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九

2. 痓門

3.

痓者,痙直而不柔和也。其狀與癇相似,但癇不時而作,痓則常作無時。方書皆謂感受風濕而致,多用風藥。予細詳之,恐仍未備,當作氣血內虛,外邪干之所致。蓋人百骸九竅,必本氣血榮養,始能運動。觀《內經》云:足得血而能步,掌得血而能握,目得血而能視等之可見。

蓋筋脈無血榮養,則強直不能運動,痓病之痓是也。但因有數者不同,是以有氣虛不能引導津血以養筋脈而致者;有因津血不足無以榮養筋脈而致者;有因痰火塞窒經隧,以致津血不榮者;有因真元本虛,六淫之邪乘襲,致血不能榮養者。雖有數因不同,其於津血有虧無以滋榮經脈則一。

詳先哲謂:汗下過多,及病家產後,與夫耗精耗血之病,皆能作痓。其意可見。學者不可力執《局方》,專用風藥而療,在乎分因用藥可也。若果因外感而致,當遵仲景法驅散風邪。如因中氣不足,津血不充而致者,必須調補中氣,養血生津,清痰降火。視在何經作病,則佐此經之藥以為引導。

全在活法,不可執一。

白話文:

[討論]的部分內容如下:

所謂"痓",就是肌肉僵硬、無法柔軟的狀態。它的症狀和癲癇類似,但是癲癇會不定期發作,而"痓"則是持續存在,不分時間。古籍都認為這是風濕引起的,所以常用治療風濕的藥物。但我仔細研究後,認為這種看法可能還不夠全面,應該是體內氣血虛弱,外部病邪趁虛而入造成的。人體的骨頭和孔道,必須靠氣血滋養,才能正常運作。《黃帝內經》提到:腳得到血液就能行走,手掌得到血液就能抓握,眼睛得到血液就能看東西,這些都能看出血液的重要性。

如果肌肉缺乏血液滋養,就會變得僵硬,無法活動,這就是"痓"病的特徵。但導致"痓"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因為氣血虛弱,無法引導津液和血液滋養肌肉;有的是因為津液和血液不足,無法滋養肌肉;有的是因為痰火堵塞經絡,導致津液和血液無法流通;有的是因為體質根本虛弱,加上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侵襲,導致血液無法滋養肌肉。雖然原因各不相同,但共同點都是津液和血液虧損,無法滋養經脈。

前輩們指出:過度出汗或瀉下,以及產後婦女,或是消耗精血的疾病,都可能引發"痓"。由此可見他們的意思。學習醫學的人不能固守舊的醫方,專門使用治療風濕的藥物來治療,應該根據不同的原因選擇不同的藥物。如果是外感風邪導致的,應遵循張仲景的方法,驅散風邪。如果是因為中氣不足,津液和血液不充足導致的,就必須調理中氣,滋養血液,產生津液,清除痰火。根據病情出現在哪條經絡,再輔以相應的藥物引導治療。

治療方法要靈活,不能死板。

4. 痓脈法

《脈經》曰:大陰病,發熱,其脈沉而細者,為痓。

又云:痓脈來,按之築築然而弦,直上下行。

又云:痓家其脈伏堅,直上下。

白話文:

根據《脈經》所述,當太陰經發生疾病並伴有發熱症狀時,如果脈象呈現出沉而細的情況,這就是痓病的徵兆。

又說,患了痓病的人,其脈象摸起來會有如築築然的緊繃感,且脈象直上直下流動,沒有左右橫向的波動。

再者,凡是有痙病(痓家)的人,他們的脈象通常隱藏深沉且堅實,並且也是直上直下的走向。

5. 治痓大法

痓病,《內經》謂因風因濕。經云:諸痓項強,皆屬於濕,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是也。至仲景又有剛柔二痓之辨,謂太陽病熱,惡熱無汗。惡寒,脈弦長,脛急,胞滿,口噤,手足攣急,甚則搐搦,角弓反張,乃為剛痓。若太陽症微熱,多汗;不惡寒,脈遲澀弦細,四肢不收,時時搐搦,開目含口,此為柔痓,至後人以風濕分剛柔,謂風性剛急,風氣勝謂之剛痙;濕性柔和,濕氣勝謂之柔痙。此說雖似是,仍未及丹溪之論為的確也。

雖然議論紛紜,未有不由津法亡血過多,以致正氣虧敗,外邪乘之而致,大法在乎滋補氣血為本,驅理風濕為標。

白話文:

關於治療痙病的方法,根據《內經》的說法,痙病是由風或濕引起的。古籍記載:所有類型的頸部僵硬,都歸因於濕氣;突然發生的身體僵硬,則歸咎於風邪。

至於張仲景,他進一步區分了剛性和柔性的兩種痙病。他認為,當太陽病發作,身體發熱且畏熱無汗,或者感到寒冷,脈搏緊繃且延長,小腿緊繃,腹部脹滿,口脣閉合,手腳抽搐緊繃,嚴重時甚至會全身僵硬如反弓,這被定義為剛性痙病。而太陽病輕微發熱,大量出汗,不畏寒,脈搏緩慢、沉澱、細弱,四肢無法活動,偶爾出現抽搐,眼睛睜開,嘴巴微張,這被視為柔性痙病。後來,人們以風和濕來區分剛性和柔性痙病,認為風性剛烈急躁,風氣佔優勢的被稱為剛性痙病;濕性溫和柔軟,濕氣佔優勢的被視為柔性痙病。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但還不及朱丹溪的理論來得精確。

儘管眾說紛紜,但大多數情況下,痙病的產生都與體液流失過多,導致正氣衰弱,使外來邪氣得以侵入有關。因此,主要的治療原則應在於滋補氣血,鞏固根本,同時驅除風濕,作為輔助治療。

6. 丹溪治痓活套

痓病與癇相似,但痓比癇尤虛,切不可作風治,純用風藥,蓋因氣血大虛,挾痰挾火而成。大要宜於補養藥中兼治痰火之劑,如參、耆、歸、芎、竹瀝之類。東垣所謂剛柔之痓,非分風濕立論,其因與急慢二驚相似,因虛與實之故,一屬外感,一屬內傷。屬外感者,乃實邪,為剛痓,宜麻黃葛根湯、瓜蔞桂枝湯、小續命湯之類選而用之;入里者,大小承氣湯之類選而用之。屬內傷者,乃虛邪,為柔痓,宜補中益氣、八物、四物等湯之類選而用之。

前輩惟以風濕分剛柔者,恐未備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丹溪在治療一種名為"痓"的疾病時的觀點和方法。這種病跟癲癇很像,但是比癲癇更虛弱。他強調不能單純地當作風病來治療,因為這種病是由於氣血嚴重不足,再夾雜著痰和火氣而造成的。主要的治療方式應該是在補養藥物中,同時加入清痰和降火的成分,比如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竹瀝等。

丹溪提到的剛柔之痓,並不是根據風濕來區分的。它的起因跟急驚和慢驚兩種病相似,都是由於虛或實的緣故,一種是外感,一種是內傷。如果是外感,那就是實邪,屬於剛痓,可以用麻黃葛根湯、瓜蔞桂枝湯、小續命湯等藥方;如果已經深入到體內,就可以用大小承氣湯等藥方。如果是內傷,那就是虛邪,屬於柔痓,可以選擇補中益氣湯、八珍湯、四物湯等藥方。

前輩們只根據風濕來區分剛柔,丹溪認為這樣可能還不夠全面。

7. 治痓方

當歸補血湯

治一切亡血過多而作痓者,法當補益氣血。是以用黃耆補氣,兼助當歸以養血。

黃耆(甘溫,八錢),當歸(辛甘溫,三錢),水煎,溫服。

如挾風,加防風一錢、荊芥八分、甘草五分。

防風當歸湯

治血虛挾風作痓。法當補血為本,驅風為標。是以用歸、芎、地黃補血為本,防風治風為標。

當歸(辛溫,五分),川芎(辛溫,七分),地黃(甘寒,二錢),防風(甘溫,一錢),水鍾半,煎八分,溫服。

十全潤痓湯

治氣血兩虧,風邪乘襲,發熱口噤,手足攣縮,角弓反張,一切痰症。法當補益氣血為本,疏風清熱為標。是以用人參、黃耆補氣,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養血,防風、羌活、荊芥等疏風,葛根、黃芩清熱,附子引導諸藥以行經絡,甘草緩急以和藥性。

人參(甘溫,三錢),黃耆(甘溫,二錢),當歸(辛甘溫,三錢),川芎(辛溫,五分),地黃(甘寒,一錢),白芍(苦酸寒,八分),防風(辛溫,行參耆之功,一錢),羌活(辛溫,六分),荊芥(辛涼,七分),葛根(苦甘涼,一錢),黃芩(苦寒,一錢),附子(辛熱,五分,兼散風),甘草(甘溫,五分,製附子毒),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白話文:

【治痓方】

當歸補血湯

治療因大量失血導致的筋脈拘急。應當補充與增強氣血。因此使用黃耆來補氣,同時輔助當歸來養血。

黃耆(性質甘溫,劑量為八錢),當歸(性質辛甘溫,劑量為三錢),用水煎煮,溫暖時服用。

如果伴有風邪,則加入防風一錢、荊芥八分、甘草五分。

防風當歸湯

治療血虛且夾雜風邪導致的筋脈拘急。應當以補血為根本,驅風為目標。因此使用當歸、川芎、地黃來補血,防風來驅風。

當歸(性質辛溫,劑量為五分),川芎(性質辛溫,劑量為七分),地黃(性質甘寒,劑量為二錢),防風(性質甘溫,劑量為一錢),用水煎煮至剩下八分,溫暖時服用。

十全潤痓湯

治療氣血雙虧,風邪侵襲導致的發熱、口不能開、手腳抽搐、背部肌肉緊繃,以及所有類型的痰病。應當以補益氣血為根本,疏風清熱為目標。因此使用人參、黃耆來補氣,當歸、川芎、芍藥、地黃來養血,防風、羌活、荊芥等來疏風,葛根、黃芩來清熱,附子來引導各藥物進入經絡,甘草來調和藥性。

人參(性質甘溫,劑量為三錢),黃耆(性質甘溫,劑量為二錢),當歸(性質辛甘溫,劑量為三錢),川芎(性質辛溫,劑量為五分),地黃(性質甘寒,劑量為一錢),白芍(性質苦酸寒,劑量為八分),防風(性質辛溫,促進人參、黃耆功效,劑量為一錢),羌活(性質辛溫,劑量為六分),荊芥(性質辛涼,劑量為七分),葛根(性質苦甘涼,劑量為一錢),黃芩(性質苦寒,劑量為一錢),附子(性質辛熱,劑量為五分,同時有散風作用),甘草(性質甘溫,劑量為五分,能抑制附子毒性),用水煎煮至剩下一半,溫暖時服用。

8. 附方

麻黃葛根湯,見寒門。

瓜蔞桂枝湯,寒門。

小續命湯,見風門。

大小承氣湯,寒門。

補中益氣湯,內傷門。

四物湯,血門。

八物湯,虛損門。

白話文:

「麻黃葛根湯」和「瓜蔞桂枝湯」,都歸類在處理寒症的方劑中。

「小續命湯」,則是用於對抗風邪的方劑。

「大小承氣湯」,同樣也歸類在處理寒症的方劑中。

「補中益氣湯」,主要用於調理內傷的治療。

「四物湯」,則專門用於調理血液相關問題。

「八物湯」,則適用於治療虛弱或損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