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辨》~ 卷之中 (6)
卷之中 (6)
1. 瘧
予弱冠遊鄉校時,校師蔣先生之內,患牝瘧身痛,逾月不瘥,困甚。時予初知醫,延予診治,告以醫欲用薑、附溫之。予曰:溽暑未衰,明系熱邪,安得寒而溫之。經云: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醫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
白話文:
在我成年時學習醫術,學校裡有一位蔣老師,患上了一種叫做「牝瘧」的疾病,身體疼痛,超過一個月都沒有痊癒,非常痛苦。當時我剛開始學習醫術,老師讓我給他診治,我告訴他這個病應該是用薑、附子溫補治療。我說:現在暑熱難耐,顯然是熱邪所致,怎麼能用寒涼藥物溫補呢?根據《內經》的說法,陽氣如果和陰氣相併,就會導致陰氣過盛而陽氣虛弱,陽明經虛弱就會出現惡寒、下巴顫動的症狀。寒邪侵襲陽經就會引起腰背、頭項疼痛,三陽經(少陽、陽明、太陽)都虛弱就會導致陰氣過盛,陰氣過盛就會出現骨寒疼痛的症狀。
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此所云寒,乃陰陽交爭互作之寒,非真寒也,豈得用桂、附溫之?乃處一方,以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風補三陽之虛(升之也,何曰補?曰:虛亦非真虛,以陷入陰分而謂之虛,故升之即補矣),以桃仁、紅花引入陰分,而取陽以出還於陽分,以豬苓分隔之,使不復下陷,一劑而病良已。
白話文:
寒邪從體內產生,所以內外都會感到寒冷。這裡說的寒冷,指的是陰陽交替互相影響產生的寒意,並非真正的寒冷。難道能用桂枝、附子進行溫補嗎?
而是從身體的一側,用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風來補充三陽之氣的不足(升提陽氣,為什麼說是補充?因為不足也並非真正的不足,而是由於陷入了陰分所以稱之為不足,所以升提陽氣就能夠補充)。
用桃仁、紅花引導陽氣進入陰分,從而取出陽氣,使其返回陽分。用豬苓將陰陽分隔開來,使陽氣不再下陷。一副藥劑,就能讓病情大大好轉。
外祖母虞太孺人,年八十餘,夏患瘧,諸舅以年高不堪,懼其再發,議欲截之。予曰:欲一劑而已,亦甚易,何必截乎!乃用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風之甘辛氣清以升陽氣,使離於陰而寒自已;以知母、石膏、黃芩之苦甘寒引陰氣下降,使離於陽而熱自已,以豬苓之淡滲分利陰陽,使不得交併;以穿山甲引之,以甘草和之,果一劑而止。
白話文:
我的外祖母虞太孺人,已經八十多歲了,夏天患上了瘧疾。舅舅們都擔心她年紀太大經不起折騰,害怕她的瘧疾會複發,於是商量著要給她截瘧。我說:我只用一劑藥,也很容易,何必截瘧呢!於是我用了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風等甘辛氣清的藥材來升發陽氣,讓它離開陰寒,寒氣自然就會消失;用了知母、石膏、黃芩等苦甘寒的藥材來引導陰氣下降,讓它離開陽熱,熱氣自然就會消失;用了豬苓來滲利陰陽,讓它們不能互相交併;用了穿山甲來引藥,用了甘草來調和藥性。果然一劑藥就止住了瘧疾。
瘧發已多遍,諸藥未效,度無外邪,及虛人患瘧者,以人參、生薑各一兩煎湯,於發前二時,或發日五更,連進二服,無不愈者。愈後亦易康復,不煩調將。近因人參價高,難用濟貧,以白朮代之,夜發則用當歸,亦莫不應手而愈。
白話文:
瘧疾發作多次,各種藥物都不見效,估計沒有外邪,以及虛弱的人患了瘧疾,用人參、生薑各一兩煎湯,在發作前兩小時或發作日的凌晨五點,連續喝兩次,沒有不痊癒的。痊癒後也很容易恢復健康,不用再辛勤地調理。最近因為人參價格昂貴,很難用於救治貧困者,用白朮代替它,晚上發作則用當歸,也都是容易治癒的。
大法:先熱後寒者,小柴胡湯;先寒後熱者,小柴胡加桂枝;多熱、但熱者,白虎加桂枝湯。多寒、但寒者,柴胡桂薑湯。此以瘧之寒熱多少定治法也。若多寒而但有寒者,其脈或洪實,或滑,當作實熱治之,若便用桂枝,誤也。如或多熱而但有熱者,其脈或空虛,或微弱,當作虛寒治之,若便用白虎,亦誤也。
所以欲學者,必先問其寒熱多少,又診脈以參之,百無一失矣。
白話文:
治療方法:先發熱後發冷的,用小柴胡湯;先發冷後發熱的,用小柴胡加桂枝;熱症明顯的,用白虎加桂枝湯;寒症明顯的,用柴胡桂薑湯。這些都是根據瘧疾寒熱程度來制定治療方案的。如果寒症明顯但只表現為發冷,脈象可能洪實或滑,應該按照實熱症來治療,如果直接用桂枝就是錯誤的。同樣,如果熱症明顯但只表現為發熱,脈象可能空虛或微弱,應該按照虛寒症來治療,如果直接用白虎湯也是錯誤的。
因此,想要學習醫術的人,一定要先了解寒熱的程度,並且要結合脈象來判斷,這樣就能百無一失了。
仲景云: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發汗及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疾發也,飲食消息止之。
凡寒熱發作,有期者,瘧也;無期者,諸病也。
白話文:
仲景說:瘧疾患者的脈象如果弦硬而脈搏數,大多是熱證;弦硬而脈搏緩,大多是寒證;弦硬而脈搏緊小,可以考慮瀉下;弦硬而脈搏緩,可以考慮溫補;弦硬而脈搏緊,可以考慮發汗或針灸治療;弦浮而脈搏大,可以考慮催吐;弦硬而脈搏數,可能是風疾發作,可以通過飲食調理緩解。
仲景、易老治瘧法晰矣,然用之外因暑邪,病在盛熱之時為宜,若深秋悽清之候,與七情、痰食諸傷,未可泥也。
白話文:
張仲景、易老先生治療瘧疾的方法很清楚,但是隻能用於由暑邪引起的瘧疾,在天氣炎熱時發病時比較適合。如果是深秋涼爽的時候發病,或者由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或痰食等因素引起的瘧疾,就不能照搬這些方法。
2. 嘔吐
《金匱方》: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又云: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用半夏一升,生薑半斤,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又云:卒嘔吐,心下痞,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即前方加茯苓四兩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所有嘔吐,吃不進東西的,用小半夏湯來治療。書中又說:嘔吐的病人原本感到口渴,口渴的人會想喝水來止渴,但現在反而不渴,是心下積有水飲的緣故,用小半夏湯來治療。用半夏一升,生薑半斤,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兩次溫熱服用。書中又說:突然嘔吐,心下痞悶,心悸頭暈的有水飲者,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來治療。方子是在之前方子的基礎上,再加茯苓四兩。
然則生薑、半夏固通治嘔吐之正劑矣,然東垣云: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穀氣不行,胸中閉塞而嘔者,唯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勿作表實用辛藥瀉之。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服大半夏湯立愈,此仲景心法也。
白話文:
雖然生薑和半夏是治療嘔吐的常用中藥,但東垣先生說:生薑等辛辣藥物治療嘔吐,只適用於上焦氣滯、外邪實證。如果胃氣虛弱,運化無力,胸中氣滯而嘔吐,則應以補益胃氣、推動穀氣為主,不要用辛辣藥發散瀉實。因此,如果服用小半夏湯無效,那服用大半夏湯就會立竿見影,這就是仲景的用藥精髓。
寒而嘔吐,則喜熱惡寒,四肢悽清,或先覺咽酸,脈弱小而滑,因胃虛傷寒飲食,或傷寒汗下過多,胃中虛冷所致,當以剛壯溫之。宜二陳湯加丁香十粒,或理中湯加枳實半錢,或丁香吳茱萸湯、藿香安胃散、鐵刷湯,不效則溫中湯,甚則附子理中湯,或治中湯加丁香,並須冷服。蓋冷遇冷則相入,庶不吐出。(羅謙甫云:諸藥不愈者,紅豆丸神效。)
白話文:
如果在感到寒冷時發生嘔吐,就會喜歡溫暖而討厭寒冷,四肢冰涼,或者在嘔吐之前會覺得喉嚨發酸,脈搏細弱而滑利。這種情況是由於胃氣虛弱、受寒飲食,或因傷寒後過度出汗而導致胃中虛寒所致。應當使用溫熱補益的方法來治療。
建議使用二陳湯加入丁香十粒,或理中湯加入半錢枳實,或丁香吳茱萸湯、藿香安胃散、鐵刷湯。如果這些藥物無效,則使用溫中湯,病情嚴重時使用附子理中湯,或治中湯加入丁香,並且都需要冷服。這是因為冷的東西遇上冷的東西後會相互作用,這樣纔不會吐出來。(羅謙甫說:如果其他藥物都不見效,紅豆丸會有奇效。)
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加丁香,到口即吐,後去乾薑,只參、附加丁、木二香,煎熟,更磨入沉香,立吐定。蓋虛寒痰氣凝結,丁、附既溫,佐以沉、木香則通,乾薑、白朮則泥耳。
白話文:
曾有病人服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中加入丁香,一入口便吐了出來。後來將乾薑去除,只用人參、附子、丁香和木香,煮熟後再磨入沉香,立刻吐得停不下來。這是因為虛寒痰氣凝結,丁香和附子具有溫熱的性質,加上沉香和木香的通透作用,而乾薑和白朮則會阻礙其效果。
熱嘔,食少則出,喜冷惡熱,煩躁引飲,脈數而洪,宜二陳湯加黃連、炒梔子、枇杷葉、竹茹、乾葛、生薑,入蘆根汁服。
《金匱方》: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發燒嘔吐,吃點東西就會吐,喜歡涼的東西,怕熱,心煩氣躁,口渴,脈搏又快又洪,應該服用二陳湯,再加入黃連、炒梔子、枇杷葉、竹茹、乾葛、生薑,用蘆根汁送服。
《金匱方》: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茯苓飲主之。能消痰氣,令能食。又云: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白話文:
《金匱要略》:心胸之中積聚了痰液和水液,嘔吐出水分後,心胸感到空虛,胸中氣息飽滿導致無法進食,可以使用茯苓飲來治療。茯苓飲可以化解痰氣,增加食慾。
另外,如果乾渴欲飲水,但是喝水後反而會嘔吐,被稱為水逆,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
仲景以吐蛔為胃中冷之故,則成蛔厥,宜理中湯加炒川椒五粒、檳榔半錢,吞烏梅丸。
白話文:
仲景認為嘔吐蛔蟲是由於胃中寒涼引起的,這時會導致蛔厥。應服用理中湯,並加入炒過的川椒 5 粒和檳榔半錢,再吞服烏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