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水運年

解得此秘,則運氣乃為我用矣。至方內滋血之外,或斂、或降、或清,而絕無激動火氣者,則亦未嘗不防少陽也,觀其以旱蓮汁炒萸肉之意可見。)

〔釋〕此小滿前五日方也。客氣逆行,小滿應交少陽,不預防其焰而反借其氣,以為長養之地,亦以屢年泄血之疾,木火素弱故也。而月建屬丙,與年令之強水相比,自以利濕扶土,用太陰以制太陽為宜。方用旱蓮、制山萸,佐以女貞,取水木相生之意。水既生木,自無浸土之患矣。

用地骨皮、桑枝、澤瀉清金降水,以除太陽之標熱。用朮、苓、歸、芍以己化甲,青皮以甲合己。五倍、血餘以少陰和少陽,而兼以止血。此標本兼用法也。

某氏,三十,妊娠氣虛,飲食減少。脈寸遲濡,關尺細澀。

〔案〕此疾惟宜養血、散血、涼血耳。

歸尾(五兩,酒煮一炷香),川芎(六錢),神麯(一兩),桑皮(一兩),山羊血(一兩),血餘炭(一兩),血竭(一兩),蕤仁(一兩),破故紙(六錢),青木香(五錢),用水四升,煮二升,分十停,食前溫服。

〔釋〕此夏至前三日方也。水齊土化之年,月建丁火為強水所制,則血虛而滯。方用酒煮當歸為君,佐以血餘、神麯,借少陽之氣以助丁火也。而少陽木氣實為生火之源,故用川芎以宣之,蕤仁以滋之,破故紙以攝之,青木香以達之,則薪添釜底,而成火風、火雷之象矣。

更加山羊血、血竭調和血分,以涼血而散血,用桑皮以瀉強水而清辛金,則心舍寧靜而精神長、飲食進矣。此所以胎前產後均無災害也。

某姓,三十,病後濕熱不清,精神疲倦,胯間時生結核。脈寸部浮緩,關尺俱濡。

〔案〕此氣血不攝之故,宜滋息之。

金櫻殼,肉蓯蓉,土炒茯神,歸身,血竭,金沸草,紫花地丁(以上各一錢),海藻(二錢),生地(一錢),白蘚皮(錢二),益母草(錢半),川貝母(二錢),服十劑。

〔釋〕此霜降後四日方也。月建戌土,客氣少陰主事。時當火土之令,應旺不旺,以本年水齊土化故也。方用金櫻、蓯蓉、生地滋足少陰之氣,使真水內固,不隨邪水以上浮,洵為治濕之長策。用茯神、歸身益手少陰之氣,使君火內充而濕邪外散,土有所養而生息無窮,此治濕之正軌也。

更加金沸、貝母以清降之,地丁、益母以解散之,海藻、白蘚、血竭軟堅散結、和血去濕,取為治標之用,則源流俱清,無復留滯矣。

張氏,廿四,半身麻木,右偏手足不能動作。脈兩寸虛浮,左關緩,右關澀。

〔案〕此脾胃燥濕,兩持其偏之故。

通草,木通,大麥冬,冬葵子,生地炭,香附,神麯,山茨菇,馬兜鈴,當歸尾,半枝蓮(以上各五錢),上藥同入瓷瓶內,井水煮一炷香,再加酒浸,開水和服。

白話文:

水運年

掌握了這個秘訣,就能夠運用氣運為我所用。最主要的方劑在滋養血液的同時,或收斂、或下降、或清熱,從來沒有刺激肝火的情況,這也是未雨綢繆預防少陽的方法,從它用旱蓮汁炒萸肉就能看出來。

這個方子是小滿前五天用的。客邪逆行,小滿時節應該交接少陽,不預防少陽的熱邪,反而利用它的氣機,作為滋養的基礎,這是因為多年泄血導致肝木心火虛弱的緣故。而當月的月建屬丙火,與年運中的強水相比,自然應該利濕健脾,用太陰來制約太陽。方劑用旱蓮、制山萸肉,輔以女貞子,取水木相生的用意。水生木之後,自然就不會有損傷脾土的顧慮了。

地骨皮、桑枝、澤瀉清金降火,以消除太陽的表熱。用白朮、茯苓、當歸、白芍以己土生甲木,青皮以甲木合己土。五味子、血餘炭以少陰溫和少陽,同時止血。這是標本兼治的方法。

某氏,三十歲,懷孕後氣虛,食慾減少。脈象寸關遲緩濡弱,尺脈細澀。

這個病症只需養血、散血、涼血即可。

當歸尾(五兩,酒煮一炷香),川芎(六錢),神麴(一兩),桑白皮(一兩),山羊血(一兩),血餘炭(一兩),血竭(一兩),蕤仁(一兩),破故紙(六錢),青木香(五錢),用水四升,煮成二升,分十次服用,飯前溫服。

這個方子是夏至前三天用的。水旺土化的年份,月建丁火被強水所克制,所以導致血虛血瘀。方劑用酒煮當歸做君藥,輔以血餘炭、神麴,借少陽的氣機來助長丁火。而少陽木氣是生火的根本,所以用川芎來疏通,蕤仁來滋養,破故紙來收斂,青木香來引導,這樣就能像添柴加火一樣,形成風火、雷火的景象。

再加入山羊血、血竭來調和血分,以涼血散血,用桑白皮來瀉強水,清瀉肺金,這樣就能使心神安寧,精神充沛,食慾增加。所以才能在孕期和產後都避免災禍。

某姓,三十歲,病後濕熱不清,精神疲倦,胯下經常長出結核。脈象寸部浮緩,關尺俱濡弱。

這是氣血不能收斂的緣故,應該滋養安撫。

金櫻子、肉蓯蓉、土炒茯神、當歸身、血竭、金沸草、紫花地丁(以上各一錢),海藻(二錢),生地黃(一錢),白蘚皮(二錢),益母草(一錢半),川貝母(二錢),服用十劑。

這個方子是霜降後四天用的。月建戌土,客邪少陰主事。正值火土當令,但卻不能旺盛,這是因為今年水旺土化的緣故。方劑用金櫻子、肉蓯蓉、生地黃滋養足少陰之氣,使真水內守,不隨邪水外浮,這確實是治療濕邪的長久之計。用茯神、當歸身益補手少陰之氣,使君火內充,濕邪外散,脾土得到滋養,生機無窮,這是治療濕邪的正道。

再加入金沸草、川貝母清降濕熱,紫花地丁、益母草疏散濕熱,海藻、白蘚皮、血竭軟堅散結、和血去濕,作為治療表證的藥物,這樣就能使源頭和流注都暢通,不再留滯。

張氏,二十四歲,半身麻木,右手和右腳不能動彈。脈象兩寸虛浮,左關脈緩,右關脈澀。

這是脾胃燥濕,兩者兼偏的緣故。

通草、木通、麥冬、冬葵子、生地炭、香附、神麴、山慈菇、馬兜鈴、當歸尾、半枝蓮(以上各五錢),將藥材一起放入瓷瓶中,用井水煮一炷香時間,再加入酒浸泡,用開水沖服。