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4)

1. 六氣十二經相病說(附傳經說)

所以有太陽陽明合病,有太陽少陽合病,有少陽陽明合病,有三陽合病。三陽若與三陰合病,即是兩感,所以三陰無合併例也。經言其常,二子言其變,學者通觀而詳察之。或宜汗,或宜泄,或宜補陰以發表,或宜扶正以驅邪。虛實既辨,經脈無舛,證雖百變,理惟一致耳。

不知乎此,而疑寒疑熱,疑陰疑陽,吾恐其動輒貽疚也。

白話文:

因此會有太陽經與陽明經同時生病的情況,也有太陽經與少陽經同時生病的情況,以及少陽經與陽明經同時生病的情況,甚至三陽經(太陽、陽明、少陽)同時生病的情況。如果三陽經與三陰經(太陰、少陰、厥陰)同時生病,就屬於兩種病邪同時入侵。所以,很少見到三陰經同時合併生病的例子。經書記載的是疾病的常規,而後世醫家則闡述了疾病變化的情況,學習者應該通盤觀察,仔細研判。治療上,有的需要發汗,有的需要瀉下,有的需要滋補陰液來幫助發散邪氣,有的需要扶持正氣來驅除邪氣。只要能正確辨別虛實,判斷經脈病變的情況,即使症狀千變萬化,其根本的治療原理仍然是統一的。

如果不了解這些道理,就只會盲目地懷疑是寒是熱,是陰是陽,恐怕很容易就會造成醫療上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