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四 (10)
卷四 (10)
1. 火運年
〔釋〕此戊午年大寒前一日方也。本年陽明在泉,因天符火甚,金氣失政。又屆來歲太陰司天,厥陰初氣之令;月建醜土,天之初運;復值少宮己年,為土運不及,而司天助之,亦得平氣。此時土氣乘運乘月,真金墓於醜土之中,而手厥陰之相火乘時而灼肺,庚辛同源,此病發之所以較重於平日也。方借冬令水旺之氣,以制相火而涵金。
復借初氣之風木,以疏土而出金。金氣清寧,而君主得位,斯權臣屏跡,不至有挾血妄動之虞矣。
癸亥,厥陰司天,中運少徵,少陽在泉,水兼火化,左尺不應,歲會。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陽明),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太陽),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厥陰),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少陰),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太陰),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少陽)。
初運大寒交(主太角,客少徵),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少徵,客太宮),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太宮,客少商),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少商,客太羽),終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太羽,客少角。)
吉女,十七,經閉年餘,飲食減少,小腹痛引腰脊,周身脈絡不利。脈右寸微數,余俱沉細。
〔案〕癸水起於督脈,督脈陽氣不得固抱,而孫絡俱受癥結。主疲而輔亦壅耳。
黑豆皮(二錢),乳香(三錢,包煎),老松節(錢半),砂仁(二錢,土炒),面神麯(三錢),天花粉(二錢),青蒿(二錢),葛根(錢二),整木瓜(一錢),白朮(二錢,土炒),陳皮(一錢),桑白皮(二錢),菟絲子(二錢,土炒),升麻(六分),海桐皮(二錢),松子、蓮肉焙黃,各二錢為引。服九劑。
〔釋〕此癸亥年立春前七日方也。病非起於一朝,原於此時節氣無干,而用藥之道必推氣運者,病因氣運而默為傳導,經所謂必先歲氣,無伐天和也。壬戌、癸亥,在納音俱屬大海水,水臟不足者,運行多失其度。蓋督脈者,人身之赤道也。督脈起於海底,能運水之精氣上行腰脊,因以滋養百脈。
今督脈失轉樞之令,陽氣不能上行,則陽脈不固。而癸水又為月建之醜土所阻,不能上滋陽明,此所以宗筋不潤,孫絡亦因之而結矣。況本年水兼火化,又有真陽下陷,陰濕侵脾之患。方用活血去濕,調氣助陽之味為主,佐以陽明升舉之藥,又借司天之木氣,以疏醜土之鬱而去其濕,欲其清陽上行,初氣陽明乃得傳布水穀之精華以潤宗筋也。
然孫絡之癥結,究有木鬱之形,故用海桐從陽明之金象,通行十二經血分之凝滯,以燥濕而去結。真所謂體用兼到,而理法一貫也哉!
服前方,經絡少舒,身痛大減。但飲食未增,月事不行如故。
〔案〕女子腹陽而背陰,此時督脈陰分與陽任不交,又值水旺之時,水,火之牡也,火弱不能配水,則受制於水耳,亦深症也。然卻以清土之濁氣,養水之清氣為主。
白話文:
火運年
戊午年大寒前一日,陽明在泉,因天符火盛,金氣失調。又值來年太陰司天,厥陰初氣;月建醜土,天之初運;加上己年少宮,土運不及,司天之氣相助,得以平衡。此時土氣當令,真金藏於醜土,手厥陰相火乘時而灼傷肺,庚辛同源,故病情較平日嚴重。此方利用冬季水旺之氣,抑制相火,滋養金氣;並借初氣風木之氣疏通土氣,使金氣得以宣通。金氣清寧,君主得位,權臣斂跡,便無血妄動之虞。
癸亥年立春前七日,厥陰司天,中運少徵,少陽在泉,水火交濟,左尺脈象不應,歲會。
初氣大寒交節(厥陰主,陽明客),二氣春分交節(少陰主,太陽客),三氣小滿交節(少陽主,厥陰客),四氣大暑交節(太陰主,少陰客),五氣秋分交節(陽明主,太陰客),終氣小雪交節(太陽主,少陽客)。
初運大寒交節(太角主,少徵客),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節(少徵主,太宮客),三運芒種後十日交節(太宮主,少商客),四運處暑後七日交節(少商主,太羽客),終運立冬後四日交節(太羽主,少角客)。
一位十七歲女子,經閉一年多,飲食減少,小腹疼痛牽引腰脊,全身脈絡不通。脈象右寸微數,其他脈象沉細。
此症因督脈陽氣不足,導致督脈及分支經絡阻塞,主脈疲弱,輔脈亦壅塞。
處方:黑豆皮、乳香、老松節、砂仁、面神麴、天花粉、青蒿、葛根、木瓜、白朮、陳皮、桑白皮、菟絲子、升麻、海桐皮、松子、蓮肉(焙黃),各適量。服用九劑。
此方用於癸亥年立春前七日。此病非一日之寒,與節氣無直接關係,但用藥需考慮氣運,因病因氣運而傳導,所謂“必先歲氣,無伐天和”。壬戌、癸亥納音皆屬大海水,水臟不足者,運行易失常。督脈為人體之陽氣主幹,起於海底,運送水之精氣上行腰脊,滋養百脈。
現督脈失常,陽氣不能上行,陽脈不固。癸水又受月建醜土阻滯,不能上滋陽明,故宗筋失養,孫絡阻塞。且本年水火交濟,真陽下陷,陰濕侵脾。此方活血化濕,調氣助陽為主,佐以陽明升舉之藥,並借司天之木氣疏通醜土之鬱,化濕,使清陽上行,初氣陽明得以傳輸水穀精華滋養宗筋。
孫絡阻塞,有木鬱之象,故用海桐皮,配合陽明金氣,疏通十二經脈血分凝滯,燥濕去結。此方體用兼顧,理法一貫。
服用上方後,經絡稍舒暢,身痛減輕,但飲食未增,月經仍未恢復。
女子腹屬陽,背屬陰,此時督脈陰分與陽任脈不通,又值水旺之時,水克火,火弱不能制水,故病情嚴重。但治療應以清濁分降,以清土之濁氣養水之清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