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五 (4)
卷五 (4)
1. 土運年
後五日換方。
代赭石(二錢),熊膽(一錢),天南星(一錢),陳皮(二錢),山萸肉(二錢),杜仲(二錢),廣木香(一錢),木瓜(二錢),山茨菇(二錢),蛤粉(二錢),牡丹皮(二錢),黃柏(二錢,醋炒),北五味(一錢),白芍(二錢,醋炒),服七劑。
〔釋〕清酉金、壯陽水、斂木氣,大致與前方相似。
又換方。
〔案〕外象雖平,而腹痛下血未已,仍因土虛木浮之故。
白蘇子(三錢),木瓜(三錢),赤石脂(錢半),半夏(二錢),自然銅(二錢),焦術(二錢),嫩黃耆(二錢),杜仲(二錢),桑白皮(三錢),服十劑。
〔釋〕此霜降前五日方也。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太陽之氣上合辛金,金氣不降,水無從生,此重用蘇子、桑皮、杜仲之意也。然木氣猶浮,非石以壓之,金以鎮之,雖用木瓜不效。若徒視為散血止痢之用,猶淺之乎論醫者矣。
又換方
〔案〕木氣漸和,剋制之中當寓生扶之意,不法另起爐灶也。
香附米(二錢,土炒),廣木香(一錢,土炒),建神麯(二錢),桑螵蛸(二錢),海螵蛸(二錢),自然銅(二錢),爐甘石(一錢),天南星(一錢),桑白皮(二錢),赤茯苓(二錢),白石英(一錢),絲瓜瓤(二錢,炙存性),服十劑。
〔釋〕此霜降後六日方也。用法同前,甘石從戊土以燥濕而平木,石英降金氣以生壬水,桑螵固壬水以生乙木,海螵從太陽以和少角。一則以水弱之年,當乘太陽以滋水臟,一則以木衰之月,當用水氣以養木根也。大凡治病至後半場,即宜瞻前顧後,使元氣易復為要。按本年土齊木化,應見土氣滯重等證,然中元甲子,木為統運,甲寅流年,八白主事,於統運為死氣,故反覺木強土弱,即非土運太過諸歲比。吾師前後各證,俱無峻克中土之味,是真能審元運而立方者。
沾沾於五運太過不及之說,猶為不善用經者也。
魯姓,四九,自夏季患三日瘧,醫用表散、寒涼、攻下諸方,食減體羸。脈洪大而澀。
〔案〕營衛不流,氣滯中下二焦,膈膜不透也。前用峻劑致傷中土,今且緩為清理,不能驟用攻擊矣。
木香(一錢),車前子(錢半),木通(三錢),桑寄生(二錢),楂肉(二錢),大麥冬(三錢),蒼朮(二錢),生地炭(一錢),砂仁(一錢),炒山梔(一錢),紅曲(錢半),陳倉米(一撮),竹瀝(三匙),鮮蘆根(錢半)
〔釋〕此甲寅年霜降前一日方也。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病恰起於陽明主令之時,今月建又臨戌土,故以陽明為主治之經。而少角之木與太陽之水,不能不兼理也。方用木通為君,戊土、乙木、壬水固已包舉無遺。更加臣佐之味,或推或挽,以開陽明之郁,則濕痰不攻自破矣,何必爭奇於一戰哉!
白話文:
土運年
五天后換方。
處方一:代赭石二錢、熊膽一錢、天南星一錢、陳皮二錢、山茱萸肉二錢、杜仲二錢、廣木香一錢、木瓜二錢、山慈菇二錢、蛤粉二錢、牡丹皮二錢、黃柏二錢(醋炒)、北五味子一錢、白芍二錢(醋炒),共七劑。
此方清泄燥金、壯補腎水、收斂肝木之氣,與之前的方劑大致相似。
再次換方。
病情觀察:雖然外在症狀有所好轉,但腹痛下血未止,仍是因脾土虛弱、肝木氣盛所致。
處方二:白蘇子三錢、木瓜三錢、赤石脂一錢半、半夏二錢、自然銅二錢、焦甘草二錢、生黃耆二錢、杜仲二錢、桑白皮三錢,共十劑。
此方為霜降前五天所用。此時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太陽之氣上應辛金,金氣不降,水氣無法生成,因此重用蘇子、桑白皮、杜仲以疏通氣血。但肝木之氣仍盛,需用石藥鎮壓,金藥抑制,雖然使用木瓜卻無效。若僅視為散血止痢之方,則見解淺薄。
再次換方。
病情觀察:肝木之氣漸趨平和,治療應在抑制的同時兼顧滋補,不應另起爐灶。
處方三:香附米二錢(土炒)、廣木香一錢(土炒)、建神麴二錢、桑螵蛸二錢、海螵蛸二錢、自然銅二錢、爐甘石一錢、天南星一錢、桑白皮二錢、赤茯苓二錢、白石英一錢、絲瓜瓤二錢(炙存性),共十劑。
此方為霜降後六天所用。用法與前相同,爐甘石、白石英等藥物,藉助戊土之力來燥濕平肝,白石英降肺金之氣以滋腎水,桑螵蛸固腎水以滋養肝木,海螵蛸配合太陽之氣以調和少角之氣。一方面,因水弱之年,應借助太陽之氣以滋補水臟;另一方面,因木氣衰弱之月,應以水氣滋養木之根源。治療至後期,應兼顧前後,使元氣易於恢復為要。本年土氣平和,肝木氣化,應出現土氣鬱滯等症狀,但因中元甲子年,木氣統攝,甲寅流年,八白當令,對木氣而言為死氣,所以反而肝木氣盛,脾土氣虛,與其他土運年不同。老師之前的處方,均未過度克伐脾土之氣,這正是能根據元運而制定方劑的真諦。
過分執著於五運六氣的過度或不足之說,是不善於運用醫學經典的人的做法。
病例:魯姓病人,四十九歲,夏季患三日瘧,曾用解表散寒、攻下等方劑治療,導致飲食減少,身體消瘦,脈象洪大而澀滯。
病情分析:營衛不暢,氣機阻滯於中下焦,膈膜不通。先前使用峻猛的藥物損傷了脾土,現在應緩慢調理,不能再使用攻伐之法。
處方四:木香一錢、車前子一錢半、木通三錢、桑寄生二錢、山楂肉二錢、麥冬三錢、蒼朮二錢、生地炭一錢、砂仁一錢、炒山梔子一錢、紅曲一錢半、陳倉米一撮、竹瀝三匙、鮮蘆根一錢半。
此方為甲寅年霜降前一日所用。天運少角,客氣太陽主事。疾病恰好發生在陽明氣旺盛之時,且當月建臨戌土,故以陽明經為主治。而少角之木和太陽之水,也不能不兼顧。方中以木通為君藥,戊土、乙木、壬水之氣已涵蓋其中。再加上其他輔助藥物,或推或挽,以疏通陽明經之鬱結,則濕痰自然消散,何必追求一戰而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