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附方
調味承氣湯,治痢初作,欲行不行,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桃仁承氣湯,小柴胡湯,黃耆建中湯,治脾胃虛敗,下痢不止。俱傷寒門。
益元散,治下痢,小便赤澀。
桂苓甘露飲,治冒暑下痢。
黃連香薷飲,治感受暑熱成痢。俱暑門。
木香檳榔丸,治下痢,裡急後重。
四君子湯,俱氣門。
胃苓湯,防風芍藥湯,俱瀉門。
十全大補湯,治久痢氣血兩虛。虛損門。
白話文:
[附方]
調味承氣湯:適用於腹瀉剛開始,有便意卻排便不順,這是一種以通治通的方法。
桃仁承氣湯,小柴胡湯,黃耆建中湯:這些藥方用於治療脾胃功能衰弱,導致的持續性腹瀉。都歸屬於傷寒類病症。
益元散:適用於腹瀉且伴有小便色赤和尿道疼痛。
桂苓甘露飲:適用於中暑導致的腹瀉。
黃連香薷飲:適用於因暑熱導致的腹瀉。都歸屬於暑熱類病症。
木香檳榔丸:適用於腹瀉且伴有腹部緊迫感和肛門墜脹感。
四君子湯:歸屬於氣虛類病症。
胃苓湯,防風芍藥湯:都歸屬於泄瀉類病症。
十全大補湯:適用於長期腹瀉導致的氣血雙虧。歸屬於虛損類病症。
2. 痿症門
3. 論
痿者,痿弱無力,不能收持之謂也。是人隨情妄用,損耗精血,以致皮肉筋骨皆失榮養,而痿厥之症作焉。經言治痿獨取肺金為主者,蓋肺主氣而體燥,肺傷則氣病,不能導血以行經隧,體燥則津少,無以榮養百骸,此之故也。雖然,始則重於肺金,續而五藏皆受。大要不出熱之一字。
故經云:肺熱葉焦,五藏因而受之,發為痿躄。心氣熱為脈痿,而脛縱不任地;肝氣熱為筋痿,而宗筋弛緩;脾氣熱為肉痿,而肌痹不仁;腎氣熱為骨痿,而足不任身是也。古法治痿獨取陽明者,蓋陽明為五藏之府也,水穀之海,主潤宗筋,陽明病則宗筋亦病,宗筋病則帶脈不引,足痿不固矣。
且肺與陽明燥金相為表裡,而肺居上主氣而畏火,嗜欲無度,相火上炎,刑害肺金,肺金受害,水絕其源,火愈寡畏,肺愈被傷,無以制木,木寡於畏而傷脾土,脾病則血敗,無以滋養百骸,肺傷則氣耗不能受攝四末。是以治法在乎滋陰伏火,清肺金制木。經云: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者,此之謂也。
方藥不越清燥、四物二湯為主加減。患者藥外,尤當薄滋味以自養,毋助火邪。能如此治,無有不瘳。
白話文:
[討論],內容如下:
所謂的「痿」,就是身體軟弱無力,無法正常運作的狀態。這通常發生在人們過度消耗精力和血液,導致皮膚、肌肉、筋骨失去應有的養分,從而產生了這種「痿」的症狀。在治療上,中醫強調應以調整肺部功能為主,因為肺部主管氣息,如果肺部受到傷害,會影響到血液的正常運行,造成身體各部位的水分不足,進而無法充分滋養全身。
然而,雖然最初問題可能出在肺部,但隨著病情發展,其他臟器也會受到影響。總的來說,導致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過熱」。
根據古籍記載,肺部過熱會導致葉片乾燥,使其他五臟六腑也受到波及,進而引發「痿」的病症。例如,心臟過熱會導致血管痿縮,腿腳無力;肝臟過熱會導致筋骨痿縮,生殖器官鬆弛;脾臟過熱會導致肌肉萎縮,肌膚麻木;腎臟過熱會導致骨骼痿縮,雙腳承載不住身體。
古時治療「痿」的方法,主要集中在調整胃腸道功能,因為胃腸道是五臟六腑的中心,負責消化吸收,提供營養。一旦胃腸道功能受損,會連帶影響到生殖系統,進而導致腰腿無力,站不穩。
此外,肺部和胃腸道在中醫理論中,是互為表裡的,肺部在上方主管氣息,害怕火氣。如果慾望無節制,導致體內火氣上升,就會傷害肺部,肺部受傷後,身體的水分來源就會斷絕,火氣更加肆虐,肺部受到更大的傷害,無法控制肝臟,肝臟失去抑制而傷害脾臟,脾臟受損,血液品質下降,無法滋養全身,肺部受傷,氣息消耗,無法控制四肢。
因此,治療方法主要是滋陰降火,清肺制肝。根據古籍記載,東方(肝)實,西方(肺)虛,應該減少南方(心)的火氣,補充北方(腎)的能量。
治療上,主要使用清燥湯和四物湯,根據病人情況做適當加減。除了藥物,病人更應該清淡飲食,避免助長火氣。如果能按照這種方法治療,大多數人都可以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