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四 (9)
卷四 (9)
1. 火運年
〔釋〕此白露後四日方也。月建改屬酉金,而客氣值太陰、少陽交代之時,於《易》,雷出地奮,豫之象也。亦即律書林鐘生太簇之義。方用疏理太陰之味,即寓清散少陽之意。蓋少陽屬木火,恐火運太過之年,至此而復有銷爍酉金之患也。
周姓,四十,因患時痢,而下血不止。脈遲細而緩。
〔案〕脾土失守,下克腎藏,腎不交心也。
茯神(四錢),硃砂(六分,研),龍眼肉(二錢),遠志肉(三錢),白朮(二錢,土炒),黃耆(一錢),生杜仲(三錢),北五味(二錢),白芍(二錢,醋炒),川文蛤(三錢),紫地丁(錢半,酒炒),歸身(二錢),紅花炭(一錢),木瓜炭(八分),京墨(七大匙,磨汁),亂髮(一小團),服六劑。
〔釋〕此戊午年寒露後八日方也。癸水之運,適值戊土之月,戊癸相合,理應化火以生土,乃君火之氣稍弱,而客氣少陽相火反挾其勢以上奪君權,於是火上炎而土下陷,水為土遏,而手足少陰之氣不交矣。為今之計,惟有斂少羽之氣,而助君主之威。坎離既交,而中宮得所安宅。不重治相火,而相火自不敢肆。君明則臣良,不誠然哉!
後六日換方。
前方去五倍子、杜仲,加公丁香一錢,炮姜二錢,茯苓錢半,鬱金一錢,服五劑再看。
〔釋〕靖戊土之氣於上,培己土之氣於下也。
又六日換方。
〔案〕氣尚不能御血。
北五味(三錢,炒),當歸(三錢),黃耆(二錢),白朮(二錢,土炒),茯神(三錢),遠志(二錢),連翹心(五分),竹葉心(八分),砂仁(六分,炒),川芎(八分),甘草(六分),秦艽(一錢),金狗脊(錢二),黑豆皮(一錢),百草霜(一錢,絹包煎),藕節(二錢)
〔釋〕心為血主,脾為氣母,心火不下降,則血不歸脾,而脾無所養。血不歸脾,則為相火所挾而妄行。脾無所養,則氣不能攝血而任其下注矣。方內重用補心,亦微兼清火之意。故君主清寧,而相臣不得而挾之。更扶己土以制少羽之水,則脾不受濕而攝血,更覺有力。至其重用北五味,以助收攝之勢者,非徒斂少陰之血而不使下泄,亦以攝少陽之氣而不致上凌也。此所以有立起沉疴之效歟!
喜子,十二,平日常起紅疹,此時更覺身熱頭運,衄血吐血。脈細數而緊。
〔案〕此包絡之相火上凌肺金也。相火藏於命門,而寄用於脾胃二經。肺為華蓋,又心之舍也。天下有臣亂而君寧者乎?
元參(三錢),丹參(三錢),桑寄生(二錢),黑料豆(三錢),黑芝麻(四錢),紫蘇葉(錢半),蘇木(一錢),桔梗(錢半),牡丹皮(二錢),知母(一錢),甘草(八分),白歸身(三錢),防風(一錢),茜草根(錢半),燈心(一分),童便(一盞,同煎),服五劑。
白話文:
火運年
白露之後第四天所用的方劑。此時月建轉入酉金,而客氣正值太陰、少陽交替之時,如同《易經》中雷出地奮,豫卦的象徵,也符合律書中林鐘生太簇的道理。此方用藥疏理太陰之氣,同時也兼具清散少陽的功效。因為少陽屬木火,擔心火運過盛的年份,此時會再次出現損傷酉金的現象。
一位姓周的四十歲男子,患有間歇性痢疾,並伴隨不止的出血。脈象遲緩細弱。
此症是脾土失守,導致下焦克伐腎藏,腎氣不能與心氣相通。
處方:茯神四錢,硃砂六分(研磨),龍眼肉二錢,遠志肉三錢,白朮二錢(土炒),黃耆一錢,生杜仲三錢,北五味子二錢,白芍二錢(醋炒),川文蛤三錢,紫地丁一錢半(酒炒),當歸身二錢,紅花炭一錢,木瓜炭八分,京墨七大匙(磨成汁),亂髮一小團。服用六劑。
寒露後第八天所用的方劑。癸水當令,正值戊土之月,戊癸合化,理應化火生土,但君火之氣稍弱,而客氣少陽相火反而乘勢奪取君火之權,導致火邪上炎,土氣下陷,水氣受阻,手少陰、足少陰之氣不能相互溝通。目前的治療策略,只能收斂少陽之氣,增強君火之勢。坎離相交,中宮才能安定。不著重治療相火,相火自然不敢放肆。君主強盛,臣子自然順服,道理如此。
六天後換方。
前一方去除五倍子、杜仲,加入公丁香一錢,炮薑二錢,茯苓一錢半,鬱金一錢。服用五劑後再觀察。
此方旨在安定戊土之氣於上焦,培補己土之氣於下焦。
再過六天換方。
氣血仍不能得到控制。
處方:北五味子三錢(炒),當歸三錢,黃耆二錢,白朮二錢(土炒),茯神三錢,遠志二錢,連翹心五分,竹葉心八分,砂仁六分(炒),川芎八分,甘草六分,秦艽一錢,金狗脊二錢,黑豆皮一錢,百草霜一錢(用絹布包煎),藕節二錢。
心主血,脾為氣之母,心火不下降,則血不歸脾,脾氣得不到滋養。血不歸脾,則為相火所挾而妄行。脾氣得不到滋養,則氣不能攝血,任其下注。此方重用補心藥,也兼具清火之意,使君火清寧,相火不得乘勢。再扶助脾土以制少陽之水,則脾不受濕而能攝血,更有力。重用北五味子,以助收斂之勢,不僅能收斂少陰之血,防止下泄,也能收斂少陽之氣,防止上凌。因此才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一位名叫喜子的十二歲孩童,平時經常起紅疹,此刻更覺身熱頭暈,流鼻血吐血。脈象細數而緊。
這是包絡之相火上凌肺金。相火藏於命門,並寄居於脾胃二經。肺為華蓋,又是心的住所。天下有臣子作亂而君主安寧的道理嗎?
處方:玄參三錢,丹參三錢,桑寄生二錢,黑大豆三錢,黑芝麻四錢,紫蘇葉一錢半,蘇木一錢,桔梗一錢半,牡丹皮二錢,知母一錢,甘草八分,白當歸身三錢,防風一錢,茜草根一錢半,燈心草一分,童便一盞(與藥同煎)。服用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