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鏡》~ 卷之四 (12)
卷之四 (12)
1. 臍風撮口
臍風撮口,總為一病,未有臍風而不撮口,未有撮口而不臍風也。患此病者,九死一生。蓋臍命根也,臍為風所入,命根絕矣。而可以得生乎,求其所屬之經。乃心脾之症也,開口屬心,閉口屬脾。風入於臍,先流於脾,由脾而上傳於心,心為邪所客,故口不能開而頻撮也。
其發搐者,風使之也。究其病之所由成,有內因外因之異。蓋臍帶繫於胞,必其所生之時,其母先感風邪,遺其邪於小兒,謂之胎風,其驚搐者,謂之胎驚。病從內得,故曰內因。其或斷臍之後,包裹失於周密,被窩風入,未及六七日,而臍帶已脫,必成此症。病由外得,故曰外風。
醫者又以艾灸其臍,徒苦之耳,竟何益哉?欲求一生於萬死之中,惟下之而已矣,外此更無餘法。
藥例
大法即以小兒脫下臍帶,洗淨,先以水煎至五六沸;去帶,入牙皂、殭蠶、穿山甲、麻黃、防風、荊芥、甘草、半夏、南星之類,又煎五六沸;入生大黃,略煎一二沸;澄清,入麝香末少許,薑汁、竹瀝調勻,余徐以匙灌下。若得通利,即有三四可生,不然必死。其臍上以生南星末封之,亦可以追去徐風。
或用牛黃三四釐,麝香半分,為細末,薑汁、竹瀝調之,滴入口中,亦可。若口噤不開,以南星為君,麝香為佐,研細,擦其齦,自開。
白話文:
【臍風撮口】
臍風撮口這兩種病症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所有患有臍風的嬰兒都會出現撮口的情況,同樣地,所有撮口的嬰兒都伴隨著臍風的問題。這種疾病非常嚴重,死亡率極高,九個人中有八個會因此喪命。
臍帶是生命的根基,如果風邪從臍帶進入,則生命的根本就會受到威脅。如此一來,怎麼可能存活下來呢?進一步探討其病因,這病症與心臟和脾臟相關。張開嘴巴是由心臟控制,而閉合嘴巴則由脾臟負責。風邪從臘帶進入,首先影響脾臟,再由脾臟向上影響心臟,當心臟受到邪氣侵擾,嘴巴就無法正常開合,頻繁撮口。
抽搐的情況,是由風邪引起的。進一步研究其病發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臍帶連接胎兒和母體,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先感染風邪,那麼這種邪氣會通過臍帶傳給胎兒,我們稱之為胎風,如果胎兒因此出現驚嚇抽搐,我們稱之為胎驚。這種由內而發的病,我們稱之為內因。另一方面,如果在臍帶剪斷後,護理不當,讓風邪有機可乘,在臍帶尚未完全脫落的六七天內,風邪已經侵入,造成臍風撮口的病症。這種由外而入的病,我們稱之為外風。
醫治此病時,有些醫生會使用艾灸臍部的方法,但實際上只是徒增嬰兒的痛苦,並無實質療效。想要在萬死中求一生,唯有通過藥物治療,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藥方】
主要治療方法是以嬰兒的臍帶為原料,先清洗乾淨,然後用水煮沸五六次。取出臍帶後,加入牙皁、殭蠶、穿山甲、麻黃、防風、荊芥、甘草、半夏、南星等藥材,再煮沸五六次。接著加入生大黃,煮沸一兩次。待湯汁澄清後,加入少量麝香粉,薑汁、竹瀝調勻,慢慢以湯匙餵食。如果排泄順暢,則有三分之一的機會可以存活,否則必死無疑。臍部可以用南星粉密封,有助於去除殘留的風邪。
或者使用牛黃三四釐,麝香半分,研磨成細粉,以薑汁、竹瀝調和,滴入口中。如果嘴巴緊閉無法打開,則以南星為主藥,麝香為輔藥,研磨細粉,塗抹在牙齦上,嘴巴就會自動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