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十三 (3)
卷之十三 (3)
1. 丹溪治痘疹活套
如下痢嘔逆者,宜木香理中湯。
如將欲起,腳色淡者,宜助血藥,如芎、歸、酒芍等,少加紅花以潤血色。將欲成就,腳色紫者屬熱,宜涼熱解毒,如升麻葛根湯之類,加酒芩連、連翹。甚者必用犀角,蓋犀角大能解痘毒。將靨時,全白色如豆殼者,乃因初起之時,飲水過多,其靨不齊,名曰倒靨,乃惡候也。宜以實表之劑,及消息大小二便何如。若大小二便秘澀,宜通之。
大便秘結,內外煩熱者,宜小柴胡加枳殼,或少服四順清涼飲子。
凡痘瘡,必要權度大小二便,不可不辨。
如大便黃黑色,其毒氣已盛,不可多與熱劑,宜少與化毒湯。若大小二便一有秘結,則腸胃壅遏,脈結絡滯,毒氣無從發泄,是以口開聲啞,肌肉黧黑,不旋踵而告變也。
如陷入者,宜加味四聖散,更以葫荽酒厚敷其身,薄敷其足,噀其床帳衣被,再用厚綿衣蓋之。仍不起,以獨聖散入木香煎服。
若痘已黑,宜宣風散加青皮。錢氏謂:黑陷青紫者,百祥丸下之;不黑者,不可下。其下者,乃瀉膀胱熱也。又云:此症下後身熱氣溫,欲飲水,不治。
如水穀消,或寒戰者,易理。蓋脾發可制其水,是以可治。如水穀不消,或寒戰者,為逆。難理。由脾病不能制水之故,用百祥丸防太峻,宜以宣風散代之,瀉後宜調養脾胃,用人參、白朮、茯苓等分,厚朴、木香減半。蓋瘡發,行肌肉之間,乃陽明主之,但得脾土一溫,胃氣隨暢,獨不可勝已泄之水乎,此錢氏不刊之秘旨也。
凡瘡欲出未出而吐利者,乃中焦停寒,或挾宿食。法當健脾氣。宜四君子加砂仁、陳皮,或和中散。挾宿食者,以紫霜丸。
凡痘已出而聲不變者,形病也;未出而聲變者,氣病也,宜用補肺散加生黃耆。
如痘出而聲不出者,乃形氣俱病也。如形病身病者,宜解毒防風湯。大便秘,宜當歸湯。小兒稟賦素弱者,宜預服十奇散,倍當歸加木香煎服。
凡痘一發,便密如蠶種布,或如糠秕者,急宜清表,用連翹升麻湯。
如痘未出而先發搐,是兼外感風寒之症,宜清茶送下解毒丸,及犀角地黃散。
如痘出不快,清便自調,乃邪在表也,當微發散,如升麻葛根湯之類。
如痘乾枯黑陷,身不大熱,大小便秘,是熱蓄於內,宜大黃湯送下宣風散。身表大熱者,不可下。
若瘡已發,稠密,微喘氣,渴欲飲水,宜微下,以當歸丸及龐氏地黃膏,或外以黃柏膏塗面,佳。
如值盛夏,暑熱正熾,適遇瘡發,煩渴,大便實者,宜玉露散,及甘露飲子。如或昏冒不知人,時作搐搦,到靨倒黑陷者,宜豬心龍腦膏之類。
白話文:
丹溪治痘疹活套
若患者出現下痢嘔逆(腹瀉嘔吐),應該服用木香理中湯。
如果痘疹將要發起,腳色發白,應服用補血的藥物,例如川芎、當歸、酒炒芍藥等,少加一點紅花來改善血色。如果痘疹將要成熟,腳色發紫,表示體內有熱,應該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例如升麻葛根湯等,再加入黃連、黃芩、連翹。病情嚴重者必須使用犀角,因為犀角具有很強的解毒功效。
如果痘疹形成時,顏色全白如同豆殼,這是因為初期喝水太多所導致的痘疹不均勻,稱為倒靨,是一種惡劣的徵兆。應該服用能使痘疹外顯的藥物,並觀察大小便的情況。如果大小便不通暢,應該服用通便藥物。
如果大便秘結,內外煩熱,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加枳殼,或少量服用四順清涼飲子。
所有痘瘡患者,都必須仔細觀察大小便的情況,不可忽視。
如果大便是黃黑色,表示毒氣已經很盛,不宜服用過多溫熱的藥物,應該少量服用化毒湯。如果大小便有任何便秘的情況,腸胃就會阻塞,脈絡不通,毒氣無法排出,因此會出現口乾聲啞、肌肉發黑等症狀,病情很快就會惡化。
如果痘疹陷下去,應該服用加味四聖散,並用芫荽酒厚敷全身,薄敷雙腳,噴灑在床帳和衣被上,再用厚棉被蓋住。如果還是沒有好轉,就服用獨聖散加入木香煎服。
如果痘疹已經發黑,應該服用宣風散加青皮。錢氏(指某位醫家)認為:痘疹發黑、陷下去、顏色青紫,可以用百祥丸治療;如果沒有發黑,就不能服用百祥丸。服用百祥丸是為了瀉去膀胱的熱。錢氏還說:這種病症服用百祥丸後,身體會感到溫暖,想喝水,但這並非治癒的徵兆。
如果患者能正常進食飲水,或有寒戰現象,比較容易治療。因為脾胃功能良好就能控制水分代謝。如果不能正常進食飲水,或有寒戰現象,則病情逆轉,難以治療,這是因為脾胃病變,無法控制水分代謝所致。使用百祥丸要避免藥力過強,宜用宣風散代替,瀉下之後要調理脾胃,服用人參、白朮、茯苓等量,厚朴、木香減半。因為痘瘡是發生在肌肉之間,屬於陽明經的範疇,只要脾土溫暖,胃氣順暢,就能自然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這是錢氏的獨門秘方。
痘疹將要發出卻尚未發出,且出現嘔吐腹瀉的症狀,這是中焦(脾胃)停積寒邪,或伴有宿食。應該調理脾胃,服用四君子湯加砂仁、陳皮,或和中散。如果伴有宿食,則服用紫霜丸。
痘疹已經發出但聲音沒有變化,是形體疾病;痘疹尚未發出但聲音已經變化,是氣虛疾病,應該服用補肺散加生黃耆。
如果痘疹發出但聲音不出,則是形氣皆病。如果是形體疾病,應該服用解毒防風湯;如果大便秘結,應該服用當歸湯。體質虛弱的小孩,應該預先服用十奇散,並加倍當歸、木香煎服。
痘疹剛發出,密密麻麻如同蠶豆或糠秕,應該迅速清熱解表,服用連翹升麻湯。
如果痘疹尚未發出,卻先出現抽搐,這是兼夾外感風寒的症狀,應該用清茶送服解毒丸,和犀角地黃散。
如果痘疹發出緩慢,大便通暢,是邪氣在表面的症狀,應該稍微發散,例如服用升麻葛根湯等。
如果痘疹乾枯、發黑、陷下去,身體沒有發熱,大小便不通暢,這是熱邪積聚於內,應該服用大黃湯送服宣風散。如果身體表面發熱,則不能服用大黃湯。
如果痘疹已經發出,密集、輕微喘氣,口渴想喝水,應該稍微瀉下,服用當歸丸和龐氏地黃膏,或在外用黃柏膏塗抹面部,效果良好。
如果正值盛夏,暑熱酷烈,恰逢痘疹發作,煩渴,大便秘結,應該服用玉露散和甘露飲子。如果出現昏迷不醒、抽搐、痘疹倒陷發黑等症狀,應該服用豬心龍腦膏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