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三 (16)
卷三 (16)
1. 木運年
此症金氣撓阻,水氣無根,《易》所謂天與水違行者。故必使天氣下降,水氣上滋,而後水天之氣乃克保守於清淨之區,庶幾天水之訟,轉而為水天之需耳。
後二日換方。
〔案〕此時上氣稍順,而與下焦尚未能貫徹也。當思用清下之法。
鮮首烏(三錢),制首烏(三錢),大青(二錢),川芎(三錢),皂角刺(錢二),紅曲(二錢),蒼朮(二錢,薑汁炒),鬱金(三錢),青蒿(二錢),滑石(二錢),砂仁(三錢,麩炒),紫花地丁(二錢),薤白(二錢),露蜂房(燒焦,八分,用茶葉水少洗,薰干入煎),甘草(一錢),大田螺(三個,去靨入冰片、枯礬少許,取水和藥內服),小蚌(一個,入麝八釐,取水),益母草(一錢),虎耳草(一錢),車前草(一錢)
〔釋〕此方瀉熱清濕、攻堅破結,從金制木之理顯然易見。而用藥之靈變,開人無限法門。
後二日換方。
〔案〕此症系陽明鬱火所致,其邪冒入最下之地,故成水火不相濟之象。其實舍解釋發舒之法,無他道也。
莪朮(二錢),荊三稜(錢二),白茯苓(四錢),大青(二錢),土茯苓(二錢),柏子仁(四錢),澤瀉(二錢),紅曲(三錢,酒炒),蔞仁(三錢),丹皮(三錢),炒山梔(錢半),大貝母(二錢),甘草(一錢),花粉(錢半),蚯蚓泥(三錢)
〔釋〕此方多清手足厥陰之味,而攻堅破積較前為甚。蓋前方所攻,尚在半表半裡之間,而此方所攻,卻在厥陰深處,要總不外清金制木之意而已。
又換方。
〔案〕胃金之郁半舒,而少陰少陽之氣不交,故仍見沉霾耳。
黃連(一錢),胡黃連(八分),車前子(三錢),黃芩(二錢),黃柏(三錢,鹽水炒),龜板(三錢,醋炙),紫蘇枝(錢半),棗仁(三錢),青皮(錢半),茯苓(二錢),元參(三錢),鮮地骨皮(三錢),鮮生地(三錢),通草(四分),當歸、川芎少許,入水搗汁,待藥熟,濾入和服,用以奉心化血也。
〔釋〕此處暑後五日方也。二日之後,天運當換少商,故方內參用清理辛金之味。但既用芩、連,而復重用歸、芎者,蓋君火由木而生,相火寄於肝膽之間,厥陰之氣不順,則二火不交,鬱而成燥金之勢。且少陰少陽者,實太陰太陽之用;先天之乾坤,後天之坎離也。火氣不能伏藏於下,水氣不能灌溉於上,尚未成既濟之象耳。
後用丹、元二參,及香燥醒脾之味成功。
李子,十四,據病家言,從八月初旬起,似三日瘧,不甚應期,作時亦不甚重。因未醫治,九月底忽覺手足厥冷,肢倦神疲,終日昏睡,不思飲食,不能轉側,亦不呻吟。詰之,不自知其病。醫以開散之味治之,愈加沉重。脈象沉澀而結。
白話文:
木運年
此病症是金氣阻滯,水氣缺乏根源,《易經》中所說的天與水相違背的現象。因此必須讓天氣下降,水氣上升滋潤,然後才能使天地之氣保持在清淨的狀態,這樣天水之爭才能轉化為天水相需。
兩天後換方。
此時上焦之氣略微順暢,但與下焦還未能貫通。應考慮使用清利下焦的方劑。
處方:鮮首烏(三錢)、制首烏(三錢)、大青葉(二錢)、川芎(三錢)、皂角刺(二錢)、紅曲(二錢)、蒼朮(二錢,薑汁炒)、鬱金(三錢)、青蒿(二錢)、滑石(二錢)、砂仁(三錢,麩炒)、紫花地丁(二錢)、薤白(二錢)、露蜂房(燒焦,八分,用茶葉水少洗,薰乾後再煎)、甘草(一錢)、大田螺(三個,去殼後放入冰片、枯礬少許,取其水和藥一起服用)、小蚌(一個,放入麝香八釐,取其水)、益母草(一錢)、虎耳草(一錢)、車前草(一錢)。
此方劑具有瀉熱清濕、攻堅破結的作用,從金克木的原理來看,十分明顯。而用藥靈活多變,也為後人提供了無限的思路。
兩天後換方。
此症是由陽明經鬱火所導致,邪氣侵犯到最下焦,因此造成水火不相濟的現象。實際上除了疏通解鬱的方法,別無他法。
處方:莪朮(二錢)、荊三稜(二錢)、白茯苓(四錢)、大青葉(二錢)、土茯苓(二錢)、柏子仁(四錢)、澤瀉(二錢)、紅曲(三錢,酒炒)、蔞仁(三錢)、丹皮(三錢)、炒山梔子(一點五錢)、大貝母(二錢)、甘草(一錢)、花粉(一點五錢)、蚯蚓泥(三錢)。
此方劑多用清利手足厥陰經的藥物,並且比之前的方劑更注重攻堅破積。因為之前的方劑主要作用在半表半里之間,而這個方劑的作用則在厥陰經的深層,但總體而言,還是遵循清金制木的原則。
再次換方。
胃經的金氣鬱結已略微舒緩,但少陰、少陽之氣未能交合,所以症狀仍然沉重。
處方:黃連(一錢)、胡黃連(八分)、車前子(三錢)、黃芩(二錢)、黃柏(三錢,鹽水炒)、龜板(三錢,醋炙)、紫蘇梗(一點五錢)、酸棗仁(三錢)、青皮(一點五錢)、茯苓(二錢)、玄參(三錢)、鮮地骨皮(三錢)、鮮生地黃(三錢)、通草(四分),當歸、川芎少許,將後四味藥用水搗汁,待藥煎好後過濾加入藥汁一起服用,用來滋養心血。
這是處暑後五日的方劑。兩天後,天運將轉換到少商穴,因此方劑中使用了清利辛金的藥物。但是既用了黃芩、黃連,又再次使用當歸、川芎,是因為君火由木而生,相火寄於肝膽之間,厥陰之氣不順,則二火不能交合,就會鬱結而形成燥金的狀態。而且少陰少陽實際上是太陰太陽的運用;先天之乾坤,後天之坎離也。火氣不能下降收斂,水氣不能上升滋潤,還未達到既濟的狀態。
之後使用丹參、玄參,以及芳香燥濕醒脾的藥物來成功治療。
十四歲的李子,據病人家屬說,從八月初旬開始,類似三日瘧疾,但發作時間並不十分規律,發作時症狀也不嚴重。因為沒有治療,到九月底突然出現手足厥冷、肢體倦怠、神疲乏力、終日昏睡、不思飲食、不能翻身,也不呻吟。詢問病人,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病情。醫生用開散的藥物治療,病情反而更加嚴重。脈象沉澀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