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4)

1. 丹溪治血症活套

凡諸血症,皆是陽盛陰虛,君、相二火亢甚,煎迫其血出於諸竅。宜以四物湯知母黃柏,補陰降火為主。

白話文:

所有出血症狀都是因為陽氣過盛,陰氣虛弱,心火和肝火過度旺盛,灼傷血液而從各個部位流出。治療時應以四物湯作為基礎,再加入知母和黃柏,以補充陰氣和減少火氣為主要目的。

如衄血、咳血、吐痰帶血絲出者,皆從肺出來。本方加酒芩、茅花以瀉肺。

如衄血、吐血,從胃中來。本方加石膏、知母以瀉胃火。

如唾血、咯血及潮熱咳血,皆從腎中來。本方加梔子、黃柏,少加肉桂,以瀉腎中火。

白話文:

如果出現吐血、咳血和發熱咳血等症狀,都源於腎臟虛熱。這個方劑裡加了梔子、黃柏,再少加一點肉桂,以瀉去腎臟中的虛火。

如小便血於溺孔中出、頻數作淋、作痛或雜尿而出者,乃從膀胱中來。本方加梔子、瞿麥、牛膝、滑石之類,瀉膀胱火。

白話文:

如果小便帶血,而且頻繁地解尿,又伴有疼痛或混雜尿液一起排出,這些情況都是從膀胱內發生的。本方加入梔子、瞿麥、牛膝、滑石等藥物,可以清瀉膀胱的熱火。

如大便未糞而血先來者,謂之近血,乃從大腸中來。本方加檳榔枳實槐花、條芩之類,以泄大腸經火。

白話文:

如果大便還沒排出來,血就先出現,稱為「近血」,這是從大腸中流出來的。這個方子加入檳榔、枳實、槐花、條芩等藥物,以瀉掉大腸經的火氣。

如先大便而後血來者,謂之遠血,乃自小腸中來。本方加木通、茱萸、炒黃連之類,以泄小腸經火是也。

白話文:

如果先排便後纔出血,稱為「遠血」,是指血來自小腸。這個處方中加入木通、茱萸、炒黃連等藥物,目的是疏通小腸經絡的熱氣。

如血出口鼻者,本方加犀角、芩、黃之類以清之,或加茅花、棕櫚灰之類以止之,或加童便、韭汁、山茶花牡丹皮之類以降之。

白話文:

如果血液從口鼻流出,可以加入犀角、黃芩、黃連等清熱的藥物,也可以加入茅花、棕櫚灰等止血的藥物,或者加入童便、韭汁、山茶花、牡丹皮等降血壓的藥物。

吐血覺胸中氣塞,上吐紫血者,壯實人宜桃仁承氣湯下之。

如血出大便者,本方加紅花側柏葉、條芩之類以清之,或加地榆荊芥白芷、茆花之類以止之。

白話文:

如果排便時出血,則在原本的藥方中加入紅花、側柏葉、條芩等以清除積熱,或者加入地榆、荊芥、白芷、茆花等以止血。

如血出小便者,本方加瞿麥、天麥二門冬、梔子之類以清之,或加滑石、木通、大小薊之類以行之。

白話文:

如果尿中帶血,可以加入瞿麥、天麥冬、二冬門、梔子等藥材來清熱止血。或者加入滑石、木通、大薊、小薊等藥材來促進排尿。

凡先吐紅,後見痰嗽,乃是陰虛火動,火不下降。亦宜四物湯為主,加降火導痰之藥。

凡先痰嗽,而後見紅者,多是痰鬱積熱。宜降痰火為急。

凡痰嗽者中帶紅,此是胃中滯血,熱蒸而出。重者用梔子,輕者枳實亦效。

凡忽暴吐紫黑血一碗許者,無害,吐出愈好。此乃熱傷血死於中。宜四物湯、解毒湯

白話文:

如果突然吐出約一碗紫黑色血,不用擔心,吐出越多越好。這是因為體內的熱氣損傷了血液而導致的。建議服用四物湯和解毒湯來治療。

凡大吐血不止。宜以炒乾姜調童便服之,立止。此從治法。

凡舌上無故出血,如線不止,以槐花炒,研末,乾摻之。

凡嘔血,用韭汁、童便、薑汁磨鬱金,飲之,其血自消。

凡怒氣逆甚,則嘔血暴甚。治宜靜養,經云:抑怒以全陰,是也。

咯血,乃痰帶血絲是也。宜四物湯合地黃膏牛膝膏加薑汁、青黛、童便、竹瀝。此血乃出於腎,或用天門冬麥門冬、貝母、知母、桔梗百部、黃柏、遠志熟地、牡丹皮、薑、桂之屬。

白話文:

咯血,就是痰中帶有血絲。宜用四物湯合生地黃膏、牛膝膏,再加入薑汁、青黛、童尿、竹瀝。這種血多源於腎臟,也可以用天門冬、麥門冬、貝母、知母、桔梗、百部、黃柏、遠志、熟地、牡丹皮、生薑、桂皮等藥材。

衄血、鼽血等,大抵皆與吐血同。宜犀角地黃湯加入鬱金,或用山茶花末,用童便、韭汁、薑汁調下,亦可。此乃血出於肺,以升麻、犀角、梔子、黃芩、生地、芍藥、紫菀丹參阿膠之屬大效。

白話文:

流鼻血、吐血等,大多都和嘔血相同。可以用犀角地黃湯加入鬱金,或使用山茶花末,用童便、韭菜汁、薑汁調和服用,也可以。這些都是出血出自肺部,可用升麻、犀角、梔子、黃芩、生地、芍藥、紫菀、丹參、阿膠等藥物治療較為有效。

溺血痛者為淋,不痛者為溺。宜用山梔仁,或加小薊、琥珀於四物湯,或用生料五苓散艾膠湯,吞鹿茸丸

白話文:

小便疼痛稱為「淋病」,不痛稱為「溺水」。宜使用山梔仁,或在四物湯中加入小薊和琥珀,或使用生料五苓散和艾膠湯合用,服用鹿茸丸。

莖中痛用甘草尾入血藥中,少佐地榆、陳皮白芍、棕櫚灰。

白話文:

如果喉嚨痛,可用甘草尾放入止血藥中,再少加一點地榆、陳皮、白芍、棕櫚灰。

大抵小便出血,則小腸氣閉小便難。以油頭髮燒灰存性,為末,車前子湯調下,甚效。

白話文:

基本上,如果小便中有血,表示小腸氣瘀堵塞,導致小便難排出。可以用燒過的油頭髮灰研成粉末,用車前子湯送服,效果非常好。

凡下血之症,不可純用寒涼之症之藥,必於寒涼藥中加辛味為佐。如久不愈則用溫劑,必兼升降藥,加入酒煮,如酒煮黃連丸之類,乃寒因熱用是也。

白話文:

所有便血的症狀,不能單純使用寒涼藥物治療,必須在寒涼藥物中加入辛味藥物輔助。如果長期未癒,則使用溫熱藥劑,但一定要兼顧升降藥物,並加入酒中煮沸,例如酒煮黃連丸之類,這是因為寒症而使用溫熱的方法。

腸風藏毒,乃胃與大腸主之。蓋由坐臥風濕,或醉飽房勞,或食生冷停寒,或因酒積熱,以致榮衛失運,滲入腸中。此腸風藏毒所由作也。如挾熱,下血褐而色黯,腹腔內微痛,為藏毒;如挾寒,下血清而色鮮,腸甚痛,為腸風。大法先宜解散腸胃風邪。挾熱則用敗毒散,挾冷則用不換金正氣散,俱加川芎當歸,其敗毒散宜加茯苓、槐花,不換金加茯苓、木香

白話文:

腸道疾病是由胃和大腸問題引起的。主要是因為久坐潮濕環境、醉酒後過度勞累、食用冰冷食物或飲酒過量,導致人體新陳代謝失調,有害物質滲入腸道。這就是腸道疾病的成因。

如果有發熱症狀,大便顏色暗紅,腹部隱痛,說明有毒熱在腸道中積聚;如果有寒症狀,大便顏色鮮紅,腹部劇痛,說明腸道有風寒。

治療方法首先要驅散腸胃中的風寒。如果伴有發熱,可以使用敗毒散;如果伴有寒症,可以使用不換金正氣散。兩種藥方都需要添加川芎和當歸。敗毒散可以添加茯苓和槐花,不換金正氣散可以添加茯苓和木香。

雖然,精血皆生於穀氣,故此症多以脾胃藥收功,宜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枳殼散小烏沉湯皆有大效,蓋胃氣一回,其氣血自循經矣。

白話文:

雖然精血都是由食物的營養所產生,因此這個疾病通常使用健脾和健胃的藥物來治療,像是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枳殼散、小烏沉湯等都有顯著的效果,這是因為只要胃氣恢復,氣血就會自動循著經絡運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