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三

2. 中風門

3.

風者,四時之正令,天地之大氣,人在氣中,因虛即感傷之,中之有深有淺。經云:風者,百病之長,善行數變。其為病也,或為寒熱,或為偏枯,或為口目喎斜,或攣縮、眩暈,或卒倒無知,或舌強不語等症。後東垣、河間、丹溪三先生之分真中、類中之殊,南北地土之異。

其真中者,多在西北寒涼之方;而類中者,多出東南濕熱之地。夫類中之因,三先生又分挾火、挾氣、挾痰而動。其挾氣者,因元氣不足,不能管攝一身,而懵然卒倒。法當補氣為先。丹溪云:氣虛卒倒,參耆補之是也。其挾火者,乃陰血不足,無以配陽,陽火亢極,熏灼心神,故卒然昏冒。

法當滋陰降火為主。王冰云: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也。其挾痰者,乃因中氣虛乏,無力運動,以致津液凝聚成痰,妨礙升降,迷塞心竅,故昏冒而不識人。法當大補中氣為主。東垣云:補腎不若補脾是也。三者之中又分在藏、在府、在經之異。雖然名狀多端,未有不由正氣虧敗,風邪乘虛所襲而致。

苟若不由正氣虧敗而致,則西北之方中風之病此地皆是,又何暇生他病哉?其類中者,雖然因氣、因火、因痰而動,亦未必全無外邪所襲而致,則中氣、痰各自為症,又何必顯其風邪外症哉?由此觀之,中風之症不必拘於地土南北之分,與夫真、類之異,誠因將息失宜,中氣虧敗所致。正如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也。

治療之法,在府宜汗,在經宜和,在藏宜下。看其所挾之症,參之以治火、治氣、治痰之劑,兼詳內外孰輕孰重而療。若重於外感者,宜先驅外邪,而後補中氣;若重於內傷者,宜先補中氣,而後驅外邪。

其邪在府多著四肢,脈浮而拘急不仁,宜小續命湯為主加減;其症在藏多著九竅,脈沉而便溺不通,宜三化湯為主加減;若外無四肢不仁,內無九竅不利,或惟語言蹇澀,或止手足不隨,乃邪在經,宜大秦艽湯、愈風湯之類為主加減。參之天時,全在活法。

白話文:

[討論] 風,是四季的正常氣候,天地之間的大氣,人類生活在氣氛中,因體質虛弱容易受到影響。古籍提到:風是百病的起源,它能快速變換,影響範圍廣泛。疾病可能呈現為寒熱交錯,或是半身不遂,或是口眼歪斜,或是肌肉抽搐、頭暈,或是突然昏倒失去知覺,或是舌頭僵硬無法說話等症狀。後世東垣、河間、丹溪三位先生區分了真正中風和類似中風的不同,以及南北地區土壤差異對疾病的影響。

真正的中風多發生在西北寒冷涼爽的地方;類似中風的症狀則多見於東南濕熱地區。類中風的原因,三位先生又細分為挾火、挾氣、挾痰三種情況。其中挾氣的狀況,是由於元氣不足,無法有效調節全身機能,導致突然昏倒。治療應以補氣為主。丹溪提到:氣虛昏倒,應使用人參和黃耆補氣。挾火的情況,是因為陰血不足,無法平衡陽氣,導致陽火過旺,灼燒心神,因而突然昏迷。

治療應以滋養陰液,降低火氣為主。王冰說:增加陰液可以控制過盛的陽氣。挾痰的情況,是由於中氣虛弱,無法有效運轉,導致津液凝結成痰,阻礙身體氣血循環,封鎖心神通道,因而昏迷不醒。治療應以補充中氣為主。東垣提到:補腎不如補脾。這三種情況又可根據病情在臟腑、經絡的影響不同來進一步區分。雖然病症名稱繁多,但都離不開正氣衰弱,風邪趁虛而入。

如果病因不是正氣衰弱,那麼西北地區的中風病例應該遍地都是,怎麼還有其他疾病的存在空間呢?對於類似中風的情況,即使是由氣、火、痰引發,也不一定完全沒有外邪的影響。若是中氣、痰各自形成獨立的症狀,又何必特別突顯風邪的外部症狀呢?由此看來,中風的症狀不必侷限於南北地區的差異,或真正中風和類似中風的區別,主要是因為生活作息不當,導致中氣衰敗。

正如古籍所述:「邪氣聚集的地方,其正氣必然虛弱。」治療方法,若病在腑臟,宜採用發汗療法;若在經絡,宜採用調和療法;若在臟器,宜採用瀉下療法。觀察患者所伴隨的症狀,結合治療火、氣、痰的藥物,同時詳細評估內部和外部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治療。如果外部感染較重,應先排除外部病邪,再補充中氣;如果內部損傷較重,應先補充中氣,再排除外部病邪。

如果病邪在腑臟,常見於四肢,脈象浮動且緊繃,缺乏感覺,應使用小續命湯作為基礎進行增減調配;如果病在臟器,常見於九竅,脈象深沉且排泄困難,應使用三化湯作為基礎進行增減調配;如果外部四肢沒有不適,內部九竅也沒有問題,只有語言不清,或僅僅手腳不靈活,表示病邪在經絡,應使用大秦艽湯、愈風湯等作為基礎進行增減調配。治療需考慮季節變化,並採取靈活的治療策略。

4. 中風脈法

經云: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又云: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或浮而滑,或沉而滑,或微而虛,寸口或浮而緩,或緩而遲,皆為中風之脈。大法急實者凶,浮緩者吉。中風之候,沉伏相逢,微、數、遲、緩者為氣;浮而大者為風;微、虛、沉、滑,虛候;獨然沉滑,痰中。浮遲而虛則吉,急大實熱者為凶。

白話文:

經典上說,脈象如果微弱但頻率快,這是中風的跡象。又說,陽脈浮動且滑順,陰脈柔軟且弱,或是脈象浮動且滑,或是深沉且滑,或是脈象微弱且虛,寸口脈或浮動且緩慢,或緩慢且遲鈍,這些都是中風可能出現的脈象。總的來說,脈象急促且強實是凶兆,浮動且緩慢是吉兆。

中風的症狀,當脈象呈現沉伏時,微弱、頻率快、遲鈍、緩慢是氣血問題;脈象浮動且大的是風邪所致;脈象微弱、虛弱、深沉、滑順,顯示身體虛弱;單純的深沉且滑順,可能是痰濕過重。脈象浮動、遲鈍且虛弱是好現象,但若脈象急促、大且有熱感,則是不祥之兆。

5. 治中風大法

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為死血,宜四物加桃仁、紅花、竹瀝、薑汁;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尤妙。氣虛卒倒,宜濃煎參耆湯補之。如挾痰,加竹瀝、薑汁,或四君子湯加薑汁、竹瀝亦可。遺尿者屬氣虛,多以參耆補之。若動則筋痛,是無血滋筋故也,宜多用補血藥。

凡中風口開眼合,手撒遺尿,吐沫直視,喉如鼾睡,肉脫筋疼,髮直搖,頭上竄,面赤如狂,汗綴如珠,唇青身冷,皆為不治之症也。

白話文:

[治療中風的大原則]

如果出現半身無法活動的情況,大部分是由於體內痰濕過多造成的。如果問題出現在身體左側,通常是由於血液瘀滯所致。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桃仁、紅花、竹瀝和薑汁來治療。如果患者還能進食,可以不用竹瀝,改用荊瀝,效果會更好。

對於因氣虛而突然昏倒的患者,應濃煎人參和黃耆湯來補充元氣。如果患者同時有痰濕問題,可以在湯中加入竹瀝和薑汁,或者使用四君子湯加上薑汁和竹瀝也有不錯的效果。對於有尿失禁的患者,通常是因為氣虛,多用人參和黃耆來補充。

如果活動時感到筋骨疼痛,這可能是由於血液不足,無法滋養筋骨所致,應該大量使用補血藥物。

一般來說,如果中風後出現口角歪斜、眼睛閉合困難、手腳無力、尿失禁、口吐泡沫、目光呆滯、喉嚨發出鼾聲、肌肉萎縮、筋骨疼痛、頭髮直立、頭部劇痛、面色赤紅像發狂一樣、汗水如珠般滴落、嘴脣青紫、全身冰冷等症狀,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症狀。

6. 丹溪治中風活套

凡中風悉以二陳湯加薑汁、竹瀝為主。如風痰壅盛,喉如拽鋸者,加南星、皂角、枳殼、防風、瓜蔞仁。如血虛者,加當歸、川芎、白芍、地黃。瘀血,加桃仁、紅花。如氣虛者,加人參、黃耆、白朮。如自汗者,以黃耆為君,少用茯苓、半夏,佐以附子。如風邪盛,自汗身疼者,加防風、羌活、薄、桂。

如頭目不利,或頭疼如破,宜加川芎、白芷、荊芥穗、細辛、蔓荊子之類。如頭項痛者,加藁本;痛盛,加酒炒片芩。如無汗身疼,脈浮緩有力,或浮緊,或浮弦,皆風寒在表之證。本方加羌活、防風、川芎、白芷、秦艽之類;或只用小續命,倍麻黃以表之。如心血虧欠,以致心神恍惚,本方加黃連、遠志、石菖蒲。

或心動搖驚悸者,加酸棗仁、茯神、側柏葉、竹茹。凡中風小便不利者,不可利。蓋中風不無汗出,已脫津液,若複利小便,津液重亡,只宜俟其熱退,津液自通。凡年老虛弱之人不可吐,氣虛者不可吐。若肥人中風,口喎、手足麻木,不分左右,自屬於痰。用貝母、瓜蔞、南星、半夏、芩、連、黃柏、羌活、防風、荊芥、威靈仙、薄、桂、甘草、天花粉之類,加附子、竹瀝、薑汁,入酒一匙同服,以速藥性可也。如瘦人中風,屬陰虛火動,宜四物加牛膝、黃芩、黃柏。

有痰加痰藥,入竹瀝、薑汁服。如肥人憂思氣鬱,右手癱瘓,口渴,宜補中益氣湯。若有痰,加半夏、竹瀝、薑汁。如口眼喎斜,語言不正,口角流涎,半身不遂,或全身不能舉動,乃因元氣虛乏,兼酒色之過,而更挾外邪,宜以人參、防風、麻黃、羌活、升麻、桔梗、石膏、黃芩、荊芥、天麻、南星、薄荷、葛根、白芍、杏仁、歸、芎、白朮、細辛、皂角各等分,加姜煎,更入竹瀝、薑汁半杯;外灸治風穴,取微汗而愈。

如因寒而中者,宜姜附湯為主;挾氣痰攻刺,加白芍、半夏;手足不仁加防風;挾濕者加白朮;筋脈牽急者加木瓜;肢節痛不可忍者加桂、薑、棗。如因七情氣鬱而致者,多氣中。宜八味順氣散等藥。其狀與中風相似,但風中口中有痰涎,氣中口中無痰涎為異耳。大抵中風之症,初得之即當順氣,日久即當活血。

若先不順氣化痰,遽用烏、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風、羌活等輩,必不愈也。經云:治風先理氣,氣順即痰消是也。

白話文:

[丹溪治療中風的方法]

對於中風患者,丹溪主要使用二陳湯,並加入薑汁和竹瀝。如果風痰壅盛,喉嚨像被鋸割一樣,則需添加南星、皁角、枳殼、防風、瓜蔞仁。若是血虛的患者,應加入當歸、川芎、白芍、地黃。對於有瘀血的情況,應加入桃仁、紅花。氣虛的患者,可以加入人參、黃耆、白朮。對於自汗的患者,黃耆是主要的成分,少許使用茯苓、半夏,並輔以附子。風邪盛,自汗且身體疼痛的患者,則需添加防風、羌活、薄荷、肉桂。

對於頭部不適或劇烈頭痛的患者,應加入川芎、白芷、荊芥穗、細辛、蔓荊子。頭頸疼痛,可加入藁本;疼痛嚴重,則加入酒炒片芩。對於無汗且身體疼痛,脈搏浮緩有力,或浮緊,或浮弦的患者,這些都是風寒在表面的徵兆。可在原方中加入羌活、防風、川芎、白芷、秦艽。或者只使用小續命湯,加倍使用麻黃來發汗。對於心血不足導致心神恍惚的患者,可在原方中加入黃連、遠志、石菖蒲。

對於心悸、驚慌的患者,可加入酸棗仁、茯神、側柏葉、竹茹。對於中風後小便不暢的患者,不可使用利尿劑。因為中風時會有汗出,已經流失了津液,如果再使用利尿劑,會導致津液進一步流失,應等待熱度退去,津液自然會恢復流通。對於年老體弱的人,不可使用催吐法,氣虛的患者也不可使用催吐法。對於肥胖患者,中風後出現口歪、手腳麻木,無論左或右,這都是由痰引起的。使用貝母、瓜蔞、南星、半夏、黃芩、黃連、黃柏、羌活、防風、荊芥、威靈仙、薄荷、肉桂、甘草、天花粉等,加入附子、竹瀝、薑汁,加入一小匙酒一同服用,以加速藥效。

對於瘦弱患者,中風是由於陰虛火旺,應使用四物湯加入牛膝、黃芩、黃柏。如果有痰,加入化痰的藥物,並加入竹瀝、薑汁服用。對於肥胖患者,由於憂慮和氣鬱,導致右手癱瘓,口渴,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有痰,加入半夏、竹瀝、薑汁。對於口眼歪斜、言語不清、口水直流、半身不遂或全身無法動彈的患者,這是因為元氣虛弱,加上過度飲酒和性生活,同時受到外界病邪的影響。應使用人參、防風、麻黃、羌活、升麻、桔梗、石膏、黃芩、荊芥、天麻、南星、薄荷、葛根、白芍、杏仁、當歸、川芎、白朮、細辛、皁角,所有成分等量,加入薑煮,再加入半杯竹瀝、薑汁;同時進行風穴的灸療,引發微汗,即可痊癒。

對於因寒冷而中風的患者,應以薑附湯為主。如果伴有氣痰,加入白芍、半夏;手腳麻木,加入防風;如果伴有濕氣,加入白朮;筋脈緊繃,加入木瓜;肢體疼痛難忍,加入肉桂、薑、棗。對於因情緒壓力導致氣鬱而中風的患者,多數屬於氣中。應使用八味順氣散等藥物。這種情況的症狀與中風相似,但中風時口腔會有痰涎,而氣中時口腔不會有痰涎。總體來說,對於中風的治療,初期應順氣,長時間後應活血。

如果前期不順氣化痰,匆忙使用烏頭、附子,又不活血,僅僅使用防風、羌活等,必定無法痊癒。經典中提到:治療風病應先理氣,氣順則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