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1. 卷之五
2. 內傷門
3. 論
內傷之病,乃中氣不足之症。夫精氣者,即胃中水穀之精氣也,蓋人藉水穀以養生,而水穀之氣又賴脾土以輸化分布於藏府,灌溉於百骸。是以經云: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周流於一身,榮養於四末,以供無窮之用。苟脾氣被傷,則轉輸失職,胃雖受谷,不能輸布於各經,百病由此生焉。
古云:補腎不如補脾,此之謂也。若飲食失節,脾氣內乏,藏府俱無稟受,而內傷之病生焉。經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是也。況四肢皆原於脾,若勞役過度,脾氣亦從而病,脾病則胃雖受谷,無由傳化,故胃多從而傷。經云: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薰胸中是也。
況勞倦過極,其胸中陽和之氣皆亢成火,且曰飲食少進,中氣愈虧,不能升降,故使上焦之氣不行。經云:清陽不升是也。外乏飲食不入,內乏傳化,故使下脘之氣不通。經云:濁陰不降是也。上下不通,鬱熱之氣皆成壯火。經云:氣生壯火是也。
其狀與外感相似,但外感之症元氣未虧,又加外淫所助,邪氣愈熾,故口鼻喘息粗大,聲音壯而有力;其內傷之症中氣已虧,又加壯火食氣,其氣愈之,是以無氣以動,而口鼻中皆短氣,少氣不足以息,聲音微弱,倦言。東垣內外傷辯之詳矣,茲不復辯,學者宜觀本論。但丹溪又謂:飲食勞倦雖皆內傷不足之症,然不可混同一例而治。
蓋勞倦傷誠為不足之症,若飲食則當有不足、有餘之分。蓋因飢乏以致胃氣空虛,固誠不足,若因過飽飲食致傷中氣,則又當為不足之中分為有餘。且傷酒又與傷食不同,蓋食乃有質之物,酒乃無質之氣,所以治法亦難同論,在乎各類推求可也。
是以勞役與飢所致,固當以補中益氣湯、升陽益氣湯之類選而用之;若因過食致傷,又當以枳朮丸、三稜消積丸之類加減用之,若因飲酒致傷,又以葛花解醒湯、枳朮消導丸之類損益用之。其中又有挾痰、挾外感之兼症,全在圓機活法,慎毋拘執一端,學者深思可也。
白話文:
[討論]內傷疾病,是因為中氣不足的症狀。精氣,指的是胃裡消化食物後產生的精華氣息,人靠食物來維持生命,而食物的營養要靠脾臟來轉換並分配到各個器官,滋潤全身。經典裡提到:食物進入胃中,會產生精華氣息,向上傳遞至脾臟,脾臟再將精華分散,再送至肺部,調節水份運行,向下送至膀胱,水分精華廣泛散佈,五臟六腑同步運作,流遍全身,滋養四肢末端,供應無盡的能量需求。一旦脾臟受損,就會無法正常運作,即使胃部仍能接受食物,卻無法將營養分配到各個部位,各種疾病便由此產生。
古人說:補腎不如補脾,就是這個意思。如果飲食不節制,脾臟內氣力衰竭,各器官無法得到足夠的養分,內傷病便會發生。經典提到:飲食過量,腸胃會受傷害,就是這個道理。而且四肢都源自脾臟,如果勞累過度,脾臟也會受損,脾臟受損,即使胃部能接受食物,也無法進行正常的代謝,因此胃部也容易受損。
過度疲勞,胸中的陽氣會轉變為火氣,而且飲食減少,中氣更為虧損,無法進行正常的升降,導致上焦的氣息無法流通。經典提到:清陽無法上升,就是這個情況。外部缺乏食物攝入,內部代謝受阻,導致下焦的氣息無法流通。經典提到:濁陰無法下降,就是這個情況。上下不通暢,鬱結的熱氣形成強烈的火氣。
這種情況和外界感染很相似,但外界感染時體內元氣尚未耗盡,再加上外界的影響,邪氣會更加旺盛,因此呼吸急促,聲音洪亮有力;而內傷時中氣已經虧損,加上強烈的火氣消耗體力,氣息更為衰弱,因此口鼻的呼吸都很短促,呼吸困難,聲音微弱,疲倦乏力。東垣對內外傷的區別已有詳細說明,這裡不再重複,學習者應該自行閱讀相關理論。但是丹溪認為:飲食和勞累雖然都是內傷不足的症狀,但不能一概而論。
勞累確實是不足的症狀,但飲食可能有不足和過剩的情況。因為飢餓導致胃氣虛弱,確實是不足,但如果飲食過量導致中氣受傷,就屬於不足中的過剩。而且酒精和食物的傷害不同,食物是有實質的物質,酒精是無實質的氣息,因此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因此,對於勞累和飢餓導致的問題,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升陽益氣湯等藥方;如果因為過量飲食導致的問題,可以使用枳朮丸、三稜消積丸等藥方;如果因為喝酒導致的問題,可以使用葛花解醒湯、枳朮消導丸等藥方。其中還可能伴有痰多或外界感染等複雜情況,需要靈活運用治療方法,不要固守一端,學習者需要深入思考。
4. 內傷脈法
內傷之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過在少陰則二倍,太陰則三倍。蓋右寸乃太陰肺,主皮毛;右關足太陰脾,主肌肉;故脾、肺二脈皆緊盛也。
右寸氣口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之脈也。
右關脾脈大而數,數中顯緩,時一代也。大謂獨大於五脈,亦屬於虛,但不甚,勞役之脈也。
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但內濕。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此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之脈也。
右關脈沉而滑緩,此宿食不消之脈也。
白話文:
內傷的病症,會出現右寸氣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的情況,如果是少陰經絡的問題,則會大兩倍,太陰經絡的問題,則會大三倍。因為右寸位置對應的是太陰肺,主管皮毛;而右關位置對應的是足太陰脾,主管肌肉;所以脾、肺兩條脈絡都會呈現緊繃且旺盛的狀態。
如果右寸氣口脈快速且強烈,同時還伴有時常的遲滯和澀感,其中澀感是肺部原本的脈象,遲滯表示元氣無法順利連接。這通常是由於飲食沒有規律,勞累過度,是極度虛弱的脈象。
右關脾脈如果強烈且快速,但在快速中又顯得緩慢,並伴有時常的遲滯。這種脈象比其他五脈獨特的大,屬於虛弱,但程度不是非常嚴重,通常是由於勞累過度造成的。
如果右關胃脈衰弱,甚至隱藏到幾乎看不見,這通常是內部濕氣過重。脾脈如果強烈快速且微微緩慢,伴有時常的遲滯,這通常是由於飲食沒有規律,以及身體對冷暖溫度調節失當造成的脈象。
如果右關脈象沉著滑緩,這通常是食物積存未消化的脈象。
5. 治內傷大法
內傷之症,東垣雖是詳備,後丹溪謂世人病此者甚多。但中有挾痰、挾外感而動,治當補氣為主,治其所挾為標。
如內傷輕而外感重,謂之外感挾內傷。法當先散外邪,而後補中氣;或以解散藥為君,以補中藥為臣、使。
如氣虛甚者,必少加附子以行參、耆之功。
如挾痰者,以補中益氣湯加半夏竹瀝、薑汁以為傳送。
白話文:
關於治療內傷的大原則,東垣的論述雖然已經非常詳細周全,但後來丹溪指出,這種病症在世人中非常普遍。然而,其中有些病情是夾雜著痰濕,或是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發作,治療上應該以補氣為主要方向,同時針對那些夾雜的問題進行輔助治療。
如果內傷較輕,而外來的感染較重,這就稱為外感夾內傷。這種情況下,應首先用藥物去驅除外來的邪氣,然後再補充中氣;或者在處方中,將能驅邪的藥作為主藥,而補氣的藥作為輔助和調節的成分。
對於氣血非常虛弱的患者,必須加入少量的附子,以增強人參、黃耆等補藥的功效。
如果是夾雜著痰濕的內傷,則可以在補中益氣湯中加入半夏、竹瀝和薑汁,以幫助藥物的吸收和運送。
6. 丹溪治內傷活套
內傷之症,乃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則六府之陽皆絕於外,而六府之陽氣傷也,氣傷藏乃病,藏病形乃應,是五藏、六府真氣皆不足也,惟止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故榮衛失守,諸病生焉。必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法當見本方後。
如發斑,是胃氣虛甚,相火遊行於外,亦有因痰所致。
如因火,宜補而降之,痰熱宜微汗而發之,切不可下。
如病退後燥渴不解,乃是蒸熱於肺。宜以甘草、參、耆煎湯,加薑汁少許,冷服,或獨參湯亦可。
白話文:
【丹溪治療內傷的策略】
內傷的病症,主要是因為中氣不足。當中氣不足時,六腑的陽氣就會無法正常運作,這會導致六腑的陽氣受損。一旦氣血受傷,臟器就會生病,而身體的外在表現也會反映出臟器的問題。這表示五臟六腑的真氣都處於不足的狀態。然而,只有陰火異常旺盛,向上侵擾陽氣的部分,因此人體的營養和防禦系統失去平衡,各種疾病便隨之而來。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主要使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具體方法請參考後續的藥方。
如果出現發斑的情況,這是因為胃氣非常虛弱,導致相火在外遊走,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痰所致。
如果是因為火氣過旺,應採取補充和降火的方式來治療;如果是痰熱導致,則應採取輕微出汗的方式來治療,千萬不可使用瀉下的方式。
如果病後出現乾燥口渴的現象,這通常是因為肺部受到蒸熱的影響。這時可以使用甘草、人參和黃耆煮湯,加入少量薑汁,冷卻後服用,或者單獨用人參湯也可以。
7. 治內傷方
補中益氣湯
治內傷中氣,脾濕不流,以致陰火上乘而發蒸蒸之熱;表上無陽,不能衛護皮毛,以致惡寒自汗。治宜益元氣以護皮毛,補中升胃氣以除熱蒸。故用黃耆益元氣,實腠理止汗而衛寒,人參、白朮、陳皮、甘草以補中,佐升麻、柴胡升胃氣,助黃柏以泄陽火而退蒸蒸之熱,當歸理氣血,各歸其所。
黃耆(甘溫,三錢),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二錢),陳皮(辛溫,七分),炙草(甘溫,五分),升麻(甘寒,四分),黃柏(苦寒,五分),當歸(辛甘溫,一錢),柴胡(苦辛,四分),水煎。溫服。
如咽乾者,加乾葛。
心刺痛者,乃血不足,倍當歸。
如精神短少,倍人參。
有痰,加生薑、半夏。
如頭痛,加蔓荊;痛甚,加川芎;頂腦痛,加藁本、細辛。
如咳嗽,夏加麥門冬、五味;秋冬加黃芩、麻黃;春加佛耳草、款冬花;冬嗽者,乃肺中伏火,去參,加五味。
如食不下者,乃胸中有寒,或氣滯。加青皮、陳皮、木香。寒月加益智仁、草豆蔻,夏加芩、連,秋加檳榔、砂仁。
如心下痞悶,加黃連、芍藥。
如腹痛者,加枳實、木香、砂仁、厚朴。天寒加生薑、肉桂。
腹痛,加白芍、甘草;有寒加桂心。夏加芩、連、乾葛、白芍,冬加益智仁、草豆蔻、半夏。
如脅痛,或喘急,加柴胡、甘草。
如腳軟乏力或痛,加黃柏;不已,加防己。
如耳鳴,目黃,頰頷腫,肩膊肘臂外後臁痛,面赤,肺脈洪大者,加羌活、防風、甘草、藁本等,以通其經血,仍加黃芩、黃連以消腫。
如咽痛,頷腫,脈大,面赤者,加黃芩、桔梗、生甘草。
如身體重者,乃風濕相搏。加羌活、防風、藁本、蒼朮。
如疼止,勿再服。
如長夏濕土客邪太旺者,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
升陽益氣湯
治過食傷中,傳化不及,脾濕壅塞,胃氣下溜,以致泄瀉,腹痛,小便短澀。治宜疏壅濕,導積滯,升胃氣可也。經云:風能勝濕。是以用防風、羌活、獨活等諸風藥以疏壅濕,厚朴導積滯;甘草、大棗健脾;升麻、柴胡升提下溜之胃氣;泄瀉不無損陰血,故加生地、白芍救陰血以止腹痛;佐澤瀉利小水,分消其濕以止瀉。
防風(辛溫,八分),羌活(辛溫,八分),獨活(辛溫,五分),厚朴(薑汁炒,一錢),炙草(甘溫,五分),大棗(甘溫,三枚),升麻(苦寒,七分),柴胡(苦寒,七分),生地(甘寒,七分),白芍(苦酸寒,七分),澤瀉(甘鹹寒,八分),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枳朮丸
治飽食過度,輸化不及,致傷中氣。治宜健脾,導宿滯。故用白朮補中健脾為君,枳實導積滯,消宿食為臣,荷葉以助生髮之氣為佐。
白朮(苦甘溫,土炒,六兩),枳實(苦辛溫,薑汁炒,二兩),為末,用生荷葉包飯炊燥,搗末為丸。每以白湯送下三五十丸。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瀉利。治宜健脾和胃。經云:中氣不足者,甘以補之。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扁豆、薏苡、山藥、蓮肉諸甘溫,以補脾調胃進食止瀉利,少佐砂仁以止嘔。
人參(甘溫,二兩),白朮(苦甘溫,二兩),茯苓(甘淡平,二兩),薏苡仁(甘溫,一兩),扁豆(甘溫,去殼,薑汁炒,二兩),蓮肉(甘澀,去心,二兩),山藥(甘溫,二兩),桔梗(苦辛溫,一兩),砂仁(甘辛溫,五錢),甘草(一兩,炙),為細末。每食後用棗湯調下五七分,日三服。
如噤口痢,易石蓮肉,和石菖蒲二兩、木香一兩,粳米湯下。如休息痢,砂糖調下。
丹溪保和丸
治飽食過度,致傷中氣,食積不消,胸腹滿悶,痰喘等症。只由宿食傷脾,運化不健,以致中焦氣不舒而為滿悶,津液鬱而成痰。治宜導除宿食,而運化自健,餘症自瘳,是以用山楂、麥芽、神麯消宿食健脾,為君;陳皮散鬱氣,為臣;茯苓、半夏、萊菔子等以豁痰,為佐;連翹去胃中之濕熱,為使。
山楂(甘溫,四兩),麥芽(甘溫,二兩),神麯(苦辛溫,二兩),陳皮(辛溫,二兩),茯苓(甘淡平,兩半),半夏(苦辛溫,兩半),萊菔子(辛溫,一兩半),連翹(苦寒,一兩),共為末,用神麯打糊為丸。以米飲下三五十丸。
此藥腹中若無食積者不可服,蓋山楂大能克化食積,若無食積反損脾胃正氣,是以體虛之人忌此。
三稜消積丸
治食生冷硬物過多,致傷中氣,運化不及,郁成積滯,必腹喘悶。治宜去積滯而中氣自健。是以用三稜、莪朮、巴豆、神麯攻積滯,為本;丁香、茴香、益智溫脾和胃,為標;青皮、陳皮行鬱氣,為佐。
三稜(苦辛溫,麵包煨,一兩),莪朮(苦辛溫,炒,八錢),巴豆(辛熱,炒褐色,三十五粒),神麯(苦辛溫,一兩),丁香(辛熱,一兩),茴香(辛甘溫,一兩),益智仁(辛溫,一兩),陳皮(苦辛溫,去白,一兩),桔梗(苦辛溫,八錢),基斯坦,共為末,以醋攪糊丸。每食前薑湯下二三十丸,觀人之勇怯加減,再效,止後服。
枳實導滯丸
治因飲食濕熱之物過度,致傷中氣不得施化,郁聚而作痞滿。法當導去濕熱,而痞滿自消。經云:苦可勝濕,寒可除熱。故用芩、連、大黃諸苦寒下濕除熱,為君;枳實神麯化宿積,導滯氣,消痞滿,為臣;白朮補中健脾,為佐;茯苓、澤瀉利小水,分消其濕,為使。
黃連(苦寒,二兩),黃芩(苦寒,二兩),大黃(苦寒,二兩),枳實(辛溫,一兩),白朮(苦甘溫,二兩),茯苓(甘淡平,一兩),神麯(苦辛溫一兩),澤瀉(鹹寒,一兩),共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子大。每白湯下三五十丸,以利為度。
本方加木香、檳榔各一兩,名木香導滯丸。治症同前。
白朮和胃丸
治中氣虛弱,運動失常,以致津液鬱而為痰,逆氣壅而為痞脹。治宜補中健脾運動,其症自瘳。經云:中氣不足,補之以甘溫。是以用人參、白朮、炙草諸甘溫以補中健脾,為君;厚朴、檳榔、木香、枳實散滯氣,為臣;半夏、生薑、陳皮豁痰,為使。
人參(甘溫,四兩),白朮(苦甘溫,三兩),炙草(甘溫,一兩),檳榔(辛溫,七錢),厚朴(薑汁炒,一兩),木香(苦辛溫,五錢),枳實(苦辛寒,七錢),生薑(辛溫,一兩),陳皮(去白,七錢),半夏(苦辛溫,一兩),共為細末,以湯浸蒸餅,丸如梧子大。每食後以米飲下三五十丸,日三服。
麥冬清肺飲
治勞役過度,以致精神短少,倦怠,少氣不足以息,衄血,吐血等症。蓋勞役則傷脾,脾傷則健運失常,以致膻中陽氣鬱而成火。經云:氣生壯火是也。火愈既盛,元氣愈消,是以精神倦怠,少氣不足以息。經云:壯火食氣是也。火性炎上,是以載血上出諸竅而為吐衄等症。
治療之法當以補中瀉火。經云:虛火可補是也。故用人參、黃耆補中益氣,為君;紫菀、麥冬、五味泄火清肺金,為臣;白芍、歸身救陰血,為使。
人參(甘溫,三錢),黃耆(甘溫,二錢),炙草(甘溫,一錢),歸身(甘溫,二錢),紫菀(苦辛溫,補虛益肺、止吐血、清痰,一兩),五味子(甘酸,清肺金),白芍(酸寒,一錢),麥門冬(苦甘寒,清肺金,滋腎水),水煎,熱服。
雙和散
治神疲色瘁,氣血兩虛。是以用黃耆、肉桂、炙草以補氣,歸、地、白芍以養血。
黃耆(甘溫,三錢),肉桂(辛甘熱,五分),炙草(甘溫,五分),川芎(辛溫,六分),歸身(辛甘溫,二錢),熟地黃(甘寒,二錢),白芍藥(苦酸寒,一錢),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凡大病之後,氣血兩虛者,宜服此藥調理可也。
升陽益胃散
治體重肢節疼痛,口燥舌乾,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短澀,不欲食,食不消,灑淅惡寒,潮熱。此皆中氣虧敗,脾濕壅遏,陽氣不伸。治宜補中,疏壅濕,升提陽氣。是以用人參、白朮、黃耆、炙草補中健脾,進飲食;羌活、獨活、防風疏壅濕,除體重疼痛;柴胡、升麻提陽氣;茯苓、澤瀉利小水以滲濕;黃連以勝熱;陳皮、半夏以散逆氣;白芍扶陰以救血。
人參(甘溫,三錢),黃耆(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七分),羌活(辛溫,七分),防風(辛溫,一錢),獨活(苦辛溫,七分),柴胡(苦寒,一錢),升麻(苦寒,八分),茯苓(甘淡平,一錢),澤瀉(甘鹹寒,一錢),黃連(苦寒,七分),陳皮(苦辛溫,一錢),半夏(苦辛溫,八分),白芍(苦酸寒,八分),加姜三片、棗二枚,水煎。食後服。
服藥小便利,而病愈加增劇者,是以不當利小便,宜去茯苓澤瀉。如喜食,一二日不可飽食,以藥力尚少,恐胃氣易傷,不得轉運生髮,以致泄瀉,須稍食滋味之物或美食,助藥以增升浮之胃氣,慎不可淡食以助邪氣之降沉。宜稍復形體,使胃氣與藥轉運升降。又勿大勞,使元氣復傷。如胃氣稍完,則宜少食嘉果之類,以助藥力。經云:五果為助是也。
升陽順氣湯
治飲食、勞倦失宜,致傷中氣,腹脅滯悶,遇春口淡無味,夏月炎熱尚亦惡寒,飢亦如飽,時發蒸熱,不喜冷物。盡由中氣虧敗,生髮之氣不得伸越之故。蓋脾傷則運動失常,中焦之氣不得伸布,是以腹脅滿悶;口乃脾之竅,春乃木旺之時,脾土愈虧,是以口淡無味;元氣已虧,夏月陽又外泄,腹中陽氣愈乏,是以時雖炎熱身仍惡寒;脾病不能消穀,是以飢亦如飽;胃中虛寒,是以不喜冷物;胃氣下溜,陰火上乘,是以時發蒸熱。治宜補中、升陽、益元氣可也。
故用人參、白朮、甘草補中,助黃耆益元氣,為君;升麻、柴胡升提陽氣,為臣,陳皮、半夏散鬱氣以除滿悶,神麯、草蔻和脾胃以進飲食,二者為佐;當歸救陰血,分理氣血,各歸其所,黃柏泄陰火以除蒸熱,二者為使。
人參(甘溫,二錢),白朮(苦甘溫,二錢),炙草(甘溫,八分),黃耆(甘溫,二錢),升麻(苦寒,五分),陳皮(苦辛溫,一錢),半夏(辛溫,八分),神麯(苦辛溫,八分),草蔻(辛溫,八分),柴胡(苦寒,五分),當歸(辛甘溫,一錢),黃柏(苦寒,四分),加姜三片,水煎。食後,日進三服,作二服。
調中益氣湯
治四體倦怠,身體沉重,肢節疼痛,胸腹脹滿,煩心不安,口失滋味,大小二便頻數,或上飲下便,夏月飧泄,水穀不化,或便後下痢膿血,咽膈不通,或痰唾稠黏,口中沃沫,食入復出,耳鳴耳聾,目中溜火,視物昏花,胬肉紅絲,熱壅頭目,不得安臥,少氣無力,不思飲食,或大便二三日一見,或澀而不行,其脈弦緩。此皆中氣虧敗,陽氣不得上升所致。
蓋脾主四肢,脾病是以四肢倦怠;脾主舒化水穀,脾傷則舒化不及,以致水濕之氣滲流肢節,壅塞皮膚,是以身體沉重,肢節疼痛;中焦之氣因脾傷不得舒運,壅塞而為胸腹脹滿,煩心不安;口乃脾之竅,脾病是以口失滋味;經云:氣主拘掇,中焦氣餒,不能拘掇水穀,是以大小二便頻數,或上飲下便,中氣本虛矣,夏月陽氣又泄,胃中陽乏不能消穀,是以夏月飧泄,米穀不化;脾裹血,脾病不能裹血,是以或便後見利膿血;胃氣下陷不能上升,是以咽膈不通;津液因脾不磨不能轉運,凝聚而為痰涎,是以或痰吐稠黏,口中沃沫;胃因脾病不能容納水穀,是以食入復出;中焦陽氣為因為脾失轉運不得舒暢,鬱而成火上衝,是以耳鳴耳聾,目中溜火,視物昏花,胬肉紅絲,熱壅頭目不得安臥;中氣不足,是以短氣無力;脾病不能克化水穀,是以不思飲食;水穀外入既少,則內便溺亦無,況又胃氣不生,脾血不濡,大腸枯燥,是以大便或二三日只一見,或澀而不行,夫弦乃肝脈,緩屬脾脈,肝脈乘脾,脾虛可驗。治宜補中、升陽益氣。
是以用人參、炙草補中兼助陽,黃耆益陽氣,為本;蒼朮健脾,兼助木香、陳皮疏壅氣,為標;升麻、柴胡升引胃氣上騰,為佐使。
人參(甘溫,五錢),炙草(甘溫,一錢),黃耆(甘溫,五分),蒼朮(辛溫,二錢),木香(苦辛溫,七分),陳皮(去白,錢半),升麻(苦寒,六分),柴胡(苦寒,六分),水煎。食後服。
如時見燥熱,乃下元陰火蒸發。加生地五分、黃柏四分。
如大便虛坐不得,了了不得,腹中逼迫者,乃血虛澀之故。加當歸一錢。
如身體沉重,小便數多。倍蒼朮,加澤瀉、茯苓、黃柏。
如胃氣不和,嘔逆並有痰。加生薑、半夏。
如腹痛,惡熱而渴。加白芍、黃芩。
腹痛惡寒,加桂心、白芍,名桂枝芍藥湯。
如冬月腹痛者,不可用芍藥,以其性寒故也,宜加少辛薑、半夏。
大抵內傷之病,乃虛損之症,宜甘多辛少之藥為主治,蓋甘補而辛散也。
葛花解酲湯
治飲食酒膩之物過多,致傷中氣,痞悶不思飲食,小便赤澀。蓋中氣被傷,不能輸布水谷之氣,以致中焦之氣不得舒布而為痞悶;胃中宿食不消,是以不思飲食;夫酒是濕熱之飲,乃膀胱寒水之類,為因脾病不能四布濕熱,蓄於膀胱,是以小便赤澀。治宜解酒毒,消宿食,導濕熱為本,補中,健脾,行鬱氣為標。
是以用葛花解酒毒,以神麯、砂仁、白豆蔻等消宿食,茯苓、豬苓、澤瀉等利小便導濕熱,人參、白朮補中健脾,生薑、陳皮、青皮、木香等行鬱氣而除痞悶。
葛花(甘平,五錢),神麯(苦辛溫,一兩),砂仁(辛溫,五錢),茯苓(甘平,一兩),白蔻(辛溫,五錢),豬苓(淡平,七錢),澤瀉(甘鹹寒,七錢),人參(甘溫,五錢),白朮(苦甘溫,七錢),生薑(辛溫,五錢),橘紅(苦辛溫,七錢),木香(辛溫,一兩),青皮(苦辛寒,導積滯,一兩),共為末。每五錢食前水調服,或煎湯亦可。
參朮調中湯
治痞滿,不思飲食,喘嗽蒸熱,此皆中氣有虧所致。蓋中氣被傷,運動無力,水穀之氣不及四布,鬱於中焦,是以痞滿、不思飲食等症作矣;其胞中陽氣亦為脾病,不得輸運,鬱而成火上炎,是以喘嗽蒸熱等症生焉。治療之法理宜補中益氣,使運達之權健行,則痞悶不食等症自息,喘嗽蒸熱之痰自療。
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炙草、黃耆補中益氣,為君;桑白皮、麥門冬、五味子清肺金止喘嗽,為臣;青皮、陳皮行滯氣消痞悶,為佐;地骨皮解蒸熱,為使。
人參(甘溫,三分),白朮(苦甘溫,五分),茯苓(甘淡平,二分),炙草(甘溫,三分),黃耆(甘溫,四分),桑皮(苦酸寒,三分),麥門(苦甘涼,二分),五味(酸平,二十個),青皮(苦辛寒,二分),陳皮(苦辛溫,二分),地骨皮(苦寒,二分),水煎。食後溫服。忌言語勞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