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內傷之病,乃中氣不足之症。夫精氣者,即胃中水穀之精氣也,蓋人藉水穀以養生,而水穀之氣又賴脾土以輸化分布於藏府,灌溉於百骸。是以經云: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周流於一身,榮養於四末,以供無窮之用。苟脾氣被傷,則轉輸失職,胃雖受谷,不能輸布於各經,百病由此生焉。

白話文:

內傷疾病是中氣不足所致。精氣是指胃中食物的精華之氣,人靠食物來養活自己,而食物的精氣又依靠脾臟來運輸和分佈到各個臟腑,灌溉全身。因此經書上說:食物進入胃中,精氣遊走周流,向上輸送到脾臟,脾氣將精氣散佈,向上歸於肺部,調節水液代謝,向下輸送到膀胱,水精遍佈全身,五臟六腑共同運作,精氣在全身巡行,滋養四肢百骸,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能量。如果脾氣受傷,則運輸功能失常,胃中即使接受了食物,也不能將精氣輸布到各經脈,因此導致各種疾病。

古云:補腎不如補脾,此之謂也。若飲食失節,脾氣內乏,藏府俱無稟受,而內傷之病生焉。經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是也。況四肢皆原於脾,若勞役過度,脾氣亦從而病,脾病則胃雖受谷,無由傳化,故胃多從而傷。經云: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薰胸中是也。

白話文:

古人說:「補腎不如補脾」,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飲食不節制,就會損傷脾氣,五臟六腑都得不到滋養,就會產生內傷。經典中說:「飲食過量,腸胃必定受傷。」 何況四肢都由脾所養,如果過度勞累,也會損傷脾氣,脾氣受損,胃裡就算有了食物,也無法正常消化吸收,所以胃往往也會受損。經典中說:「勞累過度,身體虛弱,消化功能減弱,食物無法完全消化,上焦運轉不暢,下脘阻塞不通,胃氣上逆,導致胸中灼熱。「

況勞倦過極,其胸中陽和之氣皆亢成火,且曰飲食少進,中氣愈虧,不能升降,故使上焦之氣不行。經云:清陽不升是也。外乏飲食不入,內乏傳化,故使下脘之氣不通。經云:濁陰不降是也。上下不通,鬱熱之氣皆成壯火。經云:氣生壯火是也。

白話文:

況且過度勞累疲倦,會導致胸中的陽氣過剩而化火。加上飲食攝取過少,中氣更加虛虧,無法正常升降,從而導致上焦之氣不能運行。正如經文中所說:「清陽不升」。而外部因為飲食攝入不足,內部因為運化能力低下,導致下脘之氣不能流通。正如經文中所說:「濁陰不降」。上下氣機不通,鬱積的熱氣就會形成強烈的火熱之氣。正如經文中所說:「氣生壯火」。

其狀與外感相似,但外感之症元氣未虧,又加外淫所助,邪氣愈熾,故口鼻喘息粗大,聲音壯而有力;其內傷之症中氣已虧,又加壯火食氣,其氣愈之,是以無氣以動,而口鼻中皆短氣,少氣不足以息,聲音微弱,倦言。東垣內外傷辯之詳矣,茲不復辯,學者宜觀本論。但丹溪又謂:飲食勞倦雖皆內傷不足之症,然不可混同一例而治。

白話文:

它的症狀和外感類似,但外感病症是元氣未虧,加上外邪引發,邪氣越來越旺盛,所以口鼻呼吸喘促粗大,聲音響亮有力;內傷病症是中氣已虧,加上熱性食物火氣,其氣勢越來越強,因此沒有餘氣可以活動,而口鼻中氣息都短促,氣息不足以呼吸,聲音微弱,說話疲倦。東垣先生對內外傷辯論得很詳細,這裡不再爭論,學習者應該閱讀本論。但丹溪先生又說:飲食勞累雖然都是內傷不足的病症,但是不能混為一談而治療。

蓋勞倦傷誠為不足之症,若飲食則當有不足、有餘之分。蓋因飢乏以致胃氣空虛,固誠不足,若因過飽飲食致傷中氣,則又當為不足之中分為有餘。且傷酒又與傷食不同,蓋食乃有質之物,酒乃無質之氣,所以治法亦難同論,在乎各類推求可也。

白話文:

勞累過度會損傷身體,導致虛弱的症狀。飲食上要注意不足和有餘的區別。

如果因為飢餓導致胃氣虛弱,當然是虛弱不足。但如果因為過度飲食導致中氣受傷,那麼在虛弱不足中,還應該區分出有餘的情況。

另外,酒傷與食傷不同。食物是有形的物質,而酒是無形的氣體,所以治療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推敲。

是以勞役與飢所致,固當以補中益氣湯、升陽益氣湯之類選而用之;若因過食致傷,又當以枳朮丸、三稜消積丸之類加減用之,若因飲酒致傷,又以葛花解醒湯、枳朮消導丸之類損益用之。其中又有挾痰、挾外感之兼症,全在圓機活法,慎毋拘執一端,學者深思可也。

白話文:

因此,如果(胃痛)是由勞累或飢餓引起的,那麼應當選擇補中益氣湯、升陽益氣湯這類藥方來使用;如果(胃痛)是因過量飲食造成的,那麼應當增減使用枳朮丸、三稜消積丸這類藥物;如果(胃痛)是因飲酒造成的,那麼應當增減使用葛花解醒湯、枳朮消導丸這類藥物。其中還有伴有痰濕、伴有外感風寒的合併症狀,全在於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切勿拘泥於一種方法,學習者應深入思考此理。

2. 內傷脈法

內傷之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過在少陰則二倍,太陰則三倍。蓋右寸乃太陰肺,主皮毛;右關足太陰脾,主肌肉;故脾、肺二脈皆緊盛也。

白話文:

內臟受損的症狀:右手寸口脈(肺脈)的脈搏比人迎脈(脾脈)大一倍,如果過度損傷少陰(腎),脈搏會大兩倍,過度損傷太陰(脾),脈搏會大三倍。這是因為右手寸口脈屬於太陰肺經,主控皮膚;右手關脈屬於足太陰脾經,主控肌肉;所以脾肺兩脈都會感到緊繃強盛。

右寸氣口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之脈也。

右關脾脈大而數,數中顯緩,時一代也。大謂獨大於五脈,亦屬於虛,但不甚,勞役之脈也。

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但內濕。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此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之脈也。

右關脈沉而滑緩,此宿食不消之脈也。

白話文:

右邊寸口脈搏急促有力,跳動頻率快,而且時而出現暫停,再繼續跳動,這種脈象叫做「澀脈」,表示肺部元氣不足。這種脈象可能是飲食不節、過度勞累導致的嚴重虛弱。

右邊關脈搏有力且跳動頻率快,但跳動中又帶有緩慢,時而出現暫停,這種脈象叫做「大數脈」,表示脾臟虛弱。雖然脈搏有力,但相比其他四根脈搏明顯粗大,也說明體力不足,可能是過度勞累造成的。

右邊關脈搏虛弱,嚴重時甚至摸不到,但感覺內部濕潤,脾脈則有力但跳動頻率快,又帶有緩慢,時而出現暫停,這種脈象表示飲食不節,寒熱失調。

右邊關脈搏沉伏而滑動緩慢,這種脈象叫做「沉滑脈」,表示食物積滯,消化不良。

3. 治內傷大法

內傷之症,東垣雖是詳備,後丹溪謂世人病此者甚多。但中有挾痰、挾外感而動,治當補氣為主,治其所挾為標。

白話文:

內傷造成的疾病,張子和詳細地論述過,而朱丹溪後來認為這類病患很多。不過有些病人是伴有痰飲或外感因素,治療時應以補氣為主,並同時處理伴隨的因素。

如內傷輕而外感重,謂之外感挾內傷。法當先散外邪,而後補中氣;或以解散藥為君,以補中藥為臣、使。

如氣虛甚者,必少加附子以行參、耆之功。

白話文:

如果內部損傷較輕,但外部病邪較重,稱為外感夾雜內傷。治療方法應該是先驅散外部病邪,然後再補益內部氣血;或者以祛邪解表的藥物為主藥,以補益內臟的藥物為輔助藥。

如挾痰者,以補中益氣湯加半夏竹瀝、薑汁以為傳送。

白話文:

如果有痰症,可在補中益氣湯中加入半夏、竹瀝、薑汁,幫助將藥物傳送到患處。

4. 丹溪治內傷活套

內傷之症,乃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則六府之陽皆絕於外,而六府之陽氣傷也,氣傷藏乃病,藏病形乃應,是五藏、六府真氣皆不足也,惟止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故榮衛失守,諸病生焉。必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法當見本方後。

白話文:

內傷疾病是中氣虛弱造成的。中氣不足,則六腑的陽氣都會被阻隔在外,六腑的陽氣受損。陽氣受損就會傷及臟腑,臟腑受損就會表現出病症。這就是說,五臟六腑的真正氣血能量都不足,只有陰火旺盛,上犯陽氣,所以導致榮衛失去平衡,於是產生各種疾病。治療內傷疾病,必須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具體藥方請參閱後面。

如發斑,是胃氣虛甚,相火遊行於外,亦有因痰所致。

如因火,宜補而降之,痰熱宜微汗而發之,切不可下。

白話文:

如果出現斑疹,這是因為胃氣非常虛弱,導致相火在外遊走,也有時是因為痰造成的。

如果是因為火氣,應該補養並使之下降,痰多且有熱象的應當微微出汗來治療,切記不能用瀉下的方法。

如病退後燥渴不解,乃是蒸熱於肺。宜以甘草、參、耆煎湯,加薑汁少許,冷服,或獨參湯亦可。

白話文:

如果生病後口渴的症狀一直沒有改善,可能是肺部有熱氣。可以使用甘草、參鬚和耆草煎湯,加入少許薑汁,放涼後服用。或單獨用參鬚煎湯也可以。

5. 治內傷方

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是由黃耆、黨參、白術、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等藥材組成,具有補益中氣、提升體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中氣不足、體虛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狀。

治內傷中氣,脾濕不流,以致陰火上乘而發蒸蒸之熱;表上無陽,不能衛護皮毛,以致惡寒自汗。治宜益元氣以護皮毛,補中升胃氣以除熱蒸。故用黃耆益元氣,實腠理止汗而衛寒,人參、白朮、陳皮、甘草以補中,佐升麻、柴胡升胃氣,助黃柏以泄陽火而退蒸蒸之熱,當歸理氣血,各歸其所。

白話文:

治療內部受傷導致的脾胃虛弱,津液不暢,從而引起虛火上炎,出現發熱的症狀;身體表面陽氣不足,不能保護皮毛,導致惡寒自汗。治療方針是補益元氣以保護皮毛,健脾胃提升胃氣以消除發熱。

因此,使用黃耆來補益元氣,充實腠理止汗以抵禦寒氣,人參、白朮、陳皮、甘草來健脾胃,輔助升麻、柴胡提升胃氣,配合黃柏來瀉去虛火而緩解發熱,當歸調和氣血,使各臟器功能正常。

黃耆(甘溫,三錢),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二錢),陳皮(辛溫,七分),炙草(甘溫,五分),升麻(甘寒,四分),黃柏(苦寒,五分),當歸(辛甘溫,一錢),柴胡(苦辛,四分),水煎。溫服。

白話文:

材料:

  • 黃耆:甘溫,3 錢
  • 人參:甘溫,2 錢
  • 白朮:苦甘溫,2 錢
  • 陳皮:辛溫,7 分
  • 炙草:甘溫,5 分
  • 升麻:甘寒,4 分
  • 黃柏:苦寒,5 分
  • 當歸:辛甘溫,1 錢
  • 柴胡:苦辛,4 分

製作方法:

將上述材料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如咽乾者,加乾葛。

心刺痛者,乃血不足,倍當歸。

如精神短少,倍人參。

有痰,加生薑、半夏。

白話文:

如果喉嚨乾燥,加乾葛。

如果心口刺痛,是因為血液不足,需要加倍量的當歸。

如果精神不濟,加倍量的人參。

如果有痰,加入生薑和半夏。

如頭痛,加蔓荊;痛甚,加川芎;頂腦痛,加藁本、細辛。

白話文:

若有頭痛,加入蔓荊。

如果疼痛劇烈,則增加川芎。

針對頭頂疼痛,加入藁本和細辛。

如咳嗽,夏加麥門冬、五味;秋冬加黃芩、麻黃;春加佛耳草、款冬花;冬嗽者,乃肺中伏火,去參,加五味。

白話文:

對於咳嗽:

  • 夏季:加入麥門冬、五味子。
  • 秋冬季:加入黃芩、麻黃。
  • 春季:加入佛耳草、款冬花。
  • 冬季咳嗽:是由於肺中有潛伏的熱火,去掉人參,加入五味子。

如食不下者,乃胸中有寒,或氣滯。加青皮、陳皮、木香。寒月加益智仁、草豆蔻,夏加芩、連,秋加檳榔、砂仁。

如心下痞悶,加黃連、芍藥。

白話文:

如果吃不下東西,可能是因為胸中受寒,或氣滯。這時可以加入青皮、陳皮、木香。如果是在寒冷的月份,可以再加益智仁、草豆蔻;在夏季可以加芩、連;在秋季可以加檳榔、砂仁。

如腹痛者,加枳實、木香、砂仁、厚朴。天寒加生薑、肉桂。

白話文:

如果肚子痛,可以加入枳實、木香、砂仁、厚朴這些中藥材。天氣寒冷時,可以再加入生薑、肉桂來溫暖身體。

腹痛,加白芍、甘草;有寒加桂心。夏加芩、連、乾葛、白芍,冬加益智仁、草豆蔻、半夏。

白話文:

腹痛的治療:

  • 加入白芍和甘草。
  • 如果有寒氣,再加入桂心。
  • 夏天時,加入黃芩、連翹、乾葛和白芍。
  • 冬天時,加入益智仁、草豆蔻和半夏。

如脅痛,或喘急,加柴胡、甘草。

如腳軟乏力或痛,加黃柏;不已,加防己。

白話文:

如果出現脅痛或是呼吸急促,可以加入柴胡和甘草。

如果感到腿腳無力或是有疼痛,可以加入黃柏;如果症狀仍然沒有改善,則可以加入防己。

如耳鳴,目黃,頰頷腫,肩膊肘臂外後臁痛,面赤,肺脈洪大者,加羌活、防風、甘草、藁本等,以通其經血,仍加黃芩、黃連以消腫。

白話文:

如果出現耳鳴、眼睛發黃、臉頰和下顎腫脹、肩部、手臂和肘部後側疼痛、臉色發紅、肺脈搏動強盛等症狀,應加入羌活、防風、甘草、藁本等藥材,以疏通經血,再加入黃芩、黃連以消腫。

如咽痛,頷腫,脈大,面赤者,加黃芩、桔梗、生甘草。

如身體重者,乃風濕相搏。加羌活、防風、藁本、蒼朮。

如疼止,勿再服。

如長夏濕土客邪太旺者,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

升陽益氣湯

白話文:

如果患者感到咽喉疼痛、下巴腫脹、脈搏有力、臉色發紅,可以加入黃芩、桔梗、生甘草。

如果患者覺得身體沉重,可能是風濕相互搏鬥所致。可以加入羌活、防風、藁本、蒼朮。

如果疼痛消退,就不要再服用藥物。

如果患者是在長夏濕土之時,因為外邪過於旺盛導致濕熱之氣過盛,可以加入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

以上藥方為升陽益氣湯。

治過食傷中,傳化不及,脾濕壅塞,胃氣下溜,以致泄瀉,腹痛,小便短澀。治宜疏壅濕,導積滯,升胃氣可也。經云:風能勝濕。是以用防風、羌活、獨活等諸風藥以疏壅濕,厚朴導積滯;甘草、大棗健脾;升麻、柴胡升提下溜之胃氣;泄瀉不無損陰血,故加生地、白芍救陰血以止腹痛;佐澤瀉利小水,分消其濕以止瀉。

白話文:

治療因為飲食過度造成的損傷,脾胃運化功能失常,脾氣濕熱壅塞,胃氣向下滑落,導致腹瀉、腹痛,小便短少不通暢。治療應疏通濕熱壅塞,去除積滯,提升胃氣。醫書上說:風可以勝濕。因此使用防風、羌活、獨活等有發散風寒濕熱作用的藥物來疏通濕熱壅塞,用厚朴來去除積滯;甘草、大棗來健脾;升麻、柴胡來提升下滑的胃氣;腹瀉會損傷陰血,因此加入生地、白芍補救陰血以止腹痛;再用澤瀉利小便,化解濕熱以止瀉。

防風(辛溫,八分),羌活(辛溫,八分),獨活(辛溫,五分),厚朴(薑汁炒,一錢),炙草(甘溫,五分),大棗(甘溫,三枚),升麻(苦寒,七分),柴胡(苦寒,七分),生地(甘寒,七分),白芍(苦酸寒,七分),澤瀉(甘鹹寒,八分),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枳朮丸

白話文:

材料:

  • 防風:辛溫性,八分
  • 羌活:辛溫性,八分
  • 獨活:辛溫性,五分
  • 厚朴(用薑汁炒):一錢
  • 炙草:甘溫性,五分
  • 大棗:甘溫性,三枚
  • 升麻:苦寒性,七分
  • 柴胡:苦寒性,七分
  • 生地(生地黃):甘寒性,七分
  • 白芍:苦酸寒性,七分
  • 澤瀉:甘鹹寒性,八分
  • 水:二升

製作方法:

  1. 將所有藥材加入水中。

  2. 煎煮至剩下一升的水。

  3. 濾出藥液,趁溫熱飲用。

治飽食過度,輸化不及,致傷中氣。治宜健脾,導宿滯。故用白朮補中健脾為君,枳實導積滯,消宿食為臣,荷葉以助生髮之氣為佐。

白話文:

當過度飲食導致消化不良,損傷了中氣時,治療方法應以健脾和清除積滯為主。

因此,採用白朮來補益中氣、健脾作為君藥;枳實用來清除積滯和消散剩餘食物作為臣藥;荷葉用來幫助升發中氣作為佐藥。

白朮(苦甘溫,土炒,六兩),枳實(苦辛溫,薑汁炒,二兩),為末,用生荷葉包飯炊燥,搗末為丸。每以白湯送下三五十丸。

參苓白朮散

白話文:

白朮(具有苦、甘味,溫性,用土炒過,六兩),枳實(具有苦、辛味,溫性,用薑汁炒過,二兩),磨成粉末,用生荷葉包裹米飯蒸熟,搗碎成丸子。每次用白開水送下三五十丸。

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瀉利。治宜健脾和胃。經云:中氣不足者,甘以補之。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扁豆、薏苡、山藥、蓮肉諸甘溫,以補脾調胃進食止瀉利,少佐砂仁以止嘔。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厭食、嘔吐、腹瀉。治療宜健脾和胃。經書上說:中氣不足的人,要用甘味去補。因此使用人參、白朮、茯苓、扁豆、薏苡仁、山藥、蓮肉等溫和的甘味藥材,來補脾胃、促進食慾、止瀉止痢,再少加一點砂仁來止嘔。

人參(甘溫,二兩),白朮(苦甘溫,二兩),茯苓(甘淡平,二兩),薏苡仁(甘溫,一兩),扁豆(甘溫,去殼,薑汁炒,二兩),蓮肉(甘澀,去心,二兩),山藥(甘溫,二兩),桔梗(苦辛溫,一兩),砂仁(甘辛溫,五錢),甘草(一兩,炙),為細末。每食後用棗湯調下五七分,日三服。

白話文:

人參(性甘溫,兩量),白朮(性苦甘溫,兩量),茯苓(性甘淡平,兩量),薏苡仁(性甘溫,一量),扁豆(性甘溫,去殼後用薑汁炒,兩量),蓮肉(性甘澀,去心,兩量),山藥(性甘溫,兩量),桔梗(性苦辛溫,一量),砂仁(性甘辛溫,五錢),甘草(一量,炙),研磨成細粉。每次進食後,用棗湯調和,服用五到七分,每天服用三次。

如噤口痢,易石蓮肉,和石菖蒲二兩、木香一兩,粳米湯下。如休息痢,砂糖調下。

丹溪保和丸

白話文:

如果出現噤口痢,容易導致口乾舌燥,可以用石蓮肉、石菖蒲(各兩錢)和木香(一錢)一起煮水,用粳米湯送服。如果是休息痢,可以用砂糖調服。

治飽食過度,致傷中氣,食積不消,胸腹滿悶,痰喘等症。只由宿食傷脾,運化不健,以致中焦氣不舒而為滿悶,津液鬱而成痰。治宜導除宿食,而運化自健,餘症自瘳,是以用山楂、麥芽、神麯消宿食健脾,為君;陳皮散鬱氣,為臣;茯苓、半夏、萊菔子等以豁痰,為佐;連翹去胃中之濕熱,為使。

白話文:

針對因飽食過度導致脾胃受損、消化不良、胸腹脹悶、氣喘等症狀,是由於積食傷脾,運化功能受阻,導致中焦氣機不暢而產生脹悶,津液積聚而化為痰。治療應以導除宿食,使運化功能恢復,其他症狀自然會痊癒。因此方中使用山楂、麥芽、神麴來消食健脾,為君藥;陳皮疏導鬱滯之氣,為臣藥;茯苓、半夏、萊菔子等燥化痰濕,為佐藥;連翹清熱利濕,為使藥。

山楂(甘溫,四兩),麥芽(甘溫,二兩),神麯(苦辛溫,二兩),陳皮(辛溫,二兩),茯苓(甘淡平,兩半),半夏(苦辛溫,兩半),萊菔子(辛溫,一兩半),連翹(苦寒,一兩),共為末,用神麯打糊為丸。以米飲下三五十丸。

白話文:

山楂(溫熱,四兩)、麥芽(溫熱,二兩)、神曲(微苦微辛偏溫,二兩)、陳皮(辛溫,二兩)、茯苓(甘淡平和,兩半)、半夏(微苦微辛偏溫,兩半)、蘿蔔籽(辛溫,一兩半)、連翹(偏寒,一兩)。全部磨成細粉,用神曲調和做成藥丸。用米湯送服三五十丸。

此藥腹中若無食積者不可服,蓋山楂大能克化食積,若無食積反損脾胃正氣,是以體虛之人忌此。

三稜消積丸

白話文:

這藥如果肚子裡沒有食物積滯的人不能服用,因為山楂很能消除食物積滯,如果沒有食物積滯反而會損害脾胃的正常功能,因此體質虛弱的人要避免使用。

治食生冷硬物過多,致傷中氣,運化不及,郁成積滯,必腹喘悶。治宜去積滯而中氣自健。是以用三稜、莪朮、巴豆、神麯攻積滯,為本;丁香、茴香、益智溫脾和胃,為標;青皮、陳皮行鬱氣,為佐。

白話文:

治療因過量食用冷硬食物,造成中氣受損,運化功能不足,鬱結形成積滯,導致腹脹胸悶。治療方法應以消除積滯為本,中氣才能恢復健康。因此,使用三稜、莪朮、巴豆、神麯來化解積滯;丁香、茴香、益智溫暖脾胃,作為輔助;青皮、陳皮疏通鬱氣,作為輔佐。

三稜(苦辛溫,麵包煨,一兩),莪朮(苦辛溫,炒,八錢),巴豆(辛熱,炒褐色,三十五粒),神麯(苦辛溫,一兩),丁香(辛熱,一兩),茴香(辛甘溫,一兩),益智仁(辛溫,一兩),陳皮(苦辛溫,去白,一兩),桔梗(苦辛溫,八錢),基斯坦,共為末,以醋攪糊丸。每食前薑湯下二三十丸,觀人之勇怯加減,再效,止後服。

枳實導滯丸

白話文:

三稜(苦、辛、溫,用麵包裹烘焙,一兩)、莪朮(苦、辛、溫,炒製,八錢)、巴豆(辛、熱,炒成褐色,三十五粒)、神麴(苦、辛、溫,一兩)、丁香(辛、熱,一兩)、茴香(辛、甘、溫,一兩)、益智仁(辛、溫,一兩)、陳皮(苦、辛、溫,去掉白色,一兩)、桔梗(苦、辛、溫,八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醋調成糊狀製作成丸子。在每次進餐前,用薑湯送服二三十丸。根據患者的勇氣和膽量進行加減,如果症狀改善,則繼續服用,症狀停止後停止服用。

治因飲食濕熱之物過度,致傷中氣不得施化,郁聚而作痞滿。法當導去濕熱,而痞滿自消。經云:苦可勝濕,寒可除熱。故用芩、連、大黃諸苦寒下濕除熱,為君;枳實神麯化宿積,導滯氣,消痞滿,為臣;白朮補中健脾,為佐;茯苓、澤瀉利小水,分消其濕,為使。

白話文:

當因攝取過多濕熱食物而導致脾胃受損、消化不良,濕熱鬱積而產生痞滿感(飽脹不適)。治療時應導除濕熱,痞滿自然會消除。

根據經典記載:「苦味藥物可以祛濕,寒涼藥物可以清熱。」因此,使用苦寒的黃芩、黃連、大黃等藥物來清熱利濕,作為主藥;用枳實和神麯來化解積滯、疏通氣滯、消除痞滿,作為輔助藥物;用白朮補益脾胃,作為佐藥;用茯苓和澤瀉利尿,幫助消除濕氣,作為輔佐藥物。

黃連(苦寒,二兩),黃芩(苦寒,二兩),大黃(苦寒,二兩),枳實(辛溫,一兩),白朮(苦甘溫,二兩),茯苓(甘淡平,一兩),神麯(苦辛溫一兩),澤瀉(鹹寒,一兩),共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子大。每白湯下三五十丸,以利為度。

白話文:

材料:

  • 黃連(苦寒):2 兩
  • 黃芩(苦寒):2 兩
  • 大黃(苦寒):2 兩
  • 枳實(辛溫):1 兩
  • 白朮(苦甘溫):2 兩
  • 茯苓(甘淡平):1 兩
  • 神曲(苦辛溫):1 兩
  • 澤瀉(鹹寒):1 兩

製作方法:

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用湯汁浸泡蒸餅,捏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每次用溫開水送服 30-50 粒,以瀉利為度。

本方加木香、檳榔各一兩,名木香導滯丸。治症同前。

白朮和胃丸

白話文:

本方加上木香和檳榔各一兩,稱為木香導滯丸。治療的病症與前面相同。

白術和胃丸

治中氣虛弱,運動失常,以致津液鬱而為痰,逆氣壅而為痞脹。治宜補中健脾運動,其症自瘳。經云:中氣不足,補之以甘溫。是以用人參、白朮、炙草諸甘溫以補中健脾,為君;厚朴、檳榔、木香、枳實散滯氣,為臣;半夏、生薑、陳皮豁痰,為使。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導致體內津液積聚成痰,氣體鬱積成脹氣。治療方法是補氣健脾,讓氣血運行正常,症狀自然會好轉。醫書上說:中氣不足,可用甘溫補中。因此使用人參、白朮、炙甘草等溫熱藥物補氣健脾,作為君藥為主;厚朴、檳榔、木香、枳實散去滯氣,作為臣藥輔助;半夏、生薑、陳皮化痰,作為使藥引導。

人參(甘溫,四兩),白朮(苦甘溫,三兩),炙草(甘溫,一兩),檳榔(辛溫,七錢),厚朴(薑汁炒,一兩),木香(苦辛溫,五錢),枳實(苦辛寒,七錢),生薑(辛溫,一兩),陳皮(去白,七錢),半夏(苦辛溫,一兩),共為細末,以湯浸蒸餅,丸如梧子大。每食後以米飲下三五十丸,日三服。

麥冬清肺飲

白話文:

人參(甘溫,160 克),白朮(苦甘溫,120 克),炙甘草(甘溫,40 克),檳榔(辛溫,28 克),厚朴(用薑汁炒過,40 克),木香(苦辛溫,20 克),枳實(苦辛寒,28 克),生薑(辛溫,40 克),陳皮(去除白瓤,28 克),半夏(苦辛溫,40 克)。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熱水浸泡後蒸製成餅,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進餐後,用米湯送服 30-50 丸,每日服用三次。

治勞役過度,以致精神短少,倦怠,少氣不足以息,衄血,吐血等症。蓋勞役則傷脾,脾傷則健運失常,以致膻中陽氣鬱而成火。經云:氣生壯火是也。火愈既盛,元氣愈消,是以精神倦怠,少氣不足以息。經云:壯火食氣是也。火性炎上,是以載血上出諸竅而為吐衄等症。

白話文:

這個方法治療長時間過度勞動而導致精神不佳、疲倦、呼吸困難、鼻子出血、吐血等症狀。過度勞動會損傷脾臟,脾臟受損導致運化功能異常,於是胸中陽氣鬱結化為火氣。經典記載:「氣壯則生火」。火氣過盛,元氣就會衰弱,所以精神疲倦,呼吸困難,不能喘息。經典記載:「壯火會消耗元氣」。火氣性質向上,所以會導致血液上湧,從鼻子和嘴巴流出,造成吐血、鼻血等症狀。

治療之法當以補中瀉火。經云:虛火可補是也。故用人參、黃耆補中益氣,為君;紫菀、麥冬、五味泄火清肺金,為臣;白芍、歸身救陰血,為使。

白話文:

治療方法應該以補益元氣、清瀉火熱為主。醫書說:虛火可用補藥治療。因此此方使用人參、黃耆補益元氣,作為君藥;紫菀、麥冬、五味子清瀉肺火,作為臣藥;白芍、熟地黃補充陰血,作為佐藥。

人參(甘溫,三錢),黃耆(甘溫,二錢),炙草(甘溫,一錢),歸身(甘溫,二錢),紫菀(苦辛溫,補虛益肺、止吐血、清痰,一兩),五味子(甘酸,清肺金),白芍(酸寒,一錢),麥門冬(苦甘寒,清肺金,滋腎水),水煎,熱服。

白話文:

人參(味甘性溫,三錢)

黃耆(味甘性溫,二錢)

炙草(味甘性溫,一錢)

當歸(味甘性溫,二錢)

紫菀(味苦辛性溫,補虛益肺、止吐血、清痰,一兩)

五味子(味甘酸,清肺)

白芍(味酸性寒,一錢)

麥門冬(味苦甘性寒,清肺、滋腎,一錢)

用水煎煮,熱飲。

雙和散

治神疲色瘁,氣血兩虛。是以用黃耆、肉桂、炙草以補氣,歸、地、白芍以養血。

白話文:

治療精神疲倦、面色憔悴,氣血兩虛的情況。因此使用黃耆、肉桂、炙甘草來補氣,當歸、熟地、白芍來養血。

黃耆(甘溫,三錢),肉桂(辛甘熱,五分),炙草(甘溫,五分),川芎(辛溫,六分),歸身(辛甘溫,二錢),熟地黃(甘寒,二錢),白芍藥(苦酸寒,一錢),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凡大病之後,氣血兩虛者,宜服此藥調理可也。

升陽益胃散

白話文:

黃耆(甜性溫,三錢),桂皮(辛辣甜性熱,五分),甘草(甜性溫,五分),川芎(辛辣溫,六分),當歸身(辛辣甜性溫,二錢),生地黃(甜性寒,二錢),白芍藥(苦味酸性寒,一錢),水兩碗,煎成一碗。趁溫熱時服用。

治體重肢節疼痛,口燥舌乾,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短澀,不欲食,食不消,灑淅惡寒,潮熱。此皆中氣虧敗,脾濕壅遏,陽氣不伸。治宜補中,疏壅濕,升提陽氣。是以用人參、白朮、黃耆、炙草補中健脾,進飲食;羌活、獨活、防風疏壅濕,除體重疼痛;柴胡、升麻提陽氣;茯苓、澤瀉利小水以滲濕;黃連以勝熱;陳皮、半夏以散逆氣;白芍扶陰以救血。

白話文:

治療四肢關節疼痛,口乾舌燥,飲食沒有味道,大便異常,小便量少且顏色深黃,不想吃東西,吃東西也消化不良,怕冷又發熱。這些症狀都是因為中氣虛弱,脾臟被濕氣阻滯,陽氣無法運行所致。治療應以補益中氣,疏通濕氣,提升陽氣為主。所以使用人參、白朮、黃耆、甘草來補益中氣健脾,促進食慾;羌活、獨活、防風來疏通濕氣,消除四肢疼痛;柴胡、升麻來提升陽氣;茯苓、澤瀉來利尿祛濕;黃連來清熱;陳皮、半夏來散發不順的氣;白芍來補陰以養血。

人參(甘溫,三錢),黃耆(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七分),羌活(辛溫,七分),防風(辛溫,一錢),獨活(苦辛溫,七分),柴胡(苦寒,一錢),升麻(苦寒,八分),茯苓(甘淡平,一錢),澤瀉(甘鹹寒,一錢),黃連(苦寒,七分),陳皮(苦辛溫,一錢),半夏(苦辛溫,八分),白芍(苦酸寒,八分),加姜三片、棗二枚,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人參(溫和,三錢),黃耆(溫和,二錢),白朮(微苦溫和,一錢),甘草(溫和,七分),羌活(溫和辛辣,七分),防風(溫和辛辣,一錢),獨活(微苦辛辣,七分),柴胡(微苦涼,一錢),升麻(微苦涼,八分),茯苓(甘平淡,一錢),澤瀉(甘鹹涼,一錢),黃連(微苦涼,七分),陳皮(微苦辛辣,一錢),半夏(微苦辛辣,八分),白芍(微苦酸涼,八分),加入薑三片、棗子兩個,加水煎煮。飯後服用。

服藥小便利,而病愈加增劇者,是以不當利小便,宜去茯苓澤瀉。如喜食,一二日不可飽食,以藥力尚少,恐胃氣易傷,不得轉運生髮,以致泄瀉,須稍食滋味之物或美食,助藥以增升浮之胃氣,慎不可淡食以助邪氣之降沉。宜稍復形體,使胃氣與藥轉運升降。又勿大勞,使元氣復傷。如胃氣稍完,則宜少食嘉果之類,以助藥力。經云:五果為助是也。

升陽順氣湯

白話文:

服用藥物後,小便量有些增加,但病情卻更加嚴重的,是因為不適合利小便,應該去掉茯苓和澤瀉。如果食慾好,一兩天內不要吃太飽,因為藥力還不大,擔心胃氣容易受損,不能夠轉化運作生髮陽氣,導致腹瀉,需要稍微吃一些有味道的食物或美食,幫助藥物提升胃氣,不可吃清淡的食物,這樣會幫助邪氣下降。應該稍微恢復體力,讓胃氣和藥物一起轉化運作升降。另外,不要過度勞累,以免元氣再次受損。如果胃氣稍微恢復,就應該少吃一些美味的水果之類的食物,以幫助藥力。經書中說:五果有幫助藥力的作用。

治飲食、勞倦失宜,致傷中氣,腹脅滯悶,遇春口淡無味,夏月炎熱尚亦惡寒,飢亦如飽,時發蒸熱,不喜冷物。盡由中氣虧敗,生髮之氣不得伸越之故。蓋脾傷則運動失常,中焦之氣不得伸布,是以腹脅滿悶;口乃脾之竅,春乃木旺之時,脾土愈虧,是以口淡無味;元氣已虧,夏月陽又外泄,腹中陽氣愈乏,是以時雖炎熱身仍惡寒;脾病不能消穀,是以飢亦如飽;胃中虛寒,是以不喜冷物;胃氣下溜,陰火上乘,是以時發蒸熱。治宜補中、升陽、益元氣可也。

白話文:

治療飲食、勞累不適造成中氣受傷,腹脅悶脹,在春天口淡無味,夏天炎熱時還會怕冷,肚子餓了也覺得吃飽了,有時會發熱,不喜歡吃冷的東西。這些症狀都是由於中氣虛弱,生髮之氣不能暢通所致。脾臟受傷,運化就會失常,中焦之氣無法正常運行,因此腹脅脹悶;口是脾臟的表徵,春天是木氣旺盛的季節,脾土虛弱會加重,因此口淡無味;元氣已經不足,夏天又會耗散陽氣,腹中陽氣更加缺乏,因此即使在炎熱的天氣也會怕冷;脾臟有病無法消化食物,因此肚子餓了也覺得吃飽了;胃中虛寒,因此不喜歡吃冷的東西;胃氣下沉,陰火上升,因此有時會發熱。治療應該以補中氣、升陽氣、益元氣為主。

故用人參、白朮、甘草補中,助黃耆益元氣,為君;升麻、柴胡升提陽氣,為臣,陳皮、半夏散鬱氣以除滿悶,神麯、草蔻和脾胃以進飲食,二者為佐;當歸救陰血,分理氣血,各歸其所,黃柏泄陰火以除蒸熱,二者為使。

白話文:

因此使用人參、白朮、甘草來補益脾胃,幫助黃耆增強元氣,這些藥材是主要藥物;升麻、柴胡升提陽氣,是輔助藥物;陳皮、半夏疏散鬱氣以消除腹脹,神麯、草蔻調和脾胃以促進飲食,這兩味藥材是佐使藥物;當歸補救陰血,分理氣血,讓各臟腑得到它們需要的氣血,黃柏瀉掉陰火以消除潮熱,這兩味藥材是引經藥物。

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二錢),炙草(甘溫,八分),黃耆(甘溫,二錢),升麻(苦寒,五分),陳皮(苦辛溫,一錢),半夏(辛溫,八分),神麯(苦辛溫,八分),草蔻(辛溫,八分),柴胡(苦寒,五分),當歸(辛甘溫,一錢),黃柏(苦寒,四分),加姜三片,水煎。食後,日進三服,作二服。

調中益氣湯

白話文:

人參(甘味溫性,二錢),白朮(苦甘味溫性,二錢),炙甘草(甘味溫性,八分),黃耆(甘味溫性,二錢),升麻(苦味寒性,五分),陳皮(苦辛味溫性,一錢),半夏(辛味溫性,八分),神麯(苦辛味溫性,八分),草蔻(辛味溫性,八分),柴胡(苦味寒性,五分),當歸(辛甘味溫性,一錢),黃柏(苦味寒性,四分),加入三片生薑,水煎。在進食後服用,每天服三次,每次服兩劑。

治四體倦怠,身體沉重,肢節疼痛,胸腹脹滿,煩心不安,口失滋味,大小二便頻數,或上飲下便,夏月飧泄,水穀不化,或便後下痢膿血,咽膈不通,或痰唾稠黏,口中沃沫,食入復出,耳鳴耳聾,目中溜火,視物昏花,胬肉紅絲,熱壅頭目,不得安臥,少氣無力,不思飲食,或大便二三日一見,或澀而不行,其脈弦緩。此皆中氣虧敗,陽氣不得上升所致。

白話文:

用於治療全身疲憊、身體沉重、四肢疼痛、胸腹脹滿、煩躁不安、口無味道、大小便次數增多,或上吐下瀉,夏季腹瀉,食物不能消化,或大便後有膿血,咽喉不通暢,或痰液粘稠,口中唾液多,吃完後又吐出來,耳鳴耳聾,眼中有紅光,視物模糊,皮膚上有紅絲,頭部發熱,難以入睡,氣短無力,食慾不振,或兩三天一次大便,或大便乾澀不通暢,脈搏細弱有力。這些都是因為中氣虛弱、陽氣不能上升所造成的。

蓋脾主四肢,脾病是以四肢倦怠;脾主舒化水穀,脾傷則舒化不及,以致水濕之氣滲流肢節,壅塞皮膚,是以身體沉重,肢節疼痛;中焦之氣因脾傷不得舒運,壅塞而為胸腹脹滿,煩心不安;口乃脾之竅,脾病是以口失滋味;經云:氣主拘掇,中焦氣餒,不能拘掇水穀,是以大小二便頻數,或上飲下便,中氣本虛矣,夏月陽氣又泄,胃中陽乏不能消穀,是以夏月飧泄,米穀不化;脾裹血,脾病不能裹血,是以或便後見利膿血;胃氣下陷不能上升,是以咽膈不通;津液因脾不磨不能轉運,凝聚而為痰涎,是以或痰吐稠黏,口中沃沫;胃因脾病不能容納水穀,是以食入復出;中焦陽氣為因為脾失轉運不得舒暢,鬱而成火上衝,是以耳鳴耳聾,目中溜火,視物昏花,胬肉紅絲,熱壅頭目不得安臥;中氣不足,是以短氣無力;脾病不能克化水穀,是以不思飲食;水穀外入既少,則內便溺亦無,況又胃氣不生,脾血不濡,大腸枯燥,是以大便或二三日只一見,或澀而不行,夫弦乃肝脈,緩屬脾脈,肝脈乘脾,脾虛可驗。治宜補中、升陽益氣。

白話文:

脾臟主管四肢的運作,脾臟如果生病,就會出現四肢倦怠的症狀。脾臟負責運化和消化水谷(食物),如果脾臟受損,運化功能就會不足,導致水濕之氣滲透到四肢關節,阻塞皮膚,所以才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疼痛的症狀。由於脾臟受損,中焦的氣機無法正常運轉,會造成胸腹脹滿、心煩意亂。嘴巴是脾臟的竅穴,所以脾臟如果有疾病,嘴巴就會失去味覺。古書上說:「氣具有凝聚收攝的功能。」當脾臟的氣虛弱不振,無法凝聚和收攝水谷時,就會出現大小便頻繁,或上吐下瀉的狀況,這是因為中氣本來就虛弱,夏天陽氣又容易被洩散,胃中的陽氣不足,無法消化食物,所以夏天容易出現腹瀉,導致米飯無法消化吸收。脾臟具有包裹血液的功能,如果脾臟生病,就無法包裹住血液,所以偶爾會在便後看到膿血。脾胃之氣下陷,導致食物無法正常上升,而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脾臟無法運化津液,導致津液凝聚成痰涎,因此可能會出現痰液黏稠難以咳出、口中充滿泡沫的狀況。因為脾臟生病,胃部無法容納水谷,所以食物進入之後會馬上吐出來。由於脾臟無法正常運轉,導致中焦陽氣鬱結化火,上衝頭目,所以會出現耳鳴耳聾、眼中冒火、視物昏花、臉上出現紅絲,甚至會出現熱氣鬱結於頭目,導致無法安眠。中氣不足會導致氣短無力。脾臟生病,無法消化水谷,導致不想進食。由於外部攝取的食物很少,所以排出的大小便也會很少,加上胃氣不生,脾血不足,導致大腸乾燥,因此大便可能會兩三天一次,或者乾硬無法排出。弦脈屬於肝脈,緩脈屬於脾脈,當肝脈超過脾脈時,表示脾氣虛弱。治療方法宜採用補中、升陽益氣的方法。

是以用人參、炙草補中兼助陽,黃耆益陽氣,為本;蒼朮健脾,兼助木香、陳皮疏壅氣,為標;升麻、柴胡升引胃氣上騰,為佐使。

白話文:

因此,使用人參和炙甘草來補氣助陽,黃耆來增強陽氣,作為基礎;蒼朮健脾,同時使用木香和陳皮來疏導氣滯,作為輔助;升麻和柴胡升提胃氣,作為佐使。

人參(甘溫,五錢),炙草(甘溫,一錢),黃耆(甘溫,五分),蒼朮(辛溫,二錢),木香(苦辛溫,七分),陳皮(去白,錢半),升麻(苦寒,六分),柴胡(苦寒,六分),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將人參(味甘性溫,用量五錢)、炙草(味甘性溫,用量一錢)、黃耆(味甘性溫,用量五分)、蒼朮(味辛性溫,用量二錢)、木香(味苦辛性溫,用量七分)、陳皮(去掉白色部分,用量半錢)、升麻(味苦性寒,用量六分)、柴胡(味苦性寒,用量六分)放入水中煎煮。在餐後服用。

如時見燥熱,乃下元陰火蒸發。加生地五分、黃柏四分。

如大便虛坐不得,了了不得,腹中逼迫者,乃血虛澀之故。加當歸一錢。

如身體沉重,小便數多。倍蒼朮,加澤瀉、茯苓、黃柏。

如胃氣不和,嘔逆並有痰。加生薑、半夏。

如腹痛,惡熱而渴。加白芍、黃芩。

腹痛惡寒,加桂心、白芍,名桂枝芍藥湯。

如冬月腹痛者,不可用芍藥,以其性寒故也,宜加少辛薑、半夏。

大抵內傷之病,乃虛損之症,宜甘多辛少之藥為主治,蓋甘補而辛散也。

葛花解酲湯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燥熱的情況,就是下焦陰火蒸發導致的。要加入生地五分、黃柏四分。

如果病人大便不成形、虛坐無力、腹中逼迫,是血虛澀滯引起的。要加入當歸一錢。

如果病人身體沉重、小便次數增多,要加倍蒼朮,並加入澤瀉、茯苓、黃柏。

如果病人胃氣不和、嘔吐並伴有痰,要加入生薑、半夏。

如果病人腹痛、發熱且口渴,要加入白芍、黃芩。

如果病人腹痛怕冷,要加入桂心、白芍,稱為「桂枝芍藥湯」。

如果病人是在冬天腹痛,就不要用芍藥,因為芍藥性寒,應該加入少許生薑、半夏。

總的來說,內傷病症都是虛損造成的,治療應該以甘味藥為主,辛味藥為輔,因為甘味補益,辛味散解。

葛花解酲湯

治飲食酒膩之物過多,致傷中氣,痞悶不思飲食,小便赤澀。蓋中氣被傷,不能輸布水谷之氣,以致中焦之氣不得舒布而為痞悶;胃中宿食不消,是以不思飲食;夫酒是濕熱之飲,乃膀胱寒水之類,為因脾病不能四布濕熱,蓄於膀胱,是以小便赤澀。治宜解酒毒,消宿食,導濕熱為本,補中,健脾,行鬱氣為標。

白話文:

當飲食攝取過度,尤其是油膩和酒類,會傷害中氣,導致胸悶腹脹、食慾不振和尿液發紅且灼熱。

這是因為中氣受傷,無法輸送水穀(食物)的營養,導致中焦氣機不暢通而形成胸悶腹脹;胃中食物無法消化,因此食慾不振;酒是一種濕熱之物,而膀胱中貯藏寒水,因為脾臟病變無法疏布濕熱,這些濕熱就蓄積在膀胱,導致小便發紅且灼熱。

治療時應該以解酒毒、消化宿食、疏導濕熱為根本原則,並兼顧補中、健脾、疏通鬱氣。

是以用葛花解酒毒,以神麯、砂仁、白豆蔻等消宿食,茯苓、豬苓、澤瀉等利小便導濕熱,人參、白朮補中健脾,生薑、陳皮、青皮、木香等行鬱氣而除痞悶。

白話文:

因此,使用葛花來解除酒毒,使用神麴、砂仁、白豆蔻等來消除宿食,使用茯苓、豬苓、澤瀉等來利尿導濕熱,使用人參、白朮來補中健脾,使用生薑、陳皮、青皮、木香等來疏通鬱氣,消除脹悶。

葛花(甘平,五錢),神麯(苦辛溫,一兩),砂仁(辛溫,五錢),茯苓(甘平,一兩),白蔻(辛溫,五錢),豬苓(淡平,七錢),澤瀉(甘鹹寒,七錢),人參(甘溫,五錢),白朮(苦甘溫,七錢),生薑(辛溫,五錢),橘紅(苦辛溫,七錢),木香(辛溫,一兩),青皮(苦辛寒,導積滯,一兩),共為末。每五錢食前水調服,或煎湯亦可。

參朮調中湯

白話文:

葛花(味甘,性平,5錢),神曲(味苦、辛,性溫,1兩),砂仁(味辛,性溫,5錢),茯苓(味甘,性平,1兩),白蔻(味辛,性溫,5錢),豬苓(味淡,性平,7錢),澤瀉(味甘、鹹,性寒,7錢),人參(味甘,性溫,5錢),白朮(味苦、甘,性溫,7錢),生薑(味辛,性溫,5錢),橘紅(味苦、辛,性溫,7錢),木香(味辛,性溫,1兩),青皮(味苦、辛,性寒,有導滯的作用,1兩),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用5錢,在飯前用溫水調服,也可以煎湯服用。

治痞滿,不思飲食,喘嗽蒸熱,此皆中氣有虧所致。蓋中氣被傷,運動無力,水穀之氣不及四布,鬱於中焦,是以痞滿、不思飲食等症作矣;其胞中陽氣亦為脾病,不得輸運,鬱而成火上炎,是以喘嗽蒸熱等症生焉。治療之法理宜補中益氣,使運達之權健行,則痞悶不食等症自息,喘嗽蒸熱之痰自療。

白話文:

治療腹部脹滿、食慾不振、氣喘咳嗽、發熱的症狀。這些症狀都是由於中氣虛弱所造成的。

因為中氣受傷,運化功能無力,食物消化後的營養物質無法輸送至全身,滯留在中焦(脾胃部位),因此出現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脾胃中的陽氣也因為脾病而無法運化,鬱結而化火上炎,因此出現氣喘咳嗽、發熱等症狀。

治療的方法應以補益中氣為主,讓中氣運化功能恢復正常,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就會自然消失;氣喘咳嗽的痰液也會自行化解。

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炙草、黃耆補中益氣,為君;桑白皮、麥門冬、五味子清肺金止喘嗽,為臣;青皮、陳皮行滯氣消痞悶,為佐;地骨皮解蒸熱,為使。

白話文:

因此,使用人參、白朮、茯苓、炙草和黃耆來補中益氣,作為主要的藥材;使用桑白皮、麥門冬和五味子來清肺護金、止咳鎮喘,作為輔助藥材;使用青皮和陳皮來疏肝行氣、消除痞悶,作為佐藥;使用地骨皮來清熱解毒,作為引導藥。

人參(甘溫,三分),白朮(苦甘溫,五分),茯苓(甘淡平,二分),炙草(甘溫,三分),黃耆(甘溫,四分),桑皮(苦酸寒,三分),麥門(苦甘涼,二分),五味(酸平,二十個),青皮(苦辛寒,二分),陳皮(苦辛溫,二分),地骨皮(苦寒,二分),水煎。食後溫服。忌言語勞役。

白話文:

人參(溫熱,三分)

白朮(苦甘溫,五分)

茯苓(甘淡,二分)

炙草(溫熱,三分)

黃耆(溫熱,四分)

桑皮(苦酸寒,三分)

麥門冬(苦甘涼,二分)

五味子(酸,20個)

青皮(苦辛寒,二分)

陳皮(苦辛溫,二分)

地骨皮(苦寒,二分)

用清水煎煮。飯後溫服。

注意事項: 忌諱說話和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