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五 (5)
卷五 (5)
1. 土運年
後五日換方。
〔案〕雲濤司馬子曰:金氣不清,不能生水,而水中之真陽不旺也。
桑白皮(二錢),石菖蒲(一錢),木香(一錢),陳皮(一錢),肉蓯蓉(一錢),沙蒺藜(錢半),茯苓(二錢),藕節(錢半),白蔻仁(一錢),薑汁四匙和服。
〔釋〕蓯蓉、蒺藜,水中生陽,太陽之本體也。太陽之用,外合辛金,更佐以茯苓、蔻仁,而太陽之體用悉備。太陽之標熱合於心經,故復用石菖蒲、藕節以為使。然必取桑皮為君者何也?桑為箕星之精,木情而金性,色兼黃白,行於陽明胃腑,又能燥濕行水,乃戊土、乙木、壬水兼管之味也。蓋太陽之日光不透,總由陽明主氣,正值土旺用事耳。
後五日換方。
〔案〕霽山徐子曰:濕痰壅滯,宜清降之。
陳皮(一錢),赤茯苓(二錢),桑皮(二錢),威靈仙(一錢),黃柏(三錢),大砂仁(二錢),薤白(二錢),澤蘭葉(一錢),天冬(二錢),鱉甲(二錢),木通(一錢),降香末(一錢)
〔釋〕營衛不流,本因痰涎阻滯。而痰涎實由濕熱而生。土齊木化之年,陽明主勝之疾,太陽寒水一時難起,熱何由清而痰何由祛乎!在地為土,在天為濕,土剋水,濕勝寒,是不可因水弱之年而不重去濕也。蓋正水宜滋,邪水宜卻,去邪即所以扶正,原自並行不悖耳。
前三方服後,飲食漸進,精神漸起,但瘧猶未已。
〔案〕胃火尚未全清,蓋陰分久虧,而土氣不能施養攝之功也。
生熟首烏(各二錢),抱木茯神(二錢),天花粉(二錢),醋炙鱉甲(二錢),土炒紅曲(錢半),連心麥冬(二錢),乾葛(一錢),白扁豆(二錢),橘紅(一錢),半夏(一錢)
〔釋〕此立冬後五日方也。月建亥水,天運少徵,客氣仍屬太陽。此時主客氣運俱在水火二臟,然陽明卻為致病之由。胃火未清,則水火俱不能歸其部,故欲乘此陽水、陽火之令,以強腎而平胃,以腎為胃之關也。
後五日換方。
〔案〕郁痰未清,陰分久傷,須兼顧之。
赤白茯苓(各二錢),生熟首烏(各二錢),黃連(六分),醋炙鱉甲(二錢),生山梔(二錢),西洋佛蘭參(一錢),橘紅(二錢),半夏(二錢),常山(二錢),當歸身(二錢),水菖蒲根(三寸)
〔釋〕運氣如前,故仍以扶正滋陰為主,而以清火、利濕、卻痰為用。但客氣將近厥陰在泉之令,故早用黃連、鱉甲以迎而治之。兵法所謂半渡而擊之者也。
後五日換方。
黃連(一錢),乾薑(八分),蔓菁子(錢半),塊茯苓(三錢),杏仁(一錢),半夏(二錢),茶石斛(二錢),西黨參(二錢半),楂肉(一錢),麥冬(三錢),熟首烏(二錢),鱉甲(三錢,醋煅)
白話文:
土運年
五天后換方。
第一方:方中藥物使用肉蓯蓉、沙蒺藜等補益腎陽,並配合其他藥物調理脾胃,以改善陽氣不足的情況。桑白皮為君藥,因其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兼顧多個臟腑的調理。
五天后換方。
第二方:此方旨在清熱化痰,解決濕痰壅滯的問題。由於處於土旺之年,陽明氣盛,故選用清熱利濕、化痰降逆的藥物,以改善陽明經的病症。
服用前三方後,患者飲食和精神狀態有所好轉,但瘧疾尚未痊癒。
第三方:此方為立冬後五天所用,針對胃火未清,陰虛導致土氣不足的問題。 方中選用滋陰補腎,平胃降火的藥物,以加強腎氣,調理脾胃。
五天后換方。
第四方:此方針對患者痰濕未清,陰虛久傷的病症。在繼續滋陰補腎的基礎上,加入清熱利濕、化痰的藥物,並提前使用黃連、鱉甲等藥物,預防厥陰病變。
五天后換方。
第五方:此方為最後一方,繼續清熱利濕,並選用補氣、滋陰、化痰的藥物,以鞏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