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2)

1. 木運年

〔釋〕此小暑後四日方也。溽暑之時,月建原系濕土,兼以天運之太宮、客氣之太陽臨之,此水濕之氣所以盛也。第太陽之標熱甚,則太陰之金受其剋制,是以不能生水,而三焦乏潤澤之資矣。且液出於心,而太陽屬水,心與小腸相表裡,少陰之氣下合於太陽,亦能成既濟之功。

今為標熱所引,翻致上炎,故其象如此。方內用紫背浮萍較重者,上散太陽之邪,且使水氣下行歸於瀆道也。其餘扶金滲濕之味,人所易曉,惟蒼耳以去濕之性,而寓平木之意,取其形之多刺。夏枯以純陽之體,而兼清熱之用,取其性之屬金也。凡此皆因氣交之分,中運木氣最強,不可不防也。

後三日換方。

〔案〕暑濕大減,惟有滯血使行,方無後慮。

知母(二錢),黃柏(三錢,鹽水炒),天花粉(三錢),澤瀉(三錢),雲苓(四錢),大白芍(二錢),銀花(二錢),人中黃(一錢),紫花地丁(二錢),甘草(一錢),茅根(錢半),蘆根(三錢)

〔釋〕太陽失度,少陰火動,肺金受克,胃陽水穀之腑為濕熱所滯,故上膈有血熱血結之形。方借寒水之氣,以清解濕熱之毒,微兼涼血散血之意。所謂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也。其後瀉出滯血數塊,竟無大患。(凡人感受六淫之邪,致血熱妄動,或上逆,或下泄者,泛常有之。

俗醫不考諸天時、人事,審其臟腑、陰陽,而概用沉寒滯重之味,如犀角、蘆薈、黃連、膽草等物,旦旦伐之,致成不起,可悲也夫!)

徐氏,廿五,妊娠惡阻,飲食不進,精神疲倦。脈象浮滑,濡數無力。

〔案〕宜平木以滋土氣。且時令適乘之,尤恐更鬱而不達耳。

黑山梔(二錢),黑豆皮(三錢),黃芩(二錢),白朮(三錢),桑白皮(二錢),椿白皮(二錢),甘菊(二錢),甘草(二錢),紫荊皮(二錢),大薊根(一錢)

黑料豆(四錢,炒焦),丹皮(三錢)

復用黑豆炒焦者,兼滋土氣也。

〔釋〕此小暑後八日方也。氣交之分,中運主事,司天太陽之標熱,復挾心火而上浮,於是火不能生土,而太陰氣弱,不能與太陽相配矣。方用降火生土之法,兼助金氣以平中運之強木,使太陰之氣乘天運、月建之時,而蹶然興起,然後坤道成而廣生之運無窮也。師云時令乘之,尤恐更郁者,蓋恐四氣之厥陰將至,復助中運而剋土也。

程女,十七,經閉腹痛,飲食減少,半載有餘。脈寸口浮濡,關尺俱澀。

〔案〕此疾原起於太陽,太陽與太陰,則身中乾坤也,以其老而不用,故不受汙濁,而身中統攝手足六經之脈,全在於此。是以地氣上騰,而陰位上;天氣下降,而陽位乎下。無阻則泰,有礙則否,其道固然。此症始於太陽之閉寒,而太陰之納藏不順矣。且用調和上下之法。

白話文:

木運年

小暑後第四日方:這是在小暑過後第四天的處方。正值濕熱之時,月建原本就是濕土,加上天運的太陽星和客氣的太陽星都臨在,所以水濕之氣很盛。但太陽的陽氣很盛,就會克制太陰的金氣,因此金氣不能生水,三焦就缺乏滋潤了。而且體液來自心臟,而太陽屬水,心和小腸互為表裡,少陰之氣向下與太陽相合,也能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

現在因為陽氣過盛導致上焦發炎,所以用這個方子。方中紫背浮萍用量較重,目的是疏散太陽的邪氣,並使水氣下降排出。其他藥物扶助金氣、滲濕,都很容易理解。蒼耳雖然祛濕,但也有平肝的功效,取其多刺的形狀;夏枯草性屬純陽,又有清熱的作用,取其屬金的特性。所有這些用藥,都是根據氣的交感變化,因為中運木氣最強,所以不可不防。

三日後換方。

暑濕大減,只是還有瘀血需要排出,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處方:知母二錢,黃柏(鹽水炒)三錢,天花粉三錢,澤瀉三錢,茯苓四錢,白芍藥二錢,金銀花二錢,人中黃一錢,紫花地丁二錢,甘草一錢,茅根半錢,蘆根三錢。

小暑後第八日方:太陽失調,少陰火動,肺金受克,胃陽水穀之腑被濕熱阻滯,所以上膈有血熱瘀結的現象。此方借助寒涼之氣,來清解濕熱毒邪,略帶涼血散瘀之意。所謂善於用兵的人,不會炫耀自己的功勞。服藥後瀉出幾塊瘀血,最終沒有大礙。(人體感受外邪導致血熱妄動,或上逆或下泄,是很常見的。

庸醫不考慮天時、人事,也不審察臟腑、陰陽,就濫用寒涼滯重的藥物,例如犀角、蘆薈、黃連、膽草等,一味地攻伐,導致病人病情加重,令人悲痛!)

案例一:徐氏,二十五歲,妊娠嘔吐,飲食不進,精神疲倦。脈象浮滑,濡弱無力。

宜平肝以滋養脾土之氣。而且現在正是時令,更要擔心鬱結不通。

處方:梔子二錢,黑豆皮三錢,黃芩二錢,白朮三錢,桑白皮二錢,椿皮二錢,甘菊二錢,甘草二錢,紫荊皮二錢,大薊根一錢。黑豆(炒焦)四錢,丹皮三錢。

再次使用炒焦的黑豆,也是為了滋補脾土之氣。

小暑後第八日方:這是在小暑過後第八天的處方。氣的交感變化,中運主事,司天太陽的陽氣,又夾雜心火上浮,於是火不能生土,太陰之氣弱,不能與太陽相配。此方採用降火生土的方法,同時幫助金氣來平抑中運過盛的木氣,使太陰之氣乘著天運、月建之時,就能興旺起來,然後坤道(脾土)功能健全,生機勃勃,生生不息。老師說時令正適合這個方子,更要擔心鬱結不通,是因為擔心四氣的厥陰將至,會加強中運而克制脾土。

案例二:程女,十七歲,月經閉止,腹痛,飲食減少,持續半年多。脈寸口浮弱,關尺脈澀。

此病症起於太陽經的寒邪閉阻,而太陰經的收納功能也不順暢。所以用調和陰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