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附方

當歸拈痛湯,治一切風熱毒。

防風通聖散,治一切風積熱毒。

十全大補湯,治一切癰疽潰後,大不收斂。一本加川烏、香附,名加味十全大補湯。

八物湯,治症同十全大補湯。以上俱見虛損門。

苦參丸,用苦參不拘多少為末,水丸服。

十宣散,人參、黃耆、當歸各三錢,甘草、川芎、桔梗各二錢,白芷二錢,厚朴五分,防風、肉桂各三分,水煎服。

聖愈湯,生熟地俱酒拌,蒸川芎、人參各五錢,當歸、酒洗黃耆,鹽水拌,各一錢,水煎服。

仙方活命飲,穿山甲用蛤粉炒黃色,甘草節、防風、沒藥、赤芍、白芷、歸尾、乳香各一錢,天花粉、貝母各八分,金銀花、陳皮各三錢,皂角刺炒黃一錢,用酒煎服。

人參敗毒散,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各一錢,水煎服。

白芷升麻湯,白芷錢半,升麻桔梗各一錢,生黃耆三錢,紅花、甘草各五分,酒芩四錢,酒水各半煎服。

人參黃耆湯,人參、黃耆、白朮、當歸、麥冬、蒼朮、神麯各一錢,甘草、陳皮、升麻各五分,黃柏酒拌三分,五味子九粒,水二盅,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破棺丹,硼砂五錢,烏梅一兩,搗丸如芡實大,噙化嚥下。又方芒硝、甘草各一兩,大黃二兩半,用半生半熟,煉蜜丸彈子大,童便調服。

白話文:

[附方]

當歸拈痛湯,用於治療所有由風熱引起的毒素問題。

防風通聖散,用於治療所有由風邪積聚和熱毒導致的病症。

十全大補湯,用於治療所有瘍疽潰爛後,傷口大面積無法癒合的情況。另有一版本加入川烏和香附,稱為加味十全大補湯。

八物湯,治療效果與十全大補湯相同。上述所有配方均可在虛損門找到。

苦參丸,苦參無定量磨成粉末,用水製成藥丸服用。

十宣散,人參、黃耆、當歸各三錢,甘草、川芎、桔梗各二錢,白芷二錢,厚朴五分,防風、肉桂各三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聖愈湯,生熟地黃均需用酒拌,蒸川芎、人參各五錢,當歸、黃耆(先用酒洗淨,再用鹽水拌)各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仙方活命飲,穿山甲用蛤粉炒至呈黃色,甘草節、防風、沒藥、赤芍、白芷、當歸尾、乳香各一錢,天花粉、貝母各八分,金銀花、陳皮各三錢,皁角刺炒至黃色一錢,用酒煎煮後服用。

人參敗毒散,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各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白芷升麻湯,白芷一錢半,升麻、桔梗各一錢,生黃耆三錢,紅花、甘草各五分,黃芩四錢,用半酒半水煎煮後服用。

人參黃耆湯,人參、黃耆、白朮、當歸、麥冬、蒼朮、神麯各一錢,甘草、陳皮、升麻各五分,黃柏(先用酒拌)三分,五味子九粒,用水二杯,薑三片,棗一個,煎煮後服用。

破棺丹,硼砂五錢,烏梅一兩,研磨成丸,大小如芡實,含化後吞下。另一方是芒硝、甘草各一兩,大黃二兩半(半生半熟),用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以童子尿調服。

2. 斑疹門

3.

斑乃紅色成片而無顆粒之分,疹乃紅赤小點而有顆粒可辨,二者皆屬於火。經云:諸痛疹癢,皆屬於火是也。又:少陽所致,為瘍疹是也。但有君相二火之分,是以潔古云:疹發焮腫於外者,屬三焦相火主之,謂之斑;若止小紅點隱見於皮膚之中者,謂之疹。蓋由火熱熏蒸肺金所致。

蓋肺主皮毛,故發於皮毛之間,乃有諸中而形諸外也。治宜清涼之藥泄火清肺為主。如通聖散之類可也。但因多端難執一法。是以又有脾胃虛極,無根之火遊行於皮膚之間而作斑疹者,又不可執以辛涼解散之劑,當要補中理胃為主,經云虛火可補是也。而方書謂之陰症發斑。

又有傷寒等病,熱毒內蓄,汗下失宜而致者,又不可執以補劑,當用玄參升麻湯,或用白虎湯之類為主,經云鬱火可發是也。而方書謂之陽毒發斑,外有時氣發斑。雖然種種不同,大法陽症發斑者,宜托裡清熱化斑涼血為主;陰症發斑,宜理中調胃補氣為先,參之以天時運氣加減,不可輕忽誤入。

白話文:

【討論】斑是呈現為一大片的紅色,並沒有明顯的顆粒狀,疹則是許多紅色的小點,可以清楚看到顆粒。這兩種情況都和「火」有關。古籍曾提到,各種疼痛、疹子、搔癢,都是因為「火」造成的。另外,少陽導致的情況,就是指的瘍疹。但是,這裡有「君火」和「相火」的區別。因此,潔古說過,如果疹子在皮膚上發炎腫脹,那是三焦相火造成的,我們稱之為「斑」;如果只是皮膚中出現小紅點,那我們就稱之為「疹」。這些情況,通常是由於火熱燻蒸肺部導致的。

肺部控制著皮毛,所以問題會出現在皮毛上,這就是身體內部的問題反映在外表上的現象。治療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清涼的藥物來消滅火熱,清理肺部。像通聖散這一類的藥物就可以。然而,因為原因多樣,不能僅僅依賴一種方法。所以,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脾胃非常虛弱,無根之火在皮膚間遊走,造成斑疹,這種情況就不能單純使用辛涼的藥物來解熱,而是應該以補中理胃為主,古籍中就有提到虛火可以通過補充來治療。這種情況,被醫書稱為「陰症發斑」。

再者,對於傷寒等疾病,如果體內熱毒積聚,出汗或排便的狀況不適當時,也會導致斑疹,這種情況就不能單純使用補充的藥物,而應該使用玄參升麻湯,或者白虎湯一類的藥物,古籍中就有提到鬱火可以透過發散來治療。這種情況,被醫書稱為「陽毒發斑」。此外,還有因為季節氣候變化導致的斑疹。

儘管這些情況各不相同,但基本原則是,對於陽症導致的斑疹,應該以清熱化斑,涼血為主;對於陰症導致的斑疹,則應以調理脾胃,補氣為先,根據天氣和個人體質進行調整,不可以輕易忽視,以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