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1. 腫脹門
2. 論
四肢俱腫,謂之腫。惟腹腫滿謂之脹。原其所由,盡因濕熱而致。叔和雖云藏寒生滿病,不過言人藏府虛寒,不克輸化水穀所致。其始雖因於寒,其終鬱而成熱,是以必當以濕熱為本,經云:「諸腹脹大,皆屬於熱」是也。雖然一出於熱,但仍有虛實之分,在氣在血之異。症因雖多,莫不由中氣虧敗,運動失常,以致清濁相干,隧道不暢所致。
經云:濁氣在上,則生腫脹是也。是以丹溪謂:七情內傷,六淫外襲,飲食不節,房勞致虛,以致脾土之官被傷,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清濁相渾,隧道壅塞,鬱而成熱,熱留成濕,遂生脹滿是也。治法在乎補中行濕為主。若得中氣充滿,自能健運,分布濕熱之氣為汗為溺,為唾為津,出於諸竅,其腫脹自消。
經云:壯者氣行則愈是也。再詳所挾之因,或行氣兼導瘀,或發汗兼利小便,以使濕熱上下分消,經云開鬼門潔淨府是也。又宜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專清肅之權。患者自當卻厚味,斷妄想,以防助邪。能如此法而治,無有不瘳者也。
白話文:
內容如下:
四肢全都浮腫,我們稱之為腫。只有腹部腫脹且飽滿,我們稱之為脹。追根究底,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濕熱導致的。雖然叔和曾經說過,臟腑寒涼會產生飽脹的疾病,但他只是說明瞭人體臟腑虛弱寒冷,無法正常運化食物和水谷所導致的結果。最初可能是因為寒涼引起,但最終會積聚成為熱氣,因此,我們必須以濕熱作為根本原因。古書上說:「所有的腹部脹大,都屬於熱症」就是這個道理。
雖然都源於熱,但是仍存在虛和實的區別,以及是在氣還是血的不同。病症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歸根結底都是由於中氣虧損,運作失常,導致清與濁混在一起,通道不暢通所致。
古書上說:濁氣在上,就會產生腫脹。所以丹溪認為,內傷七情,外感六淫,飲食不節制,房事過度導致虛弱,導致脾臟受損,運輸功能失調,胃雖然接受了食物,但無法運化,清濁混雜,通道阻塞,積聚成為熱氣,熱氣停留形成濕氣,於是就產生了脹滿。治療的方法主要在於補充中氣,排解濕氣。如果中氣充足,自然能夠強健運作,將濕熱之氣化為汗、尿、口水、津液,從各種孔道排出,那麼腫脹自然就會消失。
古書上說:壯年者,氣行則愈。進一步詳細分析病因,可能需要配合行氣和導瘀,或者發汗和利尿,讓濕熱上下分消。這就是古書上所說的打開鬼門,清理淨府。同時應該養護肺部,以控制肝臟,避免脾臟受到侵害;滋潤腎臟,以控制心臟,讓肺部專注於清肅的職能。病人自己應當遠離重口味的食物,斷絕妄想,以防助長邪氣。如果能夠按照這種方法治療,沒有不會痊癒的。
3. 腫脹脈法
《脈經》曰:關上脈虛者,內脹。又云:遲而滑者,脹。又云:盛而緊者,脹。又云:虛而緊者,脹。
丹溪曰:水腫脈多沉伏。又云:病陽水兼陽症,脈必沉數。陽水之症煩滿,小便赤澀,大便閉結。
陰水兼陰症,脈必沉遲。陰水之症,不煩滿,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澀。又云:凡水病,腹大如鼓,脈實者生,虛者死,洪大者生,虛細者死。《針經》曰:脈大堅而澀者,脹也。
白話文:
【腫脹脈象判斷】
根據《脈經》中的描述,如果關上的脈象顯得虛弱,這表示有內部脹氣的情況。另外,如果脈象呈現遲緩且滑順,或者強盛且緊繃,甚至虛弱且緊繃,這些都可能是脹氣的徵兆。
丹溪先生指出,水腫的情況下,脈象通常會呈現沉伏的特徵。他進一步說明,若是陽性水腫,伴隨陽性病症,脈象必然會是沉且數的。陽性水腫的病症特徵為心煩胸悶、小便色赤且排尿困難,以及大便乾硬不易排出。
相反地,若是陰性水腫,伴隨陰性病症,脈象則會是沉且遲緩的。陰性水腫的病症特徵為無心煩胸悶感,大便稀軟,小便量少,且不會色赤或排尿困難。
此外,丹溪先生還提到,對於所有水腫病症,如果腹部膨脹如鼓,脈象若為實象則有治癒的可能,若為虛象則病情危急;脈象若為洪大則情況較佳,若為虛細則情況較差。
根據《針經》中的記載,如果脈象大且堅韌、但同時又帶有滯澀感,這通常代表有脹氣的問題。
4. 治腫脹大法
腫脹之症,方書雖有曰寒曰熱之不同,曰虛曰實之不一,原其大要,未有不由中氣虧敗,運動失常,以致水濕等氣不得四布所致。大法必在補中行氣、疏滯導濕為主,如人參、白朮之類為君,蒼朮、陳皮、茯苓之類為臣,厚朴、木香、木通等為佐。如氣下陷,加升麻、柴胡之類以升提之,血虛加血藥,痰盛加利痰藥,隨症加減,無有不效。
如暮寬朝急者,屬氣虛,四君子湯為主加減。
如朝寬暮急者,屬血虛,以四物湯為主加減。
如因痰飲,宜二陳湯,或六君子湯為主加減。
如氣實形實壯盛之人,大便或秘,下法亦暫可用。
仲景云:腰以上腫者,宜發汗,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
東垣云:水腫之症,宜以辛散之,以苦泄之,以淡滲利之,使上下分消其濕。盧氏《醫錄》謂:水腫之病,乃腐濁之氣,滲透經絡,以汝溪谷,灌入隧道,血乃因之而化水。法當補脾土以輸制之,導腎氣以滲利之,使其清者復固,而為血為氣為液為津,濁者在上為汗,在下為溺,以漸而消。凡產後浮腫,必在大補氣血為主,佐以燥濕之劑。
如壅滿者,加半夏、陳皮、香附之類,如挾熱當清肺金,如麥冬、黃芩之屬。
凡胎前腫者,乃因氣鬱壅遏所致,此但宜順氣安脾,飲食無阻,產後而腫自然消矣。
白話文:
【治療水腫的原則】
水腫這種病症,雖然醫書上記載有寒、熱的不同,也有虛、實的區別,但如果追溯其主要因素,大多是因為中氣衰弱,身體機能運作異常,導致水濕之氣無法正常分佈於全身所導致的。因此,治療的主要原則應在於補充中氣、促進氣血循環、疏通滯留、引導濕氣排出,例如使用人參、白朮這類藥材作為主要成分,蒼朮、陳皮、茯苓作為輔助成分,厚朴、木香、木通等藥材作為配合成分。如果氣血下陷,可以加入升麻、柴胡等藥材來提升氣血;如果是血液不足,則應加入補血的藥材;痰多時,可加入化痰的藥材,根據病情適度增減,大多都能有效改善。
如果晚上水腫較輕,早上水腫較嚴重,這屬於氣虛,可以使用四君子湯作為主方,並根據情況調整。
如果早上水腫較輕,晚上水腫較嚴重,這屬於血虛,可以使用四物湯作為主方,並根據情況調整。
如果是因為痰飲造成的水腫,宜使用二陳湯,或者六君子湯作為主方,並根據情況調整。
對於體質壯實、氣血旺盛的人,如果有便祕的情況,短期內使用瀉下藥也是可行的。
張仲景認為:腰部以上的水腫,宜使用出汗的方式來治療;腰部以下的水腫,宜使用利尿的方式來治療。
李東垣認為:水腫的治療,應使用辛辣的藥材來散開,使用苦味的藥材來排泄,使用清淡的藥材來利尿,讓身體上下的濕氣能夠均勻地排出。盧氏的《醫錄》指出:水腫是因為體內的腐濁之氣滲透到經絡中,流入溪谷,灌入地道,導致血液轉變為水。治療的原則應在於補充脾胃,以控制腐濁之氣,引導腎氣來利尿,讓身體的清氣得以固守,轉化為血液、氣、液體和津液;而濁氣在上部成為汗水,在下部成為尿液,逐步消散。對於產後的水腫,必須以補充氣血為主,輔以燥濕的藥材。
如果感到脹滿,可以加入半夏、陳皮、香附等藥材;如果伴有熱象,應該清肺熱,如麥冬、黃芩等。
對於懷孕期間的水腫,通常是因為氣鬱壅塞所導致的,此時應以順氣、安脾為主,保持飲食暢通,產後水腫自然會消退。
5. 丹溪治腫脹活套
腫脹之病,重在脾腎二經,蓋人之所以得存生者,水與谷也,水則腎主之,谷則脾主之,故腎虛不能攝水,脾虛不能行濕,且脾與胃相為表裡,而胃又為水穀之海。苟中氣虧敗,則健運失常,手足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水濕之氣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腫脹之症作失。但因多不同,學者當究各類而療。
如身無熱,乃水氣在裡,則可下。或通利小便,順氣和脾。如症雖應下,然當權其輕重,不可過用芫花、大戟、甘遂等猛烈之劑以損胃氣。
如身有熱,乃水氣在表,可汗。
如風腫者,其症皮粗,麻木不仁,走注疼痛。
如氣腫,其症皮厚,四肢瘦削,腹脅膨脹。
如皮膚間有紅縷赤痕者,乃血腫也。
如腹脹,初得是氣脹,宜行氣疏導之劑,如木香、檳榔、枳殼、青皮、陳皮、厚朴之類,久則成水腫,宜行濕利水之劑。
白話文:
【丹溪治療水腫的方法】
水腫這類疾病,主要問題出在脾臟和腎臟。人的生命得以維持,靠的是水和食物,其中水由腎臟主管,食物則由脾臟主管。所以,如果腎臟功能不足,就無法有效控制水分;脾臟功能弱,就不能正常排濕。而且脾臟和胃臟互為表裡,而胃臟又是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一旦中氣不足,脾胃運作就會失調,導致手腳、全身的運轉受阻,經絡被堵塞,水分和濕氣滲透到皮膚和肌肉中,於是產生了水腫的症狀。然而,病因各有不同,學習醫術的人應該詳細研究各種情況來進行治療。
如果病人身體沒有發熱,這表示水分積聚在體內,可以使用瀉藥。或者通利小便,順應氣機,調理脾臟。即使症狀適合使用瀉藥,但也應考量病情的輕重,不可過度使用像芫花、大戟、甘遂等強烈的藥物,以免傷害胃氣。
如果病人有發熱的現象,這表示水分積聚在體表,可以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
風腫的特徵是皮膚粗糙,麻木無知覺,移動時會感到疼痛。
氣腫的特徵是皮膚厚,四肢消瘦,腹部和側腰膨脹。
如果皮膚上出現紅色線條或紅斑,這是血腫的現象。
如果腹部脹大,初期是因為氣滯所致,應該使用行氣疏導的藥物,如木香、檳榔、枳實、青皮、陳皮、厚朴等,長時間後會形成水腫,應該使用去濕利水的藥物。
6. 治腫脹方
中滿分消丸
治一切濕熱致成脹滿。夫脹滿之病,皆因中氣有虧,健運失常所致,法當補益中氣為本,清濕熱疏壅滯為標。經云:中氣不足者,補之以甘溫。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補中益氣,黃芩、黃連、知母清熱,豬苓、澤瀉分利水道,用生薑、半夏、砂仁、薑黃、橘紅、枳實、厚朴等諸辛溫之劑,疏壅滯以消滿悶。
人參(甘溫,四兩),白朮(苦甘溫,二兩),茯苓(甘淡平,二兩),炙草(甘溫,五錢),黃芩(苦寒,一兩),黃連(苦寒,二兩),知母(苦甘寒,一兩),豬苓(甘平,一兩),澤瀉(甘鹹寒,一兩),生薑(辛溫,五錢),半夏(苦辛溫,一兩),枳實(苦寒,一兩),砂仁(辛溫,五錢),薑黃(苦辛溫,五錢),橘紅(苦辛溫,一兩),厚朴(辛溫,一兩),為細末,蒸餅丸如梧桐子大。薑湯下七十丸至百丸止。
濟生蘇子湯
治脹滿喘促煩悶,腸鳴氣走,漉漉有聲,或大小便不利,脈虛緊而澀者,此乃脾傷氣結,運動失常,以致水濕等氣不得四布,郁蓄而成。法當補益中氣為本,疏通壅脹為標。是以用大棗、人參、甘草、白朮等補益中氣以健運,大腹皮斂氣寬中,木通、茯苓利竅滲濕,蘇子、半夏降氣定喘,枳實、陳皮、木香、厚朴等行滯氣以散腫滿。(一本有草果,無茯苓。)
人參(甘溫,三錢),白朮(苦甘溫,二錢),大腹皮(辛溫,一錢),炙草(甘溫,五分),木通(甘淡平,八分),茯苓(甘淡平,一錢),蘇子(辛甘溫,七分),大棗(甘溫,二枚),半夏(苦辛溫,七分),枳實(苦辛寒,七分),厚朴(苦辛溫,八分),木香(苦辛溫,七分),橘紅(苦辛溫,一錢),加姜三片,水二盞,煎服。
東垣木香順氣湯
治濁氣在上則生膨脹。法當升提清氣,分利濁氣。是以用升麻、柴胡等升提清氣,用木香、陳皮、青皮、厚朴等疏導滯氣,益智、草豆蔻、生薑、吳茱萸溫脾和胃,以散胸胃間鬱悶,蒼朮、半夏燥濕,茯苓、澤瀉利小水以滲濕,當歸分理氣血各歸其所。
升麻(苦寒,七分),柴胡(苦寒,一錢),木香(苦辛溫,七分),陳皮(苦辛溫,一錢),青皮(苦辛寒,七分),厚朴(苦辛溫,八分),益智(辛溫,六分),草蔻(辛溫,六分),吳萸(苦辛溫,六分),半夏(苦辛溫,八分),茯苓(甘淡平,二錢),蒼朮(辛溫,一錢),澤瀉(甘鹹寒,一錢),當歸(辛甘溫,二錢),姜三片,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推氣丸
治三焦氣滯,濕熱壅盛而致脹悶。法當行滯氣,下濕熱。經云:辛以散滯。是以用檳榔、橘紅、枳實等諸辛以散滯氣。又云:苦以泄漏。故佐黃芩、牽牛等諸苦寒以下濕熱。
檳榔(辛溫),橘紅(苦辛溫),枳實(苦辛寒),黃芩(苦寒),大黃(苦寒),牽牛(苦辛烈)
上各等分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臨臥時白湯下三五十丸。量人虛實加減。
沉香交泰丸
治濕熱之氣在上,抑遏清氣,鬱而不升而為脹滿。法當升清氣,利濁氣。是以用沉香升清氣降濁氣,木香、厚朴、枳實、橘紅、青皮、吳茱萸等散壅滯以疏脹滿,白朮健脾燥濕,用茯苓、澤瀉分利水氣,大黃以下濕熱,當歸理氣血,使各歸其所。
沉香(辛溫,五錢),木香(苦辛寒,一兩),厚朴(苦辛溫,一兩),橘紅(辛溫,二兩),枳實(苦辛寒,二兩),青皮(苦辛寒,一兩),吳萸(苦辛溫,五錢),白朮(甘溫,五兩),茯苓(甘淡平,三兩),澤瀉(甘鹹寒,一兩),當歸(辛甘溫,三兩),大黃(苦寒,一兩),為末,蒸餅丸如梧子大,薑湯下三五十丸,或七十丸。
加味五皮散
治四肢水腫,法當行氣散水。是以用陳皮、生薑、大腹皮、薑黃等諸辛溫以散鬱氣,赤茯苓、桑白皮、木瓜等以行水濕。一本無陳皮、桑白皮,有五加皮、地骨皮。
大腹皮(辛溫,一錢),陳皮(苦辛溫,去白,一錢),桑白皮(苦甘酸平,一錢),生薑皮(辛溫,一錢),木瓜(甘酸平,錢半),赤茯苓(淡平,一錢),薑黃(苦辛,七分),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疏鑿飲子
治水氣遍身,浮腫喘呼,氣急煩渴,大小便不利。此乃氣滯,蓄遏水濕不得當經所致。法當行氣以散水濕。是以用檳榔、大腹皮等以破壅滯之氣,椒目、赤小豆、商陸等以行水,澤瀉、木通等利小便以滲濕,佐以秦艽、羌活等諸風藥以勝濕。
檳榔(辛溫,一錢),大腹皮(辛溫,八分),椒目(苦辛平,一錢),商陸(辛甘酸平,一錢),赤小豆(甘平),茯苓皮(淡平),澤瀉(甘鹹寒),木通(淡平),羌活(辛溫),秦艽(苦辛溫,兼攻風逐水,消浮腫,利小便,各一錢),水二鍾,煎鍾半,溫服。
大橘皮湯
治濕熱內郁,以致腹脹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清泄。法當疏壅滯利小便以驅濕熱。是以用木香、陳皮、檳榔等以破壅滯,滑石、澤瀉、豬苓、白朮、茯苓等利小便以滲濕熱,甘草、肉桂補中健脾。
木香(苦辛溫,七分),橘紅(苦辛溫,一錢),檳榔(辛溫,七分),滑石(甘寒,三錢),澤瀉(鹹寒,錢半),豬苓(淡平,一錢),茯苓(甘淡平,二錢),甘草(甘溫,五分),肉桂(辛甘溫,三分),白朮(苦甘溫,五分),加姜三片,水三大鐘,煎至鍾半,溫服。
十棗丸
治四肢水氣浮腫,上氣喘息,大小便不利。法當逐散水飲。是以用甘遂、大戟、芫花等諸辛苦散水飲以通二便。
甘遂(苦辛寒),芫花(苦辛溫),大戟(苦甘寒),上各等分為末,以大棗肉為丸,如梧子大,空心用米飲下二十丸,以利為度。
加味枳朮湯
治氣鬱痰飲於中,以致心胸堅脹,名曰氣腫。法當行氣豁痰。是以用枳殼、紫蘇、桂心、陳皮、檳榔、桔梗、木香等諸辛味以行滯氣,氣滯則血凝,故用五靈脂以活凝血,半夏、茯苓豁痰,甘草、白朮補中健脾。
枳殼(苦辛溫,七分),桂心(辛甘熱,五分),橘紅(苦辛溫,一錢),紫蘇(辛溫,六分),檳榔(辛溫,二錢),桔梗(苦辛溫,七分),木香(音辛溫,六分),半夏(辛溫,錢半),茯苓(甘淡平,一錢),白朮(苦甘溫,三錢),五靈脂(苦辛甘平,一錢),炙草(甘溫,五分),加姜三片,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人參芎歸湯
治氣血虧敗,凝蓄作脹,煩躁,漱水不咽,小便多,大便少。法當行瘀消積,散鬱氣生新血。是以用五靈脂行瘀血,蓬莪朮消堅積,桂心、砂仁、半夏、木香散滯氣,人參、甘草益正氣,助當歸、川芎、白芍等以養新血。
五靈脂(苦甘辛平,一錢),砂仁(苦辛溫,七分),蓬朮(辛溫,七分),桂心(辛甘熱,通血脈,五分),半夏(辛溫,一錢),川歸(辛甘溫,一錢),木香(苦辛溫,七分),人參(甘溫,一錢),川芎(辛溫,一錢),白芍(酸寒,一錢),甘草(甘溫,五分),姜三片,棗二枚,水二鍾,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