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2)

1. 丹溪治痢活套

凡濕熱下痢,小便短澀,煩渴,除食,脈洪大而緩,腹痛後重。宜行滯清熱。如桂苓甘露飲送下保和丸之類。若濕多熱少,脾胃不和,食少,腹痛,後重,夜多下痢。宜胃苓湯送下保和丸三十粒。若怯弱之人,下痢頻,並腹痛,脈細弱,或微汗時出。宜黃耆建中湯送下保和丸。

若脾胃不和,食少,腹脹滿痛,後重,脈弦緊。宜平胃散加苓、朮、芍、桂、乾葛煎湯,送下保和丸。

凡小兒痢疾,用苓、連、大黃、甘草煎服。如赤痢,加紅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凡下痢純血如塵腐色者,或如屋漏水者,或大孔如竹筒不斂者,或唇如朱抹者,皆死不治;或如魚腦子,或身熱脈大,俱半死半生,難治;若身涼脈細者,主生。

白話文:

凡是因濕熱導致的腹瀉,伴隨小便短少澀痛、口渴、食慾不振、脈搏洪大而緩慢、腹部疼痛且墜脹感明顯,應該使用能通利腸道、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例如,可以服用桂苓甘露飲,送服保和丸等藥物。

如果濕氣重而熱氣輕,脾胃功能失調,食慾不振,腹部疼痛且墜脹,夜晚腹瀉加重,則宜服用胃苓湯,送服三十粒保和丸。

如果體質虛弱的人,腹瀉頻繁,伴隨腹部疼痛,脈搏細弱,有時微微出汗,則宜服用黃耆建中湯,送服保和丸。

如果脾胃不和,食慾不振,腹部脹滿疼痛且墜脹,脈搏弦急,則宜服用平胃散,再加入茯苓、蒼朮、白芍、桂枝、葛根煎湯服用,送服保和丸。

小兒腹瀉,可用茯苓、連翹、大黃、甘草煎服。如果是赤痢(痢疾糞便帶血),加紅花、桃仁;如果是白痢(痢疾糞便色白),加滑石粉。

如果腹瀉的糞便全是血,顏色像腐敗物一樣,或像屋頂漏水一樣稀薄,或像竹筒一樣粗大且止不住,或嘴唇鮮紅,這些都是不治之症;如果糞便像魚腦一樣,或者伴隨發熱、脈搏洪大,都屬於病情危重,難以治療;如果身體冰冷,脈搏細弱,則預後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