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六 (11)
卷六 (11)
1. 水運年
孔姓,卅四,耳暴聾。
〔案〕此蓋竅於腎而繫於肝者也。宗氣不能隨衛氣以轉輸,故有此疾。雖非要緊關頭,卻由水臟卑下之地,速濟為難耳。可用丸治之。
巨勝子(二兩),馬兜鈴(一兩),金狗脊(一兩),乳香(一兩),骨碎補(二兩),雲母粉(兩二),橘紅(一兩),砂仁(二兩),秦艽(二兩,酒炒),菟絲子(兩半),枸杞子(兩半)
用青荷梗蒂十兩煎湯,和蜜煉為丸,更加雷丸七錢,蓋取其得雷鳴發動之氣而生者也。平時服藕最妙,蓋水之精而通竅於上者也。
〔釋〕此辛酉年大暑後四日方也。土兼水化之年,客氣太陽為土所阻,此所以天地否塞而關竅不通也。方用雲母、雷丸所以升地氣,兜鈴、枸杞以降天氣。而又用秦艽之紋理旋轉,以為陰陽出入之樞機。蓋天氣左旋而右轉,地氣右旋而左轉,左右者,陰陽之道路。秦艽稟天地運行之氣,更用酒炒以引入心經。
復佐以菟絲、荷蒂,借少徵之運以通心竅,使水火濟而地天泰耳。至於用滋腎之味以助水運之不及,則理之易曉者矣。
鄒姓,十七,咳嗽、吐血、發熱不已。脈象虛大。
〔案〕從來脾經易收而易泄。以位居中央,為上天下澤之所交氣耳。此症宜攝土而滋水。蓋水弱則易於浮蕩,水蕩則土垣難固,土垣潰則水更易涸矣,此理可推也。
黃芩(二錢),丹皮(二錢),地骨皮(二錢),枸杞子(二錢),青木香(二錢),白薇(二錢),白及(一錢),側柏葉(一錢),紅曲(二錢,土炒),甘草節(八分),老松節(一錢),當歸(三錢),炒梔(八分),木瓜(八分),摩蘿藤(三錢),青荷莖(五錢),陰陽水煎,服六劑。
〔釋〕此辛酉年芒種後十二日方也。客氣逆行,應屬太陰主事,而陽明實為司天之氣,故用黃芩、地骨、歸身、白及以理手足太陰,而又用白薇、紅曲以理陽明也。然土兼水化之年,水氣本弱,故用松節、枸杞、摩蘿以滋水而疏土,又用荷莖、柏葉、丹皮、炒梔清少徵之熱者,因月建也。至用木瓜、木香、草節、亦以疏理濕土,使不得阻金水相生之路耳。
吉姓,十九,素患咳嗽吐血,忽染重瘧。脈寸口洪大,關軟,尺弱。(注:歲氣以兩寸不應為常,茲見洪大,火上越故也。)
〔案〕此陰土有虧,故浮游其氣而不與營相調耳。《易》所謂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者也。宜用以陽求陰之法。(注:《易》睽卦彖詞云: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也。蓋離為中女,兌為少女,故曰二女也。言此症火氣浮越,金氣下陷,而兩寸反見洪大,有暌孤之象也。)
肉豆蔻(錢六分,半生半面煨),生薑(三錢,半生半煨),蒼朮(二錢,半生半米泔炒),甘草(一錢),厚朴(錢二分,半薑汁炒,半生),縮砂仁(錢二分,半土炒,半生),廣木香(錢半,半面煨,半生),陳佛手(一錢),陳萊菔子(錢二分),炒降香末(一錢),橘紅(二錢),蘇梗(一錢),土蒿葉(八分),服四劑。(湯批:脾經多氣而多血,脾土有虧,則氣不歸血,氣浮而血陷,陰陽相舛矣。
白話文:
水運年
孔姓,三十四歲,突然耳聾。
此病症是因為腎氣虧虛,且與肝臟相關。宗氣無法隨著衛氣運轉輸布,所以出現此病。雖然不是危急之症,但由於病灶位於水臟(腎臟)下焦,治療起來比較棘手。可以用丸藥治療。
藥方:巨勝子二兩、馬兜鈴一兩、金狗脊一兩、乳香一兩、骨碎補二兩、雲母粉二兩、橘紅一兩、砂仁二兩、秦艽二兩(酒炒)、菟絲子半兩、枸杞子半兩。
用青荷梗蒂十兩煎湯,和蜂蜜煉成丸藥,再加入雷丸七錢(取其因雷鳴而生的藥性)。平時服用蓮藕最有效,因為蓮藕是水的精華,能通達上焦。
此方適用於辛酉年大暑後四日。辛酉年為土兼水化的年份,客氣(外邪)太陽受土氣阻礙,所以天地之氣閉塞,關竅不通。方中使用雲母、雷丸來升提地氣,用馬兜鈴、枸杞子來下降天氣。又用秦艽(其紋理旋轉),作為陰陽出入的樞紐。因為天氣左旋右轉,地氣右旋左轉,左右代表陰陽的運行道路。秦艽吸收天地運行的氣息,再用酒炒以引入心經。
再輔以菟絲子、荷蒂,藉助少徵之氣(特定時節的氣候)來疏通心竅,使水火調和,天地交泰。至於使用滋補腎臟的藥物來幫助水運的不足,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
鄒姓,十七歲,咳嗽、吐血、發熱不止,脈象虛大。
從來脾經就容易收斂也容易泄瀉。因為脾位於中央,是上天和下澤之氣交匯的地方。這個症狀應該收斂脾土,滋養腎水。因為腎水不足就容易浮動,水浮動則脾土難以固守,脾土潰敗則水更易枯竭,此理可以推演。
藥方:黃芩二錢、丹皮二錢、地骨皮二錢、枸杞子二錢、青木香二錢、白薇二錢、白及一錢、側柏葉一錢、紅曲二錢(土炒)、甘草節八分、老松節一錢、當歸三錢、炒梔子八分、木瓜八分、摩蘿藤三錢、青荷莖五錢,陰陽水煎服,服用六劑。
此方適用於辛酉年芒種後十二日。客氣逆行,應屬太陰主事,而陽明實為司天之氣,所以用黃芩、地骨皮、當歸、白及來調理手足太陰經,又用白薇、紅曲來調理陽明經。但土兼水化的年份,水氣本來就虛弱,所以用松節、枸杞子、摩蘿藤來滋養腎水,疏通脾土,又用荷莖、柏葉、丹皮、炒梔子來清泄少徵之熱(因應當月節氣)。再用木瓜、木香、甘草節,也是為了疏通濕土,使之不阻礙金水相生的通路。
吉姓,十九歲,素來患咳嗽吐血,突然染上嚴重的瘧疾。脈象寸口洪大,關脈軟弱,尺脈微弱。(注:歲氣通常兩寸脈象不應如此,現卻洪大,是火氣上炎的緣故。)
此病症是陰土虧虛,所以氣血浮動,不能相互調和。《易經》中所謂「二女同居,其志不同」就是這個道理。應該用以陽補陰的方法。(注:《易經》睽卦彖辭云:「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也。」蓋離卦為中女,兌卦為少女,故曰二女。此症火氣浮越,金氣下陷,而兩寸脈反見洪大,有睽卦孤獨之象。)
藥方:肉豆蔻六分(一半生煨,一半炒面煨)、生薑三錢(一半生煨,一半炒面煨)、蒼朮二錢(一半生炒,一半米泔水炒)、甘草一錢、厚朴二分(一半薑汁炒,一半生)、縮砂仁二分(一半土炒,一半生)、廣木香半分(一半面煨,一半生)、陳佛手一錢、陳萊菔子二分、炒降香末一錢、橘紅二錢、蘇梗一錢、土蒿葉八分,服用四劑。(湯頭批註:脾經多氣多血,脾土虧虛,則氣不歸血,氣浮而血陷,陰陽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