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三 (6)
卷三 (6)
1. 木運年
澤蘭舒土泄熱,和血清水。苡仁調胃而除濕。青皮達胃絡而破結。旱蓮、丹皮滋壬水而平丁火。丁壬合而木化成,奚不和之有。
服前方,大便中出結塊,如彈子大者前後數十枚,病勢稍減。
白朮(一兩,土炒、酒炒各半),香附(八錢),茯神(一兩,土炒),柿蒂(五錢),石菖蒲(八錢,酒炒),冬葵子(一兩),木通(一兩),砂仁(一兩,醋炒),白花百合(二兩,生搗),女貞子(一兩,酒炒),杜仲(一兩,醋炒)
上共為細未,每服三錢半,白滾湯調下。
〔釋〕此芒種前一日方也。節近芒種,天運尚屬太徵,十日後方交少宮,而司天行令已久,天符木氣剋土而泄水。方內調木火之氣,以生中土。更用扶金壯水之意者,恐金氣休囚,不能生水,則壬水不能合於丁火也。其藥味有用酒炒,用醋炒,用土炒,用生搗者,精意所存,學者當以意會,不煩縷述也。
尉子,三歲,痰熱驚厥,醫以除痰清熱之藥屢服無效。脈象濡結,面色浮黃。
〔案〕此症當降火以堅脾。蓋脾滯則真火不行,而濕注生痰也。
蒼朮(二錢),黑豆皮(錢半,土炒),白芷(二錢),白蔻仁(一錢),白蘞(二錢),桑白皮(一錢,酒炒),砂仁(一錢),薏苡仁(一錢),紅花(錢半,酒炒),甘菊根(一錢)
〔釋〕此驚蟄後四日方也。月建卯木,天運少角,兼之木值天符,木強火煽,陽明客氣孤弱無依。方中借金氣以平風木,木平而火自安矣。案云降火堅脾者,火氣歸下,則脾陰不滯而脾陽充實,真火行而陰翳消,濕痰自無猖獗之勢。復用酒炒紅花者,金品重疊,則木必盤鬱而避克,以此舒之,所謂發其病而藥之也。
前方煎服一劑,忽然目瞪肢厥,氣息短促,良久方蘇。伊父委命任醫,再服二劑,稍覺痰降氣平,略有生機,服至六劑換方。
山萸肉(錢半),茯神(錢半),青木香(一錢),赤茯苓(一錢),青黛(八分),蘇葉(一錢),車前子(八分),黑山梔(一錢),澤瀉(一錢),白蘞(六分),肥玉竹(一錢),金石斛(一錢),當歸(八分),甘菊根(八分),蘆根(八分)
〔釋〕此春分日方也。陽明之疾未清,太陽之氣將至,故方以平木為主,卻兼疏陽明之氣,而清太陽之邪。其用手少陰之藥者,太陽屬壬水,滋降丁火以合壬水,自然木化成而青龍馴服矣。
前方服過八次,病勢已平,起居如常,但目睛時定,神智欠靈。
〔案〕此乃濕痰壅於包絡中焦,而君火失令也。
青黛(五錢),木香(五錢),降香末(五錢),冬葵子(八錢),木通(三錢),黃柏(三錢,酒炒),大厚朴(五錢,酒炒),車前子(四錢),皮硝(三錢),鉤藤(三錢),麥門冬(三錢),白茯苓(一兩),木賊(四錢),白芷(一兩),白蔻仁(三錢),粉丹皮(一錢),貝母(五錢)
白話文:
木運年
第一方:澤蘭能疏通土壤、泄去熱邪,調和血液、滋潤臟腑。薏苡仁調理脾胃,去除濕氣。青皮能到達胃的經絡,消散結塊。旱蓮、丹皮滋養壬水,平抑丁火。丁火與壬水相合,化生木氣,自然就能協調平衡。
服用上方後,大便排出許多如彈子般大小的結塊,前後共數十枚,病情略微減輕。
處方:白朮(一兩,土炒、酒炒各半)、香附(八錢)、茯神(一兩,土炒)、柿蒂(五錢)、石菖蒲(八錢,酒炒)、冬葵子(一兩)、木通(一兩)、砂仁(一兩,醋炒)、白花百合(二兩,生搗)、女貞子(一兩,酒炒)、杜仲(一兩,醋炒)
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半,用白開水送服。
解釋:此方是芒種前一日所用。接近芒種,天運尚屬太徵,十日後才交少宮,但司天行令已久,天符木氣剋制土氣而泄瀉水氣。此方調和木火之氣,以滋養中土。更用扶助金氣、壯旺水氣的藥物,是擔心金氣衰弱,不能生水,則壬水便無法與丁火相合。方中藥物有的用酒炒,有的用醋炒,有的用土炒,有的生搗,都蘊含著精妙的用意,學習者應當用心體會,不必逐一細說。
第二方:尉子,三歲,痰熱驚厥,服用多種祛痰清熱藥物無效。脈象濡弱而結滯,面色浮腫泛黃。
分析:此症當降火以滋養脾胃。因為脾胃受阻,則真火不能正常運轉,而導致濕邪凝聚生痰。
處方:蒼朮(二錢)、黑豆皮(錢半,土炒)、白芷(二錢)、白蔻仁(一錢)、白蘞(二錢)、桑白皮(一錢,酒炒)、砂仁(一錢)、薏苡仁(一錢)、紅花(錢半,酒炒)、甘菊根(一錢)
解釋:此方是驚蟄後四日所用。月建卯木,天運少角,加上木氣值天符,木氣過旺,火氣助長,陽明客氣孤弱無依。方中利用金氣來平抑風木,木氣平和,火氣自然也就安定了。分析中說降火堅脾,是指火氣下降,則脾陰不滯,脾陽充實,真火運行,陰邪消散,濕痰自然不會猖獗。再用酒炒紅花,是金氣疊加,則木氣必然鬱結而避免被克制,以此疏通之,所謂「發其病而藥之」也。
服用上方一劑後,突然發生目瞪、肢體抽搐、呼吸急促,良久才恢復。其父托付醫治,再服用兩劑,痰降氣平,略有好轉,服用至六劑後換方。
第三方:
處方:山萸肉(錢半)、茯神(錢半)、青木香(一錢)、赤茯苓(一錢)、青黛(八分)、蘇葉(一錢)、車前子(八分)、黑山梔(一錢)、澤瀉(一錢)、白蘞(六分)、肥玉竹(一錢)、金石斛(一錢)、當歸(八分)、甘菊根(八分)、蘆根(八分)
解釋:此方是春分日所用。陽明之疾未愈,太陽之氣將至,因此此方以平抑木氣為主,同時疏通陽明之氣,並清泄太陽之邪。使用手少陰經藥物,是因為太陽屬壬水,滋養並下降丁火以合壬水,自然木氣就能協調平衡,青龍之氣也就被馴服了。
第四方:
服用上方八次後,病情已平,起居如常,但眼睛有時會呆滯,神智略微遲鈍。
分析:這是濕痰壅塞於包絡中焦,而君火失調所致。
處方:青黛(五錢)、木香(五錢)、降香末(五錢)、冬葵子(八錢)、木通(三錢)、黃柏(三錢,酒炒)、大厚朴(五錢,酒炒)、車前子(四錢)、皮硝(三錢)、鉤藤(三錢)、麥門冬(三錢)、白茯苓(一兩)、木賊(四錢)、白芷(一兩)、白蔻仁(三錢)、粉丹皮(一錢)、貝母(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