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9)
卷之三 (9)
1. 附方
四物湯,見血門。
八物湯,虛損門。
白話文:
翻譯內容如下:
[附方]
四物湯,可以在處理與血液相關的問題時使用,可參考血癥相關條目。
八物湯,主要用於治療身體虛弱及損傷的情況,可參考虛損症狀相關條目。
2. 熱門
3. 論
火熱本是一氣,但有輕重之殊,故《元戎》云:熱者火之微,火者熱之熾。乃心與小腸主之。經云:諸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混濁,腹脹,鼓之如鼓,癰疽癢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衄血,溢渴,瀉,淋,秘,身熱,惡寒戰慄,驚忽笑,悲,譫妄,衄蔑,血汗,皆屬於熱是也。但中有陰陽虛實、內外表里之殊。
經云:陰虛生內熱,陽盛則外熱是也。如晝發熱而夜安靜者,乃陽氣自旺於陽分,謂之重陽無陰;如晝安靜而夜發熱者,乃陽氣下入陰中,謂之熱入血室。治療之法,實者瀉之,虛者補之,在外者汗之,在裡者下之,鬱熱疏之,濕熱清之,陰虛補陰,陽盛瀉陽。是以經云: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以汗發之,發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是也。學者宜深詳焉。
白話文:
[討論]關於火熱本質上是一種氣象,但是有程度上的差異,因此《元戎》一書提到:熱是火的微弱表現,火則是熱的強烈展現。這是由心臟和小腸主管的。醫經上說:各種嘔吐酸水、急劇腹瀉、肌肉抽搐、尿液渾濁、腹部脹大如鼓、瘍疽癢疹、瘤氣結核、吐瀉交作、頭暈目眩、腫脹、鼻塞、鼻炎流涕、鼻出血、口渴、腹瀉、尿頻、便祕、身體發熱、怕冷戰慄、驚慌大笑、悲傷、胡言亂語、鼻血噴湧、血汗,這些都屬於熱的症狀。然而,其中存在著陰陽虛實、內外表裏的差異。
醫經上說:陰虛會產生內熱,陽盛則會導致外熱。例如,白天發熱而夜晚平靜,這是陽氣在陽性時段旺盛,稱之為重陽無陰;反之,白天平靜而夜晚發熱,這是陽氣進入陰中,稱之為熱入血室。治療的方法,實證者應當用瀉法,虛證者則應用補法,表證者需發汗,裡證者需攻下,鬱熱需疏通,濕熱需清除,陰虛需滋陰,陽盛需瀉陽。因此,醫經上說:對於輕度的熱氣,用涼性藥物調和;對於重度的熱氣,用寒性藥物去除;對於極度的熱氣,則用出汗法來發散,如果發散不盡,就尋找相關部位來減緩其症狀。學習者應當深入理解這些內容。
4. 熱脈法
《內經》云:人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尺寸俱虛,是謂重虛。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又云:浮數熱在表,沉數熱在裡。是以《難經》云: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而滑,沉之散澀。《脈經》云:弦數多熱,數為熱極。又云:數乃為虛為熱。
白話文:
【熱脈法】
《黃帝內經》提到:當一個人患有熱性疾病,如果他的體溫高且脈搏強勁有力,這種情況稱之為「重實」;反之,如果寸口和尺部(中醫診脈部位)的脈象都顯得虛弱,這就是所謂的「重虛」。脈象呈現粗大的特徵,則代表身體的陰氣不足,而陽氣過剩。
再者,《黃帝內經》還指出:若脈象浮而且跳動頻率快,代表熱邪在體表;若是脈象沉且跳動頻率快,則顯示熱邪深入體內。
因此,《難經》描述熱性疾病的脈象時說:脈象在陰陽兩方面都浮現,浮而滑順,但深入探尋卻散亂且有些滯澀。
《脈經》也有相關論述:脈象呈現弦且跳動快速,多表示體內有熱象,脈象跳動快速更是熱象極盛的表現。同時,脈象快速跳動,可能是虛弱或是熱象的表現。
5. 治熱大法
凡熱症在外者,以辛涼散之;在內者,以苦寒下之。經云:苦以治藏,辛以治府是也。又宜養血益陰,其熱自愈。
白話文:
【治療發熱的大原則】
凡是體表的發熱症狀,應使用辛涼性質的藥物來散去熱氣;若是體內的發熱,則需用苦寒的藥物來清熱排毒。這正是古書上所說的,用苦味藥物來調理臟腑,辛味藥物來調整六腑的道理。另外,應該注重補養血液和增強體內陰液,這樣一來,發熱的情況自然會好轉。
6. 丹溪治熱活套
凡熱症,重手按之熱甚,輕手按之熱不甚,乃熱在肌肉之內。宜東垣升陽散火湯、火鬱湯之類以發之。
凡熱症,輕手按之熱甚,重手按之不熱,乃熱在表。宜清之,如地骨皮、麥門冬、竹茹之類。飲酒人發熱難治,不飲酒人因酒發熱,亦難治。
如上焦實熱,須用酒洗黃芩,心肺有實熱方可。如虛熱,必須以天門冬保定肺氣,然後瀉之。
如去中焦實熱,須用黃連;若脾胃虛,不能轉運,及中焦鬱熱者,宜白朮、茯苓、黃芩、葛根代之。
如胃中實熱,須用梔子。
如虛煩,須用人參、白朮、黃芩、芍藥、茯苓、麥門冬、大棗之類為主,佐以竹葉。
白話文:
【丹溪治療熱病的策略】
凡是熱病症狀,如果用力按壓患處會感覺到更熱,而輕輕按壓則熱感不那麼明顯,這表示熱在肌肉深層。應採用東垣升陽散火湯或火鬱湯這類藥方來發散熱氣。
凡是熱病症狀,如果輕輕按壓患處會感覺到很熱,但用力按壓卻不覺得熱,這表示熱在身體表面。應使用清熱的藥物,如地骨皮、麥門冬、竹茹等。
喝酒的人發熱比較難治,而不喝酒的人因酒而發熱,同樣也較難治。
對於上焦實熱的情況,需用酒洗過的黃芩,只有當心肺有實熱時才適用。如果是虛熱,必須先用天門冬來保護肺部氣力,然後再進行清熱。
對於中焦實熱,需用黃連。但如果脾胃虛弱,無法正常運作,以及中焦鬱熱的情況,宜使用白朮、茯苓、黃芩、葛根作為替代。
對於胃中實熱,需用梔子。
對於虛煩的症狀,需用人參、白朮、黃芩、芍藥、茯苓、麥門冬、大棗這類藥材為主,輔以竹葉來治療。
7. 治熱方
涼膈散
治內外實熱,大便秘結。用連翹、大黃、芒硝通大便下里熱,梔子、黃芩、薄荷清表熱。
連翹(苦寒,二兩),大黃(苦寒,二兩),芒硝(苦鹹寒,二兩半),梔子(苦寒,一兩),黃芩(苦酸,二兩),薄荷(辛涼,三兩),甘草(甘寒,兩半),為細末,以青竹葉煎湯,入蜜少許,調二三錢。
參蘇飲
治感冒風邪發熱,頭疼,痰壅氣喘。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以用人參、茯苓、甘草補中益氣,葛根、紫蘇發表,前胡、桔梗、半夏治痰定喘,枳殼、橘紅、木香利氣。
人參(甘溫,二錢),茯苓(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五分),乾葛(苦甘平,八分),紫蘇(苦辛熱,七分),前胡(苦辛涼,七分),桔梗(辛溫,七分),半夏(苦辛溫,一錢),枳殼(苦辛溫,六分),橘紅(去白,七分),水二盅,姜三片、棗一枚,煎一盅。食後溫服。
當歸承氣湯
治大熱內郁,皮膚枯燥,大便秘結。治宜退熱、潤燥、散郁可也。是以用大黃、芒硝通秘結下實熱,當歸養血潤燥,生薑散結氣,生甘草瀉火熱。
大黃(苦寒,三錢),芒硝(苦鹹寒,一錢),當歸(甘辛溫,五錢),生薑(辛溫,五片),生甘草(甘寒,一錢),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知母葛根湯
治風濕熱毒,身熱頭疼,痰喘。用防風、羌活、葳蕤、川芎散風以止頭疼,升麻、葛根發表而除身痛,知母、黃芩消熱,南星、生薑豁痰,杏仁定喘,人參潤肺補中,甘草和藥瀉火,木香行氣散郁。
防風(辛溫,八分),羌活(辛溫,七分),葳蕤(辛甘溫,二錢),川芎(辛溫,七分),升麻(苦辛寒,八分),葛根(苦甘寒,一錢),知母(苦辛寒,一錢),黃芩(苦寒,錢半),南星(苦辛寒,一錢),杏仁(苦辛溫,一錢),人參(甘溫,二錢),甘草(甘溫,一錢),木香(苦辛溫,五分),生薑(辛溫,制星毒,三大片),煎服。
清心蓮子飲
治口乾,發熱,小便白濁。治宜清熱瀉火。是以用地骨皮、柴胡、黃芩、麥門清熱救肺,蓮肉清心醒肺,人參、黃耆補元氣,茯苓、車前子、生甘草瀉火利小便。
地骨皮(苦寒,八分),柴胡(苦寒,一錢),黃芩(苦寒,二錢),麥門冬(甘溫,一錢),人參(甘溫,二錢),黃耆(甘溫,二錢),石蓮肉(甘溫,二錢),茯苓(淡平,一錢),生甘草(甘寒,七分),車前子(甘寒,八分),水二盅,煎一盅。溫服。
柴胡飲子
治一切蒸熱、積熱,及血虛發熱,脈洪實弦數。用人參、當歸、芍藥,益陰血以勝陽熱,黃芩解肌熱,柴胡退蒸熱,大黃下積熱,生甘草瀉火以兼和藥。
人參(甘溫,一錢),當歸(甘辛溫,一錢),白芍(苦酸寒,錢半),黃芩(苦寒,一錢),柴胡(苦寒,一錢),大黃(苦寒,一錢),生甘草(甘寒,一錢),若骨蒸潮熱,去柴胡,加黃柏一錢;如內無實熱,大便不秘,去大黃,加黃連一錢。水二盅,煎一盅。溫服。一本有生薑二片以緩寒。
硃砂安神丸
治心神煩亂怔忡,兀兀欲吐,似懊憹之狀。經云:心惡熱。火熱上炎,是以心煩神亂,兀兀欲吐而懊憹;心為熱擾,使血不生心,血不足,怔悸生矣。治宜瀉火熱、益陰、安心神可也。是以用黃連、生甘草瀉火熱,川歸、生地黃益心血,佐硃砂以安心神。
硃砂(甘涼,另研,五錢),生甘草(甘寒,一兩),黃連(苦寒,四兩),川歸(辛溫,三兩),生地黃(苦甘寒,三兩),共五味,內除硃砂另研,餘四味為細末,入砂末拌勻,以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外用硃砂五錢研末為衣。每以津唾嚥下三五十丸。如津唾不足咽者,薄荷湯可。
八正散
治下焦積熱,二便秘澀。用大黃通大便,瀉腸胃中之積熱,瞿麥、木通、滑石、萹蓄、車前、山梔利小便,瀉膀胱之鬱熱,生草瀉三焦之火熱。
大黃(苦寒,二兩),瞿麥(苦辛涼),木通(甘溫,各七錢),滑石(甘寒,八錢),萹蓄(苦甘,八錢),車前子(甘寒,八錢),山梔(苦寒,二兩),生甘草(甘寒,一兩),共為末,每以五錢,用水一盅,煎八分,食前服。
瀉青丸
治肝風熱。用防風、羌活散風,龍膽草、山梔、大黃以勝熱,風能燥血,熱能耗血,是以加當歸、川芎以救血。
防風(辛溫),羌活(辛溫),龍膽草(苦寒,平瀉膀胱火),梔子(苦寒),大黃(苦寒,各一兩),當歸(辛甘溫,二兩),川芎(辛溫,一兩),為細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用薄荷湯下二三丸。
瀉黃散
治脾胃中鬱熱,口臭,咽乾,或嘔吐等症。用梔子清胃脘熱,石膏瀉胃火,藿香和胃止嘔吐,生甘草瀉火和藥。
梔子(苦寒,一兩),石膏(辛寒,二兩),藿香(辛甘溫,二錢),防風(辛溫,一兩),生甘草(甘寒,一兩),共為細末,酒蜜拌勻炒香。每服二三錢。
瀉白散
治肺熱。用桑白皮瀉火,地骨皮退熱,生甘草通瀉三焦火熱。
桑白皮(辛酸,二兩),地骨皮(苦寒,二兩),生甘草(甘寒,一兩),共為細末。每以麥門冬湯調下二三錢。
滋腎丸
治腎熱。用黃柏、知母佐肉桂補腎陰以勝熱。
黃柏(苦寒,八兩),知母(苦辛寒,八兩),肉桂(辛溫,一兩),共為細末,以鹽攪童便作糊丸梧子大。空心鹽湯下五七十丸。
導赤散
治小腸蓄熱,小便赤澀。用生地益陰勝熱,生甘草佐木通,利小便以瀉小腸中火。
生地黃(苦甘寒,一錢),木通(甘淡,五錢),生甘草(甘寒,二錢),水二盅,煎一盅。調滑石末五錢服。
十味人參散
治陰虛每發潮熱,身體倦,或痰喘。經云:補以去弱。又云:能以甘溫除大熱。是以用人參、白朮、茯苓、炙草諸甘溫補虛弱以除熱,黃芩、半夏治痰喘,柴胡、葛根退潮熱,當歸、白芍救陰血。
人參(甘溫,三錢),白朮(苦甘溫,二錢),白茯(甘溫,一錢),炙草(甘溫,七分),黃芩(苦寒,七分),半夏(苦辛溫,七分),柴胡(苦寒,八分),葛根(甘涼,一錢),當歸(甘辛溫,一錢),白芍(苦鹹寒,一錢),白水煎,溫服。
如半夏不用,加天花粉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