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0)

1. 其穴四十有三

瞳子髎(在目外眥五分),聽會(在耳前陷中,上關下一寸,動脈宛宛,張口得之),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動脈宛宛中),頷厭(在曲周下,顳顬上廉。顳顬,一名腦空),懸顱(在曲周上,腦空中。

曲周乃膀胱經穴也),懸釐(在曲周之上,腦空下廉),曲鬢(在耳上髮際,曲隅陷中,鼓頷有孔),率谷(在耳上如前二分,入髮際一寸五分陷者宛宛中),天衝(在耳後髮際二寸,耳上如前三分),浮白(在耳後入髮際一寸),竅陰(在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完骨(在耳後入髮際四分),本神(在膀胱經曲差穴旁一寸五分,入髮際四分),陽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臨泣(在目上直入髮際五分陷中),目窗(在臨泣後一寸),正營(在目窗後一寸),承靈(在正營後一寸五分),腦空(在承靈後一寸五分,挾玉枕骨下陷中),風池(在腦空後髮際陷中),肩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之,當指下陷中),淵液(在腋下三寸宛中,舉臂取之),輟筋(在腋下三寸,復前行一寸,著脅陷中),日月(在肝經期門下五分,膽之募也),京門(在監骨下腰中,夾脊季脅),帶脈(在季脅下一寸八分),五樞(在帶脈下三寸),維道(在肝之章門下五寸二分),居髎(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中),環跳(在臀外側陷中),中瀆(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陽關(在陽陵泉上三寸,胃經犢鼻外陷中),陽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陽交(在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之間),外丘(在足外踝上七寸),光明(在足外踝上五寸),陽輔(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穴七寸),懸鐘(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丘墟(在足外踝下,如前去臨泣三寸是),臨泣(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半),地五會(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俠谿(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間,本節前陷中),竅陰(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許)

白話文:

  1. 瞳子髎:位於眼睛外側眼角五分處。
  2. 聽會:在耳朵前方凹陷中,上關穴下一寸,動脈明顯,張嘴時可找到。
  3. 客主人:在耳朵前方顴骨上方,開口時有空隙,動脈明顯處。
  4. 頷厭:在曲周穴下方,額骨上方。
  5. 懸顱:在曲周穴上方,腦空穴下方。
  6. 懸釐:在曲周穴之上,腦空穴下方邊緣。
  7. 曲鬢:在耳朵上方髮際,曲隅凹陷中,鼓頷時有孔。
  8. 率谷:在耳朵上方如同前二分,進入髮際一寸五分凹陷中。
  9. 天衝:在耳朵後方髮際二寸,耳朵上方如同前三分。
  10. 浮白:在耳朵後方進入髮際一寸。
  11. 竪陰:在完骨穴上方,枕骨下方,搖動時有空隙。
  12. 完骨:在耳朵後方進入髮際四分。
  13. 本神:在膀胱經曲差穴旁一寸五分,進入髮際四分。
  14. 陽白:在眉毛上方一寸,正對瞳子。
  15. 臨泣:在眼睛上方直入髮際五分凹陷中。
  16. 目窗:在臨泣穴後一寸。
  17. 正營:在目窗穴後一寸。
  18. 承靈:在正營穴後一寸五分。
  19. 腦空:在承靈穴後一寸五分,挾玉枕骨下凹陷中。
  20. 風池:在腦空穴後髮際凹陷中。
  21. 肩井:在肩膀上方凹陷中,鎖骨上方,大骨前一寸半,用三指按壓找到,在手指下的凹陷中。
  22. 淵液:在腋下三寸凹陷中,舉臂可取。
  23. 輟筋:在腋下三寸,再向前行一寸,脅部凹陷中。
  24. 日月:在肝經期門穴下五分,膽的募穴。
  25. 京門:在髂骨下方腰部中央,夾脊季肋。
  26. 帶脈:在季肋下1.8寸。
  27. 五樞:在帶脈穴下三寸。
  28. 維道:在肝的章門穴下5.2寸。
  29. 居髎:在章門穴下8.3寸,髂骨上方凹陷中。
  30. 環跳:在臀部外側凹陷中。
  31. 中瀆:在大腿骨外側,膝蓋上方五寸,肌肉間凹陷中。
  32. 陽關:在陽陵泉穴上三寸,胃經犢鼻穴外凹陷中。
  33. 陽陵泉:在膝蓋下一寸外側凹陷中。
  34. 陽交:在腳外踝上七寸,斜向三陽肌肉間。
  35. 外丘:在腳外踝上七寸。
  36. 光明:在腳外踝上五寸。
  37. 陽輔:在腳外踝上四寸,腓骨前,絕骨端,如同前三分,距離丘墟穴七寸。
  38. 懸鐘:在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39. 丘墟:在腳外踝下方,如同前去臨泣三寸處。
  40. 臨泣:在腳小指次指關節後凹陷中,距離俠溪穴一寸半。
  41. 地五會:在腳小指次指關節後凹陷中。
  42. 俠溪:在腳小指次指骨間,關節前凹陷中。
  43. 豎陰:在腳小指次指端,離指甲如韭菜葉寬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