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2)

1. 治腰痛方

龜板(甘鹹平,甘草酒炙,一兩),黃柏(苦辛寒。二兩),蒼朮(苦辛溫,一兩),蒼耳子(苦涼,一兩),威靈仙(苦寒,一兩),扁柏葉(苦寒,一兩),共為末,酒糊丸,以黑豆汁煎四物湯,加陳皮、甘草生薑煎湯,送下七八十丸。

如久腰痛者,必用官桂開之方止。如腹脅痛,亦可治。

獨活寄生湯

治腎氣虛弱,風濕乘之,流注腰膝,拘攣掣痛,不得屈伸,或緩弱冷痹,行步無力。法當益腎陰,疏風濕,故用熟地、杜仲補腎陰,獨活、秦艽、細辛、桑寄生、桂心、防風等疏風勝濕,人參、茯苓、甘草補氣,當歸、川芎、芍藥養血,佐牛膝壯筋骨以健行步。

杜仲(辛甘溫,八分),熟地(甘寒,錢半),獨活(辛溫,七分),秦艽(辛溫,八分),細辛(辛熱,七分),茯苓(甘溫,八分),炙草(甘溫,六分),桂心(甘熱,八分),桑寄生(甘辛,兼治膝痹,一錢),防風(辛溫,一錢),人參(甘溫,二錢),川歸(辛甘溫,五錢),川芎(辛溫,七分),白芍(苦酸寒,八分),牛膝(甘溫,八分),水煎,空心服。如不利者,去地黃。

如血滯者,宜刺委中穴出血,或灸腎腧、崑崙穴尤佳。

滲濕湯

治寒濕所乘腰痛,身體重者,如坐水中。法當散寒去濕。是以用乾薑、丁香散寒,蒼朮、白朮、茯苓等去濕,陳皮行氣,甘草和藥。

乾薑(辛熱,一錢),丁香(辛熱,一錢),蒼朮(辛溫,一錢),茯苓(淡平,一錢),白朮(苦甘溫,二錢),陳皮(苦辛溫,八分),甘草(甘溫,五分),加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白話文:

治腰痛方

這個方劑用來治療腰痛。藥物包括龜板、黃柏、蒼朮、蒼耳子、威靈仙、扁柏葉,磨成粉末,用酒和成藥丸,再用黑豆汁煎煮四物湯,加入陳皮、甘草、生薑煎煮的湯水送服,每次服用七八十丸。

如果腰痛很久了,必須用官桂來治療。如果腹部兩側也痛,這個方劑也能治療。

獨活寄生湯

這個方劑用來治療腎氣虛弱,以及風濕侵襲導致腰膝疼痛、肢體拘攣、活動受限,或是身體沉重、怕冷、行動無力等症狀。治療方法是滋補腎陰,疏散風濕。因此使用熟地、杜仲來補益腎陰;獨活、秦艽、細辛、桑寄生、桂心、防風來疏散風濕;人參、茯苓、甘草來補益元氣;當歸、川芎、白芍來養血;再用牛膝來壯筋骨,使行動有力。

藥材用量:杜仲、獨活、秦艽、細辛、茯苓、炙甘草、桂心各適量,桑寄生、防風、人參、當歸、川芎、白芍、牛膝各適量,水煎服,空腹服用。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去掉熟地黃。

如果因為血瘀導致疼痛,可以針刺委中穴放血,或灸腎俞穴、崑崙穴,效果更好。

滲濕湯

這個方劑用來治療寒濕侵襲導致的腰痛,症狀是身體沉重,感覺像坐在水中一樣。治療方法是散寒除濕。因此使用乾薑、丁香來散寒,蒼朮、白朮、茯苓來除濕,陳皮行氣,甘草調和藥性。

藥材用量:乾薑、丁香、蒼朮、茯苓、白朮、陳皮、甘草各適量,加薑片、大棗,水煎服,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