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4)

1. 芎術湯

治頭痛,眩暈,嘔逆不食等症。此乃中氣不充,運動失常,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上壅所致。治宜補中健脾為主。是以用白朮甘草補中健脾,以進飲食為本;生薑半夏豁痰降逆氣以止嘔逆,川芎引諸藥至巔以止頭疼,二者為標。

白話文:

治療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這是因為中氣不足,運行失常,導致津液凝聚成痰液上衝造成的。治療宜以補中健脾為主。因此使用白朮、甘草補中健脾,以促進進食為根本;生薑、半夏化痰降逆氣以止嘔吐,川芎將諸藥引入頭部以止頭痛,這兩項作用是標本兼治。

炙草(甘溫,七分),白朮(苦甘溫,一錢),生薑(辛溫,三片),半夏(辛溫,八分),川芎(辛溫,二錢),水煎,日進五服。

白話文:

生甘草(甘甜溫和,七分),白朮(苦甜溫和,一錢),生薑(辛辣溫和,三片),半夏(辛辣溫和,八分),川芎(辛辣溫和,二錢),用這些藥材煎煮成的湯藥,每天服用五次。

治氣虛挾痰作眩。治宜豁痰補中為主。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大棗等以補中氣,陳皮、生薑、半夏等以豁痰涎,佐以荊芥穗導引諸藥至巔,清利頭目以止眩暈。

白話文:

治療氣虛伴有痰液導致的眩暈。

治療以祛痰補中為主要原則。使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大棗等藥材補養中氣,陳皮、生薑、半夏等藥材祛除痰液,佐以荊芥穗引導藥性到達頭部,清利頭目,止住眩暈。

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一錢),茯苓(甘淡平,八分),炙草(甘溫,五分),大棗(甘溫,二枚),橘紅(苦辛溫,七分),生薑(辛溫,三片),半夏(辛溫,八分),荊芥穗(辛涼,八分),水煎,食後服。如痰盛,加竹瀝一大匙。

白話文:

材料:

  • 人參(甘溫,2 錢)
  • 白朮(苦甘溫,1 錢)
  • 茯苓(甘淡平,8 分)
  • 炙甘草(甘溫,5 分)
  • 大棗(甘溫,2 枚)
  • 橘紅(苦辛溫,7 分)
  • 生薑(辛溫,3 片)
  • 半夏(辛溫,8 分)
  • 荊芥穗(辛涼,8 分)

做法:

以上材料以水煎煮,在吃完飯後服用。

注意事項:

如果痰液較多,可加入竹瀝 1 大匙。

治氣虛挾風眩暈。治宜補中滋陰血為主。是以用當歸、川芎、地黃、芍藥等補血為本,佐秦艽羌活驅風止眩為標。

白話文:

用來治療氣虛導致頭暈目眩。治療時,應以補益中氣、滋養陰血為主。因此,以補血的當歸、川芎、地黃、芍藥為基礎,搭配驅風止眩的秦艽、羌活作為輔助。

當歸(辛甘溫,三錢),地黃(甘寒,二錢),川芎(辛溫,二錢),芍藥(酸寒,一錢),秦艽(辛溫,七分),羌活(辛溫,一錢),水煎,食後日三服。

白話文:

當歸(辛味、甘味、溫和,三錢),地黃(甘味、寒性,二錢),川芎(辛味、溫和,二錢),芍藥(酸味、寒性,一錢),秦艽(辛味、溫和,七分),羌活(辛味、溫和,一錢),水煮煎服,飯後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嚴氏三七

治陽虛風寒乘襲作眩。治宜助陽散風為主。經云:風淫外襲,散之以辛。是以用天雄細辛乾薑防風等諸辛熱以散風寒,佐以山茱萸山藥去頭面風以止眩暈。

白話文:

治療因陽虛造成風寒侵襲而眩暈。治療原則以幫助陽氣、疏散風寒為主。經書中說:風氣從體外侵入,要使用辛味的藥物來疏散。因此,使用天雄、細辛、乾薑、防風等辛熱藥物來疏散風寒,搭配山茱萸、山藥(去除頭)來去除頭面風以便止暈。

天雄(辛熱,去風濕,助元陽,麵包,煨去皮,一兩),細辛(辛溫,兩半),乾薑(辛熱,二兩),防風(甘溫,三兩),山茱萸(甘酸溫,去核,四兩),山藥(甘溫,四兩),共為細末,每以溫酒調下三五錢。

白話文:

天雄(具有辛熱性,祛風濕、助陽,烤熟後去皮,1兩),細辛(辛溫性,2錢),乾薑(辛熱性,2兩),防風(甘溫性,3兩),山茱萸(甘酸溫性,去核,4兩),山藥(甘溫性,4兩),全部研磨成細末,每次用溫酒送服3-5錢。

嚴氏鉤藤散

治中氣虧敗,因肺氣不足,無以平木,風木挾痰作眩。治宜補中清金為主,疏風豁痰為標。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補中益氣,石膏、麥冬清金制木,防風、茯神甘菊、鉤藤等疏風止眩,生草、陳皮、半夏散滯豁痰。

白話文:

治療中焦氣血虧虛,是因為肺氣不足,無法制約肝氣,導致肝火挾帶痰液上擾頭部而引起眩暈。治療應以補益中氣、清瀉金氣為主要目標,疏散風邪、化解痰飲為輔助。因此,方中使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補益中氣;石膏、麥冬清瀉金氣以制約肝火;防風、茯神、甘菊、鉤藤等疏散風邪以止暈;生薑、陳皮、半夏化解痰飲。

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一錢),茯苓(甘淡平,八分),炙草(甘溫,五分),石膏(辛寒,一錢),麥冬(苦甘寒,一錢),茯神(甘平,七分),防風(辛溫,一錢),甘菊(甘溫,二錢),鉤藤(苦甘溫,八分),生薑(辛溫,三片),陳皮(辛溫,八分),半夏(辛溫,八分),水煎,食後日三服。

白話文:

人參(溫和,兩錢),白朮(微苦微甘溫和,一錢),茯苓(微甘清淡平,八分),炙草(溫和,五分),石膏(微辣涼,一錢),麥冬(微苦微甘涼,一錢),茯神(平,七分),防風(溫和,一錢),甘菊(溫和,兩錢),鉤藤(微苦微甘溫和,八分),生薑(溫和,三片),陳皮(溫和,八分),半夏(溫和,八分),加水煎煮,飯後一天服用三次。

治一切痰熱作眩。治宜利氣豁痰清熱為主。是以用桔梗枳殼、橘紅、茯苓、南星、半夏、利氣豁痰為本,佐以黃芩清熱,甘草瀉火,二者為標。

白話文:

治療各種由痰熱引起的頭暈。治療時應以利氣、化痰、清熱為主。因此,以桔梗、枳殼、橘紅、茯苓、南星、半夏為主,用利氣、化痰作用;佐以黃芩清熱,甘草瀉火,這兩味藥起到輔助作用。

桔梗(苦辛溫,七分),枳殼(苦辛溫,一錢),橘紅(苦辛溫,一錢),茯苓(甘平,一錢),南星(苦辛溫,七分),半夏(辛溫,二分),黃芩(苦寒,二錢),炙草(甘寒,五分),水煎,溫服。

白話文:

將桔梗(苦、辛、溫,約 7 克)、枳殼(苦、辛、溫,約 3 克)、橘紅(苦、辛、溫,約 3 克)、茯苓(甘、平,約 3 克)、南星(苦、辛、溫,約 7 克)、半夏(辛、溫,約 2 克)、黃芩(苦、寒,約 6 克)、炙甘草(甘、寒,約 5 克)放入水中煎煮,待藥液溫熱時服用。

治風痰上厥,眩暈頭疼。治宜利氣疏風豁痰為主。是以用白附子天麻、荊芥、甘菊、全蠍、殭蠶、川芎等以疏風,輔生草、橘紅、南星、旋覆花、半夏等以豁痰。

白話文:

治療風痰上逆,導致頭暈頭痛。治療方法應以疏通氣血、祛風散痰為主。因此,使用白附子、天麻、荊芥、甘菊、全蠍、殭蠶、川芎等藥材疏風,輔助使用生草、橘紅、南星、旋覆花、半夏等藥材化痰。

白附(辛溫,一兩),天麻(苦辛平,兩半),荊芥(辛涼,一兩),甘菊(甘溫,二兩),全蠍(辛平,炒,五錢),川芎(辛溫,二兩),橘紅(苦辛溫,二兩),南星(辛溫,一兩),半夏(苦辛溫,一兩),殭蠶(辛寒,炒,一兩),生薑(辛溫,五錢),旋覆花(甘酸溫,二兩,一名金沸草),一本無荊芥。

白話文:

白附(辛溫,50克),天麻(苦辛平,100克),荊芥(辛涼,50克),甘菊(甘溫,100克),全蠍(辛平,炒,25克),川芎(辛溫,100克),橘紅(苦辛溫,100克),南星(辛溫,50克),半夏(苦辛溫,50克),僵蠶(辛寒,炒,50克),生薑(辛溫,25克),旋覆花(甘酸溫,100克,又名金沸草),其中一本藥方未含荊芥。

共末,薑汁打,糊丸梧子大,每食後以荊芥湯下三五十丸。

人參前胡湯

治氣虛導運失常,津液凝滯成痰作眩。治宜補氣行滯為主。是以用人參、茯苓、炙草以補氣,木香、枳殼、紫蘇、橘紅等以行滯,前胡、半夏、南星等以豁痰。

白話文:

治療氣虛導致的運作失常,體液凝滯形成痰液引起眩暈的病症,治療原則應以補氣、化滯為主。因此,使用人參、茯苓、炙草來補氣;木香、枳殼、紫蘇、橘紅等來化解氣滯;前胡、半夏、南星等來化痰。

人參(甘溫,一錢),茯苓(甘淡平,二錢),炙草(甘溫,一錢),木香(另磨,六分),枳殼(苦辛溫,八分),紫蘇(辛溫,七分),橘紅(苦辛溫,一錢),前胡(辛溫,一錢),南星(苦辛溫,七分),半夏(辛溫,一錢),加姜五片,水煎服。

白話文:

材料:

  • 人參:甘溫,1錢
  • 茯苓:甘淡平,2錢
  • 甘草:甘溫,1錢
  • 木香:另研磨,6分
  • 枳殼:苦辛溫,8分
  • 紫蘇:辛溫,7分
  • 橘紅:苦辛溫,1錢
  • 前胡:辛溫,1錢
  • 南星:苦辛溫,7分
  • 半夏:辛溫,1錢

做法:

  • 加入5片生薑
  • 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