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辨》~ 卷之下 (17)
卷之下 (17)
1. 雜類
時膿水稠黏,方盛未已,不可遽用龍骨等藥,理宜追之,乃制青霞散外摻,明日膿水頓稀,痛定穢解,始有向安之勢。至辛未新正,患處皆生新肉,有紫腫處俱用蔥熨法,隨手消散,但近腋足少陽分尚未斂。乃加柴胡一錢、青皮三分,及倍川芎,膿水已盡者,即用戴糝散摻之。
至元宵後,遂全妥。凡治癰疽,須審經絡部分,今所患正在足陽明之分,少侵足少陽經分,俗醫不復審別,一概用藥,藥無嚮導,終歸罔功,甚可嘆也。近有患之劇甚如亡妹所苦者,一庠友就余求方,余以冗未及應,諸瘍醫卒拱手以待斃,余甚傷之,議刊布其方,不忍自秘也。隆慶辛未九日記。
青霞散,治癰疽潰爛、膿多、不斂。先用楮葉豬蹄湯洗過,以此敷之。
青黛二錢,乳香一錢五分,沒藥一錢五分,韶粉一錢,海螵蛸一錢五分,枯礬一錢,白蘞一錢,寒水石一錢,冰片三分,紅粉霜(另研極細,和勻,再研入)一錢,杏仁(去皮尖)廿四個。
有死肉加白丁香五分;大癰疽爛甚腐多,加銅綠一錢五分。此方專治潰瘍因血熱肉腐化而為膿,故用青黛涼血解毒而使肉無腐為君;乳香、沒藥活血止痛而消腫為臣;寒水石之寒,佐青黛以涼血肉使不腐,枯礬之收澀,排膿而追毒,韶粉、海螵蛸之收濕,止膿汗之多而不燥,粉霜之拔毒,白蘞之斂創,冰片之透肌,以為佐使,諸藥多燥,又假杏仁之油以潤之,此制方之旨也。
大抵治法,有是病投是藥,豈可狐疑而誤治哉。且夾陰傷寒,先因欲事,伏陰於內,卻又著寒,內外皆陰。陰氣獨盛,則陽氣以衰,故脈沉而足冷也,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元氣為主,佐以附子溫腎經,散寒邪,以退陰而回陽也。若舍此二味不用,將何以救之哉。
發熱如傷寒,而其人有所從高墜下攧撲損傷,或盛怒叫呼,無何而病,小便自利,口不甚渴,按心下或脅下或臍腹間有痛處,或至手不可近者,畜血也。勞逸、飢飽、七情、房室所傷皆能瘀血,不止一途。
友人繆仲淳,每服滋補丸藥,多至數兩,忽發熱不已,投涼解之藥有加無損,沉困之極,殆將不支,余用畜血法治之,方烹煎次,仲淳聞其氣,曰:一何香也?飲已而熱退,明日下黑糞鬥許而安。
白話文:
[雜類]
膿水最初稠黏,病情嚴重尚未好轉,不能馬上使用龍骨等藥物,應該設法引流膿液。於是使用青霞散外敷,隔天膿水就變稀了,疼痛減輕,膿液也減少,病情開始好轉。到辛未年正月初一,患處都長出新肉,紫腫的地方都用蔥熨法治療,腫脹很快就消退,只是靠近腋下的少陽經分佈區域還沒完全癒合。於是又加入柴胡一錢、青皮三分,以及加倍的川芎。膿水完全排乾淨後,就用戴糝散外敷。
元宵節後,病完全好了。凡是治療癰疽,都要仔細辨別經絡的部位,這次的患處在足陽明經的分佈區域,稍微侵犯到足少陽經的分佈區域,一般庸醫都不會仔細辨別,一律用同樣的藥物,藥物沒有對症下藥,最終都無效,真是令人惋惜啊!最近有一個病人病情嚴重到像亡妹一樣痛苦,一位同窗好友向我求方,我因為事情繁忙還沒來得及應付,那些庸醫卻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病人等死,我感到非常痛心,打算把這個方子公開,不想獨自藏著。隆慶辛未年九月九日記。
青霞散,用於治療癰疽潰爛、膿液多、傷口癒合不良。先用楮葉豬蹄湯清洗患處,然後再敷藥。
藥方:青黛二錢,乳香一錢五分,沒藥一錢五分,韶粉一錢,海螵蛸一錢五分,枯礬一錢,白蘞一錢,寒水石一錢,冰片三分,紅粉霜(另研磨極細,混合均勻,再研磨進去)一錢,杏仁(去皮尖)廿四個。
如果出現死肉,加入白丁香五分;如果癰疽潰爛嚴重,腐肉很多,加入銅綠一錢五分。這個方子專門治療因血熱肉腐化而形成膿液的潰瘍,所以用青黛清熱解毒,防止肉腐為君藥;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為臣藥;寒水石的寒性,輔助青黛清熱涼血,防止肉腐;枯礬的收斂作用,排出膿液,引導毒氣外排;韶粉、海螵蛸收斂濕氣,止住膿液滲出,但不乾燥;紅粉霜拔毒,白蘞斂瘡,冰片透入肌膚,作為佐使藥;因為很多藥材偏燥,所以用杏仁的油分來潤燥。這就是這個方子的組方原理。
總之,治療疾病,要對症下藥,怎麼可以猶豫不決而誤治呢?再比如夾陰傷寒,先是因為房事,陰邪伏於內,又受寒邪,內外皆陰。陰氣獨盛,陽氣就衰弱,所以脈象沉弱,腳冷。必須緊急使用人參補益元氣,佐以附子溫腎經,散寒邪,退陰回陽。如果不用這兩種藥材,怎麼能救治呢?
發熱像傷寒,但是病人曾經從高處墜落或跌撲受傷,或者盛怒呼喊,不久就生病了,小便自利,口不怎麼渴,按壓心下、脅下或臍腹之間有痛處,甚至碰都不能碰,這是瘀血。勞累、飢飽、七情、房事等損傷都能導致瘀血,不只一種原因。
我的朋友繆仲淳,經常服用滋補丸藥,每次服用量多達數兩,突然發熱不止,服用清熱解毒藥物也無濟於事,非常疲倦困乏,幾乎快要不行了,我用治療瘀血的方法治療他,藥煎好後,仲淳聞到藥味,說:怎麼這麼香啊?喝完藥後,發熱就退了,第二天排出許多黑色大便後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