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6)

1. 其穴六十有三

2. 穴法歌括

足太陽經六十三,睛明攢竹曲差當,五處承光通天位,絡郄玉枕天柱安,大杼風門肺俞立,厥陰心俞膈俞接,肝俞膽俞連脾俞,胃俞三焦腎俞繼,大腸小腸及膀胱,中膂白環五俞穴,又有上次中下髎。

會陽承扶殷門列,浮郄委陽委中排,復上附分魄戶側,膏肓神堂連譩譆,膈關魂門中陽綱依,意舍胃倉肓門附,志室胞肓秩邊屬,合陽承筋共承山,飛揚附陽崑崙戶,僕參申脈續金門,京骨束骨通谷助,小指外側終至陰,六十三穴於此杜。

白話文:

足太陽經絡總共有六十三個穴位,從眼眶內角的睛明穴開始,接著是眉毛內端的攢竹穴,再到頭頂的曲差穴。往上還有五處、承光、通天等穴,再來是絡郄和玉枕穴,以及天柱穴。大杼、風門、肺俞穴位於背部,接著是厥陰、心俞和膈俞穴。跟著的是肝俞、膽俞、脾俞穴,然後是胃俞、三焦和腎俞穴。大腸、小腸、膀胱的穴位也在其中,包括中膂、白環以及五個俞穴,還有上次、中次、下次和下髎穴。

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等穴也包含在內。此外,附分、魄戶、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中陽、綱依、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等穴也屬於這條經絡。再往下有合陽、承筋、承山、飛揚、附陽、崑崙、僕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通谷等穴,最後到小指外側的至陰穴,足太陽經的六十三個穴位便在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