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3)
卷之三 (3)
1. 治氣中
星香散
治中風氣壅痰塞,或用木香以疏滯氣,佐南星以豁風痰。
木香(苦辛溫,二錢),南星(苦辛溫,八錢),水二盅,姜五片,煎一盅。溫服。
家寶丹
治一切風邪入骨髓,以致氣血壅滯,癱瘓、痹、屢、不仁、口眼喎斜等症。用片腦、麝香通關竅,引諸藥直入骨髓,川烏、草烏、白附子、地龍、全蠍、殭蠶以逐經絡之邪,辰砂、輕粉、雄黃、南星以豁風痰,乳香理氣,沒藥行血,佐五靈脂以涼氣血之刺痛,羌活疏肌表之風。
片腦(辛涼,五錢,另研),麝香(辛溫,五錢,另研),川烏(辛熱,一兩),草烏(苦辛熱,一兩),白附子(辛溫,二兩),地龍(即蚯蚓也。酸寒,一兩),全蠍(辛甘溫,一兩),殭蠶(鹹辛溫,兩半),辰砂(甘涼,五錢,另研),輕粉(辛寒,三錢,另研),雄黃(苦甘平,五錢,另研),南星(苦辛溫,二兩),乳香(苦辛溫,一兩,另研),沒藥(苦辛溫,一兩,另研),五靈脂(甘溫,薑製,一兩),羌活(辛溫,三兩),為細末,和勻,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以清茶化下半丸,或一丸。
瀉青丸
治中風自汗昏冒,發熱不能安臥。此風熱煩躁故也。故用防風、羌活以治風,梔子、大黃、膽草以勝熱,助當歸、川芎以養血。
防風(辛甘溫),羌活(苦辛溫),大黃(苦寒),膽草(苦寒),當歸(辛甘溫),梔子仁(苦寒),川芎(辛溫),共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以竹葉煎湯化下一二丸。
白話文:
【星香散】
這方是治療中風導致氣道阻塞、痰多的。使用木香來疏通阻滯的氣流,配合南星來清除因風引起的痰。具體藥方是:木香(味苦辛性溫,用量為二錢),南星(味苦辛性溫,用量為八錢)。加入兩杯水,五片薑,煮至剩一杯,溫熱時服用。
【家寶丹】
這方是治療風邪深入骨髓,造成氣血堵塞,導致癱瘓、痹痛、麻木、口眼歪斜等症狀。利用片腦、麝香打通關節,引導其他藥物直達骨髓。使用川烏、草烏、白附子、地龍、全蠍、殭蠶來驅除經絡中的邪氣,辰砂、輕粉、雄黃、南星來清除風痰,乳香調理氣血,沒藥促進血液循環,並輔以五靈脂來緩解氣血刺痛,羌活疏解皮膚表面的風邪。具體藥方是:片腦(味辛性涼,用量為五錢,需單獨研磨)、麝香(味辛性溫,用量為五錢,需單獨研磨)、川烏(味辛性熱,用量為一兩)、草烏(味苦辛性熱,用量為一兩)、白附子(味辛性溫,用量為二兩)、地龍(即蚯蚓,味酸性寒,用量為一兩)、全蠍(味辛甘性溫,用量為一兩)、殭蠶(味鹹辛性溫,用量為一兩半)、辰砂(味甘性涼,用量為五錢,需單獨研磨)、輕粉(味辛性寒,用量為三錢,需單獨研磨)、雄黃(味苦甘性平,用量為五錢,需單獨研磨)、南星(味苦辛性溫,用量為二兩)、乳香(味苦辛性溫,用量為一兩,需單獨研磨)、沒藥(味苦辛性溫,用量為一兩,需單獨研磨)、五靈脂(味甘性溫,薑製,用量為一兩)、羌活(味辛性溫,用量為三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加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清茶溶解半顆或一顆服用。
【瀉青丸】
這方是治療中風後自汗、昏迷、發熱、無法安穩睡覺的症狀。這是因為風熱引起煩躁的緣故。所以使用防風、羌活來治療風邪,梔子、大黃、膽草來清熱,並輔以當歸、川芎來養血。具體藥方是:防風(味辛甘性溫)、羌活(味苦辛性溫)、大黃(味苦性寒)、膽草(味苦性寒)、當歸(味辛甘性溫)、梔子仁(味苦性寒)、川芎(味辛性溫)。以上藥材共研磨成末,加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竹葉煎湯溶解一到兩顆服用。
2. 附方
補中益氣湯,內傷門。
蘇合香丸,氣門。
二陳湯,痰門。
四物湯,血門。
白話文:
[附方]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內傷的情況。
蘇合香丸,針對氣滯或氣虛的問題。
二陳湯,用於處理痰多的症狀。
四物湯,主要對血液相關的問題有幫助。
3. 傷寒門
4. 論
傷寒之症皆由氣質虛乏鬱熱之人,冬為風寒所襲,腠理閉密,鬱熱不得宣泄所致。感之淺者,即發而為傷寒;感之深者,伏而不動,至春隨陽氣升發而為溫病,夏動而為暑病。夫暑重於溫者,由其鬱久而熱愈熾也。其病傷寒者,仲景分六經傳注。一曰足太陽受之,其脈尺寸俱浮;其症頭疼,腰脊強;治宜發汗。
二曰陽明受之,其脈尺寸俱長;其症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治宜解肌。三曰少陽受之,其脈尺寸俱弦;其症胸脅痛而耳聾,往來寒熱;治宜和解。四曰太陰受之,其脈尺寸俱沉細;其症腹滿,咽乾,自利;治宜分利。五曰少陰受之,其脈尺寸俱微緩;其症口燥,舌乾而渴;治宜清之。
六曰厥陰受之,其脈尺寸俱沉澀;其症煩滿而囊縮;治宜下之。六曰至厥陰,為傳經盡,如不愈,乃再作經如前,以次而傳。又有三陽、三陰同受而為合病;又有太陽、陽明先後感受而為並病;又有太陰表裡受邪,名曰兩感;又有太陽不傳,首尾只在本經,名曰專經;又有太陽傳陽明,而陽明不傳少陽,入胃而作裡實。
變狀多端,無有定體,惟仲景深造是理,著《傷寒論》一書,分經理症,載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以為後學規鑑,甚是詳備。惜其方書失漏不全,大要在表宜汗,以桂枝、麻黃二湯加減;在中宜和,如大、小柴胡二湯加減;在裡宜下,以大、小承氣二湯加減。雖然,其汗、下之法,又須得宜,不可失時,致成斑黃結胸等症,茲難盡述。
學者當於仲景傷寒求之。又有體氣大虛之人感此風寒之毒,直中陰經,一身之症盡受,無經可分,無汗可發,名曰中寒。如附子理中湯之類為主,加減全在活法,不可執一。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中醫對傷寒的理解,認為傷寒都是出現在體質虛弱、易積聚內熱的人身上,冬天被風寒侵襲,皮膚毛孔閉塞,內熱無法散發導致的。輕微的感染會立即引發傷寒;嚴重的感染則會潛伏不發,到了春天隨著陽氣上升而轉化為溫病,夏天則轉化為暑病。暑病比溫病更嚴重,因為它們是由長時間的內熱積聚而產生的更高溫度。
對於傷寒的治療,張仲景根據人體的六條主要經絡來分類說明:
- 如果是足太陽經絡受影響,脈搏會在寸部和尺部都浮現,症狀包括頭痛、腰背僵硬,應採取發汗的方式治療。
- 陽明經絡受影響,脈搏在寸部和尺部都長,症狀包括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安睡,應採取解肌的方式治療。
- 少陽經絡受影響,脈搏在寸部和尺部都緊繃,症狀包括胸部和側腹部疼痛、耳鳴、寒熱交替,應採取和解的方式治療。
- 太陰經絡受影響,脈搏在寸部和尺部都細微下沉,症狀包括腹部脹滿、咽喉乾燥、腹瀉,應採取調節水分的方式治療。
- 少陰經絡受影響,脈搏在寸部和尺部都微弱緩慢,症狀包括口乾、舌乾且口渴,應採取清熱的方式治療。
- 假如是厥陰經絡受影響,脈搏在寸部和尺部都下沉且滯澀,症狀包括心煩、腹部脹滿且縮小,應採取瀉下的方式治療。
如果疾病傳遍六經還未痊癒,則會再次從第一經開始傳播。此外,還有三陽和三陰同時受影響的情況,稱為合病;太陽和陽明經絡先後受影響的情況,稱為並病;太陰經絡內外都受到邪氣侵擾,稱為兩感;太陽經絡的疾病不向其他經絡傳播,始終停留在本經,稱為專經;太陽經絡疾病傳至陽明經絡,但陽明經絡不再傳至少陽經絡,進入胃部形成內實。
疾病的變化形式繁多,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張仲景深入研究了這個道理,寫下了《傷寒論》,根據經絡理論詳細描述了三百九十七種治療方法和一百一十三個處方,為後學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遺憾的是,他的藥方已經遺失不完整,主要原則是在表面病症上應採用發汗法,如使用桂枝湯和麻黃湯,並可根據情況進行增減;在中間層面的病症上應採用和解法,如使用大柴胡湯和小柴胡湯,並可根據情況進行增減;在內部病症上應採用瀉下法,如使用大承氣湯和小承氣湯,並可根據情況進行增減。然而,發汗和瀉下法必須適度,不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否則會導致皮疹、黃疸、胸脹等併發症,這裡難以一一詳述。
學習者應當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尋找答案。另外,對於體質極度虛弱的人感染這種風寒病毒,會直接影響到陰性經絡,全身都會出現相關症狀,無法按照經絡來區分,也無法通過發汗來治療,這種情況稱為「中寒」。治療這種情況主要使用附子理中湯一類的藥物,具體增減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能死板地遵循一個固定方案。
5. 傷寒脈法
傷寒之脈,先辨人迎及傳而變,次別諸經。少陽則弦,陽明則長,浮緩乃厥陰,浮緊乃太陽,太陰則沉細之域,少陰則俱沉之鄉。
瘟病之脈散而難名,如長之類則屬陽明。沉澀細小則死,洪大有力則寧。
經云:陽浮而陰弱,謂之傷風;脈緊而無汗,謂之傷寒。
脈浮,頭項痛,腰脊強,病在太陽。
脈長,身熱,鼻乾,目疼,不得臥,病在陽明。
脈弦,胸脅痛,耳聾,往來寒熱,病在少陽。
脈沉細,咽乾,腹滿,自利,病在太陰。
脈微緩,口舌燥干而渴,病在少陰。
脈沉澀,煩滿,囊縮,病在厥陰。
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而緊澀,變為溫瘧。
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更遇於寒,變為風濕。
脈沉細,病發熱,表症太陽,名曰痙病。脈沉細,病似太陽,關節疼痛而煩,名曰濕痛。
脈微弱芤弦,病似太陽,身熱疼痛,名曰中暍。若發汗已,身猶灼熱,名曰風溫。
脈沉細而疾,身涼四肢冷,煩躁,不欲飲水,狂悶,名曰陰毒。
脈陽洪數,陰實大,身大熱,變為溫毒。
脈陽濡弱,陰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病。
白話文:
【傷寒脈法】
在診斷傷寒病症時,我們首先要判斷人迎脈的變化,再進一步看脈象如何轉變,接著區分各個經絡的狀況。如果脈象呈現弦狀,那可能屬於少陽病;若是長而有力的脈象,通常和陽明病相關;浮且緩的脈象,可能是厥陰病的徵兆;浮而緊的脈象,通常顯示太陽病的存在;太陰病的脈象往往沉而細;少陰病的脈象則是全面性的沉。
至於瘟病的脈象,其特徵較為複雜且不易定義,但若脈象呈現長而有力,通常和陽明病有關係。然而,若脈象顯得沉澀細小,則是病情危急的信號;反之,如果脈象洪大有力,則表示病況穩定。
根據古籍記載,陽脈浮動而陰脈弱,這種情況被稱為傷風;若脈象緊繃且無汗,則被診斷為傷寒。
若脈象浮動,伴有頭部、頸部疼痛,以及腰背僵硬,這表示病症在太陽經上。
若脈象長且有力,身體發熱,鼻腔乾燥,眼睛疼痛,並且無法安睡,這顯示病症在陽明經上。
若脈象呈弦狀,胸部及側腹部疼痛,耳朵聽力下降,伴隨忽冷忽熱的情況,這代表病症在少陽經上。
若脈象沉而細,咽喉乾燥,腹部飽脹,伴有自發性排泄,病症可能出現在太陰經上。
若脈象微弱且緩慢,口舌乾燥且口渴,這顯示病症在少陰經上。
若脈象沉澀,伴有腹部脹滿,以及縮陰的現象,這可能是病症在厥陰經上。
若脈象陰陽兩極都顯得旺盛,再次受到寒氣影響而變得緊澀,這可能轉變為溫瘧。
若脈象陽面浮動且滑順,陰面則濡軟而弱,若再受到寒氣影響,可能轉變為風濕病。
若脈象沉而細,且跳動迅速,身體雖涼但四肢冰冷,伴有煩躁,不想喝水,精神混亂,這可能是陰毒的徵兆。
若脈象陽面洪大且頻率快,陰面則實而大,身體高熱,可能轉變為溫毒。
若脈象陽面濡軟而弱,陰面則緊且弦,若再受到溫暖氣候影響,可能轉變為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