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辨》~ 卷之下 (14)
卷之下 (14)
1. 雜類
嘗治傷寒病未平復犯房室,命在須臾,用獨參湯調燒褌散。凡服參一二斤餘得愈者,三四人。信哉,用藥不可執一也。
余嘗治一刻字工人,新婚,冬月冒寒,表證悉具,令以人參、紫蘇莖、葉各一兩,煎湯飲之,汗出而愈。一孕婦,春夏之交患溫病,頭痛發熱,不惡寒而渴,未及療治,胎墮去,血無算,昏眩欲絕,余令以麥門冬斤許,入淡竹葉、香豉,頻頻飲之,亦汗出而愈,蓋用勞復法治之。得此活法,則於治是病庶幾可十全矣。
余每治傷寒、溫熱等證為庸醫妄汗、誤下已成壞病,死在旦夕者,以人參一二兩,用童子小便煎之,水浸冰冷,飲之立起。
治傷寒黑斑。曾治一人,傷寒七八日,因服涼藥太過,遂變身涼,手足厥冷,通身黑斑,惟心頭溫暖,乃伏火也。診其六脈沉細,昏沉不知人事,亦不能語言,狀似屍厥,遂用人參三白湯加熟附子半枚,乾薑二錢,水二鍾,煎一鍾,與之服下,待一時許,斑色漸紅,手足漸暖而甦醒(人參三白湯:白朮、白茯苓、白芍藥、人參,生薑三片,大棗二枚。若脈沉、足冷,加附子半枚。
上水煎)。
萬,痘瘡,主治解表、和中、解毒三法也。解表兼發散之義,使邪氣盡出於外,不使留伏於中,如防風、白芷、荊芥穗、升麻、葛根、柴胡、桂枝之屬。和中專主脾胃,兼助血氣,使裡氣常實,血氣不虧,助養痘瘡而待其成,不致癢塌倒陷,如黃耆、人參、白芍藥、當歸、木香、陳皮之屬。
解毒只瀉火、涼血、清氣,使毒邪有制,不為正害,如山豆根、大力子、紫草、連翹、芩、連、梔子之屬。
萬,世俗謂幾日發熱,幾日出形,幾日起發,幾日作漿,幾日收靨,此大略之言耳。痘有疏密,毒有微甚,人有虛實,豈可一切拘以日數?如瘡本疏者,其毒微,其人中氣實,又能食,自然易出易靨,固不待於旬日者。如瘡本密者,其毒甚,其人中氣實,又能食,榮衛調和,內外無諸傷犯,至十二三日可以刻期收靨也。若其人中氣虛,食少或內外曾有傷犯,或遇氣候乖變,因而難靨。
豈可必拘以日數哉!
萬,不知虛實者,不可以為工。經曰:無虛虛,無實實,虛實之分不可不知也。經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瘠,以調其氣之虛實。此以形體別虛實也。又曰: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以飲食別虛實也。又曰: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以脈別虛實也。又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此以邪正別虛實也。大抵實者邪氣實也,虛者正氣虛也。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是也。又曰:五實死者,謂邪氣之實也;五虛死者,謂正氣之虛也(凡人診同)。瘡痘之證,其人形體肥健,飲食能多,六脈洪實,素無疾病,大便如常,瘡色紅潤者,此表裡正氣俱實也,不須服藥。
白話文:
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傷寒病未完全康復就犯房事的病人,情況危急,性命垂危。我用了獨參湯(單用人參熬煮的湯藥)搭配燒褌散(一種中藥散劑)來治療他。總共用了一到兩斤多的人參,結果有三四個人都痊癒了。可見用藥不能固守一種方法。
我曾經治療一位刻字工人,剛結婚,冬天受寒,出現了所有表證(體表受寒的症狀),我讓他用人參、紫蘇的莖和葉各一兩,煎湯服用,出了汗就好了。還有一個孕婦,春夏之交得了溫病(一種發熱性疾病),頭痛發熱,不覺得冷反而口渴,還沒來得及治療,就流產了,出血非常多,昏迷眩暈,幾乎要死了。我讓她用麥門冬一斤左右,加入淡竹葉、香豉一起頻繁飲用,也出了汗就好轉了,這其實是用了勞復法(讓身體適度活動出汗)來治療。掌握了這種救命的方法,那麼治療這類病就可以說有十成的把握了。
我經常治療一些傷寒、溫熱等病,被庸醫亂發汗、亂用瀉藥導致病情惡化,生命垂危的病人,我會用一到二兩的人參,用童子尿煎煮,然後放入冷水中浸泡冷卻,給病人喝下,馬上就能好轉。
治療傷寒引起的黑斑,我曾經治療過一個人,得了傷寒七八天,因為吃了太多寒涼的藥,導致身體變涼,手腳冰冷,全身出現黑斑,只有心口是溫暖的,這是因為體內有伏火。我診斷他的脈象沉細,昏沉不清,不省人事,也不能說話,狀況像屍厥(昏迷不醒,但仍有微弱呼吸),我就用人參三白湯(白朮、白茯苓、白芍藥、人參、生薑三片、大棗二枚)加熟附子半枚、乾薑二錢,用水兩碗煎成一碗,給他服下。過了一會兒,黑斑顏色逐漸變紅,手腳也慢慢回暖,就甦醒過來了。(如果脈象沉弱、腳冷,就要再加附子半枚。)
對於痘瘡,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解表、和中、解毒這三種。解表有發散的意思,是為了讓邪氣從體表散發出去,不讓邪氣停留在體內。常用的藥物有防風、白芷、荊芥穗、升麻、葛根、柴胡、桂枝等。和中則主要是調理脾胃,同時幫助氣血,使體內氣機保持充實,氣血不虧損,幫助痘瘡的生長成熟,不至於出現潰爛、凹陷的情況。常用的藥物有黃耆、人參、白芍藥、當歸、木香、陳皮等。解毒則是為了瀉火、涼血、清熱,使毒邪受到控制,不對身體造成傷害。常用的藥物有山豆根、大力子、紫草、連翹、黃芩、黃連、梔子等。
世俗說幾天發熱,幾天出疹,幾天結痂,幾天收口,這些只是大概的說法。痘瘡有疏有密,毒性有輕有重,人的體質有虛有實,怎麼可以都用固定的天數來判斷呢?如果痘瘡本身就稀疏,毒性也輕微,這個人體內的正氣充足,也能夠正常飲食,自然容易長出、容易收口,當然不用等到十天半個月。如果痘瘡本身就很密集,毒性也比較嚴重,這個人體內的正氣充足,也能夠正常飲食,氣血調和,身體沒有其他的損傷,那麼到十二三天左右就可以按時收口了。如果這個人體內的正氣虛弱,食慾不佳,或者身體內外曾經有過損傷,或者遇到天氣變化,就難以按時收口。怎麼可以一定拘泥於固定的天數呢?
不了解體質虛實的人,不能當醫生。《黃帝內經》說:「不能把虛的當實來治療,也不能把實的當虛來治療。」虛實的區別一定要了解。《內經》還說:「一定要先衡量病人的體型是肥胖還是消瘦,來判斷體內的氣是虛還是實。」這是用形體來區分虛實。又說:「穀氣盛則氣盛,穀氣虛則氣虛。」這是用飲食來區分虛實。又說:「脈象有力則血充足,脈象無力則血不足。」這是用脈象來區分虛實。還說:「邪氣盛則為實,精氣耗損則為虛。」這是用邪氣和正氣的盛衰來區分虛實。總的來說,實證就是邪氣盛,虛證就是正氣虛。《內經》說:「邪氣侵入的地方,一定是正氣虛弱。」邪氣停留在體內不散去,那麼病就會變成實證。又說:「五種實證導致死亡,指的是邪氣過盛;五種虛證導致死亡,指的是正氣過於虛弱。(這些診斷的道理都是相同的)」對於痘瘡這種病,如果這個人體形肥胖健壯,飲食正常,脈象洪大有力,平常沒有其他疾病,大便正常,瘡的顏色紅潤,這就是表示內外正氣都很充足,不需要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