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3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34)

1. 附方

理中湯,治寒腹痛。大小承氣湯治熱結大便秘,腹痛。

抵當湯,治蓄血腹痛。

桃仁承氣湯,治瘀血腹痛。

二陳湯,治痰積腹痛。

調胃承氣湯,大陷胸湯,小建中湯,桂枝芍藥湯,已上方俱見傷寒門。

木香見現丸,治飲食生冷過度,以致腹痛。積聚門。

三稜消積丸,治症同前。內傷門。

枳實導滯丸,治傷濕熱之物不化,腹滿作痛。內傷門。

三黃枳朮丸,條芩(二兩),黃連(酒炒),大黃,神麯(炒),陳皮(去白),白朮(土炒,各一兩),枳殼(麩炒,五錢),共為末,湯浸,蒸餅丸如綠豆大,每白湯下五六十丸。

當歸四逆湯,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錢),炙草,通草(各二錢),大棗(三枚),水煎,溫服。

黃耆湯,黃耆,人參,芍藥,茯苓,白芍(各一兩),乾薑,陳皮,藿香(各五錢),炙草(七錢),姜三片,水煎服。

白話文:

[附方]

理中湯,用於治療因寒冷導致的腹部疼痛。

大小承氣湯,適用於熱邪導致的大便乾燥、祕結以及腹部疼痛。

抵當湯,針對的是血液在體內淤積所引起的腹部疼痛。

桃仁承氣湯,適用於瘀血造成的腹部疼痛。

二陳湯,用於治療由痰溼導致的腹部疼痛。

調胃承氣湯、大陷胸湯、小建中湯、桂枝芍藥湯,以上配方詳情請參考傷寒類病症的相關章節。

木香見現丸,適用於飲食過量或食用生冷食物後出現的腹部疼痛。詳情請參考積聚病症章節。

三稜消積丸,適用範圍與上述木香見現丸相同。詳情請參考內傷類病症章節。

枳實導滯丸,適用於因濕熱食物消化不良,導致腹部飽脹和疼痛的情況。詳情請參考內傷類病症章節。

三黃枳朮丸,配方包含條芩(二兩)、黃連(酒炒)、大黃、神麯(炒)、陳皮(去白)、白朮(土炒,各一兩)、枳殼(麩炒,五錢)。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浸泡,用蒸熟的面團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六十粒,用白開水送服。

當歸四逆湯,配方包括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錢)、炙草、通草(各二錢)、大棗(三枚)。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黃耆湯,配方包括黃耆、人參、芍藥、茯苓、白芍(各一兩)、乾薑、陳皮、藿香(各五錢)、炙草(七錢)、生薑三片。用水煎煮,服用。

2. 耳症門

3.

經曰:耳者,腎之外候。夫腎為水藏,年老之人,耳多無聞者,由腎元虧敗故也。壯年亦有聾者,盡由嗜欲過多,致損腎元,火炎水虧之故。其有大病之後,腎水枯涸,虛火上炎,亦致耳鳴等症日作,聾鍾之患漸成矣。又有忽聞非常之聲而致聾者,蓋由驚則神奪,玄府空虛,邪氣乘虛襲入於內,以致窒塞而無所聞。為症既有不同,治法亦難執一。

是故因腎元虧敗而致者,法當滋腎為主;因驚所致者,法當散郁為先,如因虛火上攻者,法當滋陰降火為要。全在樞機,不可執泥古方而療今病。

白話文:

根據經典所述,耳朵是腎臟的外部反映。腎臟被視為水的藏府,對於年長者來說,他們常會有聽力減退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腎臟功能衰退導致的。然而,壯年人也有出現耳聾的情況,這通常是由於過度的慾望和活動,導致腎臟功能受損,火旺水虧所致。

在經歷重大疾病後,腎臟的水分可能會枯竭,虛火上升,也會導致耳鳴等症狀逐日發生,最終形成耳聾。此外,突然聽到非正常的聲音導致的耳聾,是因為驚嚇使得精神失常,導致玄府(指人體精氣神之所在)空虛,邪氣趁虛而入,堵塞聽覺,導致無法聽見聲音。

由於病因各不相同,治療方法也不應一概而論。

因此,如果是因為腎臟功能衰退導致的,治療應該以滋補腎臟為主;如果是因為驚嚇導致的,應該以疏解鬱悶為先;如果是由於虛火上攻,則應該以滋養陰液、降低虛火為主要目標。治療策略必須靈活,不能固守古方來治療現代的病症。

4. 耳症脈法

兩寸脈浮洪而渙溢,兩尺脈短而微,皆屬陰虛,法當補陰抑陽為主。

寸脈洪數,心火上炎。

兩尺脈洪數,乃相火上炎,其人必遺精,或夢與鬼交,兩耳蟬鳴或聾。

白話文:

[耳疾的脈診方法]

如果手腕兩寸處的脈象浮大且散漫,而兩尺處的脈象卻短小且微弱,這都屬於陰氣不足的情況,依照治療原則,應以滋補陰氣、抑制過旺的陽氣為主要療法。

若手腕寸關的脈象洪大且跳動快速,顯示心臟的火氣上升。

如果兩尺處的脈象洪大且跳動快速,這是下焦之火(相火)上衝的現象,患者可能會有遺精的情形,或是做春夢與鬼魂交合,並可能伴有耳鳴如蟬或聽力下降的症狀。

5. 治耳聾大法

耳屬足少陰,為腎家之寄藪,所主者精,若精元充足,則耳聞而聰,苟精脫腎憊,則耳鳴耳閉之症作矣。多因陰虛火動,用補元虎潛丸,或滋陰大補丸皆好。雖然,又有氣厥而聾者,乃濕熱鬱於耳中,而作腫痛,宜涼膈散加酒炒大黃、黃芩、酒浸防風、荊芥、羌活,若是耳中水流,加枯礬吹之。

凡耳鳴,必用龍薈丸,若氣實人用檳榔丸,或神芎丸下之,如濕痰致聾亦可通用。

如耳中哄哄然,亦是陰虛火動。

有挾風而聾者,有勞損而聾者,不可不分,蓋十二經脈皆上絡於耳,苟諸經氣血適有交併,則氣逆而為厥,厥氣鬱入於耳,是為厥聾。其狀則有眩冒之症,況耳又為宗脈之所附,苟宗脈虛,則風邪乘之,遂使經氣痞而不宣,是為風聾,其症則有頭痛之狀。如勞役傷其氣血,淫欲耗其精元,神瘁力疲,昏昏瞶瞶者,謂之勞聾。

如耳屬風邪與元氣阻搏,其聲嘈嘈,眼見火光,謂之虛聾。如熱氣乘虛,隨脈入耳,聚熱不散,而成膿汁,謂之膿耳。又有耳中津液為風熱搏之,致使津液結凝,或攪塞耳中,謂之疔耳。前是數症,腎脈可推,蓋風則浮而盛,熱則洪而實,虛則澀而濡。治療大法,風為之疏散,熱為之調補,若邪氣屏退,再用通耳調養腎元諸劑以理之可也。

白話文:

[治療耳聾的主要方法]

耳朵歸屬於足少陰腎經,是腎臟功能的反映部位,主要與人的精氣有關。如果精氣充沛,聽覺就會敏銳;反之,如果腎精虧損,就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這些通常是由於體內陰虛火旺所致,可用補元虎潛丸或滋陰大補丸來調理。

然而,也有因氣厥導致的耳聾,這是因為濕熱在耳部積聚,引起腫痛,這種情況應使用涼膈散,並加入酒炒大黃、黃芩、酒浸防風、荊芥和羌活等藥材。如果耳道有水流出,還需加入枯礬粉吹入耳中。

對於耳鳴的治療,通常會使用龍薈丸。如果是氣血旺盛的人,可以用檳榔丸或神芎丸。濕痰導致的耳聾也可以使用這些藥物。

耳中嗡嗡作響,同樣是因為陰虛火旺。

耳聾可能由風邪、勞損等原因引起,這需要我們加以區分。人體的十二條經絡都與耳朵相連,如果經絡中的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氣逆,氣逆進入耳朵,形成氣厥性耳聾,常伴有眩暈的症狀。由於耳朵與多條經絡相關,如果經絡虛弱,風邪就容易侵襲,使經絡功能受阻,形成風邪性耳聾,常伴有頭痛。如果勞累過度或房事過度,造成氣血耗損,精神疲憊,這就是勞損性耳聾。

耳部受到風邪和元氣的阻擋,聽到的聲音混亂,看到眼前有火花,稱為虛性耳聾。熱氣趁虛而入,沿著脈絡進入耳朵,聚集的熱氣無法散去,形成膿汁,稱為膿耳。耳內的津液被風熱影響,導致津液凝固,堵塞耳道,稱為疔耳。

對於上述各種症狀,可以通過觀察腎脈來判斷病情。風邪會使脈象浮盛,熱邪會使脈象洪大且實,虛弱則脈象澀而濡。治療上,風邪要用疏散的方法,熱邪要用調補的方法。待邪氣消退後,再用通耳和調養腎臟的藥物進行治療。

6. 丹溪治耳聾活套

大抵耳聾之症,皆屬於熱,由少陰厥陰熱多所致,治法在乎開痰散氣解熱為主,如通聖散、滾痰丸之類。苟緣別因而致者,亦當分因而療。

如大病後,及因陰虛火動而聾者,並宜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降火之劑。如因風熱鬱結而聾者,以酒製通聖散,加酒炒大黃。如因痰熱抑遏而致耳鳴者,以大劑通聖散,加枳殼、柴胡、大黃、甘草、南星、桔梗、青皮、荊芥、木通之類,合四物湯服。

白話文:

【丹溪治療耳聾的靈活方法】

大體上,耳聾這種病症,多數是由熱邪引起的,具體來說,是由於腎經和肝經熱過多所導致。治療方法主要在於化痰、散氣、清熱,例如可以使用通聖散或滾痰丸等方劑。但如果是因爲其他原因導致的耳聾,則應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

例如,在大病之後,或是因爲陰虛火旺而導致的耳聾,都適合用四物湯加上黃柏、知母等能降火的藥物。如果是因風熱鬱結而引起的耳聾,可以使用酒制的通聖散,並加入酒炒過的大黃。如果是因爲痰熱抑制導致的耳鳴,那麼可以用大量通聖散,再添加枳殼、柴胡、大黃、甘草、南星、桔梗、青皮、荊芥、木通等藥物,配合四物湯一起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