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附方

桂枝湯,治傷風頭眩。方見傷寒門。

麻黃湯,治傷寒頭眩。傷寒門。

防風通聖散,半夏白朮天麻湯,方見頭痛門。

二陳湯,見痰門。

四物湯,見血門。

白話文:

[附方]

桂枝湯,用來治療因風邪入侵導致的頭暈症狀。此方詳細內容可參閱「傷寒」相關章節。

麻黃湯,適用於治療因寒邪引起的頭暈。同樣可在「傷寒」相關章節找到此方詳細內容。

防風通聖散及半夏白朮天麻湯,這兩種方劑的詳細內容可以在「頭痛」相關章節中查閱。

二陳湯,相關細節請參閱「痰」相關章節。

四物湯,其詳細內容則在「血」相關章節中有所記載。

2. 眼目門

3.

目之為病,因狀多端,不可一途而治,故有風寒外束,鬱熱於內而障者;有因心氣不足致血不生,目無血榮而致者;有因腎水虧敗,火無所畏,上炎而攻目者;有因怒氣動,肝火上攻者;有肝病而患及於目者。目因心之血使,受五藏六府之精明。經云: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是也。

但藏府之氣,不能自運,皆由脾氣轉輸而致,苟脾氣被傷,轉輸失職,而目亦無所受矣。經云:諸病不能榮養於目是也。治療之法,如因風寒外束者,當驅風散熱為主;因心不足及血不充者,宜養血安神為先;因腎水虧乏者,法當滋陰補腎;因脾病不輸者,法當補中健脾。

又有卒然昏眩冒倒而不見物者,由乎元氣虧乏,虛火上炎,熏及心神,沖郁玄府所致,法當補中益氣,而患自瘳,經云:虛火可補是也。全在臨機應變,不可膠柱鼓瑟,學者宜致思焉。又有枯木禪師論眼病有七十二種,分外內二因,內因二十有七,外因四十有五,茲不及論。

學者宜觀本論可也。

白話文:

眼睛的疾病,原因和症狀變化多端,不能用同一方法來治療。有的是由風寒侵襲,體內熱氣鬱結導致視力障礙;有的因為心臟功能不足,導致血液生成不足,眼睛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而致病;有的因為腎臟功能衰弱,無法制約體內的火氣,火氣上攻眼睛;有的是因為憤怒,引起肝臟火氣上升;有的是肝臟疾病影響到眼睛。眼睛的健康與心臟的血液運送能力有關,同時受到五臟六腑精華的滋養。

然而,五臟六腑的氣息無法自行運行,都需藉由脾臟的功能來轉換和輸送。如果脾臟功能受損,輸送工作就會失常,眼睛也就無法得到必要的滋養。因此,治療的方法,如果是風寒引起的,就應該以驅風散熱為主;如果是心臟功能不足或血液不夠,則應以養血安神為先;如果是腎臟功能衰弱,就該滋陰補腎;如果是脾臟功能失調,則要補中健脾。

此外,突然出現頭暈、眼前一片黑暗,看不清東西的情況,通常是由於元氣不足,虛火上炎,影響心神,造成這種情況,治療方法應當補中益氣,病癥自然會好。所有的治療方法,都應根據具體病情靈活應對,不能死板地套用,學習者應當深入思考。另外,枯木禪師認為眼病有七十二種,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有二十七種,外因有四十五種,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學習者應當參考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