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五 (7)
卷五 (7)
1. 土運年
柿蒂霜(三錢),黑芝麻(三錢),血竭(八分),木香(一錢),黑豆皮(二錢),冬青子(三錢),神麯(二錢),白芍(二錢,醋焙),側柏葉(一錢),霜桑葉(二錢),紫蘇(錢半,酒焙),歸尾(二錢),紫花地丁(一錢),醋炙龜板(二錢),服六劑。
〔釋〕此大雪後六日方也。太乙天符之歲,土氣反弱為強,況兼少徵之運,燥上而爟水,故雖值太陽在泉主事,而水氣終不能敵也。此時雖用滋水制火之味,其如土氣壅滯而水氣不能上行何!計惟有用木味以化土,用金味以泄土,溝澮既成,水道庶可流通耳。
婁氏,卅,乳疾醫治不效。脈浮洪有力。
〔案〕此疾初起之時,只解毒發汗足矣。今定須用舒肝發郁之劑,庶不致內潰耳。
銀花(四錢),甘菊(二錢),人中黃(三錢),天花粉(二錢),沒藥(二錢),乳香(二錢),鹿角尖(一錢,煅焦),羚角尖(錢半,醋炒),角針(一錢),黃柏(一錢),大麥冬(錢半),大貝母(三錢),麥芽(三錢),川芎(二錢),獨活(錢半),陳酒半杯為引。服三劑後,若有微汗,銖兩可以少減。
〔釋〕此己未年清明前三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太商,客氣少陰主事。方用卯木及太商之味,宜矣。其不用少陰而反用太陽者,何也?或謂此證本屬表邪,且地步亦在陽分;或謂太陽之標熱合於少陰,治太陽而少陰自在其中。愚意是固然矣,而更有進焉者,己未天符之歲,土強水弱,計都蔽塞太陽之光,故疏通水道為己未年治病通例,不以節氣拘也。
又換方。
〔案〕前只肝經之郁,今則宜兼胃經矣。仍用疏散法可也。
紫蘇梗(四錢),皮硝(三錢),紅花炭(二錢),蘇木(四錢),粉丹皮(二錢),連翹(二錢),大貝母(四錢),橘核(三錢,炒杵),紫厚朴(三錢,米泔水浸炒),蓮房(四錢,酒焙),人中黃(四錢),服三劑後,加青皮二錢,青木香錢半,朴硝一錢,再服三劑。
〔釋〕此清明後十日方也。天運地氣如前,但月建改屬辰土,與天運之少商相比。故方內用胃藥較重,亦以乳房為陽明之分野也。然君主之味仍在太陽,益見土運貴人之歲,當以疏通太陽、配合太陰為要。至於客氣少陰,前因重在散表,故未理及,今表邪稍解,自宜急用丹皮、連翹以平丁火也。
陳氏,廿七,血崩,腰疼虛熱,忡怔不眠,神疲食少,服養榮湯及歸脾湯十餘劑不效。脈虛浮而芤。
〔案〕脾氣為生化之主,布胃經而行遍身之血脈者也。因火炎,故脾燥,其實亦由水不能制火之故。蓋衝任之根蒂不攝也,當用丸調之。
白茯苓(六兩,用黃柏煎汁,浸三日夜,取出曬乾研末),五花龍骨(四兩),阿膠(三兩,蠣粉炒成珠),白芍(三兩),黃芩(三兩),枳殼(二兩),種白朮(三兩,土炒),益母膏(四兩),神麯(二兩),卷柏(二兩),白歸身(四兩,酒炒),桑寄生(三兩),李根白皮(三兩),炙甘草(四兩),用豬腰子二三對煎汁濾過,和蜜煉丸,每服五錢,淡鹽湯下。
白話文:
土運年
第一方:柿蒂霜三錢、黑芝麻三錢、血竭八分、木香一錢、黑豆皮二錢、冬青子三錢、神麴二錢、白芍(醋焙)二錢、側柏葉一錢、霜桑葉二錢、紫蘇(酒焙)一錢半、歸尾二錢、紫花地丁一錢、醋炙龜板二錢,共六劑。 此方用於大雪後六日,因土氣反強,燥熱傷水,故以木味化土,金味泄土,疏通水道。
第二方:銀花四錢、甘菊二錢、人中黃三錢、天花粉二錢、沒藥二錢、乳香二錢、鹿角尖(煅焦)一錢、羚角尖(醋炒)一錢半、角針一錢、黃柏一錢、大麥冬一錢半、大貝母三錢、麥芽三錢、川芎二錢、獨活一錢半,陳酒半杯為引,三劑。 此方用於己未年清明前三日,因土強水弱,故疏通水道為主。服後若有微汗,藥量可酌減。
第三方:紫蘇梗四錢、皮硝三錢、紅花炭二錢、蘇木四錢、粉丹皮二錢、連翹二錢、大貝母四錢、橘核(炒杵)三錢、紫厚朴(米泔水浸炒)三錢、蓮房(酒焙)四錢、人中黃四錢,三劑後加青皮二錢、青木香一錢半、朴硝一錢,再服三劑。 此方用於清明後十日,因月建辰土,故胃藥用量較重,仍以疏通太陽、配合太陰為主,並用丹皮、連翹平肝火。
第四方(丸劑):白茯苓(用黃柏煎汁浸三日夜,取出曬乾研末)六兩、五花龍骨四兩、阿膠(蠣粉炒成珠)三兩、白芍三兩、黃芩三兩、枳殼二兩、種白朮(土炒)三兩、益母膏四兩、神麴二兩、卷柏二兩、白歸身(酒炒)四兩、桑寄生三兩、李根白皮三兩、炙甘草四兩。用豬腰子二三對煎汁濾過,和蜜煉丸,每服五錢,淡鹽湯下。 此方用於脾氣虛弱,水火失衡之症,以補脾益氣,調理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