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醫辨》~ 卷之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7)

1. 破傷風

夫風者,百病之始也,清淨則腠理閉拒,雖有大風苛毒,莫之能害。諸瘡不瘥,榮衛虛,肌肉不生,瘡眼不合,而風邪入之,為破傷風之候。亦有因瘡熱鬱結,多著白痂,瘡口閉塞,氣難宣通,故熱甚而生風者。先辨瘡口,干無汁者,中風也;邊自出黃水者,中水也,並欲作痙,急治之。

東垣云:破傷風者,通於表裡,分別陰陽,同傷寒證治。人知有發表,不知有攻裡、和解。夫脈浮而無力,太陽也,在表宜汗。脈長而有力,陽明也,在裡宜下。脈浮而弦小者,少陽也,半在表半在裡,宜和解。

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此但云三陽,不及三陰者,蓋風邪在三陽經,便宜按法早治而愈,若得傳入三陰,其證已危,或腹滿自利,口燥嗌乾,舌卷卵縮,皆無生理,故置而勿論也)。

白話文:

【破傷風】

風邪,可說是各種疾病的起始點。當身體處於清淨狀態,皮膚毛孔緊閉,即便外界有強烈的風邪或病毒,也無法侵擾我們。然而,如果創傷久久未能痊癒,體內營養與防禦機能虛弱,導致肌肉組織難以再生,傷口久久不能癒合,這時風邪便有機會乘虛而入,引發破傷風。

另外,有的情況是因為創傷部位熱毒鬱結,表面形成大量白色硬殼,造成傷口閉塞,體內氣血難以流通,最終導致熱毒過盛而產生風邪。

首先,判斷傷口的情況。如果傷口乾燥無滲液,這是受到風邪的影響;如果傷口邊緣自行流出黃色分泌物,這表示是受到濕邪的影響。兩種情況都可能發展成痙攣,必須盡快治療。

東垣先生曾說:破傷風這種病症,會影響到身體的表層和內部,需根據陰陽理論來區分和治療,其治療方式與感冒相似。許多人只知道要散發體內的風邪,卻忽略了攻擊內部病竈及調和身體機能的重要性。如果脈搏浮動而無力,代表風邪在太陽經絡,應採用出汗的方式將邪氣排出。脈搏長且有力,代表風邪在陽明經絡,應採用排泄的方式將邪氣排出。脈搏浮動且帶有弦象,代表風邪在少陽經絡,處於半表半里的狀態,應採用調和的方式治療。

明白上述三種方法,治療疾病時便不會失手。然而,這裡只提及了太陽、陽明、少陽三個陽性經絡,並未涉及太陰、厥陰、少陰三個陰性經絡,原因在於風邪通常影響的是三個陽性經絡,只要及早診斷並治療,就能夠痊癒。一旦風邪進入三個陰性經絡,病情往往已經非常危險,例如出現腹部脹滿、自發性腹瀉、口腔乾燥、咽喉乾澀、舌頭蜷縮、睪丸縮小等症狀,這些都是生命垂危的徵兆,因此不再進一步討論。

2. 瘛瘲

瘛者,筋脈拘急也;瘲者,筋脈張縱也,俗謂之搐是也。

《原病式》云:諸熱瞀瘛,皆屬於火。熱勝風搏,並於經絡,風主動而不寧,風火相乘,是以熱瞀瘛生矣。治法:祛風滌熱之劑,折其火熱,瞀瘛可立愈。若妄加灼艾,或飲以發表之劑,則死不旋踵矣。

產後瘛瘲:經云:肝主筋而藏血。蓋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前證因產後陰血去多,陽火熾盛,筋無所養而然耳。故癰疽膿水過多,金瘡出血過甚,則陽隨陰散,亦多致此。治法當用加味逍遙散或八珍散加丹皮、鉤藤以生陰血,則陽火自退,諸證自愈。如不應,當用四君、芎、歸、丹皮、鉤藤以補脾土。

蓋血生於至陰,至陰者,脾土也。故小兒吐瀉之後,脾胃虧損,亦多患之,乃虛象也。無風可逐,無痰可消。若屬陽氣脫陷者,用補中益氣加薑、桂,陽氣虛敗者,用十全大補加桂、附,亦有復生者。此等證候,若肢體惡寒,脈微細者,此為真狀。若脈浮大,發熱煩渴,此為假象,唯當固本為善。

無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者,皆不治。

白話文:

【抽搐】

抽搐指的是肌肉緊繃收縮的現象;而張縱是指肌肉的強直性伸展,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常見的抽筋。

根據《原病式》記載:各種由熱引起的昏亂和抽搐,都與火相關。當體內的熱氣與風邪結合,影響到經絡時,風邪會使身體動盪不安,風火相乘,因而產生了熱昏和抽搐。治療方法為使用驅風清熱的藥物,來抑制體內的火熱,這樣抽搐可以立即得到緩解。如果胡亂使用燒灼療法,或是服用一些發汗的藥物,可能很快就會危及生命。

產後抽搐:根據醫學理論,肝臟主管筋骨且儲存血液。肝氣為陽性屬火,肝血為陰性屬水。產後抽搐的原因,通常是因為生產後血液大量流失,導致體內的陽性火氣過旺,筋骨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因此,像是長瘡膿血過多,或刀傷出血過度,也會導致陽氣隨陰氣散失,進而引發這種症狀。治療上,應使用加味逍遙散或八珍散,加上牡丹皮、鉤藤等草藥,來滋養陰血,這樣一來,陽火就會自然消退,各項症狀也就會獲得改善。若效果不佳,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川芎、當歸、牡丹皮、鉤藤來補充脾臟功能。

因為血液是在極度陰性的環境下生成,而極度陰性,指的就是脾臟。所以,兒童在嘔吐和腹瀉後,脾胃受損,也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這是虛弱的徵兆。這時不需要驅風,也不需要化痰。如果是因為陽氣耗盡,可用補中益氣湯加薑、肉桂;若是陽氣衰竭,則可用十全大補湯加肉桂、附子,也有復甦的可能。對於這種症狀,如果出現四肢畏寒,脈搏細弱的現象,這是真實的病情。但如果脈搏浮大,並且發燒口渴,這就是假象,應該專注於調理根本。

如果出現無力的抽搐,眼球上翻,以及汗水像珍珠般滴落的情況,都是無法救治的。

3. 顫振

顫,搖也;振,動也。筋脈約束不佳,而莫能任持,風之象也。

氣虛而振,參朮湯補之。心虛而振,補心丸養之。挾痰,導痰湯加竹瀝。老人戰振,宜定振丸。

白話文:

顫,就是搖晃的意思;振,就是抖動的意思。這是因為筋脈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無法支撐住,就像是風吹一樣的現象。

如果因為氣力不足導致的抖動,可以使用人參和白朮熬製的湯來補充元氣。如果是因為心臟功能不佳導致的抖動,可以用補心丸來調養心臟。若是伴有痰多的情況,則可以在導痰湯中加入竹瀝來治療。對於老年人的劇烈抖動,適合用定振丸來穩定病情。

4.

《內經》言:攣皆屬肝,肝主身之筋故也。又,陽明之復,甚則入肝,驚駭、筋攣。又,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有熱,有寒,有虛,有實。

灸筋急不能行,內踝筋急,灸內踝四十壯;外踝筋急,灸外踝三十壯,立愈。

白話文:

根據《內經》所述,肌肉抽筋主要和肝臟有關,因為肝臟主管人體的筋膜。再者,當陽明經絡受到強烈刺激時,這種影響可能會深入到肝臟,造成驚嚇反應及肌肉抽筋。另外,當脾臟將寒氣轉移到肝臟時,也可能導致腫塊及肌肉抽筋。抽筋可能是由於身體過熱、過冷、虛弱或實證(邪氣過盛)所引起的。

如果肌肉緊繃到無法行走,如果是腳內側的筋緊繃,可以在腳內側的踝骨周圍進行艾灸,每次四十壯(單位,灸療的一次劑量);若是腳外側的筋緊繃,則在外側的踝骨周圍艾灸,每次三十壯,通常能立即見效。

5. 痛痹(即痛風)

有風,有濕,有痰,有火,有血虛,有瘀血。診其脈浮者,風也。緩細者,濕也。滑者,痰也。洪大者,火也。芤者,血虛也。澀者,瘀血也。

因於風者,加減小續命湯,或烏藥順氣散去乾薑,加羌活、防風。

因於濕者,遇陰雨即發,身體沉重,宜除濕蠲痛湯,佐以竹瀝、薑汁,或大橘皮湯。傷濕而兼感風寒者,汗出身重,惡風,喘滿,骨節煩疼,狀如歷節風,臍下連腳冷痹,不能屈伸,宜防己黃耆湯或五痹湯。

因痰者,玉隱君豁痰湯,二陳湯加薑汁、竹瀝,甚者控涎丹。

因火者,潛行散加竹瀝。

因濕熱者,二妙散。

因於血虛者,四物蒼朮各半湯,吞活血丹。

因瘀血者,芎、歸、桃仁、紅花、水蛭,入麝香少許。

上部痛,羌活、桂枝、桔梗、威靈仙。

下部痛,牛膝、防己、木通、黃檗。

上部腫痛,五積散、烏藥順氣散加薑、蔥煎,發其汗。

下部腫痛,五苓、八正、大橘皮湯加燈心、竹葉,利小便。

若腫痛而大便不通者,大柴胡湯、防風通聖散主之。

白話文:

[痛風]

痛風的發生原因可能包括風邪、濕氣、痰濕、火氣、血虛、瘀血等六種。從脈象來看,浮脈代表風邪;緩細脈代表濕氣;滑脈表示有痰濕;洪大脈則是火氣的表現;芤脈顯示血虛;澀脈則表明有瘀血存在。

如果是風邪引起的,可使用調配後的小續命湯,或是烏藥順氣散去掉乾薑,再加入羌活、防風。

若是濕氣導致的,通常在陰雨天會發作,身體感覺沉重,應服用除濕蠲痛湯,輔以竹瀝和薑汁,或大橘皮湯。若濕氣加上感受風寒,出現汗多、身重、怕風、喘息、骨節疼痛等症狀,類似歷節風,且臍下至腳部感到冰冷麻痺,無法彎曲伸展,則宜用防己黃耆湯或五痹湯。

痰濕引發的痛風,可服用玉隱君豁痰湯,或二陳湯加薑汁、竹瀝,嚴重時可用控涎丹。

火氣所致,可服用潛行散加竹瀝。

濕熱引起的,適用二妙散。

由血虛導致的,可服用四物湯與蒼朮各半,再配以活血丹。

若是瘀血造成的,可用芎、歸、桃仁、紅花、水蛭,並加入少量麝香。

若上半身疼痛,可用羌活、桂枝、桔梗、威靈仙。

下半身疼痛,則可用牛膝、防己、木通、黃檗。

上半身腫痛,可服用五積散、烏藥順氣散,再加薑、蔥煎煮,促進排汗。

下半身腫痛,可用五苓、八正、大橘皮湯,再加上燈心、竹葉,以利尿。

若腫痛且大便不通,可用大柴胡湯、防風通聖散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