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醫辨》~ 卷之下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20)

1. 拾遺(編成而有遺者萃此)

噙化丸(自制方):清肺止嗽,定喘化痰。

薄荷葉四兩,桑白皮、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知母(去皮毛)、百部、貝母(去心)、柿霜各二兩,枇杷葉(去毛,蜜炙)、訶子肉、阿膠、橘紅、紫菀、款冬花各一兩半,栝蔞仁(去油)、栝蔞皮瓤、黃芩、杏仁(炒,去皮尖、油,取淨霜)、白茯苓,玄明粉、鉛白霜、桔梗各一兩,旋覆花、馬兜鈴、五味子各七錢半,硼砂五錢、冰片一錢(非真者勿用)。

上為極細末,梨膏為丸,如無梨膏,則以白蜜、竹瀝、梨汁熬至滴水不散為度,丸如龍眼大,噙化一丸。

正德六年(丙申)五月吉辰川勝七郎兵衛板

白話文:

清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噙化丸(自己配方的):

薄荷葉四兩,桑白皮、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知母(去皮毛)、百部、貝母(去心)、柿霜各二兩,枇杷葉(去毛,蜜炙)、訶子肉、阿膠、橘紅、紫菀、款冬花各一兩半,栝蔞仁(去油)、栝蔞皮瓤、黃芩、杏仁(炒,去皮尖、油,取淨霜)、白茯苓、玄明粉、鉛白霜、桔梗各一兩,旋覆花、馬兜鈴、五味子各七錢半,硼砂五錢、冰片一錢(必須是真品)。

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梨膏做成丸子。如果沒有梨膏,就用白蜜、竹瀝、梨汁熬煮到滴水成珠的程度,做成龍眼大小的丸子,含服一丸。

正德六年(丙申年)五月吉日 川勝七郎兵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