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五 (13)
卷五 (13)
1. 金運年
〔釋〕五日之後方交太陽,而來氣有餘,往往未至而至,故首用鹹寒之味,以助金水而清濕熱。且火兼金化之年,又值氣交之分,自當以扶金降入為主。然心氣不清,太陽之標熱將挾以鑠金,故預用菖蒲、連翹以散其鬱。方甚平淡,而意理精深,讀者詳之。
王翁,五三,素患陽虛,偶染間日瘧疾,熱重寒輕,氣急不寐。
生地(二錢),黃芩(三錢),當歸尾(三錢),牡丹皮(一錢,土炒),黃柏(二錢),白芍(二錢)
〔釋〕此乙卯年立秋前二日方也。月建當未申之交,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肺金本弱之人,火兼金化之歲,風助火威之運,溽暑火炎之月,欲借太陽之氣而滋降之,又恐誤用寒涼,以致陽氣愈陷。若誤用發散風燥之味,反或煽動木火,其禍可勝言哉!方用滋陰降火以除標熱,而太陽之本寒,妙在用本地風光之法,即用歸尾助心以散之,從標治本。神化之技,不可方物。
餘子,十五,痰喘氣結。脈微細。
〔案〕雪山朱子曰:金水少相涵之妙也。
薤白(三錢),青皮(一錢),大麥冬(錢半),白蘇子(一錢),桔梗(一錢),瓜蔞仁(二錢),炒梔(一錢),車前子(二錢),黃芩(錢半),降香(一錢),寒食麵(三錢),蔥白(三莖)
〔釋〕此乙卯年立秋後六日方也。火兼金化之年,又值申金尚未出伏,金受火刑已久,更有天運之少角助火之威,而太陽之寒水不能上通於肺,只見其標熱而已,方惟有滋助庚金以降火氣,開散辛金以通水氣,更用青皮以平少角,使不得助火之威。蓋金清水平,則肺氣自暢,清肅令行,火降而痰消矣。
徐氏,十九,四肢無力,頭昏咽痛,飲食不納。脈細數無力。
〔案〕此血虛脾倦之象。
當歸尾(三錢),川芎(一錢),黑山梔(二錢),蒼耳子(一錢),肉蓯蓉(一錢),白芷(一錢),北沙參(錢半),牛子(一錢),山萸肉(一錢),防風(四分),芙蓉葉(六片),橘葉(六片)
〔釋〕此乙卯年霜降前一日方也。天運太徵,客氣厥陰主事。火強金弱之年,又逢客氣之風木煽之,故火不安於釜底而上越,此脾之所以失養,而血之所以不旺也。方用芎、歸以助血,而以黑梔、蓉葉清血分之燥火,白芷、蒼耳從庚金以制木,沙參、牛子、橘葉保辛金而清浮火,卻用蓯蓉、萸肉從火氣而斂之於釜底,少用防風引之,導以生土,而殺其刑金之勢,此即術家貪生忘克之義也。
吾師於百家之說,無不該通,小子解釋方意,其猶為蠡測也夫!,按芙蓉葉稟秋金之氣,而性體柔滑,故能涼血潤燥,卻不似生地之沉寒,有妨脾土,因世俗不入煎方,故特表之。(徐霽山記)
殷妻,卅,血崩昏暈。脈亂無紀。
白話文:
金運年
五日後才交接太陽節氣,而春季的氣息尚且有餘,往往還沒到節氣就已經感受到它的影響,所以首先使用鹹寒性質的藥物,來幫助金水之氣,清除濕熱。而且這一年是火金相兼的年份,又正值氣候交替的時節,理應以扶助金氣、下降火氣為主要治療原則。但是如果心氣不清,太陽的表面熱邪就會乘虛而入,損傷金氣,所以預先使用菖蒲、連翹來疏散鬱滯之氣。此方雖平和,但用意精深,讀者應仔細研讀。
一位姓王的老人,五十三歲,素來陽虛,近日偶染間歇性瘧疾,發熱重於寒顫,氣喘吁息,難以入睡。處方:生地黃二錢,黃芩三錢,當歸尾三錢,牡丹皮一錢(土炒),黃柏二錢,白芍藥二錢。
此方為乙卯年立秋前兩日的處方。此時月建在未申之間交替,天運在少角星,客氣太陽主事。肺金本就虛弱的人,在火金相兼的年份,又逢風助火勢的運勢,加上濕熱炎暑的月份,想要借用太陽之氣來滋養和下降火氣,又怕誤用寒涼之藥,導致陽氣更虛。如果誤用發散風燥的藥物,反而會煽動木火之氣,其危害難以言喻!此方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來去除表面熱邪,而太陽的本性是寒涼的,妙在於運用本地風光之法,即用當歸尾來幫助心臟疏散熱邪,從表面入手治療根本病因。這真是神妙的醫術,不可思議。
一位年輕人,十五歲,患有痰喘氣結,脈象微細。
雪山朱先生說:此方妙在於金水相涵。處方:薤白三錢,青皮一錢,麥門冬半錢,白蘇子一錢,桔梗一錢,瓜蔞仁二錢,炒梔子一錢,車前子二錢,黃芩半錢,降香一錢,寒食麵三錢,蔥白三莖。
此方為乙卯年立秋後六日的處方。火金相兼的年份,又值申金尚未出伏,金氣受火克制已久,再加上天運少角星助長火勢,而太陽的寒水之氣不能上達肺部,只見表面熱象而已,此方唯有滋補庚金來下降火氣,疏通辛金來暢通水氣,再用青皮來平緩少角星的火勢,使其不助長火氣。蓋因金氣清淨,水氣順暢,則肺氣自然通利,清肅之氣流行,火氣下降,痰濁自然消散。
徐氏,十九歲,四肢無力,頭昏咽痛,飲食不進,脈象細數無力。
這是血虛脾虛的表現。處方:當歸尾三錢,川芎一錢,黑山梔二錢,蒼耳子一錢,肉蓯蓉一錢,白芷一錢,北沙參半錢,牛膝一錢,山茱萸肉一錢,防風四分,芙蓉葉六片,橘葉六片。
此方為乙卯年霜降前一日的處方。天運在太徵星,客氣厥陰主事。火盛金弱的年份,又逢客氣風木助長火勢,所以火氣不歸於下而向上逆行,這就是脾臟失養,血液不足的原因。此方用川芎、當歸來補血,用黑梔子、芙蓉葉來清除血分中的燥熱,白芷、蒼耳子從庚金入手來制約木氣,沙參、牛膝、橘葉來保護辛金並清除浮熱,再用肉蓯蓉、山茱萸肉從火氣入手,將其收斂於下,少用防風引導,導入生土,以制約其克制金氣的勢頭,這就是醫家貪生忘克的道理。
我的老師對各家醫說都通曉無礙,我對方劑的解釋,只是管中窺豹罷了!按:芙蓉葉稟承秋金之氣,其性柔滑,所以能夠涼血潤燥,卻不像生地黃那樣寒涼,會損傷脾土,因為世俗不常使用於煎劑中,所以特別說明。(徐霽山記)
殷氏之妻,三十歲,患血崩昏暈,脈象紊亂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