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9)

1. 附方

四物湯,見血門。

八物湯,虛損門。

2.

火熱本是一氣,但有輕重之殊,故《元戎》云:熱者火之微,火者熱之熾。乃心與小腸主之。經云:諸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混濁,腹脹,鼓之如鼓,癰疽癢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衄血,溢渴,瀉,淋,秘,身熱,惡寒戰慄,驚忽笑,悲,譫妄,衄蔑,血汗,皆屬於熱是也。但中有陰陽虛實、內外表里之殊。

白話文:

火熱本質上是同一種事物,但其程度有輕重之分。因此《元戎》說:熱是火的輕微狀態,火是熱的劇烈狀態。心和小腸是它們的主體。經文說:各種嘔吐酸水、忽然腹瀉、痙攣、小便混濁、腹脹如鼓、癰疽發癢、腫瘤氣結、劇烈嘔吐腹瀉、頭暈胸悶、腫脹、鼻塞、青光眼、鼻出血、口渴、腹瀉、淋病、便祕、發燒、惡寒發抖、驚恐、發笑、悲傷、說胡話、血衄、血汗,這些都屬於熱證。但其中有陰陽虛實、內外表裏的區別。

經云:陰虛生內熱,陽盛則外熱是也。如晝發熱而夜安靜者,乃陽氣自旺於陽分,謂之重陽無陰;如晝安靜而夜發熱者,乃陽氣下入陰中,謂之熱入血室。治療之法,實者瀉之,虛者補之,在外者汗之,在裡者下之,鬱熱疏之,濕熱清之,陰虛補陰,陽盛瀉陽。是以經云: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以汗發之,發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是也。學者宜深詳焉。

白話文:

中醫經典說:陰虛會產生內熱,陽氣過盛則會產生外熱。比如白天發熱而晚上安靜的人,是陽氣旺盛在陽面,稱為重陽無陰;比如白天安靜而晚上發熱的人,是陽氣下降進入陰面,稱為熱入血室。

治療方法是:實證瀉之,虛證補之,在外的用汗法發散,在體內的用下法瀉出,鬱熱用疏散法,濕熱用清熱祛濕法,陰虛用滋陰法,陽盛用瀉陽法。

因此中醫經典說:小熱之氣,用涼性藥物和解;大熱之氣,用寒性藥物驅除;極大熱之氣,用汗法發散,發散不盡時,找其相應的屬性加以減弱。學習中醫的人要深入理解這些原則。

3. 熱脈法

《內經》云:人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尺寸俱虛,是謂重虛。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又云:浮數熱在表,沉數熱在裡。是以《難經》云: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而滑,沉之散澀。《脈經》云:弦數多熱,數為熱極。又云:數乃為虛為熱。

白話文:

《內經》中說:人體發燒,氣息炎熱,脈搏強而有力,稱為「重實」;寸脈和尺脈都很虛弱,稱為「重虛」。脈搏粗大者,是陰氣不足,陽氣有餘。又說:脈象浮數,熱在身體表面;脈象沉數,熱在身體內部。因此,《難經》中說:發熱病人的脈象,陰陽脈都浮在表面,浮且滑,按壓後會散開,澀滯。

《脈經》中說:脈象弦而數,大多數是發熱;脈象數,是熱到極點。又說:脈象數,表示虛弱和發熱。

4. 治熱大法

凡熱症在外者,以辛涼散之;在內者,以苦寒下之。經云:苦以治藏,辛以治府是也。又宜養血益陰,其熱自愈。

白話文:

對於在體表的熱症,用辛涼的藥物來驅散;對於在體內的熱症,用苦寒的藥物來瀉下。經典中說:「苦味藥物治療內臟,辛味藥物治療體腔」。此外,還應該滋養氣血,增補陰液,這樣熱症自然會痊癒。

5. 丹溪治熱活套

凡熱症,重手按之熱甚,輕手按之熱不甚,乃熱在肌肉之內。宜東垣升陽散火湯火鬱湯之類以發之。

白話文:

對於所有發熱症狀,用力的按壓時會覺得很燙,輕輕按壓時則不那麼燙,表示熱氣在肌肉內。這時適合服用東垣的升陽散火湯或火鬱湯等藥方來發散熱氣。

凡熱症,輕手按之熱甚,重手按之不熱,乃熱在表。宜清之,如地骨皮麥門冬竹茹之類。飲酒人發熱難治,不飲酒人因酒發熱,亦難治。

白話文:

所有發熱的情況中,輕輕按壓時感覺很熱,用力按壓時反而不熱,表示熱症在體表。應使用清熱的藥材治療,例如地骨皮、麥門冬、竹茹等。經常喝酒的人發燒難以治療,不喝酒的人因為喝酒而發燒,也難以治療。

如上焦實熱,須用酒洗黃芩,心肺有實熱方可。如虛熱,必須以天門冬保定肺氣,然後瀉之。

白話文:

如果上半身有熱氣,需要用酒洗淨黃芩,這是針對心肺有實熱的情況。如果只是一般的虛熱,一定要用天門冬來保護肺氣,讓肺氣穩定後再進行瀉熱的治療。

如去中焦實熱,須用黃連;若脾胃虛,不能轉運,及中焦鬱熱者,宜白朮茯苓、黃芩、葛根代之。

白話文:

如果要緩解中焦(脾胃)的濕熱,需要使用黃連;如果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化食物,或者中焦鬱熱,可以使用白朮、茯苓、黃芩、葛根代替。

如胃中實熱,須用梔子

如虛煩,須用人參、白朮、黃芩、芍藥、茯苓、麥門冬、大棗之類為主,佐以竹葉

白話文:

如果出現虛熱煩躁的症狀,需要以人參、白朮、黃芩、芍藥、茯苓、麥門冬、大棗等藥材為主,輔以竹葉。

6. 治熱方

治內外實熱,大便秘結。用連翹大黃芒硝通大便下里熱,梔子黃芩薄荷清表熱。

白話文:

用於治療內外導致的實熱,以及大便不通暢的症狀。使用連翹、大黃、芒硝來通暢大便,排出體內的熱氣;使用梔子、黃芩、薄荷來清除表面的熱氣。

連翹(苦寒,二兩),大黃(苦寒,二兩),芒硝(苦鹹寒,二兩半),梔子(苦寒,一兩),黃芩(苦酸,二兩),薄荷(辛涼,三兩),甘草(甘寒,兩半),為細末,以青竹葉煎湯,入蜜少許,調二三錢。

白話文:

連翹(性味苦寒,二兩),大黃(性味苦寒,二兩),芒硝(性味苦鹹寒,二兩半),梔子(性味苦寒,一兩),黃芩(性味苦酸,二兩),薄荷(性味辛涼,三兩),甘草(性味甘寒,兩半),研磨成細粉,用青竹葉煎煮的湯液送服,加入少許蜂蜜,每次服用二到三錢。

治感冒風邪發熱,頭疼,痰壅氣喘。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以用人參茯苓、甘草補中益氣,葛根、紫蘇發表,前胡桔梗半夏治痰定喘,枳殼橘紅木香利氣。

白話文:

用於治療由感受風邪引起,表現為發熱、頭痛、痰多氣喘等感冒症狀。古典醫書中說:邪氣聚集的地方,正氣一定虛弱。因此,使用人參、茯苓、甘草來補益中氣,葛根、紫蘇來發散外邪,前胡、桔梗、半夏來化痰平喘,枳殼、橘紅、木香來疏通氣滯。

人參(甘溫,二錢),茯苓(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五分),乾葛(苦甘平,八分),紫蘇(苦辛熱,七分),前胡(苦辛涼,七分),桔梗(辛溫,七分),半夏(苦辛溫,一錢),枳殼(苦辛溫,六分),橘紅(去白,七分),水二盅,姜三片、棗一枚,煎一盅。食後溫服。

白話文:

人參(甘甜溫和,2錢),茯苓(甘甜溫和,1錢),炙草(甘甜溫和,5分),葛根(苦甘平淡,8分),紫蘇(苦辛熱性,7分),前胡(苦辛涼性,7分),桔梗(辛溫,7分),半夏(苦辛溫和,1錢),枳殼(苦辛溫和,6分),橘紅(去白,7分),水2碗,生薑3片、紅棗1枚,煎成1碗。飯後溫服。

治大熱內郁,皮膚枯燥,大便秘結。治宜退熱、潤燥、散郁可也。是以用大黃、芒硝通秘結下實熱,當歸養血潤燥,生薑散結氣,生甘草瀉火熱。

白話文:

治療內部嚴重發熱、皮膚乾燥、大便祕結。治療方法應該清熱、潤燥、散鬱滯。因此使用大黃、芒硝通利便祕,排除體內的鬱熱;當歸養血潤燥;生薑散結氣;生甘草瀉清熱。

大黃(苦寒,三錢),芒硝(苦鹹寒,一錢),當歸(甘辛溫,五錢),生薑(辛溫,五片),生甘草(甘寒,一錢),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白話文:

大黃(苦性寒涼,三錢),芒硝(苦鹹寒涼,一錢),當歸(甘味辛辣溫熱,五錢),生薑(辛味溫熱,五片),生甘草(甘味寒涼,一錢),加入兩碗水煎煮,煎成一碗。溫熱服用。

治風濕熱毒,身熱頭疼,痰喘。用防風羌活、葳蕤、川芎散風以止頭疼,升麻、葛根發表而除身痛,知母、黃芩消熱,南星、生薑豁痰,杏仁定喘,人參潤肺補中,甘草和藥瀉火,木香行氣散郁。

白話文:

治療風濕熱毒,症狀為發燒、頭痛、痰多喘氣。使用防風、羌活、葳蕤、川芎來祛風止頭痛;升麻、葛根發散解表而緩解全身疼痛;知母、黃芩清熱;南星、生薑化痰;杏仁止喘;人參潤肺補氣;甘草調和藥性、清熱;木香行氣解鬱。

防風(辛溫,八分),羌活(辛溫,七分),葳蕤(辛甘溫,二錢),川芎(辛溫,七分),升麻(苦辛寒,八分),葛根(苦甘寒,一錢),知母(苦辛寒,一錢),黃芩(苦寒,錢半),南星(苦辛寒,一錢),杏仁(苦辛溫,一錢),人參(甘溫,二錢),甘草(甘溫,一錢),木香(苦辛溫,五分),生薑(辛溫,制星毒,三大片),煎服。

白話文:

組方:

  • 防風 (溫熱辛辣,用量八分)
  • 羌活 (溫熱辛辣,用量七分)
  • 葳蕤 (甘溫辛辣,用量二錢)
  • 川芎 (溫熱辛辣,用量七分)
  • 升麻 (苦寒辛辣,用量八分)
  • 葛根 (甘寒苦味,用量一錢)
  • 知母 (辛寒苦味,用量一錢)
  • 黃芩 (寒苦味,用量半錢)
  • 南星 (辛寒苦味,用量一錢)
  • 杏仁 (辛溫苦味,用量一錢)
  • 人參 (溫熱甘味,用量二錢)
  • 甘草 (溫熱甘味,用量一錢)
  • 木香 (辛溫苦味,用量五分)
  • 生薑 (溫熱辛辣,用於解南星毒性,用量三大片)

服用方法:

煎服。

治口乾,發熱,小便白濁。治宜清熱瀉火。是以用地骨皮柴胡、黃芩、麥門清熱救肺,蓮肉清心醒肺,人參、黃耆補元氣,茯苓、車前子、生甘草瀉火利小便。

白話文:

治療口乾、發熱、小便混濁。治療方法應清熱瀉火。因此使用地骨皮、柴胡、黃芩、麥門冬來清熱補肺,蓮肉清心醒肺,人參、黃耆補元氣,茯苓、車前子、生甘草瀉火利小便。

地骨皮(苦寒,八分),柴胡(苦寒,一錢),黃芩(苦寒,二錢),麥門冬(甘溫,一錢),人參(甘溫,二錢),黃耆(甘溫,二錢),石蓮肉(甘溫,二錢),茯苓(淡平,一錢),生甘草(甘寒,七分),車前子(甘寒,八分),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白話文:

地骨皮(味苦、性寒,8 克),柴胡(味苦、性寒,4 克),黃芩(味苦、性寒,8 克),麥門冬(味甘、性溫,4 克),人參(味甘、性溫,8 克),黃耆(味甘、性溫,8 克),石蓮肉(味甘、性溫,8 克),茯苓(味淡、性平,4 克),甘草(味甘、性寒,2.8 克),車前子(味甘、性寒,3.2 克),水兩碗,煎到剩下約一碗。溫熱服用。

治一切蒸熱、積熱,及血虛發熱,脈洪實弦數。用人參、當歸、芍藥,益陰血以勝陽熱,黃芩解肌熱,柴胡退蒸熱,大黃下積熱,生甘草瀉火以兼和藥。

白話文:

用來治療所有由蒸熱、積熱引起的發熱,以及由血虛造成的發熱,症狀是脈搏強勁、緊實、有力、速度快。

藥方使用人參、當歸、芍藥來滋補陰血,以制約陽熱;黃芩來解肌熱;柴胡來清除蒸熱;大黃來瀉去積熱;生甘草來清熱,並調和藥性。

人參(甘溫,一錢),當歸(甘辛溫,一錢),白芍(苦酸寒,錢半),黃芩(苦寒,一錢),柴胡(苦寒,一錢),大黃(苦寒,一錢),生甘草(甘寒,一錢),若骨蒸潮熱,去柴胡,加黃柏一錢;如內無實熱,大便不秘,去大黃,加黃連一錢。水二盅,煎一盅。溫服。一本有生薑二片以緩寒。

白話文:

西洋參(性溫味甘,一錢),當歸(性溫味甘辛,一錢),白芍(性寒味微酸,半錢),黃芩(性寒味苦,一錢),柴胡(性寒味苦,一錢),大黃(性寒味苦,一錢),生甘草(性寒味甘,一錢)。

如果出現骨蒸潮熱的症狀,去除柴胡,加入黃柏一錢;如果體內沒有實熱,大便沒有祕結,去除大黃,加入黃連一錢。

加入兩碗水,煎煮至一碗。溫服。

另一張藥方中加入兩片生薑,以緩解寒性。

治心神煩亂怔忡,兀兀欲吐,似懊憹之狀。經云:心惡熱。火熱上炎,是以心煩神亂,兀兀欲吐而懊憹;心為熱擾,使血不生心,血不足,怔悸生矣。治宜瀉火熱、益陰、安心神可也。是以用黃連、生甘草瀉火熱,川歸、生地黃益心血,佐硃砂以安心神。

白話文:

針對心神煩亂不安、恍惚欲嘔,類似憂愁的症狀。古代醫書上說:心臟怕熱。火熱往上竄,因此心煩神亂、恍惚欲嘔而憂愁;心臟受到熱邪擾亂,導致血液無法生成,血量不足,就會產生心悸。治療方法應以清瀉火熱、滋補陰分、安撫心神的藥物為主。因此使用黃連、生甘草清瀉火熱,川歸、生地黃滋補心血,再加入硃砂安撫心神。

硃砂(甘涼,另研,五錢),生甘草(甘寒,一兩),黃連(苦寒,四兩),川歸(辛溫,三兩),生地黃(苦甘寒,三兩),共五味,內除硃砂另研,餘四味為細末,入砂末拌勻,以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外用硃砂五錢研末為衣。每以津唾嚥下三五十丸。如津唾不足咽者,薄荷湯可。

白話文:

硃砂(甜、涼,另研磨成細粉,五錢),生甘草(甜、寒,一兩),黃連(苦、寒,四兩),川歸(辛辣、溫熱,三兩), 生地黃(苦、甜、寒,三兩),共五種藥材。其中硃砂另研磨成細粉,其他四種磨成細末。將硃砂粉與細末混合均勻,用水浸泡蒸熟的包子,將其捏成黍米大小的藥丸。外面再用研磨成細粉的硃砂(五錢)作藥衣。每次以唾液吞服三五十丸。如果唾液不足以吞嚥,可以使用薄荷湯送服。

治下焦積熱,二便秘澀。用大黃通大便,瀉腸胃中之積熱,瞿麥木通滑石萹蓄、車前、山梔利小便,瀉膀胱之鬱熱,生草瀉三焦之火熱。

白話文:

治療下腹部積熱,導致大便不通暢。使用大黃來疏通大便,瀉下腸胃中的積熱。瞿麥、木通、滑石、萹蓄、車前、山梔能利尿,瀉去膀胱中的鬱熱。生草藥材則能瀉下三焦的火熱。

大黃(苦寒,二兩),瞿麥(苦辛涼),木通(甘溫,各七錢),滑石(甘寒,八錢),萹蓄(苦甘,八錢),車前子(甘寒,八錢),山梔(苦寒,二兩),生甘草(甘寒,一兩),共為末,每以五錢,用水一盅,煎八分,食前服。

白話文:

大黃(苦、寒,二兩),瞿麥(苦、辛、涼),木通(甘、溫,各七錢),滑石(甘、寒,八錢),萹蓄(苦、甘,八錢),車前子(甘、寒,八錢),山梔(苦、寒,二兩),生甘草(甘、寒,一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

每次取五錢粉末,加一盅水煮沸,煎取八分之一量。於飯前服用。

治肝風熱。用防風、羌活散風,龍膽草、山梔、大黃以勝熱,風能燥血,熱能耗血,是以加當歸、川芎以救血。

白話文:

治療肝臟風熱。使用防風和羌活來驅散風邪,使用龍膽草、山梔和生地黃來降低熱性。風熱會導致血燥熱耗血,因此加入當歸和川芎來補血。

防風(辛溫),羌活(辛溫),龍膽草(苦寒,平瀉膀胱火),梔子(苦寒),大黃(苦寒,各一兩),當歸(辛甘溫,二兩),川芎(辛溫,一兩),為細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用薄荷湯下二三丸。

白話文:

防風(辛溫),羌活(辛溫),龍膽草(苦寒,能緩解膀胱火熱),梔子(苦寒),大黃(苦寒,各1兩),當歸(辛甘溫,2兩),川芎(辛溫,1兩),研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芡實大小的丸劑。每次用薄荷湯送服2-3丸。

治脾胃中鬱熱,口臭,咽乾,或嘔吐等症。用梔子清胃脘熱,石膏瀉胃火,藿香和胃止嘔吐,生甘草瀉火和藥。

白話文:

用於治療脾胃中的熱鬱症狀,包括口臭、咽喉乾燥、嘔吐等。

使用梔子來清除胃部的熱氣,石膏來瀉掉胃部的火氣,藿香來保護胃部,防止嘔吐,生甘草來瀉火並協調藥物的藥性。

梔子(苦寒,一兩),石膏(辛寒,二兩),藿香(辛甘溫,二錢),防風(辛溫,一兩),生甘草(甘寒,一兩),共為細末,酒蜜拌勻炒香。每服二三錢。

白話文:

梔子(苦寒,50克),石膏(辛寒,100克),藿香(辛甘溫,10克),防風(辛溫,50克),生甘草(甘寒,50克),共同研磨成粉末,用酒和蜂蜜拌勻炒香。每次服用10-15克。

瀉白散

治肺熱。用桑白皮瀉火,地骨皮退熱,生甘草通瀉三焦火熱。

白皮(辛酸,二兩),地骨皮(苦寒,二兩),生甘草(甘寒,一兩),共為細末。每以麥門冬湯調下二三錢。

白話文:

桑白皮(味辛、酸,二兩),地骨皮(味苦、寒,二兩),生甘草(味甘、寒,一兩),將三者搗成細粉。每次用麥門冬湯沖服二到三錢。

滋腎丸

治腎熱。用黃柏、知母佐肉桂補腎陰以勝熱。

黃柏(苦寒,八兩),知母(苦辛寒,八兩),肉桂(辛溫,一兩),共為細末,以鹽攪童便作糊丸梧子大。空心鹽湯下五七十丸。

白話文:

黃柏(苦寒,500克),知母(苦辛寒,500克),肉桂(辛溫,62.5克),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將鹽巴加入童便攪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鹽湯送服 50-70 顆藥丸。

導赤散

治小腸蓄熱,小便赤澀。用生地益陰勝熱,生甘草佐木通,利小便以瀉小腸中火。

生地黃(苦甘寒,一錢),木通(甘淡,五錢),生甘草(甘寒,二錢),水二盅,煎一盅。調滑石末五錢服。

十味人參散

治陰虛每發潮熱,身體倦,或痰喘。經云:補以去弱。又云:能以甘溫除大熱。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炙草諸甘溫補虛弱以除熱,黃芩、半夏治痰喘,柴胡、葛根退潮熱,當歸、白芍救陰血。

白話文:

治療陰虛,常出現潮熱、身體疲倦,或痰喘的症狀。

中醫經典記載:「用補益的方法去除虛弱。」又說:「用甘溫性質的藥物可以消除大熱。」

因此,本方採用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等甘溫之藥,以補益虛弱,並消除熱氣;黃芩、半夏治療痰喘;柴胡、葛根退潮熱;當歸、白芍補救陰血。

人參(甘溫,三錢),白朮(苦甘溫,二錢),白茯(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七分),黃芩(苦寒,七分),半夏(苦辛溫,七分),柴胡(苦寒,八分),葛根(甘涼,一錢),當歸(甘辛溫,一錢),白芍(苦鹹寒,一錢),白水煎,溫服。

白話文:

人蔘(溫和甘甜,三錢),白朮(微苦偏甘,溫和,二錢),白茯苓(甘甜溫和,一錢),炙甘草(甘甜溫和,七分),黃芩(苦寒,七分),半夏(苦辣溫和,七分),柴胡(苦寒,八分),葛根(甘涼,一錢),當歸(甘辛溫和,一錢),白芍(苦鹹寒涼,一錢),用白開水煎煮,溫熱服用。

如半夏不用,加天花粉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