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火運年

戊午,少陰司天,中運太徽,陽明在泉,火齊水化,兩尺不應,太乙天符。

初氣大寒交(主厥陰,客太陰),二氣春分交(主少陰,客厥陰),三氣小滿交(主少陽,客少陰),四氣大暑交(主太陰,客太陰),五氣秋分交(主陽明,客少陽),終氣小雪交(主太陽,客陽明)。

初運大寒交(主少角,客太徵),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主太徵,客少宮),三運芒種後十日交(主少宮,客太商),四運處暑後七日交(主太商,客少羽),五運立冬後四日交(主少羽,客太角)。

花嫗,五十,久年身痛,師於丁巳冬訂一丸方,服畢覺舉發稍稀,發時痛亦稍減,更請換方。脈細軟,兩尺沉。

〔案〕肝脾為行氣之帥,氣未舒,故脈仍攣也。

松節(三兩),甘草節(三兩),藕節(三兩),砂仁(三兩,酒炒),淨鉤藤(三兩),連翹(一兩),豬苓(二兩),黃柏(三兩,鹽水炒),干桂皮(一兩),甘菊根(五兩),茶葉(一兩),丹皮(兩半),木瓜(兩半),蜜丸,銀花沖湯下,每晚服三錢五分。

〔釋〕此戊午年春分前二日方也。太乙天符之歲,火齊水化之年,少陰司天,支幹皆火,經所謂太乙貴人,三合為治者也。此時又值太徵之運,太徵屬丙火,與客氣之太陽相合,而丸方究以司天為主者,司天主歲,間氣紀步也。方內借月建卯木之氣,以清散少陰,而復保金抑木,以豫防貴人之患於未然。真可謂良工心苦矣。

馮氏,四十,頭目昏痛,鼻多濁涕,時或痰嗽,胸脅不舒,腰疼白濁,飲食減少。醫以神朮散及逍遙散治之不效,改用節庵再造散,反增喘咳。脈微細如絲,兩尺伏。

〔案〕此症系相火不守,上爍真金也。此時只宜開肺郁,而壯水以制火耳。門人問曰:此人脈象微細,而師云火盛,何也?師曰:爾不知尺寸三部,皆手太陰之動脈乎?肺為諸臟之華蓋,故藉以診之耳。今三部皆微,正火爍真金之象。然亦必須合歲氣天和之理而詳審之,方無舛錯。古所謂按脈切理者,原非僅浮沉遲數之大略已也。

川鬱金(三錢),白芷(錢半),白薇(一錢),薤白(二錢),葛根(一錢),赤芍藥(一錢),杜仲(二錢,鹽微炒),紫蘇(八分),白蘇子(六分),黑豆皮(二錢),引用白果六枚,去心入煎,服六劑。

〔釋〕此戊午年穀雨後七日方也。太乙天符之歲,火齊水化之年,水氣原弱,況值二氣厥陰之令,煽火而忤金,金不能生木,水亦不能涵金,而子母俱瘠矣。方用解散庚金,清潤辛金之法,並乘月建天運之土氣以生之,則金氣從革,而水氣有根,且可借其勢以制風木,而不致有鬱滯生火之患矣。

姚氏,廿四,小產後,心虛怔忡,發熱頭運,食減神疲,夜不能寐,醫以養心湯及歸脾湯治之,反見舌燥唇焦、痰嗽氣急之象。脈細數。

白話文:

火運年

戊午年,少陰司天,中運太徽,陽明在泉,火旺水弱,兩尺脈象不佳,為太乙天符之年。

一年氣候變化:初氣大寒交節(厥陰主氣,太陰客氣),二氣春分交節(少陰主氣,厥陰客氣),三氣小滿交節(少陽主氣,少陰客氣),四氣大暑交節(太陰主氣,太陰客氣),五氣秋分交節(陽明主氣,少陽客氣),終氣小雪交節(太陽主氣,陽明客氣)。

一年五行運轉:初運大寒交節(少角主氣,太徵客氣),二運春分後十三日交節(太徵主氣,少宮客氣),三運芒種後十日交節(少宮主氣,太商客氣),四運處暑後七日交節(太商主氣,少羽客氣),五運立冬後四日交節(少羽主氣,太角客氣)。

案例一:花姓婦人,五十歲,長期身體疼痛,丁巳年冬天曾服用某丸藥,服藥後頭髮略微稀疏,疼痛也略微減輕,後再次求醫換方。脈象細弱,兩尺脈沉。

診斷:肝脾為氣機運行的主導,氣機不暢,所以脈象仍然拘緊。

處方:松節、甘草節、藕節、砂仁(酒炒)、淨鉤藤、連翹、豬苓、黃柏(鹽水炒)、干桂皮、甘菊根、茶葉、丹皮、木瓜,蜜丸,用銀花泡水送服,每晚服用三錢五分。

方劑解釋:此方為戊午年春分前二日所開,太乙天符之年,火旺水弱之年,少陰司天,天干地支皆屬火,為太乙貴人之年,三合為治。此時又值太徵運,太徵屬丙火,與客氣太陽相合,但處方仍以司天為主,因為司天主宰一年,間氣則按步序運行。此方利用卯月(春天)木氣來疏散少陰之氣,同時又抑制木氣以保護金氣,預防貴人所致的疾病。可謂用藥精妙。

案例二:馮姓婦人,四十歲,頭目昏痛,鼻涕多而濁,偶爾咳嗽痰多,胸脅不舒,腰痛白濁,食慾減少。曾服用神朮散及逍遙散無效,改用節庵再造散後,反而加重咳嗽。脈象微細如絲,兩尺脈沉伏。

診斷:此症是由於相火(心火)妄動,上擾心神(真金)所致。此時應當疏通肺氣,滋陰降火。

門生問:此人脈象微細,先生卻說火盛,為何?師答:你不知尺寸三部皆為手太陰肺經之動脈嗎?肺為五臟之華蓋,故藉以診斷。今三部皆微弱,正是火盛傷陰的象徵。然而,也必須結合當年歲氣天運的道理詳細審察,才能避免錯誤。古人所謂的“按脈切理”,絕不僅僅是診斷脈象的浮沉遲數等簡單的表象。

處方:川鬱金、白芷、白薇、薤白、葛根、赤芍藥、杜仲(鹽微炒)、紫蘇、白蘇子、黑豆皮,白果六枚(去心)水煎服,共六劑。

方劑解釋:此方為戊午年穀雨後七日所開。太乙天符之年,火旺水弱之年,水氣本就虛弱,況且值二氣厥陰之令,火更旺,金氣受損,金不生木,水也不能涵養金,母子俱虛。此方使用疏散金氣,滋潤肺金的方法,並借助當月天運之土氣來滋養金氣,使金氣恢復,水氣有根,並可以借此來制約風木之邪,避免鬱滯生火。

案例三:姚姓女子,二十四歲,小產後,心神不安,心慌意亂,發熱頭暈,食慾減退,精神疲乏,夜不能寐。曾服用養心湯及歸脾湯,反而出現舌燥唇焦、咳嗽氣急的現象。脈象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