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三 (2)
卷三 (2)
1. 木運年
〔釋〕兒茶生於木而藏於土,掘土而出,破竹而見,有雷出地奮之義,此少陽之出於中土者也。烏梅、雷丸,調少陽甲木之氣。梅先百木而華,雷為一陽之震。降香、阿魏、神麯疏太陰之濕土,車前、白蔻、貝母、澤瀉清太陰之濕金,當歸、五靈以宣通血分之滯。血氣和而蟲平矣。如必曰烏梅、雷丸專為殺蟲而用,猶皮相也。
六日後換方。
〔案〕力戰相持,終非了局,此時當背城借一矣。
石榴皮(三錢),雷丸(二錢),雲苓(三錢),白朮(三錢),五靈脂(二錢),萸肉(二錢),蘄艾(四錢),輕粉(五分)
〔釋〕榴開五月,其色紅豔,應丁火也;皮汁色黑,可染鬚髮,離中有真水也;味多酸澀,性屬木也。丁火合於壬水,輔以雷丸、山萸,俾從木化以舒少陽之氣。此因時之宜也。土弱則木無所附,故用朮、苓去濕以扶土。陽虛則陰濕蝕木,故用艾葉益陽而退陰。此因人之體也。
靈脂調血而理木,輕粉因木以化金。此因病之機也。凡此皆治本而兼治標之用者也。於文,皿蟲為蠱。《易》云:山風蠱,艮為山,巽為風,土上而木下,木鬱土中,斯蠱生焉。治之者,必使土氣運行,而木氣條達,則蠱可除矣。夫豈拘拘於化蠱諸方討生活哉。
前方服過一劑,腹痛更甚。病者任醫不疑,呼人重按,索藥甚急,一晝夜連進四帖,瀉出白沫及死蛔無數,最後有老蛔長尺余者出,痛乃止。仍進一劑,神氣憊極。
雲苓(二錢),白芍(二錢),鱉甲(三錢),廣木香(二錢),新會皮(二錢),百部(一錢),豨薟草(二錢),粟殼(一錢),使君子(三十個),陳米(一勺)
〔釋〕此病後調理之劑也。滋木和土,人所易曉,惟百部,人第知其殺蟲,而不知天運行至秋分,主客俱屬少商,斯不可不兼理辛金矣。粳米、粟殼,亦借金氣以收脫之意。蓋斯時少陽五氣交足,木齊金化之年。木強金弱,理應兼補金氣,況又因病者之脈象體氣所宜而為之者乎。
又換方。
大生地(三錢),白朮(三錢),新會皮(一錢),麥芽(二錢),使君子(十個),赤芍(一錢),歸身(一錢),黑料豆(四錢),川椒(一錢),杏仁(七粒),黃柏(一錢),白茯苓(三錢),白芍(二錢),鱉甲(三錢),粟殼(一錢)
服二帖後,去使君子、粟殼,服至愈為度。
〔釋〕此方大意同前,不過因脈象而小變耳。
又換方。
〔案〕診之,但覺氣血未調耳。
大生地(三錢,酒蒸),厚朴(一錢,酒炒),夏枯草(一錢),桑皮(三錢),柿蒂(一錢),東壁敗螺(三錢,醋炒),木通(二錢),木香(二錢),歸身(三錢),赤芍(二錢),川椒(一錢),雲苓(二錢)
白話文:
木運年
兒茶生長在木中,卻藏於土中,需掘土而出,破竹才能見到,如同雷電從地底衝出,這是少陽之氣從中土升起的象徵。烏梅、雷丸可以調節少陽甲木之氣。梅子在百木之前開花,雷聲則是一陽之震動。降香、阿魏、神麴疏通太陰的濕土之氣,車前子、白蔻、貝母、澤瀉則清利太陰的濕金之氣,當歸、五靈脂則疏通血分瘀滯。血氣調和,蟲症自然痊癒。如果只認為烏梅、雷丸是專門殺蟲的藥物,那就只看到表面了。
六天后換方。
力戰方休,局面尚未穩定,此時應當採取背城一戰的策略。
處方:石榴皮三錢,雷丸二錢,雲苓三錢,白朮三錢,五靈脂二錢,山茱萸肉二錢,蘄艾四錢,輕粉五分
石榴五月開花,顏色紅豔,應屬丁火;果皮汁液顏色黑,可以染髮,離火之中含有真水;味道酸澀,性屬木。丁火與壬水相合,輔以雷丸、山茱萸,使之從木化以舒暢少陽之氣。這是根據季節而定的。脾土虛弱,則木氣無所依附,所以用白朮、雲苓除濕以扶助脾土。陽氣虛弱,則陰寒濕邪侵蝕木氣,所以用艾葉益陽以祛除陰邪。這是根據病人體質而定的。
五靈脂調和血氣,理順木氣;輕粉借助木氣化解金氣。這是根據病情而定的。所有這些都是治本兼治標的方法。文中所說的蟲症,如同蠱毒。《易經》說:「山風蠱」,艮為山,巽為風,土在上而木在下,木氣鬱結於土中,就會產生蠱毒。治療這種病,必須使土氣運行,木氣條達,蠱毒才能消除。怎麼能拘泥於單純的殺蟲方法呢?
服用前一個處方一劑後,腹痛加劇。病人深信醫生,再次請醫生診治,急切要求用藥,一晝夜連服四劑,瀉出白色泡沫及大量死蛔蟲,最後排出一個長一尺多老蛔蟲,疼痛才停止。又服用一劑後,病人精神疲憊。
處方:雲苓二錢,白芍二錢,鱉甲三錢,廣木香二錢,新會皮二錢,百部一錢,豨薟草二錢,粟殼一錢,使君子三十個,陳米一勺
這是治療後的調理方劑。滋養肝木,調和脾土,這很容易理解。但百部,人們只知道它能殺蟲,卻不知道此時正值秋分,天地之氣都屬少商,所以必須兼顧辛金之氣。粳米、粟殼,也是借金氣以收斂止瀉。因為此時少陽五氣俱足,是木氣盛而金氣化的時節。木旺金弱,理應兼顧補益金氣,況且也是根據病人的脈象和體質而定的。
再次換方。
處方:生地黃三錢,白朮三錢,新會皮一錢,麥芽二錢,使君子十個,赤芍一錢,當歸尾一錢,黑豆四錢,川椒一錢,杏仁七粒,黃柏一錢,白茯苓三錢,白芍二錢,鱉甲三錢,粟殼一錢
服用兩劑後,去掉使君子、粟殼,直至痊癒為止。
這個處方的大意與前一個相同,只是根據脈象略有調整。
再次換方。
診斷後,只覺得氣血失調。
處方:生地黃三錢(酒蒸),厚朴一錢(酒炒),夏枯草一錢,桑白皮三錢,柿蒂一錢,東壁敗螺三錢(醋炒),木通二錢,木香二錢,當歸尾三錢,赤芍二錢,川椒一錢,雲苓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