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八 (1)
卷之八 (1)
1. 脫肛脈法
脈沉而無力者為脫肛。
白話文:
如果脈搏顯得深沉且力量薄弱,這是在描述患有脫肛的情況。在這裡,脫肛是指直腸或肛門部位脫出的症狀。
2. 治脫肛大法
肺與大腸,相為表裡,若肺經蘊熱,則肛門秘結;肺藏虛陷,則肛門脫出。是以婦人產後及小兒久痢之後,皆能致此症者,蓋由氣血虛脫之故也。治法必須以升補氣血為主,久則自然收矣。澀藥亦可用。
白話文:
「肺臟和大腸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關聯,如果肺部有熱氣積聚,就會導致便祕;肺臟機能虛弱下陷,就會造成肛門脫垂。因此,產後婦女以及長期腹瀉的小孩,都容易得到這個病症,主要是因為氣血虛弱脫落所導致的。治療方法應該以提升和補充氣血為主要目標,持續一段時間後,問題自然會改善。另外,收斂性藥物也可以使用。」
3. 丹溪治脫肛活套
脫肛之症,有氣熱血熱,有氣虛血虛。有此四者之分,當求各因而療。
如因氣虛者,宜以參、耆、歸、芎之類補中兼舉。
如氣熱者,以人參、條芩、升麻之類。
如血虛者,以四物倍當歸,加人參,佐以升麻。
如血熱者,以四物加生地、炒黃柏、升麻之類,外以酸澀之劑托之可也。
白話文:
關於脫肛這病症,可能的原因有氣熱、血熱、氣虛或血虛。對於這四種不同原因,應針對各自的原因進行治療。
如果是由於氣虛造成的,應該使用如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等藥材來補充中氣,同時提升身體機能。
如果是氣熱導致的,可以使用人參、黃芩、升麻等藥材。
如果是血虛引起,則使用四物湯,其中當歸的份量加倍,並加入人參,輔以升麻。
若是血熱所導致,可以用四物湯加上生地、炒黃柏、升麻等藥材,另外,再配合一些具有收斂作用的藥材,這樣就可以治療了。
4. 治脫肛方
潔古參耆湯
治氣虛不能拘攝濕熱,以致下流脫肛。法當益氣為本,清濕熱為標。故用參、耆以補氣,黃連、薄荷、連翹清濕熱,防風、升麻以提氣。
人參(甘溫,三錢),黃耆(甘溫,四錢),薄荷(辛涼,七分),黃連(苦寒,一錢),連翹(苦寒,七分),防風(辛溫,七分),升麻(苦寒,一錢),水煎,食前服。外以鱉頭骨、五倍子焙乾,為末托之。
潔古歸參湯
治陰血虧敗,無以羈承腸藏,以致濕熱下流,肛門下脫。法當益血清熱。故用人參、川歸、芎、地、芍以補血,薄荷、荊芥、條芩以清熱,升麻以提氣。一本有黃耆。
人參(甘溫,一錢),川歸(辛甘溫,二錢),川芎(辛溫,七分),生地(甘寒,七分),白芍(酸寒,二錢),薄荷(辛溫,七分),荊芥(辛涼,一錢),條芩(苦寒,一錢),升麻(苦寒,一錢),水二盅,煎一盅,食前服。
白話文:
【治脫肛方】
這是一帖針對氣虛無法控制濕熱,導致濕熱向下流瀉,進而造成脫肛的治療方式。治療原則是以補充元氣為根本,清除濕熱為目標。因此,使用人參和黃耆來補氣,黃連、薄荷、連習來清熱去濕,防風、升麻則有助於提升氣力。
藥方如下:人參(甘溫,三錢),黃耆(甘溫,四錢),薄荷(辛涼,七分),黃連(苦寒,一錢),連習(苦寒,七分),防風(辛溫,七分),升麻(苦寒,一錢)。用水煎煮,飯前服用。另外,將鱉頭骨和五倍子烘乾磨成粉,外敷於患處。
【潔古歸參湯】
這是針對陰血不足,無法有效控制腸道,導致濕熱下瀉,造成肛門脫垂的治療方式。治療原則是補血清熱。因此,使用人參、川芎、當歸、熟地、白芍來補血,薄荷、荊芥、黃芩來清熱,升麻則有助於提升氣力。
藥方如下:人參(甘溫,一錢),川芎(辛溫,七分),當歸(辛甘溫,二錢),熟地(甘寒,七分),白芍(酸寒,二錢),薄荷(辛溫,七分),荊芥(辛涼,一錢),黃芩(苦寒,一錢),升麻(苦寒,一錢)。用水兩杯,煎至一杯,飯前服用。部分版本的藥方還會包含黃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