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辨》~ 卷之下 (4)
卷之下 (4)
1. 眩暈
眩謂眼黑眩也,運如運轉之運,世謂之頭旋是也。
凡有過節,即隨其所動,經臟之氣而妄起,因名曰厥陽之火。厥陽之火有五,謂之五邪。五邪之變,遂勝克之病作。又或腎水不足,或精血傷敗,不能制其五陽之火獨光,或中土虛衰,不能提防下氣之逆,則龍雷之火得以震動於巔。諸火上至於頭,重則搏擊為痛,輕則旋轉為眩運矣。
或曰:治諸邪當何如?曰:夫火因動而起,但各從其所動之因而治之。因實熱而動者,治其熱。因邪搏擊而動者,治其邪。因厥逆逼上者,下治所厥之邪。因陰虛而起者,補其陰,抑其陽,按而收之。因陽虛而氣浮上者,則補其陽,斂其浮游之氣。因五志而動者,各安其臟氣以平之。
因鬱而發者,治其所郁之邪,開之、發之。因精血不足者補之,不已,則求其屬以衰之。因勝克而動者,從盛衰之氣而補瀉之。中氣虛衰而動者,補其土以安之。上焦清明之氣虛,不能主持而動者,亦當補中焦之穀氣,推而揚之。因五臟六腑上注之精氣不足而動者,察其何者之虛而補之。
如是雖不專治其火,而火自息矣。凡治百病之由火而生者皆然,非唯掉眩而已。
《內經》論眩,皆屬肝木,屬上虛。丹溪論眩,主於補虛、治痰、降火。仲景治眩,亦以痰飲為先也。
白話文:
[眩暈]
眩暈指的是眼前發黑,感覺周圍在旋轉,世人常稱之爲頭昏眼花。
每當身體出現異常,就會觸動臟腑中的氣機失常,這種情況被命名爲厥陽之火。厥陽之火分爲五種,分別對應五種邪氣。這五種邪氣的變化,會引發勝克病症的發生。或者因爲腎水不足,或者精血受損,無法控制住五臟的陽火過於旺盛,或者中土脾胃虛弱,無法阻止下部之氣逆流,導致龍雷之火在頭部震動。各種火氣上衝到頭部,嚴重時會引發頭痛,輕微時則會讓人感到頭暈目眩。
有人問:治療各種邪氣應當如何進行?回答說:火氣是因爲身體某些部位的異常而產生,所以要針對引發火氣的原因進行治療。如果是因爲實熱引起的,就要治療熱症;如果是因爲邪氣搏擊而引起的,就要治療邪氣;如果是由於陰虛引起的,就要補陰,抑制陽氣,使其收斂;如果是由於陽虛導致氣往上浮,就要補陽,收攝浮動的氣;如果是因爲五志(喜怒憂思恐)引起的,就要安臟腑之氣來平復情緒。
如果是因爲鬱結而引發的,就要治療鬱結的邪氣,將其打開,釋放出來;如果是因爲精血不足,就要補充精血;如果是因爲勝克而動,就要根據氣的盛衰來進行補瀉;如果是中氣虛衰引起的,就要補中氣來穩定情況;如果是因爲上焦的清明之氣虛弱,無法掌控身體,就要補充中焦的谷氣,推動並提升它;如果是五臟六腑上注的精氣不足引起的,就要查明哪個臟腑虛弱,然後進行補充。
這樣,雖然沒有專門治療火氣,但是火氣自然就會消失。對於所有由火氣引起的各種疾病,治療方法都是如此,不只是治療眩暈。
《內經》討論眩暈,都歸結爲肝木,屬上虛。丹溪論眩暈,主要在於補虛、治痰、降火。仲景治療眩暈,也以痰飲爲首要處理對象。
2. 癲狂癇
《素問》止言癲而不及癇。《靈樞》乃有癇瘛、癇厥之名。諸書有言癲狂者,有言癲癇者,有言風癇者,有言驚癇者,有分癲癇為二門者,迄無定論。究其獨言癲者,祖《素問》也。言癲癇、言癲狂者,祖《靈樞》也。要之癲、癇、狂大相徑庭,非名殊而實一之謂也。《靈樞》雖編癲狂為一門,而形證兩具,取治異途,較之於癇,又不侔矣。
徐嗣伯云:大人曰癲,小兒曰癇,亦不然也。《素問》謂癲為母腹中受驚所致,今乃曰小兒無癲可乎?癇病,大人每每有之,婦人尤多。今據經文,分辨於後。
癲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癡,言語有頭無尾,穢潔不知,積年累月不愈,俗呼心風。此志願高大而不遂所欲者多有之。
狂者,病之發時猖狂剛暴,如傷寒陽明大實發狂,罵詈不避親疏,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力所能,或與人語所未嘗見之事,如有邪依附者是也。
癇病,發則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瘛瘲抽掣,目上視,或口眼喎斜,或口作六畜之聲。
癲病,俗謂之失心風。多因抑鬱不遂,侘傺無聊而成,精神恍惚,言語錯亂,喜怒不常,有狂之意,不如狂之甚。狂者暴病,癲則久病也。宜星香散加石菖蒲、人參各半錢,和竹瀝、薑汁,下壽星丸。或以湧劑湧去痰涎後,服寧神之劑。
癇病與卒中、痙病相同,但癇病僕時口中作聲,將醒時吐涎沫,醒後又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中風、中寒、中暑之類,則僕時無聲,醒時無涎沫,醒後不復再發。痙病雖亦時發時止,然身強直反張如弓,不如癇之身軟,或如豬、犬、牛、羊之鳴也。
白話文:
【癲狂癇】
《黃帝內經·素問》只提到癲症,而未涉及癇症。到了《黃帝內經·靈樞》,開始出現癇瘛、癇厥等詞彙。歷代醫書中,有的提及癲狂,有的專論癲癇,有的描述風癇,有的講述驚癇,更有將癲癇視為兩種不同病症的。然而,對於這些病症的定義和區別,始終沒有統一的說法。歸根結底,單獨談及癲症的觀點,源於《素問》;提及癲癇或癲狂的,則是沿襲《靈樞》。然而,癲、癇、狂三者其實大相逕庭,並非只是名稱不同,實質上卻是同一病症。《靈樞》雖然將癲狂歸為同一類別,但在症狀表現和治療方法上,卻與癇症截然不同。
徐嗣伯認為,成人稱為癲,兒童則稱為癇,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根據《素問》記載,癲症是由母親懷孕期間受到驚嚇所致,那麼,難道兒童就不會得癲症嗎?實際上,癇病在成人中也十分常見,尤其在女性當中。現在我們根據古籍記載,對這些病症進行詳細的辨析。
癲症患者可能表現為狂躁或愚笨,可能突然唱歌或大笑,也可能悲傷哭泣,行為舉止如同醉漢或呆子,說話前言不搭後語,不分清潔與骯髒,病情長達數年或數月無法痊癒,民間俗稱為「心風」。這類病症往往發生在那些心懷壯志卻未能實現的人身上。
狂症患者在發病時,行為失控,暴躁易怒,就像傷寒陽明病大實熱引起的狂躁,他們會不分親疏地咒罵他人,甚至登高歌唱,脫衣奔跑,跨越圍牆爬上屋頂,做出一些平常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或是講述一些從未經歷過的事情,彷彿有邪靈附體一般。
癇病患者發作時,會突然失去意識,眩暈倒地,對周遭環境毫無知覺,嚴重時還會出現抽搐,眼睛向上翻,口角歪斜,甚至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
癲症,在民間被稱為「失心瘋」。大多由於長期心情鬱悶,生活無趣導致,患者精神恍惚,言語紊亂,情緒起伏不定,有類似狂症的傾向,但程度較輕。狂症屬急性發作,而癲症則是慢性疾病。治療上,可用星香散加石菖蒲、人參各半錢,配合竹瀝、薑汁服用,再搭配壽星丸。或者先用催吐藥物清除痰涎,然後服用安神的藥物。
癇病與中風、痙病的症狀相似,但癇病發作時,患者口中會發出聲音,恢復意識時會吐出泡沫狀的口水,醒來後可能會再次發作,有的患者一天內連續發作多次。而中風、中寒、中暑等情況,患者在倒地時不會發出聲音,清醒後也不會吐口水,且不再次發作。痙病雖然也會時發時止,但患者身體僵硬,背部呈弓狀,與癇病患者身體柔軟的情況不同,更不會像豬、狗、牛、羊那樣發出叫聲。
3. 煩躁
成氏曰:煩為擾亂而煩,躁為憤激而躁。合而言之,煩躁為熱也。折而言之,煩,陽也;躁,陰也,煩為熱之輕者,躁為熱之甚者。
先賢治煩躁俱作,有屬熱者,有屬寒者。治獨煩不躁者,多屬熱。唯悸而煩者,為虛寒。治獨躁不煩者,多屬寒,唯火邪者為熱。蓋煩者,心中煩、胸中煩,為內熱也。躁者,身體、手足躁擾,或裸體不欲近衣,或欲在井中,為外熱也。內熱者,有本之熱,故多屬熱。外熱者,多是無根之火,故屬寒也。
內外俱虛,身體冷而汗出,微嘔而煩擾,手足厥逆,體不得安靜者,死。
熱病七八日,其脈微細,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脈代、舌焦乾黑者,死。
大法津液去多,五內枯燥而煩者,八珍湯加竹葉、酸棗仁、麥門冬。
榮血不足,陽勝陰微而煩者,人參、生地黃、麥門冬、地骨皮、白芍藥、竹茹之屬,或人參養榮湯下硃砂安神丸。
腎水下竭,心火上炎而煩者,竹葉石膏湯下滋腎丸。
產、痘、滯下後虛煩,為血液耗散,心神不守,危矣!宜猛進獨參湯。
煩而小便不利,五苓散。
心中蘊熱而煩,清心蓮子飲。
煩而嘔,不喜食,陳皮湯。
白話文:
成氏解釋道:煩指的是內心受到幹擾而產生的不安,躁則是由憤怒或激動引起的一種焦躁狀態。綜合來說,煩躁通常是由於體內熱氣過盛所導致的。如果分別來看,煩屬陽性,躁屬陰性。煩躁程度較輕時表現為煩,當熱氣達到極致時就轉變為躁。
古賢對於治療同時出現煩和躁的症狀,有的認為是熱氣所致,有的則認為是寒氣引起。若只有煩而無躁,大多數情況下是由熱氣引起的,但如果是心悸伴隨煩躁,那可能是虛弱且寒涼的症狀。若只有躁而無煩,多數情況下是由寒氣導致的,但由火邪引起的躁則屬於熱氣的影響。煩通常是心中或胸口感到煩悶,這是內在的熱氣。躁則表現為全身、手腳焦躁不安,甚至不願穿著衣物,或者想要待在井水中,這表示外在的熱氣。內在的熱氣由於源自根本,所以多數情況下是由熱氣造成。而外在的熱氣多是由無根之火,即非正常熱氣引起,因此屬於寒氣。
若內外皆虛弱,身體冰冷卻又大量出汗,伴有輕微嘔吐及煩躁,手腳冰冷,身體無法保持平靜,這種情況是致命的。
若發燒七八天,脈搏微弱細小,小便不通暢,突然間口乾舌燥,脈搏節奏紊亂,舌頭乾燥且呈黑色,這也是致命的徵兆。
如果體內津液大量流失,五臟六腑乾燥且感到煩躁,可使用八珍湯加上竹葉、酸棗仁和麥門冬進行治療。
若是營血不足,陽氣過盛而陰氣微弱導致的煩躁,可以使用人參、生地黃、麥門冬、地骨皮、白芍藥和竹茹等藥材,或者用人參養榮湯搭配硃砂安神丸。
當腎臟的水分枯竭,心火上沖引發煩躁,可使用竹葉石膏湯搭配滋腎丸。
產後、出疹後或慢性下痢後出現的虛弱煩躁,通常是由於血液耗散,心神無法安寧,情況危急,應立即服用大量的獨參湯。
若煩躁且小便不通暢,可用五苓散。
若是因心臟積熱而產生的煩躁,可使用清心蓮子飲。
若煩躁並伴有噁心嘔吐,胃口不佳,可用陳皮湯治療。
4. 驚悸恐
或問:驚、悸、怔忡、恐怖之別?曰:悸,即怔忡也。怔忡者,本無所驚,自心動而不寧。驚者,因外有所觸而卒動。張子和云:驚者為自不知故也,恐者為自知也。蓋驚者聞響即驚,恐者自知,如人將捕之狀,及不能獨自坐臥,必須人為伴侶,方不恐懼,或夜必用燈照,無燈燭亦恐懼者是也。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一虛,神氣失守,失守則舍空,舍空而痰入客之,此驚悸之所由發也。或耳聞大聲,目擊異物,遇險臨危,觸事喪志,心為之忤,使人有惕惕之狀,是則為驚。心虛而停水,則胸中滲漉,虛氣流動,水既上乘,心火惡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狀,或築築然動,是則為悸。驚者與之豁痰定驚之劑,悸者與之逐水消飲之劑。
所謂扶虛,調養心血、和平心氣而已。若一切以剛燥從事,或者心火自炎,又有熱生風之證。
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祥,遂致心驚膽懾,氣鬱生涎,涎與氣摶,變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者,並溫膽湯主之。嘔則以人參代竹茹。
丹溪云:怔忡,大概屬血虛與痰。有慮便動者,屬虛,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瘦人多是血虛,肥人多是痰飲。真覺也跳者是血少,宜四物、安神之類。
久思所愛,觸事不意,虛耗真血,心血不足,遂成怔忡,宜養榮湯。
有失志者,由所求不遂,或過誤自咎,懼恨嗟嘆不已,獨語書空,若有所失,宜溫膽湯去竹茹加人參、柏子仁各一錢,下定志丸,仍佐以酒調辰砂妙香散。
有痞塞不飲食,心中常有所歉,愛處暗地,或倚門後,見人則驚避,似失志狀,此為卑惵之病,以血不足故耳,宜人參養榮湯。脾胃不足者,穀神嘉禾散加當歸、黃耆各半錢。
白話文:
有人問:驚、悸、怔忡、恐怖之間的差異是什麼?回答是:悸,實際上就是怔忡。怔忡的情況是,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心臟自己跳動不安。而驚,則是由於外界的某些刺激使心臟突然跳動。張子和說:驚是因為不知道所以害怕,恐是因為知道所以害怕。驚是聽到聲音就驚嚇,恐是知道自己可能被抓住的情況,甚至無法獨自坐臥,必須有人陪伴纔不會感到害怕,或者晚上必須開著燈,沒燈也會感到害怕。
人主要由心主宰,心臟由血液養護,一旦心血虛弱,神氣就會失去守護,失去守護心臟就像空房子,痰濕就容易入侵,這就是驚悸的原因。例如,聽到巨響,看到異常物體,遭遇危險,碰到令人心情沮喪的事情,心臟會因此受到幹擾,讓人感到警覺,這是驚的表現。心臟虛弱且有水液積聚,會導致胸中滲漉,虛氣流動,水液上升,心火受到抑制,心臟自己也不安定,讓人有悶悶不樂的樣子,或者心跳加速,這是悸的表現。治療驚的方法是豁痰定驚,治療悸的方法是逐水消飲。
所謂扶虛,就是調養心血、平和心氣。如果用剛燥的方式處理,或者心火自行燃燒,可能會有熱生風的症狀。
心膽虛弱的人,遇到事情容易驚嚇,或者夢境不祥,導致心驚膽戰,氣鬱生涎,涎與氣交纏,產生各種症狀,或者呼吸短促、心悸乏力,或者自汗,這些情況都可以用溫膽湯來治療。嘔吐的話,用人參代替竹茹。
丹溪認為:怔忡主要是血虛和痰濕所致。有顧慮就會動搖的是血虛,時好時壞的是痰濕引起的。瘦人多是血虛,胖人多是痰濕。真心感覺到心跳加速是因為血少,可以服用四物湯、安神藥。
長時間思念所愛之人,遇到事情出乎意料,虛耗真血,心血不足,於是成為怔忡,應該服用養榮湯。
有失意的人,由於追求未遂,或者犯錯自責,不斷的懼怕、遺憾、嘆息,自言自語,似乎失去了什麼,應該用溫膽湯去掉竹茹,加入人參、柏子仁各一錢,再搭配定志丸,還可以輔以酒調辰砂妙香散。
有消化不良,不想吃飯,心中總是有些遺憾,喜歡待在陰暗的地方,或者靠在門後,看到人就驚慌躲避,像是失意的樣子,這就是卑惵病,這是因為血液不足造成的,應該用人參養榮湯。如果是脾胃不足,可以使用穀神嘉禾散加上當歸、黃耆各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