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醫辨》~ 卷之上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16)

1. 腰痛

楊仁齋云:經云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審如是,則病在少陰,必究其受病之源而處之為得。雖然宗筋聚於陰器,肝者腎之同系也。五臟皆取氣於谷,脾者腎之倉廩也。鬱怒傷肝則諸筋縱弛,憂思傷脾則胃氣不行,二者又能為腰痛之寇,故並及之。鬱怒傷肝,發為腰痛,宜調肝散主之。憂思傷脾,發為腰痛,宜沉香降氣湯和調氣散,薑棗煎主之。

煨腎丸,治肝腎損及脾損,穀不化,腰痛不起者,神效。

又有沮挫失志傷腎而痛者,和劑七氣湯,多加白茯苓,少加乳香、沉香主之。

瘧、痢後腰痛,及婦人月經後腰痛,俱屬虛,宜補。於補氣血藥中加杜仲、側柏葉主之。

丹溪云:久腰痛,必用官桂開之方止,腹脅痛亦然。橘香丸,治腰痛經久不瘥,亦用官桂開之之意也。

白話文:

腰痛

楊仁齋說:經書上說,腰是腎臟的府庫,如果腰部轉動困難,那就是腎臟快要衰竭了。如果確實如此,那麼病根在少陰經,必須找出致病的根源才能治療。雖然筋腱都彙集在生殖器,肝臟和腎臟是相輔相成的,五臟都從食物中攝取精氣,脾臟是腎臟的糧倉。如果鬱怒傷肝,就會導致筋腱鬆弛;如果憂思傷脾,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腰痛,所以都要治療。鬱怒傷肝引起的腰痛,可以用調肝散來治療;憂思傷脾引起的腰痛,可以用沉香降氣湯、調氣散和薑棗煎來治療。

煨腎丸,可以治療肝腎受損以及脾虛、消化不良引起的腰痛,療效神奇。

還有一些因為受挫、意志消沉而傷及腎臟導致腰痛的,可以用和劑七氣湯,多加白茯苓,少加乳香、沉香來治療。

瘧疾、痢疾之後的腰痛,以及婦女月經後的腰痛,都屬於虛症,需要補益。在補益氣血的藥方中,可以加入杜仲和側柏葉。

朱丹溪說:久治不愈的腰痛,一定要用含有肉桂的藥方來疏通經絡,腹脅疼痛也是一樣的道理。橘香丸治療久治不愈的腰痛,也是運用肉桂溫通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