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醫辨》~ 卷之中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8)

1. 呃逆

呃逆,即《內經》所謂噦也。或曰:成無己、許學士固以噦為呃逆,然東垣、海藏又以噦為乾嘔,陳無擇又以噦名咳逆,諸論不同。今子獨取成、許二家之說,何也?曰:噦義具在《內經》,顧諸家不察耳。按《靈樞·雜病》篇末云:噦,以草刺鼻,噴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詳此經文三法,正乃治呃逆之法。

按呃逆用紙捻刺鼻便嚏,嚏則呃逆立止;或閉口,鼻氣使之無息,亦立已;或作冤盜賊大驚駭之,亦已。此予所以取成、許二家之論,噦為呃逆,為得經旨也。若以噦為乾嘔,設使乾嘔之人,或使之嚏,或使之無息,或使之大驚,其乾嘔能立已乎?噦非乾嘔也明矣。若以噦名咳逆,按《內經·生氣通天論》曰:秋傷於濕,上逆而咳。

「陰陽應象論」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以此論之,則咳逆為咳嗽無疑,以春夏冬三時比例自見。孫真人《千金》曰:咳逆者嗽也,本自明白,後人不知何以將咳逆誤作呃逆,失之遠矣。

劉宗厚曰:呃逆一證,有虛有實,有火有痰,有水氣,不可專作寒論。蓋傷寒發汗、吐、下之後,與瀉利日久,及大病後、婦人產後有此者,脾胃氣血大虛之故也。若平人食入太速而氣噎,或飲水喜笑錯喉而氣搶,或因痰水停隔心中,或因暴怒氣逆痰厥,或傷寒病失下而有此者,則皆屬實也。

夫水性潤下,火性炎上,今其氣自下衝上,非火而何?大抵治法,虛則補之,虛中須分寒熱。如因汗、吐、下後誤服寒涼過多,當以溫補之。如脾胃陰虛,火逆上衝,當以平補之。挾熱者,涼而補之。若夫實者,如傷寒失下,地道不通,因而呃逆,當以寒下之。如痰飲停蓄,或暴怒氣逆痰厥,此等必形氣俱實,別無惡候,皆隨其邪之所在,湧之泄之,清之利之也。

治呃逆,於臍下關元灸七壯立愈,累驗。

又方,男左女右,乳下黑盡處一韭葉許灸三壯,甚者二七壯。

白話文:

【呃逆】

呃逆,就是《黃帝內經》裡所說的噦。有人認為:成無己和許學士都把噦解釋為呃逆,然而李東垣和海藏卻將噦理解為乾嘔,陳無擇又將噦稱為咳逆,各家的觀點並不相同。現在我只採納成無己和許學士兩家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我的回答是:噦的定義其實在《黃帝內經》中已經有詳細的說明,只是各家並未深入理解。根據《靈樞·雜病》篇的結尾部分:噦,可以用草刺激鼻子,使其打噴嚏,噦就會立即停止;或者憋住呼吸,快速吸氣,噦也會立刻停止;或者對患者進行大驚嚇,也能讓噦停止。從這段經文中的三個方法來看,正是治療呃逆的方法。

根據呃逆的治療方式,用紙捻刺激鼻子使其打噴嚏,噦會立即停止;或者閉嘴,憋住鼻息,噦也會立刻停止;或者進行大驚嚇,噦也能停止。這就是我採納成無己和許學士兩家觀點的原因,他們認為噦就是呃逆,符合《黃帝內經》的宗旨。如果將噦視為乾嘔,假設乾嘔的人,讓他打噴嚏,或者憋住呼吸,或者讓他大驚嚇,他的乾嘔能立即停止嗎?顯然噦並非乾嘔。如果將噦稱為咳逆,根據《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所述:秋天受濕氣影響,向上逆流而咳嗽。

《陰陽應象論》也提到:秋天受濕氣影響,冬天就會產生咳嗽。由此看來,咳逆無疑就是咳嗽,可以通過春夏冬三個季節的比例自行看出。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咳逆就是咳嗽,這本來就很清楚,但後人不知道為什麼將咳逆誤解為呃逆,這是很大的錯誤。

劉宗厚指出:呃逆這種症狀,有虛證也有實證,有火旺也有痰多,有水氣,不能單純地認為是寒證。例如,在感冒發汗、嘔吐、腹瀉後,以及長期腹瀉,或是大病後、產後出現呃逆,都是因為脾胃氣血嚴重虧虛。如果是正常人在進食太快導致氣管被食物堵塞,或者喝水時開心大笑導致氣管受阻,或者因為痰水在心中停留,或者突然大怒導致氣逆痰厥,或者感冒未能及時治療而產生這種情況,這些都屬於實證。

水的特性是向下流動,火的特性是向上蔓延,現在這種氣息從下往上衝,如果不是火又是什麼?總的治療原則是,虛證要補充,但必須區分寒熱。例如,如果在出汗、嘔吐、腹瀉後誤服了過多的寒涼藥物,應該使用溫補的方式。如果脾胃陰虛,火氣向上衝,應該使用平補的方式。對於伴有熱證的,要用涼補的方式。對於實證,例如感冒未能及時治療,導致地道不通,從而產生呃逆,應該使用寒下法。如果痰飲在體內積聚,或者突然大怒導致氣逆痰厥,這些情況下患者的身體和氣色都很好,沒有其他不良症狀,可以根據病情的位置,進行催吐、排泄、清熱、利尿等方式治療。

治療呃逆,可以在肚臍下方的關元穴灸七次,效果顯著,經過多次驗證。

另一個方法,男性在左側,女性在右側,乳房下方黑色皮膚的盡頭處,像一片韭菜葉大小的地方灸三次,嚴重的情況可以灸七次。

2. 面痛

面痛皆屬火。蓋諸陽之會,皆在於面,而火陽類也。心者,生之本,神之變,其華在面,而心君火也。暴痛多實,久痛多虛。高者抑之,郁者開之。血熱者涼血,氣虛者補氣。不可專以苦寒瀉火為事。

老母年七十餘,累歲患頰車痛,每多言傷氣、不寐傷神則大發,發之劇則上連頭,下至喉,內及牙齦,皆如針刺火灼,不可手觸。乃至口不得開,言語、飲食並廢,自覺火光如閃電,尋常涎唾稠黏,如絲不斷,每勞與餓則甚,得臥與食則稍安。

知其虛也,始以清胃散、犀角升麻湯、人參白虎湯、羌活勝濕湯加黃芩、甘、桔皆不效,後改用參、耆、白朮、芎、歸、升、柴、甘、桔之類,稍佐以芩、梔、連翹、黍黏,空腹進之,而食遠則加服加減甘露飲,始漸安。第老人性躁,不耐閒,勞與多言時有之,不能除去病根,然發亦稀少,即發亦不如往歲之劇矣。

從子鋙因喪子鬱結,復多餌鹿角膠諸種子藥,或於食後、臨臥輒進之,以至積成胃熱,遂患面痛,如老母證。服清胃散、甘露飲,大加石膏過當,而見虛證,又服參、耆等補藥過當,而復見火證。門人施生以越鞠加山梔、連翹、貝母、橘紅之屬,開其鬱結,而始向安。

白話文:

[面部疼痛]

面部的疼痛大多是由火熱導致的。因為人體所有陽氣的匯聚點都在面部,而火正是屬於陽氣的一種。心臟是生命的基礎,精神的源頭,它的榮華顯現在臉上,而心臟本身正是主宰火熱的器官。突然的劇烈疼痛通常是由實證引起,長期的慢性疼痛則多由虛證造成。對於位於身體上方的病痛,我們要適度抑制;對於鬱結的病狀,我們需要開導疏通。如果血液過熱,就應該冷卻血液;如果是氣力虛弱,就該補充元氣。然而,我們不能一味地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消滅火熱。

我的母親已逾七十歲,多年來一直受到面部疼痛的困擾,尤其是說話過多耗損元氣、睡眠不足傷害精神時,疼痛就會大大加劇。一旦疼痛發作,不僅連到頭部,甚至向下延伸至喉嚨,內部的牙齦也會感覺像被針刺或火燒一樣,無法用手碰觸。嚴重時,嘴巴甚至無法張開,無法說話和進食,她自己甚至能感受到像是閃電般的火熱感。平常,她的口水濃稠黏膩,就像綿延不絕的絲線,每當勞累或飢餓時,這種情況就會更嚴重,只有在休息和進食後才會稍微好轉。

瞭解她的病情屬於虛證,我先後使用了清胃散、犀角升麻湯、人參白虎湯、羌活勝濕湯,並加入黃芩、甘草、桔梗,但都無效。後來改用參、耆、白朮、芎、歸、升、柴、甘、桔這類的藥材,並輔以黃芩、梔子、連翹、黍黏,空腹服用,而在飯後一段時間再服用加減甘露飲,病情才逐漸穩定。只是母親個性急躁,無法閒置,勞累和多言的情況時常發生,無法完全根除病因,但疼痛的頻率已經減少,即使發作,也不像過去那樣劇烈。

我的兒子鋙在失去孩子後,心情鬱悶,大量攝取鹿角膠和各種補藥,甚至在飯後或睡前繼續服用,結果導致胃部積熱,開始出現面部疼痛,症狀和母親一模一樣。他先服用清胃散和甘露飲,但因為過量使用石膏,出現虛證的跡象,接著又過量服用參、耆等補藥,再次出現火熱的症狀。我的學生施生使用越鞠加山梔、連翹、貝母、橘紅等藥材,開導他鬱結的情緒,他的病情才逐漸好轉。

3. 腳氣

腳氣之名,起自後代,其頑麻腫痛者,則經所謂痹厥也。痿軟不收者,則經所謂痿厥也。其衝心者,則經所謂厥逆也。

凡腳氣之候,或見食嘔吐,憎聞食臭,或有腹痛下利,或大小便閉澀不通,或胸中衝悸,不欲見光明,或精神昏憒,或喜迷忘,語言錯亂,或壯熱頭痛,或身體極冷疼煩,或覺轉筋,或腫或不腫,或䏶腿頑痹,或時緩縱不隨,或復百節攣急,或小腹不仁,引皆腳氣狀貌也。

方書以腫者為濕腳氣,不腫者為乾腳氣。

不問久近、乾溼及屬何經,並可用除濕湯加木瓜、檳榔、白芷各半錢,或芎芷香蘇散加赤芍藥、萆薢各半錢,仍吞木瓜丸。

腳氣衝心,丹溪用四物湯加炒檗、以附子末津調傅湧泉穴,以艾灸,泄引其熱下行。金匱八味丸,治腳氣上攻入少腹不仁。已上虛者宜之。檳榔為末,童便調服三脘散、大腹子散、桑白皮散、薏苡仁散,已上實者宜之。

腳氣,上氣喘息,紫蘇葉三兩,桑白皮(銼、炒)二兩,前胡(去蘆)一兩。㕮咀,每服八錢,水二盞半,檳榔二枚,杏仁(去皮尖)二十枚,生薑五片,煎至一盞,溫服無時。腳氣喘急,此係入腹,宜蘇子降氣湯,仍佐以養正丹或四磨飲。

腳氣,嘔逆噁心,宜八味平胃散加木瓜一錢,胃食者,宜生料平胃散加木瓜一錢。二證並可用半夏散、橘皮湯。

小便不通,用生料五苓散一帖,除濕湯一帖,加木瓜二錢重,分二服。

大便不通,羌活導滯湯。

大小便俱不通,檳榔丸,或五苓散和復元通氣散。

發熱不退者,敗毒散加木瓜一錢,或用敗毒散、五積散各半帖和勻,名交加散,更加木瓜一錢。

若久履濕,而得兩腳或腫或瘡,五苓散或和氣飲,加木瓜、蘿蔔子各半錢,大黃一錢。

腳氣日久,腳脛枯細,或寒或熱,或疼或癢,或一腳偏患軟弱嚲曳,狀如偏風者,宜小續命湯加木瓜,或獨活寄生湯、附子八味湯,吞活絡丹、虎骨四斤丸。

腳心痛者,宜大聖散二錢重,入木瓜末一錢,豆淋酒調,仍用川椒、香白芷、草烏煎湯洗。

腳氣隱痛,行步艱辛,用平胃散加赤曲同煎服最妙,雞鳴散亦佳。

診:脈浮弦為虛,濡細為濕,洪數為熱,遲澀為寒,微滑為虛,牢堅為實。浮為表,沉為里,沉弦為風,沉緊為寒,沉細為濕,沉數為熱。結因氣,散因憂,緊因怒,細因悲。入心則恍惚謬妄,嘔吐,食不入,眠不安,脈左寸乍大、乍小、乍無者不治。入腎則腰腳皆腫,小便不通,呻吟,口額黑,沖胸而喘,左尺絕者不治。

但見心下急,氣喘不停,或自汗數出,或乍寒乍熱,其脈促短而數,嘔吐不止者死。

白話文:

【腳氣】 腳氣這個病名,是後世才開始使用的。對於那些腳部麻木、腫脹、疼痛的患者,這在古醫學上被稱為「痹厥」。那些腳部無力、難以活動的,被稱為「痿厥」。而那些症狀衝擊到心臟的,則被稱為「厥逆」。

所有腳氣的徵兆,可能會出現吃東西就嘔吐,甚至厭惡食物的味道;或者有腹痛、拉肚子的情況;或者大小便不順暢;或者胸口悸動,不願見光;或者精神混亂,記憶力減退,言語紊亂;或者高燒、頭痛;或者全身冰冷、疼痛;或者感到肌肉抽筋;或者腳部腫脹,或者沒有腫脹;或者小腿麻木、無力;或者肌肉鬆弛,無法控制;或者全身關節緊繃;或者小腹失去感覺,這些都是腳氣的症狀。

醫書上認為,腳腫的是濕腳氣,不腫的是乾腳氣。

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不管是否伴有濕氣,也不管影響的是哪條經絡,都可以使用除濕湯,加上木瓜、檳榔、白芷各半錢,或者使用芎芷香蘇散,加上赤芍藥、萆薢各半錢,同時服用木瓜丸。

如果腳氣導致心臟不適,可以用四物湯,加入炒檗和附子末,塗抹在湧泉穴,再用艾灸,以此引導熱氣下行。《金匱要略》中的八味丸,可以治療腳氣上攻,導致的小腹失去知覺。以上方法適合虛弱的人。檳榔磨成粉,用小孩的尿液調和,或者三脘散、大腹子散、桑白皮散、薏苡仁散,這些方法適合實證的患者。

對於腳氣引起的呼吸困難,可以使用紫蘇葉三兩,桑白皮二兩,前胡一兩,研磨後,每次服用八錢,用水兩碗半,加入檳榔兩枚,杏仁二十枚,生薑五片,煮至一碗,溫熱時服用,不限時間。如果腳氣導致呼吸急促,這通常是因為進入了腹部,應該使用蘇子降氣湯,同時輔以養正丹或四磨飲。

對於腳氣引起的噁心、嘔吐,可以使用八味平胃散,加入木瓜一錢。如果是胃部問題,可以使用生料平胃散,加入木瓜一錢。這兩種情況都可以使用半夏散、橘皮湯。

如果小便不暢,可以使用生料五苓散一帖,除濕湯一帖,加入木瓜二錢,分成兩次服用。

如果大便不暢,可以使用羌活導滯湯。

如果大小便都不暢,可以使用檳榔丸,或者五苓散和復元通氣散。

如果發燒不退,可以使用敗毒散,加入木瓜一錢,或者敗毒散、五積散各半帖,混合均勻,名為交加散,再加入木瓜一錢。

如果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導致雙腳腫脹或者長瘡,可以使用五苓散,或者和氣飲,加入木瓜、蘿蔔子各半錢,大黃一錢。

如果腳氣持續很久,導致腳踝枯瘦,或者有寒熱交替,或者疼痛或癢,或者一隻腳偏弱,拖著走,像中風一樣,可以使用小續命湯,加入木瓜,或者獨活寄生湯、附子八味湯,配合服用活絡丹、虎骨四斤丸。

如果腳底疼痛,可以使用大聖散二錢,加入木瓜末一錢,用豆淋酒調和,同時用川椒、香白芷、草烏煎湯洗腳。

如果腳氣導致隱隱作痛,行走困難,可以使用平胃散,加入赤曲一起煎服,效果最好,雞鳴散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診斷上,脈搏浮弦表示虛弱,濡細表示濕氣,洪數表示熱,遲澀表示寒,微滑表示虛弱,牢堅表示實證。浮表示表面,沉表示內部,沉弦表示風邪,沉緊表示寒氣,沉細表示濕氣,沉數表示熱。結因為氣鬱,散因為憂鬱,緊因為憤怒,細因為悲傷。如果進入心臟,會導致恍惚、妄想,嘔吐,無法進食,睡眠不安,左寸脈搏忽大忽小,或者消失,這就是無法治癒的症狀。如果進入腎臟,會導致腰部和腳部都腫脹,小便不暢,呻吟,嘴脣和額頭變黑,胸口憋悶,左尺脈搏消失,這也是無法治癒的症狀。

如果看到心臟部位緊張,氣喘不止,或者大量出汗,或者忽冷忽熱,脈搏短促且快速,嘔吐不止,這就是死亡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