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八 (11)
卷之八 (11)
1. 痞症脈法
《脈經》曰:脈浮緊,若下之,緊反入里,因而作痞。又云:脈濡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微,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煩躁。澀則無血,厥冷且寒。陽微不可下,下則心下痞堅。又云:右關脈多弦,弦而遲者,必心下堅,氣不舒暢,則痞。
白話文:
《脈經》裡提到:如果脈象呈現浮而且緊,如果用下法治療,緊的脈象反而會進入身體內部,從而造成痞症。再說,如果脈象是濡弱,弱的脈象反而出現在關部,濡的脈象反而出現在頭頂,微的脈象反而出現在上部,澀的脈象反而出現在下部。微的脈象表示陽氣不足,澀的脈象表示血液不順。陽氣反而不足,會有中風、出汗和煩躁的現象。澀的脈象表示血液不順,會有四肢冰冷且畏寒的現象。陽氣不足時不能用下法,如果用了下法,會造成心下部位硬結。再者,如果右關部的脈象多是弦的,弦而且遲緩,肯定心下部位會硬結,氣血運行不暢,也會造成痞症。
2. 治痞大法
痞之為患,由陰伏陽蓄,氣血不運而成。處於心胸之分,填滿痞塞,乃上中二焦之病。與腹滿不同。痞惟內覺痞悶,外無脹急之形,脹滿則外有形矣。但中有傷寒失下而成者,有氣而虛弱不能運行精微而成者,有飲食痰積不能施化而成者,有因濕熱壅盛而成者,大法屬虛屬熱屬濕。
是以虛者,宜參、術諸甘溫以補之;熱者,宜芩、連、枳殼諸苦寒以瀉火,佐以厚朴、生薑、半夏等諸辛溫以散之;濕者,宜以茯苓、澤瀉、木通等諸甘淡以滲之。大抵此症,多由中氣虧敗,濕熱之氣壅滯為多,宜作濕治,令上下分消其濕氣。如果有內實之症,稍可略與疏通。
病人苦於痞塞,醫者欲速取效,喜行利藥,暫時實快。痞若再作,益愈滋甚。慎之慎之!
白話文:
[治療痞證的大原則]
痞證這種疾病,是由於陰氣潛藏,陽氣鬱結,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所造成的。它位於心胸部位,使該處充滿堵塞感,這屬於上焦和中焦的病變,與腹部脹滿的情況是不同的。痞證只有內部感覺到悶堵,外表看來並無脹急的形狀,而真正的脹滿在外觀上是有形狀可見的。
造成痞證的原因有多種,有的是因為感冒後未能及時治療導致,有的是因為氣虛無法正常運轉精微物質所致,有的是因為飲食過量或痰濕積聚無法消化吸收引起,還有的是因為濕熱壅盛造成的。總體來說,痞證大多屬於氣虛、火熱或濕重的範疇。
對於氣虛型的患者,應使用人參、白朮等甘溫藥材來補益;對於火熱型的患者,應使用黃芩、黃連、枳殼等苦寒藥材來清火,同時輔以厚朴、生薑、半夏等辛溫藥材來散開鬱結;對於濕重型的患者,應使用茯苓、澤瀉、木通等甘淡藥材來利水滲濕。通常這種病多因中氣衰弱,濕熱氣滯所致,應以祛濕為主,讓濕氣從身體上下各部分排出。如果患者體內有實證的表現,可以適當使用通便的藥物。
患者對痞塞感到困擾,醫生為了迅速見效,往往喜歡使用利尿或通便的藥物,短時間內效果確實顯著。但如果痞證再次發作,病情反而會更加嚴重。因此,對於這種情況,務必要小心謹慎!
以上就是治療痞證的大原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3. 丹溪治痞滿活套
痞滿之症,因狀多端,不可執一,當宜分因而療。
大抵痞症,多屬痰濕積,古方多用枳實、黃連為君,詳其氣血虛實加減。
如稟受蒼實之人,宜以黃連、枳實、枳殼、青皮、陳皮之類。
如稟受怯弱之人,傳化失常,飲食不化而作痞者,宜白朮、山楂、麥芽、陳皮之類。
如肥人心下痞者,多屬濕痰,宜以蒼朮、半夏、陳皮、砂仁、茯苓、滑石之類。
如瘦人心下痞者,乃是鬱熱中焦所致,宜以枳實、黃連、葛根、升麻之類。
如因食後感寒,飲食不化,以致心下痞者,宜以木香、草蔻、吳萸、砂仁之類。
如痞挾血成窠囊者,宜以桃仁、紅花、香附、大黃之類。
白話文:
【丹溪治療脹滿不適的靈活方法】
脹滿不適這種病症,因為其表現形式多樣,不能固守一種治療方式,應當根據不同的病因來進行治療。
大致上,脹滿的病症,多是由於痰濕或積食所導致。在古代的藥方中,大多使用枳實和黃連作為主要的藥物,並會根據患者氣血的虛實情況,適當地增減藥物的份量。
對於身體健壯的人,可以用黃連、枳實、枳殼、青皮、陳皮等藥物。
對於身體較為虛弱,消化系統功能失調,飲食無法正常消化而導致脹滿的人,則適合使用白朮、山楂、麥芽、陳皮等藥物。
對於肥胖者,如果心下有脹滿感,多是因為濕痰所導致,應該使用蒼朮、半夏、陳皮、砂仁、茯苓、滑石等藥物。
對於瘦削者,如果心下有脹滿感,可能是因為中焦有鬱熱,應該使用枳實、黃連、葛根、升麻等藥物。
對於在進食後受寒,飲食無法消化,導致心下有脹滿感的人,應該使用木香、草蔻、吳萸、砂仁等藥物。
對於脹滿與血液凝結成塊的人,應該使用桃仁、紅花、香附、大黃等藥物。
4. 治痞滿方
枳實導滯丸
治濕熱食積,不得施化而作痞悶。法當消導濕熱之積為主,經云:苦可勝濕,寒可以勝熱。故用芩、連等諸苦寒以清濕熱,枳實、神麯疏積滯,大黃下濕熱,茯苓、澤瀉分利其濕,白朮健脾兼燥其濕。
黃連(苦寒,三兩),黃芩(苦寒,二兩),枳實(苦辛寒,二兩),神麯(苦辛溫,二兩),大黃(苦寒,二兩),茯苓(甘淡平,二兩),澤瀉(甘鹹寒,二兩),白朮(甘溫,五兩),為末,蒸餅丸,每生薑湯或白湯下五七十丸。
木香化滯湯
治憂思氣結傷脾而成痞滿。法當疏散結氣。經云:辛以散之。故用枳實、半夏、陳皮、木香、草蔻諸苦辛以散痞結。夫氣結而血亦凝,故加歸梢、紅花以活滯血,佐柴胡疏肝清熱,甘草和藥。
枳實(苦辛溫,一錢),歸梢(辛甘溫,一錢),紅花(甘酸平,一錢),柴胡(苦寒,七分),陳皮(苦辛溫,八分),草蔻(苦辛溫,七分),半夏(辛溫,七分),木香(辛溫,一錢),炙草(甘溫,五分),加姜三片,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補心湯
治心經虛敗,寒乘之而為痞滿。法當補心散寒。是以用茯苓、茯神、遠志等以補心氣,當歸、川芎、生地、白芍等以養心血,細辛、肉桂、川椒、乾薑以散寒,佐厚朴、半夏以散痞。一本有防風。
茯苓(甘淡平,二錢),茯神(甘平,一錢),遠志(苦甘平,八分),當歸(甘溫,二錢),川芎(辛溫,七分),生地(甘寒,一錢),白芍(苦酸寒,七分),細辛(辛溫,七分),肉桂(辛甘熱,一錢),川椒(辛熱,七分),乾薑(辛熱,七分),半夏(辛溫,八分),厚朴(苦甘溫,一錢),水二盅,煎一盅,食後服。
建中湯
治汗多亡陽,中氣虧敗,致成痞滿。法當補中益氣。故用炙草、大棗、黃耆補中氣,乾薑、肉桂散寒痞,助歸芍以調血。一本有阿膠。
炙草(甘溫,七分),大棗(甘溫,三枚),黃耆(甘溫,三錢),乾薑(辛熱,二錢),肉桂(辛甘熱,一錢),川歸(辛甘溫,二錢),白芍(苦酸寒,七分),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三黃附子瀉心湯
治邪熱蓄於心分而作痞者。法當清利邪熱。經云:苦可瀉滿,寒可瀉熱,是以用大黃、黃芩、黃連諸苦瀉痞清熱,佐附子之辛熱,為從治,使諸苦寒不為熱忤,以散痞悶。
大黃(苦寒,三錢),黃芩(苦寒,五錢),黃連(苦寒,一錢),附子(辛熱,五分),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半夏瀉心湯
治中氣虧敗,運動失常,以致濕熱之氣凝聚成痰,阨於心胸之分而成痞滿。法當補中氣,清濕熱,豁痰散痞。是以用人參、大棗、炙草諸甘溫以補中氣,芩、連諸苦寒以清濕熱,生薑、半夏諸辛溫豁痰散痞。
人參(甘溫,二錢),大棗(甘溫,三枚),炙草(甘溫,五分),黃芩(苦寒,錢半),黃連(苦寒,一錢),半夏(辛溫,八分),生薑(辛溫,三片),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秘載大消痞丸
治一切濕熱食積作痞。久作不愈者,皆由中氣虧敗,運動失常所致。法當補益中氣為本,清理濕熱為標。是以用人參、白朮、炙草補中氣,芩、連以清熱,豬苓、澤瀉滲濕,砂仁、神麯消食積,陳皮、半夏、薑黃、枳實、厚朴等以疏郁散痞。
人參(甘溫,三兩),白朮(苦甘溫,二兩),炙草(甘溫,五錢),黃芩(苦寒,一兩),黃連(苦寒,二兩),豬苓(甘淡平,二兩),澤瀉(甘鹹寒,一兩),砂仁(辛溫,五錢),神麯(苦辛溫,一兩),陳皮(苦辛溫,一兩),半夏(苦辛溫,一兩),薑黃(辛寒,兩半),枳實(苦辛寒,一兩),厚朴(苦辛溫,二兩),生薑(辛溫,二兩),共為末,以神麯攪糊為丸,如梧子大,每以薑湯送下五七十丸。
又方
治一切痞氣。經云:苦可瀉滿,辛以散之。是以用吳萸之辛以散痞,黃連之苦以瀉滿。
吳茱萸(苦辛熱,酒浸炒,三兩),黃連(苦寒,酒炒,一兩),為末糊丸,每以陳皮、白朮煎湯,下五七十丸。
枳實消痞丸
治右關脈浮弦,心下痞悶,惡食,四肢懶倦。此乃脾胃受病,蓋右關乃脾土之宮,弦乃肝木乘土,脾胃受傷,不能舒布水谷之氣,是以心下痞悶,惡食。蓋脾主四肢,脾病是以四肢倦怠。法當調養脾胃為本,消導痞滯為標。故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諸甘溫以補中氣,助麥芽開胃進食,生薑、半夏以豁痰,黃連以清濕熱,佐枳實、厚朴以散痞滯。
人參(甘溫,三兩),白朮(苦甘溫,兩半),茯苓(甘淡平,八錢),炙草(甘溫,五錢),麥芽(甘溫,七錢),生薑(辛溫,五錢),半夏(辛溫,一兩),黃連(苦寒,二兩),枳實(苦辛寒,一兩),厚朴(苦辛溫,五錢),為末,蒸餅丸,每以米清送下五七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