢冰冷的情況,則治療較爲困難。

腳部脈象浮起代表胃氣虛弱,寒氣積聚在上部,噯氣停留在下部,這兩種氣互相爭鬥,氣流只出不進,導致病人嘔吐且無法進食,若恐懼過度則可能致命,但若病情進展緩慢則有可能康復。

另外也有提到:如果陽脈緊繃,陰脈快速,這種人吃完東西就會嘔吐;陽脈浮起且快速同樣會導致嘔吐。關上的脈象快速,也會引發嘔吐。脈象呈弦狀,代表體內虛損,胃氣不足,可能出現早上吃的食物晚上吐出來,或者晚上吃的食物第二天早上吐出來,長期下來會演變成反胃症。

以上就是對古代中醫文獻中關於嘔吐病症和脈象描述的現代漢語翻譯。

5. 治嘔吐大法

凡嘔吐症,切不可下,蓋逆之故也,必在分因而療。如久病吐者,乃胃氣虛,不能納穀之故也,宜以人參、黃耆、白朮、香附、生薑之類。

如痞悶短氣而嘔者,乃中氣虧也,宜以補中益氣湯或調中益氣湯之類。

如胃中有熱,膈上有痰而吐者,宜以二陳湯加炒梔子、薑汁炒黃連、生薑煎服。

如肝火攻胃而吐者,宜抑青丸。

凡夏月嘔吐不止,宜以五苓散加薑汁,入湯調服。如吐蟲而嘔,宜以黑錫炒成灰,加檳榔末米飲調服。大抵噁心,吐清水者,皆宜以生薑為主,隨症佐以他藥。

如胃熱者,宜以二陳湯加薑汁炒芩連調服。

如挾虛而吐,宜二陳湯加人參、白朮、砂仁、藿香之類。

如因多食生冷,以致脾胃不和,嘔吐噁心,或頭眩,或胃脘懊憹不惺,或發寒熱,宜二陳湯加丁香、烏梅煎服。如心下痹而痛者,再加草豆蔻仁。

如噁心嘔吐,氣盛者,宜導痰湯加姜炒黃連、砂仁、竹茹。

白話文:

[治療嘔吐的大原則]

對於任何嘔吐情況,千萬不可輕易催吐,因為這是身體機能逆反的表現,必須根據不同的原因來對症治療。

如果是長期生病導致的嘔吐,這通常是因為胃氣虛弱,無法正常消化食物,應使用人參、黃耆、白朮、香附、生薑等藥物。

若是因為胸悶、呼吸困難並伴隨嘔吐,這表示中氣不足,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或調中益氣湯。

如果嘔吐是由於胃部過熱,或是膈上有痰,應使用二陳湯加上炒梔子、薑汁炒黃連、生薑煎煮服用。

若是肝火上炎導致的胃部問題及嘔吐,可以使用抑青丸。

在夏天如果嘔吐不止,可用五苓散加上薑汁,用熱水調服。若嘔吐且有蟲,可使用黑錫燒成灰,加上檳榔粉,用米湯調服。通常感到噁心,嘔吐清水的情況,都應該以生薑為主要治療藥物,再搭配其他藥物。

若是胃熱導致的嘔吐,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薑汁炒過的黃連、黃芩服用。

若是虛弱狀態下出現嘔吐,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人參、白朮、砂仁、藿香等藥物。

若是過量食用生冷食物,導致脾胃不和,出現噁心、嘔吐,甚至頭暈、胃部不適,或發燒、畏寒,應使用二陳湯加上丁香、烏梅煎煮服用。若是胸口疼痛,可再加入草豆蔻仁。

若是噁心、嘔吐,且伴有氣血旺盛的症狀,應使用導痰湯加上薑炒黃連、砂仁、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